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6-02-11
动态
习近平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习近平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摘自人民日报
中央政法委举办全国百万政法干警学习科技新知识讲座
中央政法委近日举行第二次政法干部学习讲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主持讲座并讲话。这次讲座结合广东公安工作实践讲解了提升大数据时代运用先进科技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探索和成就。全国政法系统120多万名干警通过视频听取了讲座。
孟建柱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政法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履行执法办案职责,每天与民众打交道,每天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对每一名干警的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本领。广大政法干警要善于把学习成果用于工作实践当中,不断提高执法司法能力水平,切实做到严格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摘自法制日报
最高人民法院“开门”举行审委会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审委会,审议讨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规定》。会议邀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人民调解员、商事调解员等列席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使司法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司法实际,更加符合法律精神,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周强指出,制定人民法院特邀调解规定,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的诉调对接机制,将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完善人民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符合审判规律、简便易行、便民利民的矛盾化解方式,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减轻群众讼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更好地服务人民。
摘自法制网
《吟哦江山——岳如萱诗词选》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6年6月3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华诗词学会联合主办的《吟哦江山——岳如萱诗词选》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以及来自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及各界人士出席。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致辞,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主持会议。
岳宣义(笔名岳如萱)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吟哦江山——岳如萱诗词选》是一本充满真挚家国情怀、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格律体诗词集。书中收入的三百多首诗词,是从作者近四十年来创作的一千多首诗词中精选出来的。作者从战士成长为一位将军,又在党政部门工作多年,曾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部党组成员,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会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他曾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抗洪抢险,长期的战斗经历和工作经历决定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路历程。他把诗词创作与祖国征程和人民呼吸连在一起,使诗心与民心共振,“诗歌精神”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他高度关注国计民生,努力在诗词中体现军魂、国魂、民族魂,不故作高深、不追求玄奥,形成了健朗、明快的诗歌风格。他深厚的生活积累使得他的诗词成为其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其中不乏令人怦然心动的好章好句。为方便大众阅读,他还对有些作品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他以诗词的形式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弘扬主旋律。其作品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述壮志、抒豪情、感沧桑、发深思。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界泰斗、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代部长贺敬之为该书作序并题写书名,著名诗歌理论家和评论家、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郑伯农为该书写跋。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书中所选诗词是作者心灵的日记,他与时俱进、吸纳新词、多用新韵,体现了其多年来对诗歌艺术的基本认识,也成功地解决了创作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问题,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做到了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诗词中充满着“大气、豪气、正气”,风格“偏于豪放、不废婉约”,体现了当代军旅诗词的主流特点,对青年读者认识社会和人生具有良好的启迪和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