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专题培训课程为例
2016-02-11段丽霞王秀娟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段丽霞 王秀娟(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演练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专题培训课程为例
段丽霞王秀娟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提升领导干部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是党校系统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演练式教学法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有效方法。群体性事件处置演练式教学法,是着眼于提高学员在群体性事件状态下的处置能力,通过运用书面资料、口头阐述、音像材料和电脑动画等手段,对事件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再现,设定不同的教学环节,由学员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演练,以提高学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演练式教学法;群体性事件处置;探索
近几年来,太原市委党校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了学员能力的培养。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教学中,以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为突破口,吸取了全国各地党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对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当前的演练式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培训中的演练式教学
新时期,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利益冲突加剧,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责任。党校作为培训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提升领导干部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是党校系统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演练式教学法正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演练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演练式教学是通过运用书面资料、口头阐述、音像资料、电子地图和电脑动画等手段对事件或事物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学员进行分组,扮演应急指挥体系中不同的职能部门,各个组针对提供的特定情况,执行实际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
这一培训的设计与实践,是以提高群体性事件状态下应用预案的处置能力为目标,它主要包括以下能力要素:一是决策能力,即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面对信息不对称、环境多变,决策非程序化的情形,决策者落实预案,实施行动计划的过程;二是管理能力,即在时间紧迫,无法集结或是仓促上阵缺乏日常配合的情况下,完成事件处置任务的能力;三是协调能力,即在事件发生后的研判、评估、处置、善后、恢复等各个阶段中,如何通过与其他组织、机构、区域相互配合,采取不同部门、不同范围的机构相互之间的协调联动,最终实现有效的处置,这是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的关键。
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真正能够使其具有实战性、操作性,必须在群体性事件情景应对中才能更好的实现。但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无法预料,并且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干部的培训,无法做到亲临现场,很难依托真实情景进行学习,只有通过演练式的教学,通过还原、建构事件发生的情境,模拟当时的情景,力求达到培训的目标。
(二)演练式教学的教学重点
以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为依据,重点让学员体验群体性事件现场情景和处置流程,要求学员根据情景及预案,快速实施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熟练运用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工具和技巧,加强与上级领导、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学员快速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决策与执行能力。同时,按照“演训一致、虚实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群体性事件处置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内容:(1)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一般流程:先期处置、情势研判、综合协调、果断措施、善后处理;(2)群体性事件处置的重点环节:情绪安抚、维持秩序,诉求回应、对话交流、靠前指挥;(3)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经验交流:角色扮演、积极参与、充分研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4)提高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意识:预防为主、防患未然、以人为本、换位思考、风险管理。
(三)演练式教学的教学特点
1.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根据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要求,结合教学所需设施、设备的实际状况,任课教师作为演练的总导演,将演练的内容编写成脚本,以PPT为背景,设定不同的场景,将学员以分组的方式,模拟现场效果。
2.教学参与模式创新。演练式教学法中,学员成为教学的实际参与者,并且由原来的被动式听讲和分组讨论,转变为教学中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其中;教师由原来的课堂讲授、个别提问,转变为对演练节奏、现场把控以及对学员角色的定位、表现予以总结的主持式和点评式。同时根据课程和演练内容的需要,教学参与者还需要增加以往没有的角色。
3.培训效果真实、实用性强。演练式教学法基于一定的场景,并在演练过程中根据设定事件的发展,不断添加动态信息,教学脚本对学员保密,现场感较强,目的是增强演练的真实性,使组织者和参训各方的思维、行动等,都尽量逼近真实状态,比原有的授课方法更具有实战性。
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培训中演练式教学的流程
(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该阶段首先需要着手制定课程总体框架,包括课程目标、授课主题、参与者分工、场景设定、持续时间等。对脚本事先设定的情节,要求学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对策,在演练过程中,为增加演练现场感和提高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课程设计上,要不定时的追加事件的最新动态,针对演练中追加的最新动态信息,由学员不断进行决策、进行处置。
课程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演练主题和初定场景,并依据初始场景设定参与人角色的定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及相关部门的研究报告、事件评估报告,以达到主题选择有依据。初始场景就是演练式教学导入阶段的场景,包括事件的部分背景信息,以及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追加信息条就是课程设计中的场景发展。脚本的编写至关重要,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演练的信息,同时也是演练的主要依据,需要任课教师能够站到一定高度,对事件内容的编写和事件相关人物的设定有全面的、客观的、可行的部署。
(二)充分准确的要素准备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组成教学团队,根据演练式教学的需求,我们采取由三名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组成团队,收集案例材料,编写演练脚本,制作相应音像资料,布置现场场景,准备教学工具、设备等。因条件限制,团队教学暂时无法聘用专业的评估专家和导调专家,因此引导学员进行演练的教师身兼数职,既是主持人,同时也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在演练的过程中进行事先或随机指挥(导调),编制各类信息,不断地发送给学员用于处置。
演练脚本中对于场景的设定包含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初始场景、事件的发展、主要教学培训安排等核心内容,在演练过程中,根据事件的发展,采取必要的动态演练,以演练脚本为蓝本进行多方位的开发,设定事件的进展、行动的流程和处置的环节。对于脚本的运用,在指挥(导调)人员下令之前,演练脚本是不对学员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演练的真实性,达到训练学员的应对能力。信息条的传送也要求符合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PPT、电话、书面等加入,学员据此做出决策和行动安排。
对于演练教学,存在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如环境的要求,设备的要求,除了麦克风、投影仪、音响设备外,还需要有新闻发布会场地、媒体访谈室等,为此学校设定了特定的教学场地,为进一步更好的完成演练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规范严谨的教学实施
《群体性事件处置》演练式教学在实施中与其他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的情况不同,在演练式教学中,学员按照场景的设定,以自主反应为主导,根据演练的环节和事件的发展自主做出决策、指挥、处置和响应等措施。在这一阶段,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干预,主要职责是控制教学进程和节奏,整个演练要依据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来进行,根据事件的设定内容,将学员分为五个组:指挥组,主要负责协调、指挥、调度、决策;综合协调组,主要负责信息汇总、协调、沟通;现场处置组,主要负责现场的处置和资源的调度;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现场资源的保障;舆论引导组,主要负责信息的公开与舆情引导以及法律宣传。演练的各个环节全部交给五个小组自行完成,即使出现了与脚本设定的内容不同,或者决策、指挥、处置出现偏差,整个教学也继续进行,学员所有的表现都在演练结束后再进行点评和指导。
这一阶段,教师对课堂演练的局面控制尤为重要。客观上不干预学员的演练,但必须把控演练的节奏和场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指挥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四)开放引导的总结评估
演练式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整个演练以学员为主。当然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减少,相反教师要承担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主持、引导、评估等工作,其中对学员表现的总结评估也是演练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总结评估是以学员表现为重点的综合性评价,根据学员在演练中的表现,依据演练过程中教师对学员演练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充分听取学员自身总结,对演练中的处置方案、措施的有效性,适用法律、法规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培训中演练式教学的经验及改进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群体性事件处置培训中演练式教学取得了一些进展,归纳总结主要经验包括:吸取各行业应急演练的优点,明确演练的目的,将演练的核心思想引入教学,走到课堂,取得了一定的实战性效果,学员为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员由过去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应对,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将教学中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践有机的结合应用;重视对学员表现的总结评估,包括对相关政策法规、预案以及流程的反思,真正达到了提升能力、改进工作的目的。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演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环节的设定上不能涵盖教学整体内容,演练过程中各环节衔接不畅,过程节奏控制和各个阶段实际时间控制与方案计划差别大。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群体性事件场景的素材积累,场景的开发滞后于现实需要,真实性、专业性都有待于提高。参与演练式教学的教师经验缺乏,演练的规范性有待于提高。
(一)规范演练式教学的模式
通过对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掌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和合作,完善预案内容,参与各个行业群体性事件的大型应急演练,确保演练式教学的规范化。
(二)完善演练式教学的培训流程
在演练式教学中,将演练脚本的结构固定下来,各个环节的时间、工作的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使演练教学真正成为检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增强演练场景的真实性
建立本地和外地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群体性事件案例库,并由专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案例开发,与本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定期学习和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实际工作,为演练式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实地考察和锻炼、定期学习培训,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与现场处置等制度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水平,开阔授课教师的视野,熟悉一线的工作实践和处置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外聘专业人员参与演练过程,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责编:刘海琴)
G424.1
A
1008-8431(2016)04-0072-03
2016-06-10
段丽霞(1966-),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王秀娟(1963-),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