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促进浙江文化消费升级的对策研究

2016-02-11王相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十三五消费文化

□王相华

“十三五”时期促进浙江文化消费升级的对策研究

□王相华

“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持续增长,文化消费特色明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速,文化消费基础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突出,文化产品提供趋于丰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初步构建,消费渠道更加便捷。但问题也比较突出: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下降,城乡、区域居民文化消费不均衡,这主要是由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政策不完善、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十三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升级面临重大机遇,结合对各地各部门扩大文化消费经验的总结,建议从优化消费机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促进浙江文化消费升级。

文化消费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市场体系

一、引 言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的终端环节、文化市场长期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文化消费借势上升为“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浙江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11年就提出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是浙江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两富”、“两美”浙江以及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促进文化消费升级这一关键点有助于推动浙江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助力浙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梳理近年有关文化消费现状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宏观层面分析区域文化消费现状,侧重从收入、支出、消费结构等方面着手,分析文化消费现状、问题及成因,[1]并从政府管理、企业发展、行业协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2]从微观层面分析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侧重对调研样本数据分析研究;[3]关于文化消费理论的探讨和挖掘,[4]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鉴于文化消费受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环境变化等多重动态因素影响,需要长期关注、持续研究。本文从宏观层面着手,重点考察“十二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相关数据,探索“十三五”时期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为提高研究科学性、客观性,本文着重参考《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资料。

二、“十二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现状

“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稳步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5]《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6]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由2010年27722.31亿元增长为2014年40173.0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1711元增长为73002元,年均增长率为9%,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实现大幅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稳步增长,历年一般预算支出合计中文化体育与传播投入额度逐年递增,由2010年77.15亿元增长为2014年115.3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相关政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并为扩大文化消费提供了政策支撑,文化消费呈现出鲜明特色。

(一)文化消费特色鲜明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速,文化消费基础不断夯实。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分析,“十二五”期间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数量上并没有发生大幅度变化,但在举办活动数量、参与活动人次方面实现大幅增加:公共文化馆(站)举办展览文艺活动场次由2010年13999场上升为2014年61957次,年均增长率为14.5%;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人次由1376万上升为1953万,年均增长率为9.1%,书刊外借次数由2924万上升为4936万,年均增长率为14%;博物馆举办活动次数由817场上升为1153场,年均增长率为9%,观众人次由1957万增长为3657万,年均增长率高达21.9%。上述分析表明,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下,主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活动数量和参与人次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显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群众参与度大幅提高,为扩大文化消费提供了坚实保障,引领和培育了文化消费理念。

2.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成绩突出,为文化消费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基于现有统计数据,我们着重从广播、电视、电影、动漫、书刊发行等行业发展数据加以分析,尽管上述领域也包含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里着重从产业角度分析。根据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传统文化行业整体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广播电视播出时间稳定增长,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文艺表演团体数量由2010年471个增长为2014年891个,演出场次由11.1万场增长为18.24万场,年均增长率为13.2%,观众人次由4057万增长为14670万,年均增长率为13.8%;报刊杂志印数在2012年之后出现下滑趋势,体现出“十三五”时期纸质媒体消费新特点。新兴动漫行业发展保持较高速度,目前通过文化部认证的动漫企业23家,原创动画作品由28部增长为83部,年均增长率为13.1%,原创漫画作品由18部增长为1036部,年均增长率高达27.5%。网络游戏行业在2011年之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1至2013年间新增企业达到172家,[7](P101)截止2014年已经突破260家,显示出新兴文化行业的蓬勃生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影视、演艺等传统行业还是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行业整体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数量快速增长,种类更趋多样化和多元化。

3.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速,为文化消费提供更为便捷的消费途径。“十二五”期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带动影响下,浙江文化市场建设提速,初步构建了涵盖线上线下、各级各类文化市场并存的市场体系。一方面,传统的电影院线、上网服务场所、歌舞游艺娱乐场所、艺术品市场、文化中介机构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其中,电影院线发展成绩突出,城市影院由2010年136家增长为2014年325家,年均增长率实现24.3%;电影播放场次由69万场增长为305万场,年均增长率为45%;观众人次由2021万上升为6426万,年均增长率为33.5%。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催生了网上文化消费市场体系建设,以乐视网、阿里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雅昌网、博库网为代表的网上交易市场跨越式地发展,极大便利了消费者文化消费行为,加快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进程。尽管目前还没有浙江网络文化消费的具体数据,但从网络销售整体数据看,2015年1-11月浙江实现网络零售6728.18亿元,同比增长53.05%;省内居民网络消费3501.13亿元,同比增长39.93%,[8]网络消费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并对扩大文化消费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文化消费问题突出

尽管“十二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但也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分析,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由2010年人均1352元下降为2014年1271元,在人均消费总额中所在比例由7.6%下降为4.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则由297元上升为2014年335元,实现小幅增长,但所占比率则由3.5%下降为2.3%。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同期人均收入、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显现反向关系。二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不均衡。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尽管2010年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整体呈现出小幅缩小趋势,由2010年1055元下降为2014年937元,但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基数非常小,以2014年为例,仅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26.3%。三是区域文化消费发展不均衡。由于浙江省各地市之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区域文化消费发展差异巨大。以2013年为例,11个地市中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最高,为3627元,衢州市最低,为2058元,前者是后者1.76倍;舟山市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最高,为1310元,衢州市最低,为620元,前者是后者2.11倍。

(三)文化消费问题原因

1.从消费结构角度分析,部分消费支出占比过大影响了文化消费增长。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分析,“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城乡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占比过大。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由2010年1418元上升为2014年6902元,年均增长率为48.5%,所占比率由7.9%上升为25.3%;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由1795元上升为3302元,年均增长率为16.5%,占比由21.4%增长为22.8%,所占比率仅次于食品消费,居于消费支出第2位。二是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教育消费支出仍旧在个人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样影响到文化消费增长。以医疗保健为例,2010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034元上升为1527元,年均增长率为10.2%,所在比率基本保持不变,由5.8%下降为5.6%;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652元增加为1068元,年均增长率为13.1%,所占比率由7.8%下降为7.4%,远高于同期文化消费水平。

2.从消费理念和政策供给角度分析,文化消费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消费理念培育上,长期以来我国奉行勤俭节约消费理念,在经济发展领域更加重视积累,没有对消费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予以全面把握,进一步培育消费理念特别是文化消费理念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政策供给方面,由于文化消费弹性较大,在很长一段时间任其自发进行,没有上升到文化消费是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源泉的认识高度。这些认识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文化消费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撑,对文化市场监管的力度不够,法治体系建设迟缓,这成为了导致当前浙江文化消费疲弱的关键因素之一。

3.从消费供给角度分析,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公共文化建设角度分析,尽管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离全面实现标准化、均等化还存在很大差距,城乡、区域不平衡依旧存在,远没有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数量总体偏少,分布不均衡。由于主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依旧存在城乡发展鸿沟,无法较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低,难以满足当前公众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三是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过程以政府主导,政府以扶持、补贴生产机构为主,往往会出现供给与需求脱节以及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分析,一方面,文化产业“低、小、散”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品层次较低,[9](P30)尚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管理重视意识形态管理,大部分行业实行准入制度,设置较高门槛,社会资本进入存在难度,造成了文化企业仍旧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影响了产品的多元供给。从文化市场建设发展角度分析,一方面,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引领作用、主导地位并未形成,行政区划、行政层级、行业部门影响过大,统一的市场体系远没有形成。另一方面,文化消费服务方式发展滞后于时代发展,消费体系建设还没有与信息化、网络化实现同步,这也是制约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三、“十三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的趋势预测与各地促进文化消费的经验总结

(一)文化消费趋势预测

1.文化消费升级面临重大契机。从消费结构分析,“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消费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为扩大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大空间。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34.3%下降为2014年2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35.5%下降为31.9%,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来看,当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时,居民消费结构将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住房、文化、交通和通讯消费比例将持续上升。当前,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持续下降到30%左右,扩大文化消费迎来了重大契机。

2.文化消费设施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明显。在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推动下,浙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设施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明显,为文化消费升级构建了强有力的设施支撑。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15》数据分析,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量由2010年的89.84台上升为2014年96.01台,基本实现户均1台;农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也由35.64台增长为39.68台,也实现小幅增长。浙江城乡居民移动手机拥有量由每百人93.3部增长为每百人134.6部,年均增长率为9.6%,互联网用户由3970万户增长为6371万户,年均增长率为12.6%。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以手机和家用电脑为代表的网络终端数量仍将大幅增加,文化消费设施智能化、网络化速度将进一步提速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文化消费最重要的趋势,并成为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的主要推手。

3.文化消费业态更加丰富。当前,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特色和趋势,在这一趋势影响下,和以“互联网+文化”为代表的相关行业与文化融合力量的推动下,产生了更为多元、智慧的文化消费业态,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行业的发展轨迹,同时还催生了新兴文化业态,为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与信息、旅游、农业、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消费空间和渠道,网络消费平台的建设以及对传统特色节日活动、文化品牌活动的充分发掘将会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也将是“十三五”时期浙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点之一,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完善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行业、所有制之间的发展障碍,促进资源、要素、人才自由流通,进而大幅度拓展文化消费空间。在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文化消费内容数字化、消费渠道网络化将提速,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将加快消弭文化消费在距离、空间上的鸿沟,促进文化消费的变革。

(二)各地各部门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的经验

近年来,为扩大文化消费,探索建立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地区发展实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十三五”期间浙江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提供了借鉴。

1.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201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该项目从东、中、西部选择典型地区,采取不同的促进文化消费措施进行了政策试点。[10]其中,东部试点地区北京市,将试点以O2O大数据平台拉动居民文化消费,中部试点地区安徽省合肥市和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将试点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政策,西部试点地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将试点居民文化消费补贴政策。这些试点工作充分考虑了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文化消费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促进文化消费。此外,北京市于2015年出台了专门针对文化消费的省级地方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消费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促进北京文化消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主要目标,并就促进文化消费的重点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

2.以举办文化消费季等活动搭建消费平台,培育消费习惯。目前已有北京、安徽、四川等省市推出惠民文化消费季。以北京惠民文化季为例,2013年以来北京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惠民文化消费季,其中2013年、2014年举办的两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吸引了6400余万人次参与各类文化消费活动,实现消费额154亿余元”。[11]2014年举办的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中,仅“好戏大家看”舞台演艺板块在3个月时间内就推出了212场演出活动,惠及群众约1300万人次。[12]

3.转变财政补助方式,由补助生产承办机构转向终端消费者倾斜。近年来,随着对文化消费作用认识的深化,政府财政对文化消费的补助开始由单纯直接补助生产承办单位转向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进行补助,并不断扩大对消费者直接补助的份额。安徽省在促进和引导文化消费过程中注重协调政府、市场、消费者及相关部门关系,侧重向消费者倾斜。以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例,财政拨款的1700万中有1000万直接补助给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消费者,[13]变前端补助为终端补助,实现了消费者选择权的释放,又通过文化消费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对文化消费者直接补助的力度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实现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十三五”时期促进浙江文化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

当前,推动“十三五”时期浙江文化消费升级已有扎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各类协会组织同心协力、统筹推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创新发展理念,广泛吸收借鉴各地各部门的成功经验,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协会组织辅导,立足信息科技发展前沿,把握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引领促进文化消费升级,通过发挥文化消费的积极作用,把促进文化消费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一)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引领多元文化消费理念

从前述分析看,制约文化消费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部分区域消费比重过大、文化消费理念陈旧,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转变。基于此,首先要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浙江“先行一步”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进一步打造全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购房难”、“看病难”、“入学难”等社会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中畸形的问题,破解制约文化消费升级的关键性问题,为优化经济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和源泉。其次,学习借鉴北京等地成功经验,制定出台专门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以政策、制度的力量扩大文化消费,为文化消费构建系统的支撑体系。最后,还须积极引领社会风尚,倡导消费理念,鼓励文化消费,培育文化消费的内生动力。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夯实基础

一方面,在发展理念上,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划清政府、市场界线,坚决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重点通过统筹公共财政资金,助力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全覆盖,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解决城乡、区域文化消费失衡等的现状,培育文化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另一方面,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广泛吸收借鉴各地各部门成功经验,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首先,坚持政府引导文化消费行为,通过综合利用网络新媒体、传统媒体打造多样性宣传推广平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广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引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其次,创新财政支持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在财政补助方式的改革上,注重向消费者倾斜,努力形成以补助消费端为主的发展格局,根据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效果评估的结果进行后续资金调配,对效果影响俱佳的项目予以鼓励,侧重对弱势群体文化消费重点帮扶;在公共资金统筹方面,侧重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重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支持,补齐城乡、区域公共文化发展之间的差距。最后,立足文化消费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这一大趋势,依托浙江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以及迅速普及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O2O大数据平台,凸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准化、扁平化、网络化和有效化。

(三)加快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

提升浙江文化产业发展质量,逐步改变当前发展“低、小、散”的发展格局。加快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从产业融合发展和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意见,着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紧紧把握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把“互联网+文化”、“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理念全面深入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丰富文化消费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由量的增加变为质的提升,以此带动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其中,对于传统文化行业,在深度挖掘行业精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创新传播路径和方式,提升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对于新兴文化行业,在立足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把文化的理念融入其中,突出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多向融合,不拘一格创新文化产业和新兴业态。另一方面,推动政府文化治理模式的转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规划了顶层设计,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治理文化”转向的路径更为清晰。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在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把政府的相关管理权限向市场、社会让渡,从而达到和谐共治。具体到文化产业领域,关键在于改革当前的审批制度,列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完善准入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放松“供给约束”,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主体,以社会资本的逐步进入打破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低、小、散”的发展困境,全方位提高有效文化供给。

(四)推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畅通文化消费渠道

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是关键,只有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促进各类资源顺畅流通,实现文化产业和服务的最终价值。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关键在于理念转变,把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出来。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全方位建设:一是立足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潮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消费提供市场保障。“文化+”、“互联网+”同样是指导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根本方针,对于线下文化消费平台建设,统筹包括西湖文化博览会、义乌文博会、杭州国际动漫节、浙江省戏剧节等知名文化品牌活动,整合文化资源、以市场为纽带推动相关平台融合发展;对于线上消费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文化消费网上交易平台,利用线上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各类消费资源,为文化消费活动提供畅通渠道。二是构建文化市场发展辅助体系,重点推动快捷支付渠道发展。快捷支付是促进文化消费的直接动力,特别是网络银行、手机等支付功能的开发对培育文化消费习惯,促进消费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文化消费的特点和现状,推动针对文化消费的支付结算系统开发,激励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挥贴近市场、支付便利的优势,提升文化消费的便利水平。三是推动文化市场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为文化市场法治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只有在法律框架内才能构建健康的市场体系。在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倡导“依法治文”,强化市场监管,注重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为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环境。

[1]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消费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社科联、福建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福建省扩大文化消费的政策选择[J].东南学术,2013(4).

[3]刘敏.居民文化消费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1500个样本调查数据[J].消费经济,2014(5).

[4]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6(3).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6]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7]金兴盛.2014浙江省文化市场行业发展报告[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8]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2015年1-11月网络零售统计数据[DB/OL].http://www.zcom.gov.cn/art/2015/12/17/art_1073_201328.html

[9]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三五”时期浙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A].2016年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10]周炜.文化部财政部启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6/18/c_1115657188.htm

[11]李丹丹.第三届北京文化惠民消费季启动[N].新京报,2015-8-19.

[12]袁华.关于文化消费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5 -1-23.

[13]乔国良.安徽:用制度培育文化消费[N].中国文化报,2015-6-29.

(责任编辑:李贝贝)

C913.4

A

1243(2016)05-0081-006

作者:王相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管理、文化产业、公共文化。邮编:310013

浙江省文化厅2014-2015年度立项课题“浙江省文化消费市场培育研究”的成果。

猜你喜欢

十三五消费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谁远谁近?
新消费ABC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