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物流协同的实践与思考
2016-02-11张毅
张 毅
ZHANG Yi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校 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600)
(Office, Party School of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600, Guangdong, China)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物流协同的实践与思考
张 毅
ZHANG Yi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校 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600)
(Office, Party School of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600, Guangdong, China)
受网络、资源、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加强物流协同是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然选择。在阐述物流协同现状的基础上,从核心能力、协同效应、保障机制、信息共享等方面,分析影响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物流协同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创新协同模式、完善协同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提高物流协同水平的建议。
广铁集团;物流协同;对策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各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1]。物流协同,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通过协同能够拓宽物流服务范围,打造规模经济,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 (以下简称“广铁集团”) 所处的粤湘琼 3 省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物流市场最发达和物流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受困于网络、资源、能力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广铁集团物流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因此,加强物流协同,形成整体合力,是广铁集团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然选择。
1 广铁集团物流协同的实践
1.1区域经济协同现状
近年粤湘琼 3 省经济发展迅速,运输总量增长快,而广铁集团运量滞后明显,如 2014 年 3 省的GDP 增速均超过 7.8%,粤湘 2 省运量分别增长8.9% 和 10%,而广铁集团在粤湘 2 省的运量却分别下降 7.3% 和 8.7%。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3 省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货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黑货市场份额下降,白货市场增长迅速。面对区域运输结构的变化,广铁集团通过建设揽货点,实施全程物流,开行货运班列等,加大白货营销的力度,提高白货市场的竞争力,但目前白货市场份额仍然较低。
1.2横向物流企业协同现状
一是以班列为载体,合作拓展物流市场。目前广铁集团开行跨局快运班列 40 多列,班列主要采取与社会物流公司合作开行的方式,不仅拓展货源,而且促进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提高了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例如,三水吉达运输有限公司在当地拥有较好的市场资源,三水西货场 (货运车间)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开行三水西—王家营、三水西—改貌班列,日装车 60 多车;同时,借助铁路运输的优势,三水吉达运输有限公司已经承担广东省伊利奶业的配送业务。
二是以“铁水联运”为重点,推进多式联运。广铁集团管内开展铁水联运业务的港口主要有深圳、广州、珠海、惠州、阳江和岳阳 6 个港口,其中岳阳港为长江与湘江连接的内河港口,其他均为沿海港口,为推进“铁水联运”工作,广铁集团建立了“路港协调会”机制,开行多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联合广州、深圳港在长沙、韶关、衡阳等地区启动无水港建设,有效开拓港口运输资源。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铁水联运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14 年广铁集团内 6 个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7 427万t,通过铁路运输 2 524 万 t,仅占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2.6%。同时,广铁集团充分发挥公路机动灵活的短途运输优势,发展公铁联运,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客户提供一票式“门到门”运输服务。
1.3内部物流协同现状
广铁集团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由货运处作为广铁集团生产牵头部门,指导、协调 “前店”“后厂”各单位和部门,兑现客户需求。建立“实货”需求兑现考核、晚点考核等机制,加强“前店”“后厂”的协同性。按照区域设立广州、惠州、佛山、长沙、怀化、海南 6 个货运中心,分别负责分管区域的货运营销工作,防止“前店”之间的无序竞争,但由于功能定位、经营品类、服务范围等有一定的交叉性,“前店”之间仍然存在争抢客户现象,影响了铁路物流系统整体效益。
2 影响广铁集团物流协同的主要因素
(1)核心能力。物流能力在物流协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持续[2]。物流能力主要体现在设备设施和物流人才 2 个维度。①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对物流效率的提升和成本降低有积极影响,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3]。广铁集团管内货场基本是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建成投入使用,设备设施落后,标准化程度低,与其他物流企业缺乏有效衔接,制约了物流协同的发展。以铁水联运为例,广铁集团大部分货场装卸线长度不足 850 m,无法进行整列集装箱班列作业,部分货场起重设备是单购门吊,起吊集装箱时,容易与邻近箱体和铁路车辆碰撞,可能造成箱内货物损失。②物流人才。物流行业的竞争,核心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物流人才决定了协同筹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目前,广铁集团物流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2)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学习效应。广铁集团的协同处于简单的资源叠加阶段,合作的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协同多以松散型合作为主,缺乏长远的协同战略规划,难以形成管理协同效应;协同业务内容单一,主要根据运量给予一定的运价优惠政策,以班列方式组织运输,合作伙伴组织货源,并负责两端的短途运输,没有形成有效的配送协同、仓储协同、包装和加工工序协同,难以形成范围经济效应。
(3)保障机制。协同保障机制包括企业间利益分配、绩效考核、风险控制和关系管理等内容。目前,协同企业间利益联挂不足,缺乏系统的考核机制、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当市场发生波动,容易造成合作解散。
(4)信息共享。物流协同是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的物流组织,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交换和传播,信息共享意识、信息标准化程度、信息接收和处理速度、信息应用程度是动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交换意见、统一管理、相互协调的保障[4]。近年来,广铁集团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信息化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信息覆盖广度不够,铁路信息网络尚未覆盖全部作业网点,信息采集和报告不及时、不完整;信息孤岛问题突出,不能与其他物流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和一体化联动运作,如大型的港口和物流公司一般都具有较为先进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系统之间没有实现共享,铁路难以及时掌握到港计划 (船期、仓储容量、场地等信息),客户不能及时掌握铁路方面相关信息。二是信息化深度不够,尚未实现与铁路物流市场的同步完善,不能实现协同企业间设施设备资源的信息化。
3 广铁集团物流协同对策
3.1加强核心能力建设
按照“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要求,根据区域货源结构特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装卸机械化、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按照向客运化发展的方向,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改革,扩大直达货物运输比重,通过小型集装箱、专业化装卸技术,尽可能减少编组作业。按照“系统规划、分批实施、功能齐全”原则,加快建设现代化的铁路物流园区。按照“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大力培训现有队伍”的思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2创新协同模式
首先,依靠铁路优势,打造整体品牌。铁路物流系统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全天候、大网络的特性,发挥以线带面的辐射作用,利用铁路干线上的重要物流节点,整合并有机协调其他物流企业,在竞合动力和信任机制的驱动下,吸引更多优秀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参与,淘汰没有创新或不够诚信的物流企业,形成物流品牌效应[5]。其次,以标准化为手段,提升物流协同的整体竞争力。构建统一的产品标准、工作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物流资源管理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将优质客户和其他物流企业连接起来,整合仓储、集散、转运、包装等全程化服务,在共同质量标准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增强物流运作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第三,以产权为纽带,打造战略联盟。通过专用性资产的共同投资,投资或参股价值链上其他企业,整合企业文化,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打造强强联合的价值共同体。例如,广铁集团除了自己建设物流园外,还可以投资或参股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向深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环节拓展,实现物流效益最大化。
3.3完善协同机制
在物流协同中,有必要设计科学的协调机制,有效化解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6]。一是建立合作企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作伙伴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质量因素、成本因素、服务因素、敏捷因素和诚信因素等。二是依据平衡计分卡原则构建包括结果、过程和支持要素的指标体系,制定和完善合作联盟的考核机制,选择、淘汰、优化合作伙伴。三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根据协同成员企业在合作中的贡献程度进行有效的利益平衡、激励和惩罚,保持物流协同以较高的效率运转[7]。考虑各成员企业的利益平衡,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建立激励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以达到资源共享、物流同步。
3.4加大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网络,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大型装车点、主要客户,以及货运、车辆、装卸等部门间物流信息的实时衔接。面向市场客户,实现物流业务的网上受理,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快速反应[8]。加强与银行、海关、商检、运输等部门的信息网络协同工作,完成数据及时交换、单据处理和资金结算等各项任务。加快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专业物流信息平台互联,完成货源信息、运输组织信息、跟踪信息、行业动态信息等共享应用。完善广铁集团内部的信息平台,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运营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的物流环境,满足铁路内部各部门物流协同要求。
4 结束语
物流协同是广铁集团适应物流市场竞争、加快推进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广铁集团应在核心能力、协同模式、协同机制、信息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以“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机制为手段,搭建开放、高效、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从供应链出发,建立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价格、功能、时间和品牌的差异化优势,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优化流动,提高物流协同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 张红波.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以长株潭经济圈为例[J]. 当代经济管理,2013,35(12):61-67. ZHANG Hong-bo.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2013,35(12):61-67.
[2] 贺鹏飞. 物流网络协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商贸,2014(17):151-153.
[3] 罗 毅,土清娟. 物流装卸搬运设备与技术[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 坚. 基于信任因素分析的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作策略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5] 张晋姝. 铁路局物流企业合作经营伙伴选择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6] 李思阳. 基于差异化市场拓展战略铁路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合作策略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7] 路海平. 铁路货运嵌入社会物流的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8] 喻冰春,蒋 荟,裴坤寿. 铁路货运与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22(5):19-26. YU Bing-chun,JIANG Hui,PEI Kun-shou. Study on Collaboration of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2013,22(5):19-26.
责任编辑:何 莹
深圳福田站正式通车运营
2015年12月30日,亚洲最大的地下火车站、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站正式通车运营。运营初期,福田站只开行前往广州南站方向的动车组列车。
福田站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益田路与深南大道相交处。车站设计新颖、技术标准高,总建筑面积达 14.7 万 m2,相当于 21 个足球场大小。整个车站为 3 层结构,地下一层为换乘大厅,共设旅客出入口 16 个;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和候车大厅,共设进站检票口 4 个,候车椅 1 200多个,可供 3 000 名旅客同时候车;地下三层为站台层,共设 8 条股道、4 个站台。
福田站毗邻香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通车后,旅客从福田站坐高铁出发,只需 15 min 左右就可到达香港中心城区。届时,香港将直连全国高速铁路网。这对进一步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人民铁道》报)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Logistic Cooperation by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
For the factors restri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and capacity, strengthening logistic cooperation is a necessary selection of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Based on expounding status of logistic cooper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ogistic cooperation from aspects of core capacity, cooperative effect,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increasing logistic cooperative level through the approach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ore capacity building, innovating cooperative mode, improving cooperative mechanism and intensifying informationization establishment.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 Logistic Cooperation; Countermeasure
1003-1421(2016)01-0010-04
F259.22;U294.1
B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1.03
2015-10-26
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课题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