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6-02-11黄小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乐山生态农业彝族

黄小平

(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四川乐山614000)

关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黄小平

(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四川乐山614000)

峨边彝族自治县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资源、政策和文化优势,但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农业发展受到区位、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制约。根据目前的产业基础,可以将农业发展定位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发挥龙头带动,进一步加大林竹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

农业;定位;短板

一、峨边农业发展的“三大优势”

(一)资源优势

1.生态资源。进入峨边,处处是绿水青山、处处是绿地蓝天、处处是清新空气。峨边森林面积达200多万亩、林竹面积达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76.8%。

2.旅游资源。黑竹沟景区号称“世界迷都”“东方百慕大”“地磁养生地”,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森林氧吧”。峨边还是彝族美神甘嫫阿妞的故乡,同时,峨边还有山花烂漫的大小杜鹃池。

3.物产资源。峨边有保护植物36科、100多个品种,有陆生脊椎动物350余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四川山鹧鸪、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为全国少有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峨边还有娃娃鱼、铜河鱼等水产资源20余种,有铁、铜、铅等矿产资源30余种。另外,峨边的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品质道地、远近闻名。

(二)政策优势

峨边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省定贫困县,是川南经济区、川南城市群与成都经济区、成都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也是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全域旅游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示范区县,享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中央、省市、对口区县和部门的资金、项目、人力、物力等,可谓源源不断。

(三)文化优势

彝族文化中国独特、世界唯一。峨边的彝族美神甘嫫阿妞,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彝族同胞中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峨边彝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团结、吃苦、开放”等文化精髓,为峨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二、峨边农业发展的“三大短板”

(一)区位短板

峨边地处小凉山腹地,虽然距离成都就200公里,距离乐山也就100来公里,但在高铁、高速未通车之前,山路崎岖、蜿蜒曲折,交通仍然不便。交通不便的直接后果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人流较少、人气不旺、成本较高、吸引力不强。

(二)人口短板

首先是富裕程度不高。峨边总人口15.3万,其中贫困人口达2.6万,且201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次是文明程度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接受先进理念、先进科技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在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陋习。再次是思想境界不高。干部群众中“等靠要”和“上比不足下比有余”的思想较为普遍,自力更生、奋发有为、奋起直追、舍我其谁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规模短板

不仅仅是农业,甚至在很多领域,要说起来,我们样样不缺,要说怎么样,我们样样拿不出手,普遍存在“全而小”“多而杂”的现象,上不了规模、形不成气候。

三、峨边农业发展的“三大定位”

(一)生态农业

之所以把生态农业放在第一位,一是基于峨边的生态资源优势;二是基于省委省政府“川南经济区”规划中关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三是广义的生态农业实际上涵盖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正好切合峨边实际。峨边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提升品质、成片种植、规模养殖”。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力争更多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证;要让各类“专合组织”真正发挥作用,引领和带动农民成片种植、规模养殖,把成百上千的小散户组织起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二)休闲观光农业

借鉴日本、台湾等地先进做法,按照“顺路、顺心、顺眼、顺手、顺口”五顺要求,大力引入龙头企业、成片实施土地流转、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打造一批“休闲农场”“休闲林场”“休闲牧场”“体验农园”“乡村民宿”等。

(三)互联网+农业

充分依靠互联网促进生产方式、产业规模与经营方式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提供新动力。

四、峨边农业发展的五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

根据市级相关部门绘制的“土壤地图”,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如省农科院,对峨边农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比如生态农业方面,高山带发展林竹、茶叶、中药材等;中山带种植核桃、马铃薯、猕猴桃等;低山带种植特色蔬菜、油用牡丹等。又比如休闲观光农业方面,以打造“百里文化长廊”为契机,在夏家沟打造以茶文化为主题,并结合养牛、养羊、养猪、养鸡体验的休闲牧场;在“美神故里”化林村栽种万亩观赏牡丹,打造以观光体验为主题的彝族文化风情农庄;在位于黑竹沟沟口的古井村种植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打造以观光养生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小镇。再比如互联网+农业方面,分别规划几个“跑山猪”“跑山牛”“跑山羊”“跑山鸡”饲养场,并将饲养过程现场直播,让城里人、外地人甚至全世界直接感受峨边农产品的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等特性。

(二)整体推进

要用“大农业”的理念,统筹协调好全县农业发展。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办法,按照“渠道不变、主体不变、方式不变、内容不变”的原则,将分散在农业、林业、水务、财政、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每年超过5个亿的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起来、捆绑实施,从而有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零敲碎打、相互扯皮等不良现象。

(三)龙头带动

现代农业讲求的是规模效益和科技含量,强调的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产业。因此,要在充分发挥本地农副产品开发企业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知名涉农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种养殖基地、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建成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四)进一步加大林竹资源保护力度

峨边林竹资源十分丰富,“三月笋”更是品质奇佳、经济价值极高。但由于多年来的无序采摘、毁灭性采摘,近年来已经从几十万亩锐减到几万亩,甚至不足万亩。建议县委县政府果断采取封山封林或分期分批封山封林的办法,在自然修复的基础上实施行之有效的人工修复。

(五)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

目前,旅游正在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域旅游”的理念在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我们峨边也提出“生态兴县”“旅游兴县”的响亮口号。因此,进一步加大旅游的统筹和管理力度就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将管委会、旅游局、森工局整合为一个部门。甚至可以参照峨眉山管委会、乐山大佛管委会的做法,由县委书记兼管委会书记、县长兼管委会主任,并赋予管委会规划、国土、建设、工商、公安等职能,强力推进景区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杨静

F127

B

10.3969/j.issn.1009-6922.2016.06.13

1009-6922(2016)06-42-02

2016-09-13

黄小平(1963—),男,四川人,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团长,主要研究方向:党建理论。

猜你喜欢

乐山生态农业彝族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彰显乐山旅游的文化灵魂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