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016-02-12李丽英刘艳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骨干普通高校高原

李丽英 刘艳芳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李丽英 刘艳芳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高原现象”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克服“高原现象”的对策。

骨干;体育教师;高原现象;成长

在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高原现象”是一种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现象。他们作为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特殊职业,其职业生涯中存在的高原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深入思考“高原现象”背后的本质,对于进一步调动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其整体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人将从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内涵、特点、成因,以及克服“高原现象”的对策进行探讨。

1.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内涵

“高原现象”本义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在教育心理学中“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成为骨干后,出现的诸如职称晋升、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职位升迁等方面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该概念包含以下3层含义:一是指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在当前学校中的一种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二是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是指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在当前学校中职业生涯进步的可能性很小或停滞。三是指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职业进步有其特定的内容,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职业进步不仅包括职称的晋升、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运动训练能力的提高,还应包括荣誉的获得等,职位向学校决策中心位移等。

2.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特点

2.1 “高原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在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一种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现象,据调查90%以上的骨干体育教师,都出现过“高原现象”。这是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对于每个教师而言,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前进的暂时性停顿,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2.2 “高原现象”成因的多样性

任何现象的产生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职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比较因素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会对体育教师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也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效果,从而影响骨干体育教师对“高原现象”的正确认识及专业的正常发展。

2.3 “高原现象”的个体差异性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的“高原现象”,虽然具有普通性。但由于每个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类型、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成长的同一阶段,“高原现象”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相对较短,也有的停滞不前。比如有的骨干体育教师正确看待“高原现象”,努力学习、不断钻研,很快能突破该瓶颈,得到晋升,成为体育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有的骨干体育教师则可能趋于平淡,更甚者可能被淘汰。

2.4 “高原现象”突破的可能性

“高原现象”的出现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否正视自己的“高原现象”。因此,当意识到自己存在“高原现象”时,要正确归因,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去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为了改变现状,完成专业发展的突破,可以外出学习、深造,或向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请教,或自己学习、钻研,以期突破“高原期”。相反,如果有怨天尤人,不从自身找问题,除了产生沮丧的情绪,甚至可能萌发强烈的自卑情结,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

3.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高原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的非直线性

从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看,都需要经过“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的过程。因此,“高原现象”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作为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当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成为骨干后,专业发展要得到实质性超越与突破,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技能与已有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发生联系,并进行有机融合,转化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需要一个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性的,必然会出现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的新旧过渡期。这时,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都会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甚至可能感觉会有所退步。

3.2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

根据影响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达到专业高原的因素不同,可分为结构高原、内容高原和个人高原。结构高原表现为体育教学在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化”。高校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具有可比性,高校的规章制度无法适应体育教师管理的要求,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欠缺,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高原表现为当体育教师掌握了教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个体成长的停滞状态。主要表现在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导致体育教师在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过程中增加了过多的压力,增大了工作量,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学术研究。个人高原主要表现为因个体工作和生活的相对稳定,没有危机感而导致个体成长上的停滞。此外,在普通高校中骨干体育教师缺乏自主性,以及体育教师发展机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体育教师感到专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导致成长中的“高原期”延长。

3.3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面临的社会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学历教育层次的提高,过去具有本科文凭就可以胜任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现在则基本硕士化,甚至要求博士研究生文凭。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岗位竞争的压力直接威胁着原有骨干体育教师的地位,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使部分能力欠缺的骨干体育教师丧失信心,有的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沌”度日,出现“高原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3.4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具有的人格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高原现象”的出现与其自身具有的人格密切相关。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由于待遇和薪水相对要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单一、工作强度过高,导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满意程度降低。长期的智力和体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同时使用,使体育教师容易因劳累和伤病而产生厌倦感,从而使部分教师存在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缺乏开拓精神、钻牛角尖等不良人格特征,当他们面临压力、困难时,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最终导致成长中“高原现象”的频现。另外,普通高校对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采用统一评价标准,忽略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特殊性。这种标准的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浇熄了体育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在专业成长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滋生了教学虚弱感和无力感,由于无法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也导致“高原现象”的出现。

4.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4.1 建立良性的社会环境,提高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首先,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大众转变对体育的惯常看法,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创设“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的良好氛围,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保障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合法权益,维护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身心健康。其次,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福利待遇,提升他们的自尊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让他们的才能在体育教育事业中得到真正的释放。最后,要切实加强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4.2 针对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建立科学、人性化的评价机制和晋升体系

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延后性,难以实时评价,加之部分领导对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组织系统内部对骨干体育教师的诸多不公,如课时的计算、酬金的分配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骨干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对工作消极应付。因此,普通高校决策层应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出发,进一步完善工作的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高校骨干体育教师享受到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高于一般体育教师的待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建立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晋升体系,并严格按规定选拔优秀的高校骨干体育教师,使他们相信,自身的能力与技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心理上让他们获得平衡,最终减少高原现象的出现。

4.3 关注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大支持与帮助力度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其成长的不同时期,需要关注的问题不同,对工作的感受也不一样。国内学者程振响将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从时间维度上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5个阶段。当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处于高原期时,随着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在体育教学上常常表现出厌倦、不求上进,甚至产生放弃做体育教师的消极想法,所以,普通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处于高原期的骨干体育教师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与他们经常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为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提供咨询或组织培训,引导体育教师进行学习,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平稳、快速地渡过高原期;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安排骨干体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校际交流等,以排解累积的负面情绪;邀请学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热情;增加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进修的机会,增强其对自己、对学校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都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增强责任感与归属感,从而预防和缓解高原现象的发生。

4.4 自我评价反思,矫正人格因素的缺陷

俗话说人贵自知,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对自身发展进行评价与反思,是其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多边系统,涉及的内容较广,层次较多。可进行多方面的横向比较,也可进行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并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经常自我评价,也关注同行对自己的专业评价,以此构建全方位、动态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反思系统,促进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善与优化。

[1]杜雷、张萍等.黑龙江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6(2).

[2]吴振利.漫谈骨干教师的再跃升[J].人民教育,2013(Z1).

[3]高峰.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状的研究——以北京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

[4]李春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及对策研究[J].2011(7).

[5]张宁.宁夏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6]付奕、于芳等.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及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习当中,第二阶段要进行榜样性引导,积极树立个别优秀学生为榜样,当全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时,教师要多注意问题引导,提高学生参与度,达到学习目的与效果。

2.2.2 采用合适师生交流策略

体育教育过程师生交流频度较高,师生关系质量决定体育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师专制”师生关系,完全不适应体验式学习需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师要有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支持学生、赞扬学生的心理,积极给予学生探索、猜测、验证、讨论、表达、沟通的机会与平台,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主体的支持者与协助者,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协同配合、平等交流、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

2.2.3 运用多元评价策略

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片面强调应试效果,从现阶段中考加试体育结果来看,诸多学校也仅将考试科学做为重点,实施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未能够有效地达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方面未能够有效地发挥着积极性作用。为能够有效地达到激励学生发展和检查教学成果目的,对学生体育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建立起多元评价方式,才能有效地在体育教学发挥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效果与作用,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太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多位一体化评价。

参考文献:

[1]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49-50.

[2]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2):82-83.

[3]黄力群.体育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探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81-84.

[4]薛留成.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2-14.

[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6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校骨干体育教师成长中高原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C0034)。

李丽英(1981.5-),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讲师,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姚兰发,男,汉族,安徽利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拓展训练,副教授,黑河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骨干普通高校高原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骨干风采展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