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与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2016-02-11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思想

■ 喻 滨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接受与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 喻 滨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当下,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严重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认同。为此,要树立作品意识,把相关教育视作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的一种创作活动,最终的作品就是受教育者带着自己的期待对所学内容接受与认同的结果。要确立教育目标,把建构属于大学生个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终极目的,由此实现具有普遍性的教学内容向具有特殊性的个体价值观转化。要制定破解对策,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施全程教育,突出专题教学。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接受美学 专题教学

一、现状描述:问题及成因

当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严重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败得失。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绝不容忽视。

佘双好的调查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在总体上依然是高校学生思想的主流,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其中某些具体观点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或不确定。大学生们对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有着较高的认同度[1]。社会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共同理想。关于共同理想,来自徐艳国的调查报告显示,少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仍然迷茫。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及本质属性等基础性问题认识不清楚,对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和把握,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政治信念。同时,该报告还反映了这样一个严重问题,高校的思政教育存在着“教育程度”和“共同理想”不成正比的反常性现象[2]。

造成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社会环境因素。陈铭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思潮产生的多元文化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成效产生影响。(2)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脱轨”现象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产生影响。(3)新媒体的兴起使不良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进而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产生影响[3]。倪邦文认为,社会蓝图与现实感知存在着落差,长远目标与当下诉求不吻合,社会问题对社会蓝图产生严重冲击[4]。第二,传播交流方式因素。无差别的受众假设与多元化的青年群体不吻合,导致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第三,主导话语权因素。李翔宇看到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主导话语权缺失的现象,主张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要通过对话语权的争夺,掌握教育的主动权[5]。第四,认同因素。王成华、方芳从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信仰认同三方面指出了当前思想教育存在的认同问题[6]。

笔者认为,在上述问题中,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只能面对与适应,这构成了当前思想教育的大背景,不应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交流方式与话语权问题将会随着认同观念的改变也不再成为问题,笔者在此也不做过多论述。而认同问题则是根本、是归宿,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笔者将集中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与认同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要求是入脑入心,将其内化为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接受和自觉认同。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学的准备不足。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关注的利益相脱节,对现实问题不能给予有效解答而缺乏吸引力;灌输的方法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强。另外,由于缺乏比较性认识,致使学生在面对具体的价值观冲突时,容易放弃对已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因大学生缺乏对自身所处社会特点的认识,以致目标与现实脱离。开放的环境、有限的阅历、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等因素,导致其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偏离,他们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非要接受前辈做出的选择?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前辈的选择?显然,这样的想法和质疑是因其对历史、国情的认识不足所致,教育者如果缺乏正确认识,一味地去强调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结论,回避学生的困惑,接受主体就会感到不被尊重,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排斥。

二、解决认同障碍的关键:探索教学活动

如何实现认同?认识方面要全面深入。既要正面讲授,又要比较分析,把各种妨碍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非主流观点尽可能地给学生做出预防性解释,建立价值观教育“病毒库”,由此提高对各种似是而非的价值观点的鉴别力,提高对反主流价值观的免疫力。今天,多元价值文化常蕴于交流、碰撞之中,必须通过主动的提前介入来增强大学生的抵抗力。知,不等于信。如何由认识层面上升到信仰层面,还需要经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化。内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当前的社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实践内容很少来自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需要从接受层面多做研究,而接受美学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接受美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德,该理论因强调审美主体的作用而闻名。在作家、作品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上该理论把过去被忽略的读者提高到空前的地位,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接受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认同问题。目前国内也有零星的研究,但因认识程度有限,还没有深入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以建构学生个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来认识。

1.树立作品意识,变教学为探索活动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活动,作家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的不应算是作品,只能算是文本,文学的意义在于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发掘与创造,这个意义既有来自文本中存在的被读者发掘出来的意义,也有文本中并不存在而是读者根据自身潜在的社会情感经验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意义,两者相加才算共同完成了作品。从文本来说,其作品的实现是所有读者阅读再创作后的意义集合;从读者来说,作品是他个人对文本发掘出来的意义与他阅读再创作时发掘出来的意义的集合。前者的意义具有普遍的、一般的共性;后者的意义则具有具体的、特殊的个性。每一个读者心中的作品都是他自己的,是融文本的普遍性与读者的特殊性为一体的。如果把作为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教育看做是文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接受主体(在校大学生)的关系活动,那么,价值观教育的接受认同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大学生自觉发现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人生发展的意义,从而达到自愿接受与认同,并由此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而是内化过程的引导者,从问题的激发到自觉的探索,从交流的思辨到问题的求解,这些具体环节都是学生自觉、主动完成的,教师主要负责主题设置、对过程的引导监控,而学生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一旦认识到所学内容符合自己的需要,所有的学习都会变得轻松起来。也许有人会问,教师对学生的调动会成功吗?尤其是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较为严重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能产生兴趣吗?其实关键在于把彼此存在的关联性向学生阐述清楚。我们不能低估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潜力,只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顺着他们的利益诉求去考虑问题,就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1)大学生是有期待的。他们深知,只有充分认识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把握时代脉络去赢得今后发展的主动。(2)大学生有价值体系建构的需要。人的需求是多样性、有层次的,当原有的学习内容不能适应今后的发展需求时,他们会自觉地加码学习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各种证书热就是例证。同时,大学也是对人生做整体规划的最重要时期,我想做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样的人?我该做什么?这些问题会时时萦绕在每个大学生心头,这就促使他们有了更高级的人生需求:我不能只是为活而活,怎样才能使我的人生更有意义,就成了他们的重要关切。大学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其个人价值观建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各种养分,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自然就成了这种养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们有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内在需求,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大学生们产生这种需求。

2.明确个体转化,实现教育目标内化

建构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期待视界” ,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7]。同样,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期待视界。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期待视界与文本所具有的视界会产生交融,会对自身视界有所改变并形成新的认识。同样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每个人因其经验、素养、理想的不同会形成兴趣上的差异。这种预先存在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十二个范畴的不均衡介入,形成了具有其个性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特点是他内在需求的选择结果。这种差异性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价值观被个体认同内化后的具体存在形式,常说“一千种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大学生就有一千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观是无数个体价值观普遍的、共同的存在形式,它是对个体社会价值观的抽象,是众多个体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作为个体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对具有共性特征的文本经过自身消化、理解后的内化结果,这种结果势必带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是将普遍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作为共性的价值观念在个体身上获得具体生命活力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以如何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为目的,这也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树立的新观念。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将社会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内在诉求;才能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去组织引导教学;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在个体身上得以复活;才能消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的认同障碍。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理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目前正是由于对这种关系把握不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该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却出现了教师失语的现象。课堂本应是围绕问题进行思辨的地方,但却有许多教师在不厌其烦地把本该由学生可以自己查阅的一些知识性内容宣讲了一遍又一遍,其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学生早已熟悉的,由于重点不突出,即便教师把课件做得再精彩、讲课的情绪再投入,也很难从根本上持久地吸引学生。形式上的新鲜劲儿一旦过去,课堂上照样是低头一片。教改的关键在内容,形式只能是一种辅助,遗憾的是许多高校的教改恰恰把这种关系搞颠倒了。

三、对策与实施

1.提高专业水平,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

思想的魅力在于思辨,思辨的核心是与各种不同观点在对话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交锋,思辨的结果是交锋之后获得的一种收获。这种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是理性的碰撞过程。它可以是逻辑的,也可以是事实的,它把情感溶于逻辑和事实之中,由此展现思想的魅力,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好的思想教育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它不应是单声部的独唱,而应是多声部的合唱,它需要通过自己的发声引来众人的响应,这种响应不应是浅薄的重复,而应是受众理解之后的由衷回应,它可能是赞同的,也可能是置疑反对的,最终经过相互激荡而达到一种新的和声境界。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个体被赋予五彩斑斓的底色,不同观点的碰撞应属常态。作为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只有直面不同观点才是保持思辨魅力的关键。

面对各种异质的杂音,如何应对是能否适应今天多元社会交流方式的试金石。消极保守者,视多元声音为洪水猛兽,一味强调主流思想教育受到干扰,无视社会环境变迁的事实;积极进取者,对质疑之声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欢迎质疑的讨论,另一种是不容置疑的反驳。虽然两者都会直面挑战,但却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别,有对对方尊重与不尊重之异。理性者客观冷静,能够以客观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立场,较好地处理与对方的对话关系,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努力寻找与自己观点的一致性。当他发现对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后,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观点,并设法将对方的合理因素予以接纳,由此与对方实现更深入的交流,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寻求统一。这种统一不是靠某一方无原则地放弃自己的观点实现的,而是以探求真理为指归,在充分尊重彼此观点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升华的结果。面对异质的挑战,非理性积极者的反应则显得比较狭隘,容易感情用事,把质疑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视对方为不可信任的人。这种先入为主、画地为牢的立场,遮蔽了对手观点中可能存在的合理成分,不能重新审视自己,只是一味地捍卫自己的立场观点,最终导致一叶障目,故步自封于真理的门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各种杂音不敢亮剑从而导致话语权丧失,这对专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来说,就是丢失阵地,是奇耻大辱。为何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没有发出应有的声音,致使各种奇谈怪论充斥高校的思想阵地。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杂然纷呈,对主流社会价值观起到消解作用。对此,高校思想教育缺乏及时、必要、有效的回应,这对社会经验不足、信息获取渠道多重、思想观点多元且正在进行价值观建构的大学生来说,迷茫和困惑是正常的。如果进一步探究原因就会发现,我们的思政队伍中有许多人是不合格的。业务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即不能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思政工作者对学生和社会缺乏必要的学习研究,自身认识水平有限,不能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虽有认识,但思想保守,怕犯错误,不敢与学生深入沟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应该是敬业的,他会认真学习理论,从事相关问题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收获心得。在与同行的学习交流过程中业务能力会得到提高,使他能够较好地处理学术研究与课堂规制之间的关系。在此前提下,他能做到真诚地面对学生,追本溯源、由表及里,摆事实讲道理,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除了将理论讲深讲透,还能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认识体会,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给学生以有意义的启发。由此,学生得以解惑并受到启迪,教师则会受到来自学生所提问题的激励,在不断研究中使学术水平得以提高,在与学生的真诚交流中使导师作用得以发挥;学生则会对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的人心存敬意,并视其为良师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得以形成。一位教师能够获得学生的尊重,不是因为他所处的教师位置,而是因为他在专业方面真正地给了学生所期待的帮助。

2.实施全程教育,是完善思政教育的制度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伴随大学各个阶段,而我国高校本科思政课程教育几乎都安排在低年级,造成高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空期”现象。高年级学生,主要开始专业课学习,心智趋于成熟,思维能力有较大增强,也有较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通过各种实践性学习,有了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也遇到了许多思想问题。该阶段的问题更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这时就更需要获得导师的相关指导。但遗憾的是,毕业生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学习的指导,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造成这种指导缺位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1)专业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足。专业导师有着对学生比一般教师更重要的影响力,如果专业导师能够对学生遇到的有关思想政治类问题给予适当指导,其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的,他们的一句话有时甚至能够改变学生多年已有的认识。由于这时学生遇到的多属于课堂理论同其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时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专业性,如果处理得好则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认知;反之,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可能引起困惑,如果这些困惑得不到解决,进而就可能使学生对先前所学理论产生怀疑。这些问题往往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专业性与现实性于一体,此时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但事实上,这方面的指导只有少数优秀的专业导师能够做到,大多数专业导师对于学生这方面的问题是无能为力的。(2)高年级大学生缺乏专业思政课教师的持续指导。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大学生人生现实问题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因为他们与学生接触多,更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这支队伍多由年轻人组成,其人生阅历有限,除了自身的一些经验外,理论方面的修养还有待提高。因此,要解决高年级大学生思想认识不稳定的问题,必须发挥专业思政教师的作用。由于在指导时间上存在“真空期”,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对立的观点学说难免会对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这些价值观的挑战,谁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谁就更能够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如果在巩固深入还是怀疑动摇的关键时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缺位失语,那无疑是把自己的讲坛拱手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解决本科思想政治学习在高年级阶段缺位的问题迫在眉睫。应该创设适合高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彻底改变低年级提不出问题,高年级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不合理现象,专题教学势在必行。

3.开展专题教学,是增强教学活力的重要方式

如何有效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材因体系的周全性和对象的广泛性,需要面面俱到,更多的是一般性的理论表述;而教学体系,则要考虑具体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做好教学研究,要在吃透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发现所教学生的特点。除了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既与教学要点相关又与学生关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将学生从自身需求方面引向对课程相应的需求上来。只有抓住学生的需求,才可能找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要在学生与教学之间寻找连接点,并通过这种连接点进一步挖掘凝练出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发挥的教学专题。这种教学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因人施教,把相同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专题有效地展开,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二次创作,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专题教学一定能够吸引学生,有利于教学要点的生发,它体现着教师的科研水平。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对问题的把握,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并且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进入自觉的学习思考状态,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经过与教师的交流,便会有新的收获。这样的专题教学,不会因为按照教材章节平铺直叙没有重点而使学生感到乏味,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了学习的时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也是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以课堂交流为特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与专题教学的不同在于,它把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放到了课堂之外,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陈述、探讨、释疑,获得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另一种思路。专题教学则不是这样,它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陈述、说明,要提出为何会成为问题?这个问题有何价值、意义?与大学生有何关系?翻转课堂教学具有问题不确定、发散多样、学生为主、教师应对等特点。在专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问题上,需要通过必要的组织活动开展。具有问题预设、集中单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等特点。从教学效果来说,专题教学容易对问题进行把控,便于集中深入,容易获得尽兴的满足感。翻转课堂教学具有答疑的特点,学生的问题不易把握,发散性强,课堂上也难以做到集中深入,有些问题还需要课外再做进一步研究,很难给人尽兴的满足感。两者各有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从面上掌握学生的问题;专题教学则有利于从点上集中深入,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由于专题教学能够更好地使思辨的魅力发挥出来,所以应该把搞好专题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在高年级阶段应该多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1]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9期。

[2]徐艳国 王一川:《大学生认同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调查研究报告》,载《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

[3]陈铭彬:《再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困境与对策》,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5期。

[4]倪邦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关键问题》,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5]李翔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的消解——基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视角》,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8期。

[6]王成华 方 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困境、成因及对策》,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

[7]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责任编辑:邢 哲)

2016-08-20

喻 滨,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思想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