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2016-02-10牛学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12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学科关键问题综合性

牛学文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牛学文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编者按:

牛学文老师主持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的子课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该课题组成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提炼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了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形成了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策略,开发了解决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课型课例及系列微课等,受到了多方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期“科研品鉴”栏目,我们推介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学实践,从而确定教学关键问题,即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最关紧要的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针对教学关键问题综合性特征,要应用综合性学习策略,不同的教学关键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教学关键问题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

空间感知,是指在人地观指导下,对不同尺度的人类生存空间(区域)的认识(感性、理性)过程,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区域认知,指对有关区域的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和说明,就有关区域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人地观念(即生态意识),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与态度上。

历史意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历史理解,指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解释、推理(推断)、比较、说明,就有关史实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历史评判,指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历史认同,指从历史视角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政治等的认可和赞同,即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

综合思维,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纵向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是三维目标的关联、融通和渗透(融合或融会贯通)。就知识内容层面,包括古今综合,即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中外综合,即中外历史、地理、文化等的综合;时空综合,即历史与地理的综合。

社会实践,是指借助图表、资料(史料)等手段,获取信息,描述地理事物,揭示历史和社会现象,分析、解决历史和社会问题,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是公民意识、社会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包括图表实用、资料(史料)实证和社会活动。图表实用,指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又能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地理事物,揭示历史和社会现象;资料(史料)实证,指既能通过对资料(史料)的辨析,将符合事实(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史由证来),进而形成对社会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论从史出),又能运用不同的资料(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社会活动,指能够在日常学习、野外活动和其他环境下设计并实施解决与社会有关问题的行动,如访谈、考察、调查、旅游等。

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空间感知”的过程是时间(历史),“历史意识”又离不开特定空间;“空间感知”和“历史意识”的过程形成“综合思维”,“综合思维”又推动着“空间感知”和“历史意识”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构成了“社会”,“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和“综合思维”都指向“社会实践”,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合格公民服务。四者之间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研究解决的、最关紧要的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目标)。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或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或逾越的、最基本也是最紧要的教学问题,简单地讲,既是学科重点又是学习难点的问题。

表1

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学实践,我们确定了表1(见上页)的20个教学关键问题。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

上述教学关键问题都具有综合性特征,所以解决这类问题要应用综合性学习策略。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习方式,它主张学生在学习目标引导下,将课程内容和实际问题整合起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体来讲,综合性学习是指在课程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

可以这样说,“教学关键问题”是目标任务,“综合性学习”是方法手段;“教学关键问题”是内容,“综合性学习”是形式。它们都指向“学为中心”,其上位概念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者都是当前深化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密不可分:离开了“教学关键问题”,“综合性学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离开了“综合性学习”,“教学关键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学关键问题有不同的综合性学习解决策略和课型。这种综合性学习策略主要有图表学习策略、史料运用策略、联系学习策略和问题探究策略。在这样的策略下,我们形成了以解决空间感知类、历史意识类、综合思维类、社会实践类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四种基本课型,并开发了系列教学课例和教学视频,如微课。

猜你喜欢

社会学科关键问题综合性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对策研究
美国的社会学科教学实践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如何实现开放性学习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