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6-02-11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周年四题
许 全 兴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就此终结。同时,这场运动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先导。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思想,但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批孔,而且批孔亦有其侧重点,即重在批判尊孔、复辟和专制主义。辛亥革命后,孔子的思想被复辟势力所利用,时代使然,不得不批。此外,儒学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因素的矛盾早已有之,儒家意识形态正如宗教之于西方人一样,束缚着中国人的精神。由小农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大工业的市场经济,由封建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的工业社会,这是社会变革的必由之路,“五四”批孔符合这一历史趋势,功不可没。新文化运动确有过火、偏激之处,但这场运动不仅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反而在实际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促使其现代化,开启了民主主义文化的新时代,现代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所以,不能说新文化运动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如今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弘扬其中爱国、民主、科学、创新、奋斗等精神,而不能采取复古论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赵鹏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7期,全文约10800字)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
反帝主张的变化及其影响
李 育 民
反对帝国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之一,也是国民革命的基本目标。中共早期反帝方针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其中又以经济尤其是关税方面的条约特权为重。但由于革命实力尚不足以与帝国主义列强对抗,中共此时力图避免与其发生直接冲突。1927年汉口“一三”事件后收回了英租界,这并非中共事先组织策划,而是源于群众自发,但中共由此看到了反帝斗争的成效、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群众情绪的高涨。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下,中共提出了新的反帝方针,不再限于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是彻底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收回它们在中国的所有特权,斗争方式上也趋向于采用激烈手段。此后,民众反帝斗争广泛发展起来,全国各地尤其是两湖地区出现了新的局面。中共的急进方针扩展了国民革命的反帝斗争,也与国民党产生矛盾。国民党虽然也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解除帝国主义压迫,但在当时更注重建立自己一党专政的全国政权,因而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日趋妥协。先是蒋介石集团被分化,然后在武汉,民众的“过火”斗争层出不穷,汪精卫实行“分共”,国共两党分道扬镳。由于政治纲领和最终目标不同,国共关系的破裂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又体现在各种具体原因之中,两党反帝主张的差异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赵鹏摘自《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全文约33300字)
抗战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姚 霏 马 培
抗战时期出现了大量宣传抗日、动员民众的宣传画,其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战争受难者,包括颠沛流离或被强暴的女性;抗战支援者,反映女性制作冬衣、救护伤员、投身生产等活动;战斗一员,即女战士。这些形象都是战时女性真实境遇的写照。在相关宣传画中,利用性别特质和传统性别观念进行宣传的方法十分明显。首先,在表现受难、动员男性时,强调女性生理性别特质。一个潜在的创作共识是:利用女性柔弱、无辜的形象,对民众特别是男性产生刺激。由于在传统观中,女性是隶属于男性的,所以这类作品特别凸显“受难的女性身体”,以激发男性斗志。其次,在鼓励女性投身抗战时,淡化生理性别色彩。战争背景需要女性抹去性别差异,与男性共同参战抗敌,宣传画中的女战士形象略去了对柔美特质的描刻。再次,以女性为受众时,用中景构图和生活场景切入。无论刻画女战士、女护士,还是以号召女性劝说男性参军为主题的宣传画,受众都被设定为女性,中景形象和生活场景可以树立榜样、引发共鸣。总体而言,抗战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战时对包括女性在内的民众积极抗战的期待和鼓动,对抗战时期的社会动员具有积极意义。尽管这些作品对女性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但积极投身抗战的女性形象客观上也是男女平等的体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赵鹏摘自《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4期,全文约16900字)
“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的结构与功能
刘 玉 东
“文化大革命”时期,无论是军管会还是革委会,实际上仍然掌握着社区治理的资源配置权力,社区治理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其他时期基本相同,并不断随着政策和体制调整变革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文革”开始后的失序状态是基层社会响应国家政策的结果,而非自身管理的失控。军管时期,受军队体制影响,社区与市政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比以往更加严格,社区生活高度政治化,同时强制结束了运动初期的混乱状态。革委会建立后,社区按照“一元化领导”的特征迅速扩张自己的职能,并在结构上与革委会形成对应关系,使每一个居民都被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之内,公民权利完全从属于国家权力。上述变化实际上维护了与市政管理相对应的街居制,即依附于行政体系,完成政府交付的任务。与街居制并存的,是对应单位管理的单位制。新中国成立后单位的作用不断扩张;“文化大革命”时期游离于单位体系以外的人数进一步下降;社区生产的兴起不仅引入了计划经济的条块管理方式,而且使社区更加重视实现内部福利。这些都使单位制治理模式的特征得到强化。即使由市政机构传达或布置的政策,若要在社区落实,往往还是要依靠单位的作用。单位制与街居制相互配合,对于保障和平衡国家需求与社会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赵鹏摘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7期,全文约11400字)
毛泽东文化革命理论的内在理路
周 建 伟
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包括三个基本维度:第一,文化革命与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的关系。与经济决定论不同,毛泽东更看重同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同时认为文化革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过来成为决定性因素。他还注意到了三者之间并不同步的状况。毛泽东的看法颇具创见,但也存在不足,如过于强调文化革命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复杂内涵,没有区分文化领导权和文化革命领导权,未能指出何种条件下文化革命才会成为决定因素。第二,文化革命与伦理革命的关系。毛泽东将伦理革命潜藏在文化革命之中,并作为重要主题。他从现实需要出发,要求知识分子改变道德情感立场,培养对工农群众的感情。这一要求有其合理性,但将文化的发展演变等同于阶级立场的转换,就将复杂的文化问题简单化了。第三,文化革命与阶级革命的关系。起初,毛泽东将文化革命视为特殊形态的阶级革命,强调与武装斗争的区别等。但1956 年后,他逐渐将二者等量齐观,文化革命的方式开始走向激进。究其原因,毛泽东在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判断方面始终徘徊不定,而且文化革命本身难以把握,批评的声音容易使激进的革命者失去耐心,进而采取让人“不开口”的方式进行所谓的革命。文化革命包含着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和规划。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似乎认为文化革命的滞后性日益突出,成为决定性因素。同时,“立场革命”的地位更加凸显,非黑即白的道德色彩日益浓厚。文化革命不再是特殊的阶级革命,而是被推进了暴力斗争的范畴;对文化的革命演变为对“文化人”的革命,革命者则是年轻一代和底层群众等。(赵鹏摘自《毛泽东研究》2015年第5期,全文约17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