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总目录
2016-02-11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总目录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号,后者为页码)
特别观察
人民大学“断交门”事件多视角考察笔谈[主持人:张跣] 断绝师生关系的法学阐释
梁 鹏(1,1 )
从“断交门”事件看当代青年的伦理选择
张 跣(1,5 )
对“断交门”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李 伟(1,9 )
从网络代沟视域看高校师生关系
宋雁慧(1,12)
知识的社会判断与高校青年教师日常性的回归——对甘阳教授遇袭事件的反思
卢德平(2,9 )
社会转型期的人伦悲剧——对弑师惨剧的一种解读
刘宏森(3,1 )
青少年学生弑师行为实证研究——以58起弑师案为例
林彦虎(3,9 )
生命性质视角下青年教师自杀事件的哲学分析
张良驯(4,1 )
高校青年教师情感世界透视——从“江绪林事件”谈起
王 坤(4,6 )
潜规则知觉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四所高校的调查
倪士光 杨瑞东 等(4,11)
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知识与权力——对“研究生李某死于导师工厂”事件的反思
卢德平(5,6 )
重建主体性:对“网红”奇观的审视与反思
张 跣(6,1 )
青年理论
论青年科学研究的意义
谢维和(1,16)
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依据
张良驯(1,21)
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
何绍辉(2,16)
时代使命与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为视角
王 华(3,14)
青年的历史存在
谢昌逵(3,20)
信息文化与社会青年化
刘俊彦(4,17)
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伦理导引
肖 峰 窦畅宇(4,24)
“青年+哲学社科”:青年学科发展的方向
郑长忠(5,13)
康有为政治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魏万磊(5,21)
社会创新视野下青年研究的转型与发展
谭建光(6,8 )
青年思想研究
习近平有关青年领导人才的重要论述研究
刘要停 曹守衫 等(1,28)
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刘丙元(1,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认同的话语赋能
肖薇薇 陈文海(1,39)
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时代审视
曾 楠 (1,47)
青年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认同现状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研究
董海军 (1,53)
论习近平五位一体的青年成长观
柴宝勇 付瑞智(2,23)
论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哲学意蕴
赵兴银(2,29)
青年知识分子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省察
高 旺(2,35)
郭象对魏晋文人时间意识的玄学思考——兼论当代青年超越迁逝之变的智慧
刘国民(2,40)
论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
顾保国(3,27)
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高中建 陈 云(3,35)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
曹 峰(3,41)
当代符号消费与青年认同危机
李 薇(3,48)
政治生态与政治生活的未来——兼论青年干部与政治生态的辩证关系
李义天(4,30)
论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危机意识
史为磊(4,37)
青年干部的当代使命与人生价值
武中哲 张登国(4,43)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兼论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贾高建(5,1 )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万资姿 舒乙钉(5,29)
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五型”特质
史为磊(5,3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体系
秦国伟(5,40)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与发展
卢 涛(6,15)
接受与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喻 滨(6,20)
论汉武帝时期的“崇儒更化”
刘国民(6,121)
《周易》之诚信思想及对先秦儒家的影响
孙亚丽(6,130)
青少年与社会发展
儿童青少年肥胖:一个社会问题的媒介镜像
杜 涛(1,57)
偏差与虚拟:减肥报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消极影响
高 星 徐松美(1,64)
网络化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向
王冬梅(1,69)
论当前我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盘点2015年一系列重大恶性儿童事件
陆士桢 陈丽英(2,1 )
从独生子女家庭走向后独生子女家庭——“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家庭模式的变化
风笑天 王晓焘(2,47)
社会抚养费征收裁量的检讨与重构
伏创宇(2,54)
农村青年结婚高额彩礼问题探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田 丰 陈振汴(2,62)
集体相亲中参与主体行动策略分析——基于南京大型相亲会的观察
贾志科 许荣漫(2,68)
社会转型期青年恋爱的心理困扰分析
任 飞(2,74)
文化资本:青年话语权获取的路径分析
马中红(3,53)
文化多元背景下青年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研究
周培源(3,58)
自我认同的建构:青年“日翻圈”文化研究
刘朝霞(3,63)
论我国困境儿童临时救助制度的完善——以毕节儿童自杀事件为例
张妤婕(3,69)
青年人力资本积累与内生经济增长
谭祖谊(4,48)
促进农村青年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计划研究——以共青团组织小额货款项目为例
修 晶(4,54)
论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社区保护
郁 菁 黄晓燕(4,59)
自闭症青少年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王淑荣(4,64)
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
李燕平 杜 曦(4,69)
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查——以秦皇岛市为例
李艳英(4,75)
崇德向善:慈善教育的使命和价值
石国亮(5,45)
我国慈善组织的募用分离与政策建议
李 健(5,51)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谢晓霞 黄建忠 等(5,56)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认知实证研究
倪建均(5,62)
青年网络流行语粗鄙化对策分析
王 洋 管淑侠(5,67)
网络社会青年与陌生人的微信人际关系刍议
李庆华 胡志伟(6,26)
青少年网络文化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及提升
徐运红 王华东(6,32)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偏好与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18个城市的调查
孟利艳(6,37)
海南汉族黎族青年心理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高 彬 敖小兰 等(6,44)
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转型期国家治理视域下党的群团工作发展研究
李威利(1,75)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趋向探析
黄婷婷(1,81)
共青团育人功能定位及实现程度研究
胡献忠(2,80)
论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共青团话语系统建设
刘丙元(2,87)
力场系统视域下共青团工作科学化研究
徐 莉(3,74)
网络社会的共青团改革创新——以广州“智慧团建”为例
王晓杰 陈晓运(3,80)
4.0版共青团:群团改革语境下的“互联网+共青团”
胡献忠(4,80)
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
刘 佳(4,86)
“微”团建:互联网思维下的共青团创新工作模式
黄楚新 彭韵佳(4,92)
省级团委微信公众号运维研究——以6个省级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
毛赟美 毕 琳(4,97 )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化研究
金国峰 宋 磊(5,72 )
高校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互构——基于广东省97所高校团组织的调查
钟宇慧(5,78 )
论共青团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前提
张 华(6,50 )
共青团“回归青年”的关系链条与改革前瞻
刘 佳(6,58 )
大学生与高校教育
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优化研究
马抗美(1,87 )
大学生村官招募变迁分析——基于2008-2014年10省(市)选聘公告
方 奕 程凤娇(1,95 )
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曹瑞明 冉清文(1,104)
大学生自办媒体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北京11所高校的调查
张树辉 毛赟美 等(2,93 )
90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引导研究
李 平 仝立强 等(2,99 )
大学生志愿者的挫折反应及其对策调查
张网成 林伟伟(3,86 )
多元开放视域下大学生信仰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部分高校的调查
陈德虎 祝莺莺(3,93 )
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于凤菊 崔保锋 等(3,98 )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证研究
张 伟(3,104)
95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探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王浩业 颜吾佴(4,103)
大学生赏析古典诗歌的现实意义
李 俊(4,108)
新二元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目标机制研究
张晓东(4,113)
高校舞蹈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李 丽(4,118)
大学生网贷多维反思笔谈[主持人:张跣]
大学生网贷:虚假需要与消费伦理
张 跣(5,85 )
网络信贷对大学生经济活动的影响
谭祖谊(5,89 )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宋雁慧(5,93 )
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
梁 鹏(5,97 )
创新创业:当代大学生就业新趋势
李志东(5,101)
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优化研究
徐 明(5,106)
高校师范生专业认同对其心理资本的影响——基于北京地区高校师范生的调查
杨芷英 韩小娟(6,64 )
创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
郑小方(6,70 )
高校官方微博运营与维护实证研究——以北京4所高校官方微博为例
毕 琳(6,77 )
民国初期普通中学职业科的创设及其启示
杨 娟(6,83 )
域外青年
东盟和欧盟青年政策比较研究
李尔平(1,109)
AIESEC及其对中国青年影响综述
赵 迎(1,137)
论英国“青年中心”开展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服务
杨启光 段 然(2,104)
美国近代媒体对青年华人形象的建构——以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为例
杨 博(2,110)
国外社会组织促进青年就业与创业的经验和启示
周小舟(2,116)
以色列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谭德礼(3,109)
黑人兄弟会对美国黑人大学生的意义
李 蕊(3,115)
青年难民生存、救助困境及建议——以联合国难民署为视角
史小今(4,123)
日韩《儿童福利法》制定与发展变革比较研究
易 谨(5,111)
日本未成年子女抚养费审理及强制执行制度
陶建国 常 艺(5,118)
试论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原因及其影响
黄皖毅(6,89 )
家庭变迁视野下的日本青少年蛰居
师艳荣 孙 丽(6,94 )
论日本青年消费行为与消费意识的变化
丁红卫 姜茗予(6,100)
青少年法制
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少年法庭的改革与发展——基于域外少年司法制度比较研究
胡云腾(1,115)
未成年人权益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
黄忠顺(1,124)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不足与完善——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
王仰光(1,131)
论中国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的目标——税收法治的积极推动者抑或被动接受者
陈少英(2,122)
论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的误区及其匡正
李慈强(2,129)
青少年的纳税人权利意识培养
刘映春 李 正(2,136)
未成年人股东与股权的法律性质与法律规制
赵旭东(3,120)
未成年人商事代理的定性研究
陈晓林(3,130)
未成年人股东法律监管的理性思考
刘新虹(3,136)
解读国务院留守儿童保护政策
佟丽华(4,129)
留守儿童犯罪:污名化的反思与修正
姚建龙 常怡蓉(4,135)
少年家事审判改革笔谈[主持人:胡云腾]
少年家事审判改革的社会背景和问题导向
胡云腾(5,124)
少年家事审判改革的价值蕴含
王建敏 邸天利(5,129)
改革我国家事诉讼程序的思考
程新文 张颖新 等(5,133)
我国少年家事审判制度的构建
方 芳(5,137)
民法典编纂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关淑芳(6,105)
未成年人财产处分权行使之探究
于 晶(6,111)
中韩影像中青少年犯罪剖析——以《全民目击》和《诗》为例
李宏伟(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