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陶瓷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行为模式研究*

2016-02-12李文杰张小东陈柏柱

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河北陶瓷企业

李文杰 张小东 陈柏柱

(1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石家庄 050051) (2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部 北京 100032)



河北陶瓷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行为模式研究*

李文杰1张小东2陈柏柱1

(1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家庄050051) (2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部北京100032)

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主产区和出口基地,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资源优势。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制约,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瓶颈。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河北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和短板问题,阐明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拓展销售网络、推动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实施精细管理、整合产业资源6方面对当前河北陶瓷企业的升级模式进行概括,就如何加大财政扶持、推动产品更新、加速品牌建设、促进电子商务、提供人力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河北陶瓷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行为模式

前言

河北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曾数度刷新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纪元[1],产业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多年来在扩大出口创汇、吸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伴随着节能减排限制的逐渐严苛、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河北陶瓷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宏观背景下,河北检验检疫局为全面了解河北陶瓷产业的瓶颈问题和发展诉求,采取问卷调査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05家日用陶瓷企业和35家卫生陶瓷企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累计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16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为82.9%,问卷有效率为94.8%。课题组在注重问卷反馈的结构数据、总结现场访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剖析当前河北陶瓷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短板,深入研究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行为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1 河北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河北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企业地理分布较为广泛,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庞大,呈现大企业集中、小企业分散的产业布局特点[2]。其中,唐山是全国最大的骨质瓷生产和销售基地,亦为国内三大卫生陶瓷基地之一[3];邯郸作为传统日用陶瓷主产区则以炻器、釉中彩和强化瓷闻名于世[4];石家庄砂锅产业一枝独秀;廊坊骨质瓷后来居上;张家口仿骨瓷方兴未艾;邢台白瓷厚积薄发;保定艺术瓷独领风骚;高邑建筑陶瓷首屈一指;沧州卫生瓷品质不凡。河北省业已形成以日用陶瓷、卫生陶瓷为主,工业特种瓷、工艺美术瓷为辅,釉料、花纸、模具、机械、管件等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河北陶瓷现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生产技术成熟、影响辐射面广、社会就业者众、极具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5],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区位优势。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共有规模以上陶瓷企业300多家,资产规模超116亿元,工业总产值逾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不含建筑瓷)近20亿元,从业人员约12万人,产品远销欧、美、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区域品牌效应。

2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要性

2.1有利于特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河北业已形成钢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及建材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国家对节能减排、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因此,立足区域资源、发展环境和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务之急。陶瓷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人才基础相对雄厚,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具备做大做强的比较优势,有潜力形成新的经济支撑。

2.2有利于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体系升级

河北陶瓷产业包括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和艺术陈设陶瓷四大类,属于国内少有的综合型陶瓷产业集群;除主导产业外,还拥有原辅材料、花纸、釉料色料、机械加工、陶瓷机械等配套产业,以及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消费服务、商贸会展等生产服务业。陶瓷产业与旅游、建材、建筑、市政、餐饮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密切相关,振兴陶瓷产业既能够构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生产服务业,又能促进陶瓷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打造河北现代产业体系。

2.3有利于传承历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河北陶瓷具有数千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依托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文化属性,将河北独特的人文元素融入产品创意设计,挖掘磁州窑、邢窑、田家窑等历史文物、工业遗址的文化内涵,打造承接和弘扬冀瓷传统文化的工业载体;构建陶瓷制造、工业旅游、设计创意等陶瓷文化产业链,实现会展、旅游、体验、观光等相关产业与陶瓷产业协调发展的融合,通过打造工业文化、地域文化为我省文化产业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带动河北消费服务业发展。

2.4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陶瓷行业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涵盖从陶瓷原料、加工、销售到科技开发、创意设计、商贸会展、电子商务、旅游餐饮等多种就业类型;人才需求覆盖面相对广泛,对中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一线操作工人的需求量较大。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和城镇化加速期,伴随着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关停并转带来的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因此,发展陶瓷产业对于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3 制约河北陶瓷产业发展的因素

3.1内外销订单数量骤减

近几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技术性壁垒措施日益严苛,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对华日用陶瓷征收反倾销关税;美、欧、韩、澳等国陆续提高卫生陶瓷的质量指标,有关产品性能、配套要求等技术标准规范逐年趋严。由于欧美各国是河北陶瓷出口的主导市场,82%的陶瓷企业前三位国外客户集中度大于60%,易陷入贸易增长大起大落的被动局面,欧盟的反倾销关税制裁即已造成98%的陶瓷企业对欧贸易额大幅缩减。同时,鉴于出口陶瓷企业一般采取长期合同定价模式,人民币升值使得93%的企业货币结算成本居高不下,受制于间接销售模式,99%的中小企业与陶瓷采购商的议价能力普遍偏弱,生产成本的上升风险难以通过产品价格上涨进行转嫁。这样导致小额短期订单供不应求,长期大额合约的缺失致使企业断单风险进一步增大[6]。另外,限制陶瓷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大批量的特点与内销订单品种多、数量少、交货期紧等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使得74%的河北陶瓷企业内销业务进展缓慢。

3.2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

河北省盛产的紫木节、白矸子、铝矾土等优质陶瓷原料经长期采掘,本地资源现已接近枯竭,陶瓷生产中使用的95%以上的石英、长石、颜料等原辅材料均需外购[7]。由于我国多年来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造成各种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强劲的投资需求推动了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近几年受“明胶事件”影响,骨质瓷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骨碳价格已由2013年的3 500元/t上涨升至2015年的5 000元/t,涨幅高达42.9%,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15%~20%。经调研,96%的河北陶瓷企业和上游企业(原材料或中间产品来源渠道)议价时没有优势,因此原材料价格的反复波动不但迫使陶瓷企业承担巨大的高成本库存风险,而且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甚至会成为企业倒闭的导火索。

3.3筹融资压力不断凸显

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支撑,但销售网络不畅、库存压力增大,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和过于严苛的信用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导致企业只得依靠自身积累或社会融资,使其容易陷入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84%的企业仅能依赖贴牌供货生存,无力引进或购买相关技术专利,无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不得不陷入加工贸易以量取胜的恶性循环。同时,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逐年强化亦加大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8];调研时93%的陶瓷企业皆表示自有资金持有量不足、下游经销商资金占用、第三方债务等方面因素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持续期较长,希望获得更多的金融信贷政策扶持。

3.4结构性人力资源匮乏

陶瓷生产的重体力、高噪音、粉尘污染严重等恶劣劳动条件,极大限制了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劳动力的80后和90后的就业选择。“用工荒”频发,“涨薪潮”蔓延,99%的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和技术人才均已出现严重的结构性供给短缺,产业发展进一步受限。同时,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迫使企业不断提升工人薪酬与福利水平[9],每年劳动力成本增幅高达15%~20%。据调研,89%的中小企业表示因受资产规模、行业层次、管理模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而大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中小企业的人才队伍构成的“泵抽效应”使得人才流失愈加频繁,造成92%的中小企业“用人难、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愈加突出。

3.5自主性技术创新不足

调研发现99%的河北中小陶瓷企业年均研发经费投入不超过销售总额的2%,研发人员不足企业员工总数的1%,除惠达、隆达等少数龙头企业外,90%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主观上不愿意投资于技术研发,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自有品牌建设滞后,产品仿制现象普遍盛行,技术外溢效应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普遍偏低,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10]。因此,管理模式以家族制为主、产销方式以贴牌出口为主的河北陶瓷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有关人员、产品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和创新、品质等方面的素质性矛盾逐渐凸显,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3.6配套性环境建设滞后

88%的企业承认政策性产业支持力度较小,限制条件繁多,难以享受优惠;基础设施、研究开发、人力供给、物流配送等服务平台的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原辅材料、机械设备、商贸会展等上下游辅助性配套产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交易、移动客户端等网络营销方式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具备长期性、专业化、体验式的陶瓷交易市场,使得企业难以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行业协会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缺乏良好的价格协调机制和团队协作精神,高产能、低产值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频繁,仿制假冒现象严重[11]。企业受人员素质、经营水平等条件制约,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市场销售网络不完善,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不到位。

4 河北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为模式分析

上述6方面制约发展的因素,源自长期以资源消耗型的重复建设和出口主导型的经营方向为特征的河北陶瓷产业遭遇国际经济危机后,经过强势发展后所积累起来的矛盾的提前释放。这使得陶瓷产业在全球市场的需求萎缩、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受了空前压力。但在调研过程中,令人欣喜地看到虽然生产经营面临重重挑战,已有不少企业从“危”中窥视到“机”,探索并实践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一般而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通常包括“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的含义。转型即指企业的日常经营方向、经营范围、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发生蜕变,使之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并铸就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升级则是企业通过强化进军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过程[12]。从考察和调研中发现,目前河北陶瓷企业的转型升级行为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涵盖以下6种类型:

4.1拓展销售网络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饱受内忧外患折磨的河北陶瓷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无例可循。为规避部分国外市场的反倾销制裁和技术壁垒苛刻,山水、华信成等36%的企业基于已有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将营销目标锁定金砖五国等国外新兴市场,针对特定地区居民的消费特点、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情况展开调研,结合自身产品结构和质量特色,有序拓展国外市场领域,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国际营销战略。同时,龙英、贵邦、宣化一瓷等56%的资深外贸企业通过对国内陶瓷市场容量及分销渠道现状进行合理分析,集成小经销商制扁平化销售渠道和大经销商制立体式营销网络的整体优势,有所侧重地布置中、高端产品的渠道阵线,开创了内外销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新局面。另外,隆昌、东升等21%的新生代陶瓷企业在保留社区直销、代理经销、卖场超市、专业连锁等传统终端渠道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营销,采取创立官方网店,组织大型网络团购等方式不断推动市场营销网络的总量扩张。

4.2推动品牌建设

梦牌、博玉、华丽等约41%的河北陶瓷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和档次差异,以体现民族特点、折射产品内涵、渗透企业精神为宗旨,准确策划品牌定位、灵活实施品牌培育与市场运作。其中惠达卫浴作为业内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别具一格,不但将产品档次的多元化、系列化与品牌定位的差异性、地域性相结合,而且使产品设计、品牌形象、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彼此协调、相辅相成,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8次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据权威部门统计,迄今惠达的品牌价值已逾60亿元。经调研,中陶、恒瑞等近33%的河北陶瓷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能够以具体的陶瓷产品作为有效载体,将战略层面的品牌资源与战术层面的营销策划相统一,通过提升服务理念、拓展市场终端、加强形象展示等措施,利用新品发布、广告宣传、促销专卖、海外注册等多种营销手段全面整合市场资源,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全方位扩大自主品牌在特定市场的知名度和驰誉度;努力打造借助营销铸造品牌,依靠品牌推动营销的良性循环模式。

4.3提升产品结构

在全球价值链不断分解和拓展的情形下,为强化行业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42%的陶瓷企业已制定明确产业升级的方案和时间规划,30%的企业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已成功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跃迁。其中兴源、盛华、裕行等近36%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变更生产工艺将产品种类由最初低档次日用精陶、普通瓷、釉上彩顺利转产中高档骨质瓷、釉中彩、仿骨瓷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陶瓷产品,凭借产品种类更新换代提升产业链条。为扭转由要素禀赋差异形成的市场利益分配劣势,惠达、中陶、金方圆等少数科技实力较强的陶瓷企业紧跟国际前沿,借助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结构升级,自主创新研制的节水型智能马桶、自洁抗菌骨质瓷等新品一经问世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缔造了商业利润率和产业价值链的双重提升的传奇。亚洲时代、隆达、海格雷等近13%的企业借助其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优势,依托产品文化创意实现品牌价值增值。2015年9月,伴随着亚洲时代青花描金骨质瓷餐具在抗战70周年国宴上的华美亮相,显示出其高端陶瓷品牌的影响力。

4.4提高服务质量

调查显示,由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导致的利润压缩和市场风险加剧这一现实,迫使河北陶瓷企业深刻意识到服务对于维护客户资源、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作用,逐渐由单纯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综合的制造加服务阶段迈进。有52%的企业(如国玉、玉源、梧桐树等)已深刻认识到从事单一陶瓷生产潜在的一系列问题隐患,正在酝酿和计划引导企业由制造向服务过渡;超过34%的陶瓷企业(如臣邦、德尚、龙英等)表示已开始转型,注重为国内外新老客户提供度身定做的设计服务,通过延伸服务链条提升售前服务质量、加强售中服务;近20%的企业(如隆昌、红玫瑰等)采取在各目标市场所在地建立经销店、体验店、形象店等方式,在品牌服务上不断推出新理念和新措施,持续完善售后服务、满足产品维修及客户回访等服务要求,不断健全对最终用户的支持渠道和服务体系,建构规范和专业的“5S4E”服务体系;力争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达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之目的,并以此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借创新服务突破竞争红海。

4.5实施精细管理

从课题组的调研案例中可以看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已成为河北陶瓷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大约90%的调查样本已逐步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68%的陶瓷企业通过从源头上控制研发成本、充分利用窑炉余热节能降耗、改进窑炉空间结构、延长窑车及窑具使用寿命、实现装/开窑和烧成控制的自动化、推广湿式压力成形方法等一系列技术革新手段,达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73%的陶瓷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原料采购、过程控制、工艺参数、成品检验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通过定期组织阶段性质量分析,及时排查各类质量隐患并有效纠正,切实提高半成品和终成品的质量水平,将产品缺陷率降至最低,注重规模增长与质量管理的协调发展。约64%的陶瓷企业多方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订效率管理制度,推行挖潜增效奖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对员工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87%的陶瓷企业已构建营销渠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区域市场营销渠道管理,避免营销多渠道冲突,完善对财务绩效考核和顾客满意评价,加速资金回笼。

4.6整合产业资源

从调查中获悉,鉴于河北陶瓷产业链中多为资产规模和经营水平相对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尽管有74%的企业能够认识到通过产业链整合保持各环节经营的稳定性意义重大,但因受制于主客观因素无法付诸行动。目前,仅唐山龙英、华信成、山水等极少数陶瓷企业凭借其在匣钵制造、釉料研发、素胎供给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在较窄范围内依靠公开销售这一简单方式扩展上游产业链条。作为全国最大陶瓷领军企业的惠达,在2011年已按照“做强主业,扩大配套”的总体构思,启动了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21万m2的时尚家居项目,产品系列全线延伸至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家居生活所有领域,品种覆盖瓷砖、陶瓷卫浴、五金、木门、厨具、卧室柜等诸多家居需求,借助多元化配套辅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推动卫浴陶瓷主业的优化升级,统筹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完成企业内生增长,通过实施低成本扩张促进各业务板块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逐步实现由陶瓷卫浴生产企业向大型综合性家居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5 河北陶瓷产业转型产品升级进程中政府行为的优化

多年来河北陶瓷产业在繁荣地方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产业转型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但市场风险大、融资难度高、技术研发速度慢、人才流失等诸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升级。在调研过程中,陶瓷企业一致表示希望政府在财税、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5方面的对策建议:

5.1强化科技创新,助推产品升级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和引导陶瓷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由政府组织协调产学研科技资源优势,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陶瓷生产全过程的关键共性技术及核心装备制造等开展协同研发,为河北陶瓷产品结构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5.2注重设计创新,加速品牌建设

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市场发展战略和产品质量特点准确策划品牌定位,立足当地区域文化背景,依靠设计创新提升品牌价值[13];研究制定总体品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以新品发布、品牌评比、广告宣传、促销专卖、海外注册等方式强力推介。

5.3注重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扶持

政府应推进陶瓷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建立和完善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企业融资困境;积极为陶瓷企业争取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年度出口增量、自主品牌出口、更新换代产品的转型升级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加大对其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品牌创立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并给予相应的税费优惠。

5.4完善市场设施,促进电子商务

政府应推进区域性陶瓷专业市场及商贸会展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搭建电子商贸交易平台,构建河北陶瓷电子商务集群;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陶瓷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拓宽陶瓷电子商务新型营销渠道;并以唐山和邯郸两地专业商贸会展、交易集散市场为主体,优化河北陶瓷专业市场体系。

5.5健全用人机制,提供人力保障

建议政府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畅通招才引智渠道,加速科技、管理及营销等专业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育、就业等劳动力供给链条;牵头联系当地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或帮助企业赴劳动力充足的省市招聘劳务工人;企业也应逐步完善人才使用机制[14]。

6 结语

河北陶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唐宋的邢窑白瓷、定窑御品或近代的唐山卫生陶瓷和骨质瓷,都为辉煌灿烂的华夏陶瓷文明增添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瀚海潮头帆已满,砥砺前行正当时”,在当前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河北陶瓷如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体系、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扩大冀瓷品牌影响,不断完善转型升级行为模式势必重新书写河北陶瓷的发展史。

1王雨连.提升河北省日用陶瓷品出口竞争力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2(1):51~53

2刘洪彩,刘存.工业设计推动河北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大众文艺,2009,24:143~144

3徐鹏俊,赵淑忠.唐山卫生陶瓷出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全国性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07(6):57~59

4张文娟,王晓梅.当代磁州窑陶瓷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陶瓷学报,2013(3):372~374

5郭宏,鲍岩民.论文化品牌的创立与营销对河北陶瓷产业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6):238~239

6温素霞.唐山陶瓷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国际商贸,2012(1):211~217

7吴卫华,王黔平.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全国性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07(12):31~34

8于保春,柯大为,刘宣.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低碳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陶瓷学报,2013(1):131~133

9纪泽民,吴晓山.唐山陶瓷产业振兴:现状路径与政策选择[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9(12):45~48

10俞康泰.唐山陶瓷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造到创新[J].全国性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08(2):63~65

11赵越清.唐山陶瓷产品结构优化与陶瓷企业结构布局调整初探[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4):34~37

12肖绚,李松杰,李兴华.景德镇瓷业聚落景观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J].陶瓷学报,2013(2):255~257

13陈致敏,余斌,肖绚.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J].陶瓷学报,2015(4):437~442

14孔铮桢.沿袭与创新:景德镇近代陶瓷教育研究[J].陶瓷学报,2014(5):535~541

The Research on Behavior Patter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riven by Innovation of Hebei Ceramic Industry

Li Wenjie1, Zhang Xiaodong2, Chen Baizhu1

(1 Hebei Entry-exit Inspection Quarantine Bureau,Shijiazhuang,050051) (2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Beijing,100032)

Hebei as the important ceramics production and export base in China, have a certa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regional resource advantag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 industry has many bottlenecks.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obstacle problem of hebei ceramics industry, illuminating the necessity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hebei ceramic industrial upgrading pattern from six aspects of expanding sales network, promoting brand cultivation, improving product structure, enhancing service quality, implementing detailed management, integrating industry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putting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promote model change, Accelerate the brand cultivation, promote e-commerce, provides human resources guarantee.

Hebei ceramic industry; Innovation-drive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ehavior pattern

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5457651D);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 (编号:201501532)。

李文杰(1972-),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陶瓷理化性能、检测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简介:张小东(1972-),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商业化投融资的研究。

K876.3

A

1002-2872(2016)02-0052-06

猜你喜欢

河北陶瓷企业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陶瓷艺术作品
孙婷婷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