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祛暑纳凉?
2016-02-11古禾
炎炎盛夏,暑气蒸蒸,坐在心旷神怡的空调屋里,不禁遐想,在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小扇子大担当
其实,古人有更天然更接地气的防暑措施。扇子应该是顶重要的防暑利器。记得小时候,夏夜在院子里乘凉,奶奶总是摇着一把蒲葵扇,带我们寻找天上的北斗七星。扇子,古人形象地称之为“摇风”,或亲切地呼之为“凉友”。宋代陶谷的《清异录·器具》有“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的记载。这里“净君”指的是扫帚,“凉友”则指扇子。扇子有各种材质,纸扇、绢扇、竹扇、蒲扇、羽扇等,最常见的款式有团扇和折扇。
扇是一个会意字,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扇”的原始之义是门扉、门扇。门户如鸟类羽翼,可张可合,所以字形从户从羽。据文献记载,舜曾制作“五明扇”,这是一种形似门户的仪仗扇。后来,武丁、周武王都曾用雉尾制成仪仗扇。仪仗扇为帝王出行时遮尘蔽日,增加其赫赫皇威的盛大排场。
扇子与名士情投意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从武侯祠的塑像到京剧《群英会》的舞台形象,手中总离不开一柄白羽扇。“孔明扇”成了他的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具智慧和潇洒的双重寓意。据《语林》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的时候,司马懿派人去侦察诸葛亮的行动,探子回来报告说:诸葛亮乘素舆,戴葛巾,手执羽扇,正从容若定地指挥三军。司马懿不由感叹道:真名士也!这种戴头巾执羽扇的打扮,在魏晋时非常流行。苏东坡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对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迷人风度的描绘。
在普通百姓那里,扇子也有遮面掩饰的实用功能。唐代王建《调笑令》中有:“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美人“轻扇掩红妆”,大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美。男子也有“自以便面”的记载。因为扇子一过夏天即退出舞台,“秋扇见捐”也成了古代宫女或弃妇们表达怨恨的意象。最著名的是西汉班婕妤作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本是汉成帝的宠妃,后来被赵飞燕诽谤,失宠居长信宫。
扇子的艺术和审美功能,因文人墨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而大大增强,小小的扇面融诗书画于一体,竟也可以制造“一沙一世界,一扇一天堂”的艺术境界。
人力风扇和凉屋
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一种大型轮转式的纳凉工具:“长安巧匠丁缓者……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古装电视剧《甄嬛传》里也展示过类似的道具,这款七轮拨风扇威力巨大,竟能达到“满堂寒颤”的制冷效果,比空调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了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了“凉屋”。凉屋在靠水的地方建造,采用水车运转的方式推动一只大扇轮,将水的凉气送入屋中。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工瀑布”屋和“水帘洞”。人们在屋子中间造一个水池,用水车把水池中的水运到屋顶,再冲入水池中,如此循环成水帘洞。北宋的京城汴梁(今开封),还有专为皇帝准备的“凉殿”。盛夏时节,皇帝办公的殿内摆放着很多装满冰块的金盆,俨然空调房。明朝文人高濂还提到过一处奢侈的“霍都别墅”,别墅内的屋子开挖几口井,井口精雕细刻。夏日,井生凉气,沁人心脾,屋里的人可悠闲自在地享受“清凉一夏”。
地窖、冰鉴、吃冰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人们已经知道利用冰块解暑了。据《周礼》记载,周朝有专职掌管采冰、藏冰事宜的人,叫“凌人”。他们将冬日之冰藏在地窖中,这种地窖也被称为“凌阴”。历朝历代的皇家都很重视冬日采冰藏冰工作,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北京城内皇家冬季采冰情况,大批工人在三九之际冒着严寒赤脚采冰,以养家糊口。北京现在有个地名叫冰窖口胡同,过去那附近即有储藏冰的地窖。
有些贵族还会用更讲究的冰鉴。《周礼》中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冰鉴即用来盛冰的青铜大盆。冰鉴里放上冰,食物再放到冰鉴的冰中间,就可以防腐保鲜。唐代还出现了利用化学原理制作的“冰箱”。古人发现,火药生产中的硝石在水中溶解会吸收周围的热气,甚至能使水变成冰。这种发现被能工巧匠们运用到“冰箱”制冷中,或可称为现代冰箱的雏形。明清时期,木胎冰箱逐渐流行。木胎冰箱选用红木、花梨木等不易腐烂变质的优质木料,里面以铅叶或锡叶镶贴,以防冰水侵蚀。冰箱口大底小,像一只斗的形状。底部还设有出水口,可排水清洁。
有了这么多样式的“冰箱”,古人当然也有吃冰的口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都人避暑”有“冰雪爽口之物”,詩人杨万里在《荔枝歌》中描写了一种“甘霜甜雪”的冰,类似现在的“冰棒”。除了冰饮,古人还善于利用日常清凉饮食来解暑,如莲子羹汤、砂糖绿豆汤、紫苏霍叶汤等。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唐人白居易有《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有了这么多防暑利器,如果还不能去烦戒躁的话,就只能修心养性了。(古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