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的关系:历史概况及现实考察

2016-02-11张爱军马树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泉城济南市泉水

张爱军 马树颜

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的关系:历史概况及现实考察

张爱军 马树颜

正确处理泉水与泉城济南的关系,是当前我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关键。为此,在系统勾勒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关系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厘清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特点,深入分析泉水对济南城市发展的重要时代意义,力图使人们对济南泉水的认识更加系统、完整与深化,并进一步确立泉水、泉水文化在提升济南城市形象、打造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济南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整个创新格局中突出的标志性地位,使泉水真正成为现代泉城建设的内生性、永续性动力。

泉水;泉城;济南

近年来,济南市一直致力于泉水资源的保护整合和泉水文化的挖掘发展,积极打造“泉城”品牌,努力重塑泉城济南的崭新形象。2015年7月召开的济南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南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将“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作为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这一发展目标“就是要对照经济文化强省省会的地位和大市标准,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擦亮泉城特色品牌,努力将济南建设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时代气息、独特泉水韵味、享誉中外的现代泉城。”[1]为此,以融合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出发点,在深入挖掘历史上关于泉水与济南的城市发展之间内在关系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济南市城市发展的特点,深入分析泉水对济南城市发展的重要时代意义,力图使人们对济南泉水的认识更加系统、完整与深化,并进一步确立泉水、泉水文化在提升济南城市形象、打造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济南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整个创新格局中突出的标志性地位,使泉水真正成为济南发展的内生性、永续性动力。

一、泉水与济南城市兴起、发展之间关系的历史概况

济南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史的城市,城市建设的形态历经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尽管每一个时期城市形态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与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息息相关。尤其是泉水,不管是作为济南市园林景观的核心内容,还是作为济南市城市文化的最大特色,都与济南市的城市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内在联系。

(一)两晋南北朝隋唐:济南古城的形成阶段与泉水园林的发轫时期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春秋时代,济南地属齐国,称为泺邑。战国时,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现在城市意义上的济南当时被称作历下邑,到秦国时置历下县。历下县也是济南早期的古城,虽然城市规模较小,但是古城的格局非常清晰,有了完备的城墙,建了东、西城门,而且古时的城门名称沿用至今,如古城的西门就是今天的西门。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的政治、军事地位迅速提升,特别是晋怀帝永嘉末年,济南郡治从平陵迁至历城,但没有迁入历城旧城,而是在古城的东侧新建了一座城,济南古城的城区规模得以扩大。这样济南城就由历城古城和新东城构成,两城隔历水相望,而且出现了东西城并立的双子城格局。汉唐时期,随着济南由汉初被命为“郡”,济南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如汉代时期皇帝的部分亲戚、家族成员被分封在济南,曹操曾任济南相,曹操的重孙曾被封为济南王等都是济南地区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汉唐时期的济南也更加注重对湖山、园林以及泉水景观的建造,包括古城区以及济南近郊的山水风景区等都得到了开发。

关于济南泉水的记载,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济南地区就有多水的特点,并影响了远古先民的衣食住行与生活习惯。如3000年前的西周初年,地处现章丘地区的谭国人就在《诗经·大东》中就写有“有冽九泉,无浸获薪”的诗句,主要描述了当时的济南地区因为泉水众多,生活环境潮湿,先民连储放木柴的地方都没有,其中也有对当时“家家泉水”的反映,细读诗句使人能够感受到泉水之清冽以及泉水喷涌之强烈。春秋时期,关于济南泉水的相关记载,如《春秋·桓公十八年》中关于“公会齐侯于泺”,其中主要就叙述了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而这里的“泺”即趵突泉的古称。从魏晋开始乃至汉唐,随着济南政治地位的提高,泉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文字记载中,以泉水为主题的秀美园林景观成为当时文人墨客写作的话题,并成为当时济南城的城市标志。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这样描述趵突泉的景色:“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这也被称作是关于济南泉水的最早的水文定性资料,更是对当时济南泉景风光的生动描述与赞美。唐代时期,号称“诗仙”、“诗圣”、“诗雄”的李白、杜甫、高适曾相伴同游泉城,并陆续写下赞美泉城美景的诗句,不仅描述了济南的美丽泉景,更是对济南的山、泉、湖、河为一体的城市整体风貌的反映,对泉城济南湖光碧山的整体俯视,都是对当时泉城胜景的展现。

(二)宋金元:济南城市规模扩大与泉水景观的鼎盛阶段

北宋时期,济南地区属于连接京东东路的青州与京东西路的兖州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文人名士荟萃,城市文化丰富多样,以泉水为主题的城市园林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使得济南市在这一时期真正具有了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园林之城”地位。[2]这一时期济南泉水园林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经营者,既包括当地的乡绅名流,也包括来济任职的历任官员。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文轻武、以文治国,很多来济南任职的官员也多具有文人名士之风,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美的创造者和规划者,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济南独有的山水资源尤其是泉水资源,精心规划济南的城市园林景观。[3]在这方面,曾巩就是任职济南的官员中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位代表。北宋时期的济南,文化昌盛,风景秀美,被称作是“东方名郡”。

宋金之交,济南并没有受到战乱的破坏,其在水陆交通上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经济更加繁荣发展,因此金代的济南城总体而言一直保持宋时的盛况,只是以泉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在金代末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到元代初,济南总体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状况,乃至整个元代都被看做是中国北方众望所归的文化高地,以园林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也有了进一步发展。[4]

宋金元时期是济南泉水景观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济南泉水不仅呈现出泉水众多、形态多样的特点,而且在济南市所形成的“四大泉群”中,趵突泉位列众泉之首,拥有“趵突腾空”之美誉。对于泉水的赞美也多次出现在宋金元时期的诸多文学家的诗句中。如北宋曾巩的“绕舍泉声不受尘”,并首次称泺水之源为“趵突”,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元代地理学家于钦赋诗赞美道:“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有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苏辙说“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金朝时期,济南还最早出现了品评名泉活动,有《名泉碑》面世,对众多的泉水进行人文审美,并筛选出了“七十二名泉”,此后济南才真正有了“七十二泉”之说。

(三)明清、民国时期:济南泉水及城市规划遭破坏及恢复发展阶段

明朝以后,济南市的城市建设一方面基本承袭了金元时期的城垣,城墙也一直为土墙。另一方面,随着这一时期济南被确定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因而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不过明清时期济南的城市建设并非是持续不断的,如明朝前期由于元朝统治者关于修建园林等的严苛制度与政策,大大制约了济南的城市建设;随着明朝中期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城市景观建设等才有所改观。但是到明朝后期由于屡屡出现的特大干旱导致泉群停喷,也导致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衰微;到明清交替之际,清军攻打济南城带来的战乱进一步导致济南城市建设跌入低谷,不仅城池遭破坏,城内的建筑也多被焚毁。入清以后,随着泉水复喷,济南地区的社会秩序、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城市建设工作才步入正轨,期间以泉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得以恢复。

清中期,济南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起色,城内以增设小的景观为主进行园林整修,如康熙、乾隆南巡多次来济南,在皇帝来之前会增修一些园林景点,在皇帝走后则会将皇帝的题字刻成石景。[5]康熙曾亲笔题封“激湍”二字,用以形容泉水的形态,乾隆曾为趵突泉题封的“天下第一泉”的美誉,都被刻成园林内的石景。

清朝后期,尤其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为抵制德国势力在山东的扩张,时任山东巡抚提出了在济南设立商埠的设想,也就是要另建新城。自开商埠这一设想以及之后进一步的规划,揭开了近代济南城市规划史的开端,济南的城市建设也由此摆脱了此前以城垣建设为主线的发展老路。

总之,自明清以来,济南市形成了更加清晰的城市格局,这一格局甚至对今天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展开今天济南的城市地图,仍然能够清晰看到近代以来城市格局的脉络,即不仅仅是有湖、有山、有林、有泉,而是湖山林泉共同构架了这座城市的总体风貌,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风格。[6]

(四)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改革开放以来:泉水保护力度加大与济南城市建设的成熟完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更好地便利城乡交通与人民生活,全国大部分城市拆除了过去的老城墙,济南也不例外。之后,济南市还组建了专门负责城市建设规划的机构,并制订了济南市解放后第一个城市规划文件《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建国初期的各项建设基本都是依照《纲要》和相应管理规则运行。在新的城市规划布局之下,济南市于20世纪50年代以及60年代初对泉水为主题的园林如趵突泉公园等进行了扩建。

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包括泉水景观建设、园林建筑、文物古迹等在内都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解放以后地下水超量开采、南部山区水利工程兴建等原因,导致地下水自然补给量减少,1968年趵突泉开始出现断流现象,1971年5月趵突泉忽现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枯季断流,1975年济南泉水已经陷入普遍枯竭,从1976年开始干涸无水成了趵突泉等泉群的正常状态,偶然喷发却成为一种非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城市规划格局及园林建构,在古城区和近代商埠区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城市规模指标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济南市也不断加大了泉水保护的力度,然而泉水持续喷涌的目标仍然屡屡失败。1981年3月—1982年9月,泉水持续断流达整整18个月,四大名泉成了枯水坑。期间,胡耀邦同志于1981年劳动节来到济南,当了解到名泉断流的情况后,发出了“3年恢复泉城风貌”的号召,此后济南市掀起了“保泉”热潮,山东省、济南市两次召开专门座谈会,邀请国内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并结合专家建议积极采取了新的保泉举措,但是实际成效并不明显。1982年—1985年期间每到春季泉水仍持续断流,1986—1987年夏,济南名泉又出现持续1年半的断流干涸,“3年恢复泉城风貌”的目标基本没有实现。期间,济南市在参考前期相关部门长期进行的水文地质勘探基础上,投资2亿元实施“引黄保泉”工程,并于1989年决定实施引黄二期工程。一直到2003年,虽然济南市也不间断地采取泉水保护措施,但泉水一直喷停反复。直至2003年9月6日,干枯多年的趵突泉等泉水恢复喷涌。自2003年泉水复喷到2015年,泉水已经持续喷涌12年,期间济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在对泉水保护问题进行专题论证,成立专门的泉水保护管理机构—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不断加大泉水保护力度。总体而言,伴随着济南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上升,城市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以及泉水直接补给区道路面积加大、地面硬化,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等都是影响泉水持续喷涌、困扰泉水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自古以来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主要特征

济南市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泉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这一特色资源中国仅有,世界少有,因此济南被称作“泉城”是名副其实的。作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具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泉水与济南的城市发展之间,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济南因泉而建、因泉得名,泉水是影响济南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济南因泉水而建,泉城因泉水得名。济南地区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由过去的一个狭小的城邑不断发展、突破,成为商埠与古城并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从过去一个县的中心、州、郡,发展为今天的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而就济南城市演变的主要特点来看,是因泉水而立、依泉池河道而建,并在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泉水与城市生活相互交融、泉水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泉水与城市园林建设相互交织的城市发展格局。据统计,济南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以泉水命名的街巷有30多处,寺、庙、庵有十几处,乡镇、村庄达到80多处。显然,泉水是济南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和品牌。

济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自然状况对泉水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泉水为特征的自然地理环境则又对济南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泉不仅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还曾经是这座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根据文字记载,泉水在历史上曾一直作为济南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所谓“泉(水)交灌于城之中,泼之而为井,三潴之而为池,引之而为沟渠,汇之而为沼泽”,就是古代济南城采用泉水供水的生动反映。[7]可以说,济南这座城市正是因泉而生,因泉而生长,因泉而发展。正所谓“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泉生济南。”这应该是泉水与泉城济南之间关系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二)泉城济南因泉成景,泉水是形成济南城市特色的自然条件

济南之所以成为名闻遐迩的“泉城”,与其“泉水”资源丰富、自然风貌独特、泉水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方面,济南市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园林之城,“城即园林”是这座城市的特有风格。同为园林城市,国内其他城市只是“城有园林”,而济南的最大特色在于“城即园林”,整个济南城即是一个大园林。[8]对此,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老舍的“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泉,泉水成溪,穿城绕郭”等都是对济南的“城即园林”这一独特城市风格的诗情画意的描述。

另一方面,泉水景观是济南城市园林的基础条件,是构成济南园林风景的天然优势,园林因为有了泉水,更加富有了灵性。“在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一千六七百年间,济南因得天独厚的锦山秀水,构筑了许多景色优美的园林或大型园林风景名胜区”。[9]济南市陆续修建的这些大大小小、风景秀美的园林大多都是以泉水为主题的,泉水构成了这些园林景观的核心与灵魂。历史上济南地区多泉的优势,不仅为济南带来了润泽,更弥补了北方干旱的气候,使得山水之间透漏出江南的柔美景色,也使得济南的自然景观更加秀美动人。实质上,济南市正是因为具备这种泉水的基础,才具备了建造城市园林的动机和条件,才使得历朝历代古城济南构筑园林景观的活动层出不穷。可以说,济南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园林之城,而泉水恰是这座园林之城最具特色的地方。正如老舍先生说过的:“若没了泉,济南将失去一半的美。”

(三)泉城济南的城市风貌体现泉水特色,泉水是济南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

一个城市的风貌是自然条件与人文社会长期交织并积淀的结果。济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核心要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拥有很多独特的自然资源,其中泉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济南的泉水之多,涌量之大,形态之美,水质之优,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与之相媲美。[10]正因为如此,数千年来,济南的城市沿革发展、历史事件、文化蕴涵,无不与泉水密切相关。同时,由于这些泉水又出露于济南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因而济南的泉水不仅有自然的美,而且更有人文之美。如济南市诸多泉水的泉名、泉貌也全面反映了济南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的变迁。历朝历代的文化名人为济南泉水的美丽所倾倒、对其题咏赞美,并进一步增添了其浓郁的人文色彩。《济南泉水志·人物志》所收录的“泉水人物”,包括古今游览济南泉水,并留下诗赋歌咏或有美文记述的所有历史人物,共有495人,后经补录达到641人。再如泉水喷涌时所透出的那种生生不息、水涌若轮的神秘意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秘的“阴阳五行轮回”说,也更进一步证实了为什么说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元素的“阴阳五行轮回”说是最早发端于济南的。总之,济南这座城市因为泉水的自然美与人文色彩而极大地丰富了泉文化的内涵,泉文化又使得泉城济南具有了更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四)泉城济南的名士文化与泉水相伴而生,泉水塑造着济南人的精神风貌

一是济南的名士文化与泉水相伴而生。“济南名士多”作为杜甫的名句,是对济南历史上人才济济、城市人文生活丰富的真实反映。济南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名士文化的相关记载,如历史上关于“舜耕于历山”的传说与文字记载,舜也被称作济南名士第一人。同时,因为济南的地貌独特,具有山、泉、湖、河兼备的特点,因而历史上关于“泺水”的文字记载与最早的关于济南名士文化的记载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此后随着济南城市规划布局的成熟,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宋金元时期大量建造以泉水为主题的城市园林,进一步增加了济南这座城市的泉水景观魅力,并吸引了文人名士驻足济南城、泉水边,留下很多赞美济南泉水的诗句。而济南的名士文化与泉水文化又是密切相关的,名士来济、住济多少都与泉景相关。舜与舜井、秦琼与五龙潭、李清照与漱玉泉等,因泉水而相伴而生的名士文化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总体而言,名士文化与泉文化是一种互动关系,泉文化为名士文化的发展提供养料,名士文化为泉文化的丰富增添了更多内涵。而济南泉水的特点又是柔美婉约的,亦是喷涌豪放的,其美学内涵就是柔婉与激奋的统一。名士文化与泉水文化共同构成济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基本要求,互为补充又相得益彰。

二是泉水对济南人精神风貌甚至民风、民俗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记载指出,8000多年前济南远古先民的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行为习惯,已经有明显的泉水印记。[11]而且世世代代的泉城人依泉而居,繁衍生息,对泉水产生了浓浓的眷恋之情,并在其他多个方面受到泉水的影响。到清末民初,除珍珠泉等极少数名泉被历代官府圈起来外,包括趵突泉等诸多的清泉都散落在街巷院落中,或居民的房前屋后,与普通百姓相伴。因此,泉水不仅影响着世代泉城人的生活,还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影响了泉城人的性格,塑造着泉城人的精神风貌,兼具婉约与豪放的双重特点。以泉水对济南的民风民俗的影响为例,可以说泉水不仅以气势壮观、姿态优美名闻于世。而且每一处泉水都有一个久为流传、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世世代代的泉城人对泉水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孕育了深厚的泉水文化,体现了泉城人颂扬美好、鞭笞邪恶的民风民俗与精神风貌。

三、新时期正确处理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关系的现实考察

鉴于泉水与泉城济南之间自古以来所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必须明确当前条件下加大泉水保护力度在提升济南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加强泉水资源保护、全面提升济南城市核心竞争力,这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实现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顺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提升济南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演变为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等方面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的集中体现,主要由城市产业生产力、城市科技创新力、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城市资源禀赋转化力等构成。每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城际竞争优势要素则是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依托城市特色资源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

城市竞争是土地、资本、人才、科技、教育、产业、生态等多维综合的竞争,而对特色资源的占有、保护、开发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国内的丽江、苏州、潍坊、哈尔滨等城市,都充分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借助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创造相关的产业,转化为城市的现实竞争优势,有效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国内城市的竞争发展还面临着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旧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任何一个城市要想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尤其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城市品牌建设等措施着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此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国内部分城市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通过对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保护利用,才能真正把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现实、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济南市而言,经过2600多年的历史积累,特别是解放后和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特色资源。而在这些丰厚的资源中,毫无疑问,泉水资源当属最具特色和魅力的资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正因为拥有泉水这一特色资源,才被称作享誉中外的“泉城”,泉水成为独特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济南市一直高度重视泉水对于提升济南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突出作用,尤其是通过不断加大泉水保护力度、确保泉水10多年持续喷涌的基础上,连续3年举办“济南泉水节”,成功打造泉水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等有效举措,提升了泉水与泉城济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关于泉水对提升济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王文涛书记强调得非常明确清晰,要准确定位济南发展,“济南最大的资源禀赋和核心竞争力就是泉水,做好泉水文章,让世界知晓、认可济南的泉水,有利于提升济南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

(二)提升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实现“现代泉城”目标的现实需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效。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从而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提供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正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在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2015年7月召开的济南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将“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作为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这一发展目标要努力将济南建设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时代气息、独特泉水韵味、享誉中外的现代泉城。建设现代泉城,是当前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响应“现代泉城”的号召,彰显泉城特色就是要保泉用泉,就是要做足泉的文章,就是要“显山露水”,展现湖光山色,就是要精心巧妙地设计和建设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建设现代泉城,最重要的就是要彰显济南特色,创出独特的城市风格,体现出百泉之城的独特韵味,形成济南泉城独有的特色与形象。毫无疑问,济南最大的品牌是泉城,最大的特色是泉水。泉水是济南的城市灵魂,是济南城市形象影响力、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根本标识。只有在泉水的滋养下,济南再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绮丽景色,才能真正打造出美丽的现代泉城。

(三)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优化济南发展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实力的提升。济南市近年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城市发展与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来抓,在2015年4月济南市召开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王文涛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省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切实增强环境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定决心、舍得投入,综合施措、重点治理,努力留住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对于一个地区尤其是城市而言,水生态文明则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影响力。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山东省于2012年正式启动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省级地方标准。同年底,济南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首个试点市,并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此背景下,济南市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完善相应制度、法规,在积极整合泉水资源、确保泉水持续喷涌基础上,不断改造提升以泉水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格局,高度重视泉水文化品牌的打造,使“天下泉城”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以泉城特色为内核的城市文化个性得到进一步强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效也较为突出。

然而,随着近年来济南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一城三区”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济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防洪排涝能力降低、地下水超采严重、水污染严重、生态用水严重不足、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特色水资源—泉水资源在保护利用、整合开发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影响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效。为此,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济南市水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尤其是济南市特色水资源—泉水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保护利用,这已经逐渐成为济南市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泉水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整合与利用,能够真正发挥好济南市水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对于济南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优化济南发展环境将具有重大推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泉水资源就是保护济南的城市特色、就是保障济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泉水资源就是保障济南的生态文明、就是优化济南的发展环境。

(四)培育城市发展中的精神气质,打造泉城名片的重要路径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长期实践的精神积淀,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纽带、心理依存、行为导向和实践哲学,是城市的本质形成和展开的思想基础以及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城市市民所共识公认、自觉遵守、引为自豪、自我激励的座右铭,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精髓和全体市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城市精神存在于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中,城市精神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个性品牌,是城市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效应。

泉水文化及其精神是济南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的精神文化品格。泉水形成的境界是发源于泰山、运行在大地、不屈不挠,追求努力、勤奋,最后从大地喷涌而出,又形成一种无私奉献,滋润了这个城市,最后流向大海的境界。这种“泉水精神”同“诚信、创新、和谐”的泉城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把泉水作为济南市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大保泉力度,就是肯定了泉水文化、泉水精神作为济南的城市精神气质,对于增加全体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塑造济南人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打造泉城名片有着积极意义。

(五)优化城市发展理念,济南市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并明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十三五”时期新的发展理念,这五个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当前我们在发展理念中所存在问题的反思,也是“十三五”时期各地推进转型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同样面临着转变发展理念,争取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为此,更要切实把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坚定不移地用新的发展理念谋求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济南市要真正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不仅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更要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通过绿色发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指明方向,把绿色发展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看,泉水保护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泉水保护的成效不仅关系着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更直接关系着济南市的城市特色与可持续发展,应该作为“十三五”时期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方面。此外,“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更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争取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大泉水保护力度,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提升济南市生态文明水平,这不仅是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泉水保护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改善济南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济南市能否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指标和衡量标准。

[1]打造四个中心 建设现代泉城 努力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走在前列 [N].济南日报,2015-07-04.

[2][3][4][9]张华松.古代济南泉水景观园林的发展[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

[5][6][8]王育济.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J].东岳论丛,2010(5).

[7]陆敏,孙博诚,李墨卿.济南泉水治理的回顾与反思[J].济南大学学报,1991(4).

[10]孙兴杰.“文化济南”建设必须大力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 刘晓明)

张爱军,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马树颜,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讲师,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邮政编码 250100)

F291.1

A

1672-6359(2016)06-0117-06

济南市软科学课题(201401405)阶段性成果;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NSK16D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泉城济南市泉水
你好,猫婆婆
泉城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夜“泉城”消费地图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泉水与盐水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