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路径探析
2016-02-11孙伟儿
孙伟儿
(中共鄞州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0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路径探析
孙伟儿
(中共鄞州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020)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一些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四个必须:必须充分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必须加强多样化的载体建设;必须引导大众的自觉自愿;必须重视实际效果及评估。这些规律在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而有效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和形式以及成效等方面各有特色,但也有很大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以及重要的发展规律,而这些问题特别是规律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需要在发现问题和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寻求新的更有效更可靠的方式和方法,而从历史的宝库中寻找启迪,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展开,是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撑的基础上的。没有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明显成效,得益于整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
(一)以人才战略为导向,夯实理论工作的智力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在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用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形式和方法,走进大众视野。如果没有通俗化的理论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成为一句空话,实效可想而知。所以,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广大理论研究者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科学准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真理,让马克思主义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以人才战略为导向,合理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才高地,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重要的驱动力。首先,要正确把握当前马克思主义人才流动和重组的新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任人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才能发挥的工作机制,形成发现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配置人才的良性机制。其次,要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高层次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健全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人才的选拔、评估、激励机制。
(二)以公共权力为依托,积极建构“政治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走向大众化必须在国家公共权力的维系下完成这一过程。公共权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维系,首先要有象征性的制度认可,譬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文件,以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有实质性的制度维持。应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类资源配套,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完成大众化的任务,取得实效。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需要公共权力的维系,更需要公共权力推动下的“政治社会化”。所谓“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传播和普及,并占据主流地位。这个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权力推动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各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从局部走向全面,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教育氛围比较薄弱的状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依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传递,向社会成员进行深入、透彻的马克思主义输出,使其真正融入到社会成员的灵魂深处。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权力推动下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大众化,就必须调整和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方法和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宣传走出声势浩大却影响力薄弱的尴尬局面;特别要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渠道,尤其重视信息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抢占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制高点。
(三)以组织统筹为抓手,充分发挥政治社团的纽带作用。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团体,包括共青团、工会、妇联,以及大量群众性团体,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团体的作用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团体的作用,为其作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设计,并且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合力,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发展。事实上,近些年各地社会科学联合会所属的学术团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其学术活动向群众活动转化,以各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强多样化的载体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和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成功,得益于良好的载体和工具。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由党政部门直接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显然也应该以政府供给作为最基本的途径。应从三方面加大提供:一是动员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并以通俗化的方式把成果提供给群众。近年来由中央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动员面广,取得了一定理论成果,包括一些通俗读物。但平心而论,这项建设工作在通俗化方面,仍需改进。一些大的理论家,为什么不能像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样为群众写作通俗易懂、影响面大的读本呢?其中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这与当前的社会导向有关,也与理论家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关。另外,目前已经有的理论通俗读本,也有过分注重实际生活而忽视理论本身的倾向,也就是说并非理论本身的通俗化,而是在迎合大众所谓的“流行化”。二是提供有丰富内涵的马克思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以文艺作品为载体生动、形象地表达,真理更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因此,文学艺术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较注重这个问题,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中,以巧妙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精神融入其作品之中,达到了艺术性与政治性的高度统一。而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中,这个方面反而有所落后,缺少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文学艺术作品。三是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工作,就要使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日常的文化形式,而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形式逐步渗透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直接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服务,增大马克思主义的分量,乃是恰当的选择。
(二)通过有限市场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品。市场工具在一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中,并非十分有效。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即便我们不使用完全性的市场工具,至少可以选择有限性的市场工具。只要方式得当,有限性的市场工具应该是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一种途径。当代中国的市场发展恰好具备这一条件,主要是我们的市场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存在,这些国有企业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公共所有权,受到政府某种程度的控制或直接管理,并且其生产的物品和服务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因此,它可以看作一种半市场工具、或者说有限性市场工具。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策工具,提供一些既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又能够起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服务,这相对于纯粹的市场途径提供的粗糙文化产品而言,更具有方向性、规范性,相对于纯粹的政府直接提供而言,则更具有灵活性、效应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鼓励民营资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文化设施建设和兴办文化产业,在政府主导的报刊、传媒等大众传媒领域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毋庸置疑,只要引导得当,这种国有主导、民营参与、市场运营的文化产业模式,完全可以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政策工具。政府委托、市场营运的托管模式,有利于逐渐消除浓厚的行政色彩,为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提供更广泛的公共空间。
(三)加大力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平台。网络作为现代传媒载体,信息生成和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效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传播如果引导不当,或者放任自流,则其便捷性、超时空性、去中心化,完全可能在极短时间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危机,以至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为此,合理的管制显然是必要的。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面对互联网时代亚政治文化的风起云涌,以及各种负面因素的持续攻击与挑衅,克服和制止这些抵制因素的蔓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疏通道路,就必须选择合理的管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平台,使之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引导大众的自觉自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政策的推动外,更需要引发大众的自觉自愿。事实上,在许多公共治理问题上,决策者往往不主动介入,而留给社会去处理。这种自愿性的调动,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策而言,同样也是适用的。环视国内外,公民参与已经愈来愈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而公民参与能否成为现实,能否焕发出应有的作用,取决于公民参与意识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培养。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合理引导群众的参与意愿,使之成为群众自觉自愿,并且积极参与的公共行为。
(一)调动人民群众的学习和认知的自觉性。人民群众自觉学习和认知马克思主义,除了被动地从主流政治力量的宣传教育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人民群众的这种主观积极性,完全是本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追寻,因此也就剔除了形式主义的可能。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真理,到底能不能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类问题的回答不能完全依靠政治引导,大众在自觉的辨别过程中也完全能够找到正确答案。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而存在,但是同时也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而存在,要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多样的举措调动人民群众的学习和认识的自觉性。
(二)尊重民间力量的自我组织与自觉动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民间力量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动员有政策力量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可以涉及政策力量无法渗透的领域,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力量之间实现传播和扩大影响。二是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法和传播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的非正式介绍、偶尔的感叹,甚至亲戚朋友间随意的闲聊,都可以是民间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民间途径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其缺陷也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我国社会组织自治程度并不高,民间组织为多维传播,会将马克思主义碎片化、功利化和庸俗化。所以,应在制度力量的规划下,充分发挥民间途径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三)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一系列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目标之一。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人民群众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的本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到大众中间,帮助他们确立最为根本的人生智慧和人生态度;其次,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全面系统地向人民群众揭示自然发展、社会发展、思维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诸多规律,阐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让人民群众成为具备科学理论和完备知识的先进整体;再次,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人民群众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引领人民群众走出世俗观念,走出低级趣味,走出消极被动,实现境界的全面升华。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重视实际效果及评估
实效是检验过程的标准。所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最终都是为了取得理论传播的实际效果,而为了了解实际效果,就需要对大众化的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不仅注意实效性,也不断地开展评估和检查,以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因此,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也必须把实效放在首位,并经常地给予评估和验收。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松散的软指标向硬任务转变,建立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第一,建立协调一致的职能分工制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特定的党政职能为依托,只有切实做好党政职能的协调工作,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到实处。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大部制改革为方向,将现有的党政职能进行优化调整,创造性整合其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同时,认真做好政府职能的协调。建立协调一致的部门联系机制,杜绝摩擦扯皮现象的出现。第二,建立层级落实的责任制度,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责任,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以回应群众的理论需求为契机,促使党政部门更好地肩负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职责,密切掌握职责范围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用扎实有效的政府作为,向群众交出满意的工作答卷。还要加大各级党委的监督力度,明确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对各级干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评优、任用的重要依据。第三,制度的效力能否很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更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制度意识。因此,制度意识的塑造是制度建设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借助各种手段,积极致力于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二)坚决克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仍有存在,比如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或者只打雷不下雨的敷衍了事,甚至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相抵抗,等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到实处上,必须经历一个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对抗的过程,怎样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呢?关键是要与效能建设相结合,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模式。首先,提升党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服务的时速性,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增进机关工作效率,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端正机关工作态度,避免办事拖拉、人浮于事的现象。其次,对干部进行观念塑造。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党的宣传部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操作者和协调者,只有塑造他们强烈而清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实现。因此,要催发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的公共服务心态,鼓励他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尤为重要的是,要塑造干部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价值和最新理念,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
(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全面及时的绩效评估。没有评估的行为往往难以衡量其效果的好与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绩效评估。可以通过采用“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绩效评估技术,合理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估标准。绩效评估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深入评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内化效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在形式广度上着手,更要在价值内化的深度上着眼。也就是说,要充分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已经深入到了社会成员的灵魂深处,转化为从事各种行为的价值支撑。其次,深入评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凝聚效果。必须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凝聚整个社会人力、财力、物力的过程中的现实作用,时刻以这一凝聚作用作为评估马克思大众化的标杆,并不断提高这种凝聚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能够切实转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不竭推动力。再次,深入评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运用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的实效性。在绩效评估中,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作为第一要务,将追求现实的收效作为最终的归宿,密切关注各项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时丽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J].湖湘论坛,2008.
[3]卓越.政府绩效管理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徐慧枫
D616
A
1008-4479(2016)05-0048-05
2016-06-10
孙伟儿,中共鄞州区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