简析循证矫正证据库的构建
2016-02-12安文霞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
安文霞(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
简析循证矫正证据库的构建
安文霞(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2年以来,时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多次在全国监狱会议上强调开展循证矫正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思想上认同,在理念上突破,在行动上落实①张晶:《循证矫正的中国话语 —以循证矫正的原则为观察视角》,《刑事法评论》第3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72页。。随后,循证矫正先后在江苏、山东、四川等地监狱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国外成熟的循证矫正实践相比,本土化的循证矫正工作尚未完全展开,尤其是作为开展循证矫正基础保障的证据库建设仍处于空白。张苏军副部长于2013年在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证据库建设在循证矫正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建立证据数据库是开展循证实践的通行做法,要随着项目研究和循证矫正试点实践的深入,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证据数据库。可以借鉴我国医学领域循证实践和政策数据库,在整合现有监管系统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适应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需要的循证矫正证据数据库和检索平台,涵盖信息搜集、数据统计、文献检索、成果发布、证据搜索引擎等功能,为开展循证矫正提供方便高效的证据检索和查询服务。②张苏军:《在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年第8期。”由此可见,证据库建设及完善对循证矫正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证据库构建目的、主体、内容和程序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证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一、证据库构建目的
循证矫正意指基于证据进行的矫正,与传统经验、权威式矫正相比,该矫正方法强调矫正的客观性,并试图通过现有证据证明矫正方法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对罪犯开展系统的循证矫正需要大量的经过验证有效的相关证据,而证据库是系统、多样化证据的综合载体,构建完善的证据库是开展循证矫正的基础与保障。根据证据库使用去向不同,可以将证据库构建目的区分为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服务并统一于根本目的。
构建证据库的直接目的是将单一、零散的个体证据予以系统化。循证矫正建立于各种证据基础之上,但证据具有个体性、零散性、非系统性特点。在矫正过程中,单一寻求证据、验证证据、使用证据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还因缺乏系统性考察与分析而使其缺乏科学性、有效性。构建循证矫正数据库直接目的在于整合单一、零散的证据,使其更加系统、完整。数据库本质是对经过验证的单个证据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是对科学经验的总结性提升。通过构建数据库,将个体的证据与经验上升为一般性证据理论与工具,从而再运用于个案。系统的数据库不仅可以提升循证矫正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证据的系统性功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循证证据作用。
构建证据库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加强理论研究与矫正实践的联系提升矫正效果。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的传统做法割裂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成为传统矫正效能较低的重要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矫正实践难以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缺乏实践的检验,矫正理论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无法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系统化的证据库通过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强化理论研究与矫正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快速提升矫正效果。一方面,证据库的建设需要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合力方能完成。研究者负责对矫正方案的设计,并指导实践者开展项目试验;实践者以特定的理论为指导对罪犯开展项目矫正,并及时将出现的问题反馈于矫正方案设计者,针对反馈信息,理论研究者需对项目提出完善、改进或替换与停止的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层级证据库开展比较研究与实践,不断优化证据库内容,以提升循证矫正效果。根据证据库涵盖范围不同,可将证据库区分为地区证据库、国家证据库。循证矫正证据源于矫正项目对个案试验后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国家矫正对象、矫正项目及最后获得的证据有所不同,基于分类矫正罪犯的需要,形成不同层次的证据库。在地区层面,以矫正机构为单位形成初级循证矫正证据库,该证据库属于基础证据库,其基本作用是为更高一级的证据库提供可供选择的证据样本,同时承担着检验上级证据库之证据样本的作用。在省一级层面,以省级监狱管理机构为单位形成中级循证矫正证据库,该证据库以省所辖矫正机构为基础形成甄选后的二级证据库。该证据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筛选所辖矫正机构基础证据库证据,形成统一、可普遍推广适用的证据。在国家层面,以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为中心形成高级循证矫正证据库,该证据库以二级证据库为基础,甄选在全国可普遍推广适用的矫正证据。上述不同层级证据库的形成、内容的甄选优化与升级均离不开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通力合作。在此过程中,实践者只有熟练掌握矫正理论方能将矫正项目适用于罪犯矫正,理论研究者只有深入了解实践动向,方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矫正方案。一言蔽之,实践者与理论者只有成为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统一体方能游刃于矫正事实与规范之间,将矫正效果最大化发挥。
二、证据库构建主体
循证矫正证据内容非常丰富,证据库构建主体亦呈现出多元性。根据证据库构建主体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微观构建主体与宏观构建主体。微观层面,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规范理论研究者;二是专业技术研究者;三是监狱矫正工作人员;四是工具技术提供者。前三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后一种主体处于辅助地位。宏观层面,证据库构建主体包括地区矫正机构构建主体、省级监狱管理机构主体与国家监狱管理机构主体。
(一)微观层面证据库构建主体。规范理论研究者主要是指对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的人员。该类人员主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涉及循证矫正理论、技术应用及其他相关成果进行系统地类型化。该类人员比较分散,包括高校理论研究者、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及司法实践中的理论研究者。他们根据研究的需要,以不同的标准,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荟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人员极为匮乏。一方面,全国范围内致力于矫正理论方面的研究人员较少,这与法学其他领域动辄有上百人的研究力量相比过于单薄。另一方面,循证矫正属于新生事物,我国虽有本土化的循证项目,但其理念、制度及操作方法都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循证矫正,理念的引进、制度的转化均需要长期的过程,研究资料的匮乏与实践推广的困难进一步限制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短期内,可考虑以专业的研究机构人员为主要力量,对循证矫正理论进行集中突破研究,为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提供较为充实的文献基础。待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至较为成熟阶段,可通过制度性奖励等措施吸引更多的理论研究人员参与循证矫正研究及证据库建设。
1.专业技术研究者。该类主体主要是指对循证矫正的各类分析工具、量表进行研发并指导使用的人员。该类主体及所发挥的作用是循证矫正区别于传统矫正的关键。循证矫正所使用的有效证据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上述主体所研发的各种量表工具,如标准的 SA 筛检工具,最经常运用到的药物滥用筛检工具是药物滥用精细筛选清单 (SASSI,6%) 和成瘾严重程度指数 (ASI,16%)。又如,风险标准评估工具。目前来看,较具有代表性的第四代风险评估工具主要有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矫正评估与干预体系(Correction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ystem)、矫正罪犯管理可替代制裁方略概要分析表(Correction Offender Management Profiling for Alternative Sanctions)、 罪 犯 入 监 评 估(The Offender Intake Assessment)和个案管理或服务级别(the Level of Service/Case Management)③D.A.Andrews, James Bonta & J.Stephen Wormith, The Recent Past and Near Future of Risk and/or Need Assessment, Crime & Delinquency, January 2006.此外,该类主体的重要作用还体现为从专业的角度对各种量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对象、作用效果等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说明,并帮助第一类主体对上述矫正工具进行系统归类。
2.证据库信息录入人员。证据库最后的形成依赖于相关人员对特定信息的录入。循证矫正证据库不同于单纯海量输入的数据库,它是建立于优选甄别基础上的选择性输入。为此,证据库信息录入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能有效辨识各类证据功用,还需在了解特定的量表工具构成基础上,对文献类证据与工具类证据进行初步分类。这要求对证据库信息录入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复合性知识。工具技术提供者是指为网络证据库平台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的人员。该类人员主要是为上述三类主体提供技术帮助。他们可以从其专业建设角度,根据循证矫正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网络数据库平台。
(二)宏观层面证据库构建主体。相较于前述主体的微观证据库构建功能,此层面证据库构建者主要从事宏观管理、指导方面的工作。他们不从事具体证据内容构建工作,而是以宏观管理为中心,以证据库构建形式为主导,起协调、统筹作用。针对不同层级证据库,宏观证据库构建主体相应地分为三种不同等级类型。初级证据库宏观构建主体一般由循证矫正机构管理者担任,具体可由矫正机构内部的教育改造处相关人员承担。结合本地矫正机构特点及相关软件配套措施情况,相关人员可制定宏观的证据库组建、更新及优化方式。证据库载体具体可包括网络、纸质或网络与纸质相结合的方式。中级证据库宏观构建主体一般由省级监狱管理机构中专责循证矫正人员担任。相较于初级证据库注重形式宏观指导方面,此级别宏观管理者应加强省级与各初级证据库数据交换、流转的便利方面,证据库载体应以网络方式为主。高级证据库宏观构建主体宜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和预防犯罪研究所承担。该证据库宏观构建者应以全局为出发点,注重高级证据库建设对其他级别证据库构建完善的指导性作用。
三、证据库构建内容
囿于矫正的复杂性,循证矫正证据库内容也颇为丰富,从组成内容方面看,循证矫正证据库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基础证据库;矫正项目证据库;综合性文献研究证据库。上述三个证据库处于系统、有机联系状态,并整合组成循证矫正系统证据库。
基础证据库是指对犯罪人基本情况的客观记录与简单分类,包括人口统计学方面的信息和犯罪基本情况,甚至还包括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评估,具体包括犯因性生理因素(包括生理结构、身体类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犯因性心理因素(包括动力、人格、思维模式、情感情绪、精神状态、观念、教育、能力、技能等)、犯因性行为因素(包括不良行为习惯、不当生活方式等)、犯因性认识缺陷(包括社会知觉缺陷、社会认知缺陷等)、犯因性反应方式(包括反社会态度、不当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暴力行为、欺骗行为等)五个方面④吴宗宪:《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88页。。基础证据库应根据不同标准对犯罪人信息及犯罪类别等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以便于统计和管理,如目前美国和加拿大都已经建立了性犯罪人登记制度以加强罪犯风险管理。此外还应该划分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财产犯罪等其他类别的犯罪人登记制度,这些类别之间既可以交叉对比又可以独立提取。严格来讲,基础证据库内容并不属于典型证据,但上述基本数据信息及其有针对性的分类是形成客观证据的基础,在最基础意义上扮演着原始证据角色,属于广义上的证据内容。
矫正项目证据库由各种已经被验证有效的矫正项目组成。矫正项目属于狭义上的证据,是构建循证矫正证据库的核心。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会有不同的矫正项目,如针对生活技能项目有“释放安置”“预备的海事学校⑤海上预备学校为年青人提供了有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有价值的技能,受训比较适合于轻微犯罪者而不是严重的犯罪者。”“视野探索⑥“视野探索”活动基本上是在辽阔的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进行。在开始行程4000英里、时间为1年的教育改造生活之前,未成年犯要接受1个月的集训,包括训练如何驾驭骡马,维修保护篷车,怎样生火做饭、搭拆帐篷等。”等,针对情感支持项目有“家庭监管”“电子监控”等。从教育项目类别别看,包括扫盲教育项目、基础教育项目、中级教育项目直至高级教育项目。从教育项目内容看,包括普通文化教育项目与职业文化培训项目。如澳大利亚有联邦层面的学徒项目,参加实习培训项目的囚犯需要在选定的岗位上工作至少1年⑦参见史景轩、张青:《外国矫正制度》,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49页。。针对同一类型的犯罪,可能存在不同的矫正项目,但何种项目更为有效及如何确定各项目证据的等级是矫正项目证据库的第二层次内容,即利用相应的项目评估工具对矫正项目进行评估。为此,项目证据库中应由项目证据及评估矫正项目的工具及操作程序构成。在静态层面,项目证据库由单一的项目及案例组合而成,在动态层面,结合后文所述文献研究分析证据,项目证据库由荟萃分析及项目评估过程组成。总之,矫正项目证据库作用在于对已有项目进行有效性的评估与统一管理,对未来的罪犯矫正提供快捷方便的通道和保障其有效性,以提高矫正效率。
综合性文献研究数据分析证据库。该证据库主要由国内外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实践、循证矫正科研项目简讯、专题讲座、各种循证矫正培训会议等内容组成。就严格意义而言,上述散在文献并不属于矫正证据,但此数据是形成二次文献分析的基础。作为证据形成的基础,宜将其纳入证据范畴,并将其置于基础数据模块。矫正意义上的证据是指对上述文献资料结合案例及相关评估进行文献荟萃分析。荟萃分析要求对先前的研究论文结论进行统计或定量分析。由于这个分析涉及到统计数据的汇总,它要求合理数目的犯罪研究,并且数目要多到足以进行汇总⑧荟萃分析法( Meta-Analytic Review Method) 是指用统计合并的方法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文献综述是对有关文献的内容或结论进行罗列、简单描述和初步论述,荟萃分析则是将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特点是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有效的结论,从而更为科学、客观地综合反映研究成果。王 辉:《当代西方循证犯罪预防研究简述及启示》,《河北法学》2012年第12期,第160页。。此外,该类证据库可以在基础证据库与矫正项目证据库内容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广泛吸纳各类研究资料基础上,关注文献的二次性分析研究。
四、证据库构建程序
循证矫正证据库体系庞大、内容庞杂,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付出极大的努力方可能完成。根据证据库所包含的内容,证据库构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证据库平台构建阶段。该阶段是构建证据库的基础。目前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开辟专业性网站,具体可以内网或外网的方式构建证据库网络平台。根据证据库内容可设不同专栏,具体可包括证据库简介、基础数据、项目证据、文献资料证据等内容。考虑证据库建设的开放性与数据的保密性,证据库平台可设置为开放与封闭相结合方式。证据库简介与文献资料研究部分可设置为开放平台,基础数据库与项目证据内容可设置为封闭平台,需要内部网络方能登录。在基础数据、项目证据及文献资料证据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分设更为详细的专栏。如在文献资料部分,可分为事例征集、理论研究、境外动态、域外经验、中国实践及文献研究资料的荟萃研究分析等具体栏目。
(二)基础证据库构建阶段。基础证据库内容以犯罪人基本数据与项目要素数据为主。受循证矫正发展程度影响,我国基础证据库建设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以满足实验性循证矫正要求为目标,基础证据库内容由对照试验对象基本数据内容组成,数据具有原始、具体特征。第二阶段以循证矫正项目开展为目标,基础证据库内容由试验后具有有效性项目的基本数据组成,数据具有二次分析与抽象特征。目前需要各试点机构就循证矫正对象基本信息录入相应数据库平台,并进行分类汇总。
(三)文献研究、矫正项目及评估证据库构建阶段。本阶段是在第一、二阶段基础上进行的完善阶段,是证据库建设的核心步骤。文献研究数据建设一般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步是对原始文献的汇总与基本分类。该阶段主要是相关主体对现有循证矫正相关的所有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搜集并简单地分类整合,以研究目的与类型为基本标准,对文献进行初步汇总。第二步则需要专业人员对上述文献资料利用相应地分析工具或软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由此形成以客观数据为支撑的、以说理分析为辅助的文献证据。矫正项目证据库构建主要是以矫正对象与效果为中心,进行同一问题内的证据等级划分,该证据库不仅能直观地展示何种矫正项目对何种问题更为有效,还应以项目矫正评估工具的辅助使用,说明不同等级证据获得的过程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此外,证据库构建后还需要证据库管理者。为提高证据库管理效率与证据库维护便利及证据库开发使用的公平性,证据库管理者最好是一个具有协调职能的单位。在试验阶段,高级证据库可由项目组来确定,初级与中级证据库由相应的循证项目机构人员确定。在成熟发展阶段,高级证据库应由专门的循证矫正机构人员管理,初级与中级证据库则由相应的专业循证矫正机构人员担任。根据管理内容不同,证据库管理人员可分为专业管理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两类,两类人员应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以保障证据库的有效运行。
(责任编辑 赵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