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家四长”谈文献综述的写作
2016-02-10岳林海
岳 林 海
(太原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西 太原 030032)
从“史家四长”谈文献综述的写作
岳 林 海
(太原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史家四长”是史家著述的重要原则,也适用于现代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研究者应占有广博的资料,在进行批判分析后,以通畅鲜明的逻辑、客观严谨的态度来撰写文献综述。
关键词:史学;史识;史才;史德;文献综述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回答“自古文士多而史才少”的问题时,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的三长论[1],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史德”的著作理念[2],形成史家著述“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的四长之论,是史家著述的重要原则。文献综述作为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重在对过往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总结。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讲:“任何特定时间的任何科学状况都隐含它过去的历史背景,如果不把这个隐含的历史明摆出来,就不能圆满地表述这种科学的状况”[3],因而,文献综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项学科或研究方向学术史梳理的意义。故而“史家四长”的著作理念,也适用于文献综述的写作。
一、“史学”理念对文献综述写作的意义
关于史学的概念,刘知几并未有具体论述,学界一般解释为博学广知,即要求著史者掌握、累计足够多的文献,熟悉相关的典章制度,对相关的史料、故事等有深厚的积累。传统史学家只有在博览群书、广经游历的基础上才能“通古今之变”,完成著作史书的知识储备。文献综述的写作也有类似特点。文献综述作为专项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先期工作,要求在研究前广泛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前人的论述、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更深的成就。互联网时代,各种搜索引擎、数据库的建设与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已为研究者提供了素材搜集的捷径,传统学术研究中博览群书,依靠个人知识储备与查阅文献来进行知识积累的工作在现代论文写作中已大为淡化。以互联网为主进行资料搜集,这样的文献检索看似容易,但仍有很大的空间。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知晓相关关键词的使用频率,扩大关键词的范围,并在大的学科范围内有的放矢。合适的关键词能帮助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打开思路,获取研究素材。其次,除去本学科相关知识脉络,还需要在跨学科范围内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这是因为在科学研究在全学科范围内都有深入开展的今天,属于研究空白的选题或刚刚起步的选题非常之少,在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兴盛的形势下,研究者需要从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中不断开拓思维,汲取全方位的知识养分。再次,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要善于从“古今中外”全方位搜集。这是因为,没有研究史的学术研究是平面的,在知识结构上缺乏纵深感,无法体现其在人类历史和学术史中的地位;如果不从“中外”角度进行资料搜集,学术研究缺乏横向比较,就无法形成开阔的视野,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部分研究者写作论文时,查阅的文献局限于在网络上能够轻松搜集到的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和博硕毕业论文,而对课题项目的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的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资料缺乏关注,导致资料搜集不够完整。这样的资料搜集工作容易出现以局部代替整体,以二次文献代替原始数据等情况。
在确定检索方法和检索范围后,还需要坚持一些传统的东西,在阅读文献时要做好必要的笔记工作,整理好重要文献的摘要、批注、札记、卡片等,系统地记录所搜集文献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论等重要信息。同时,按照自己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对文献进行必要的分类,如按学科、年限、国别、观点、流派、研究层次分别进行整理。
二、“史识”理念对文献综述写作的意义
“史识”,即著史者对史料的思考与判断,它是史书的灵魂所在。史书的写作不是历代皇帝《实录》类书籍的资料搜集,著史者也不应是统治者意志的代言人,历史学家只有具备卓越的见识,才可能不受普遍的社会思维干扰、不为利益所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自主鉴别其是非曲直,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对史实和历史人物作出评价,以达彰善贬恶的人文思考,进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好的史书都应有这样的作用。司马迁著史不仅在体例上开创纪传体及“太史公言”的评述风格,更在思想上有独到的见识,他不拘束于当时流行的儒家学说,杂取百家,序游侠,崇货殖,对历代统治者的行为有独立之思考。
这种“史识”理念体现在文献综述写作中,就要求作者必须述、评结合,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个人观点。只有对文献资料的陈述而没有合适的评语,所列文献则如一盘散沙,只能算是完成了文献综述写作的资料搜集工作,并未达到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只有评语而没有对资料的充分陈述,所提出的观点则持之无据,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文献综述如要有精确、深邃的观点,就要求写作者在占有充足研究文献的前提下,充分分析、归纳,剖析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肯定并利用前人所作研究的贡献,仔细分析其“不足”,从“不足”中探究自己的研究方向。因而,优秀的文献综述,不仅是资料的搜集与观点的陈列,更应该是带有批判的或解释的文献分析,能揭示文献的研究背景,体现各种研究文献的逻辑历史生态,最终达到学术增值的目的。在常见的文献综述中,有的综述看似洋洋洒洒列举很多篇,但实则只是罗列了名家的经典语录或只是简单陈述了专家的观点,不再有进一步的评价,文献综述有述无评,这证明作者的阅读没有深度,未真正进入该研究的学术前沿,作者并不具备辨识文献学术水平的能力。
在我们常见的文献综述中还有一种缺乏“史识”观念的情况,部分研究者尤其是初窥学术门径的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后,容易被前人的研究成果束缚,难以走出前人的思维框架。这恰是因为缺乏对研究综述的深入分析,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深入思考,不能发现前人之不足,不能转变角度对研究对象做多方位的分析。这种见识能力的提升要求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学”“问”相结合、有学有思才能发现研究的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史才”理念对文献综述写作的意义
“史才”即是指史家的才干,具体而言,史家应有搜集、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更应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否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部优秀的史书,不仅是史实的客观陈述,同时也应是好的文学作品,要求有一定的可读性,以达文质彬彬之效果。司马迁所著《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就在于其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4]。现代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所著《万历十五年》作为明史研究专著,销量达数十万册之巨,既受学界专家之肯定,也为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所喜爱,这种成功,既在于其“大历史观”对中国历史的突破性描述,也在于其大众化的叙事方式迎合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作者能用通俗、优美、流畅的语言叙述历史现象,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娓娓道来,事件清晰可见,人物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中,将文献综述写成优美的散文固然不可能,但合理设计文章结构,强化所陈述观点之逻辑,可以让文章在论证方式上清晰可见,使人乐于接受。在文献收集的过程中,材料往往来自多个方面,原始材料无序、杂乱,这就要求研究者在文献的罗列陈述中要体现各种研究文献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表达不清,逻辑关系混乱,所列文献终究仍是一盘散沙,既使读者感到迷惘,也无益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在梳理所列文献的演进历程时,作者应采取合适的逻辑推理,如在时间上“由远及近”“由古至今”,在范围上“由大到小”“从宽到窄”,使人容易明晰其逻辑,较为清晰地看到研究文献的学术演进过程和发展轨迹。
四、“史德”观对文献综述写作的意义
“史德”是章学诚对刘知几“史家三长”观念的补充。章学诚认为仅有“学、识、才”仍不足,还要提倡著史者的“心术”,即史学家的学术品德。而在历史上,最早关注史家学术品德问题的是孔子,他在评价前辈史家时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5]在孔子看来, “良史”在记录历史时都应该秉笔直书、无所隐讳的。汉代学者刘向、扬雄称赞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4]。而司马迁《史记》一书也对得起这一赞誉,他不畏强权,在笔下对统治者进行无情的揭露,但又不流于个人情感的宣泄,对曾经以宫刑惩治自己的汉武帝,在记录他好大喜功、求仙访道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其改制、集权、巩固帝国大一统的功绩,体现出其客观公正的创作态度。
这种“史德”精神放在文献综述的写作中,就要求写作者坚持学术标准与学术道德,不能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这方面,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偏爱自己的研究对象”。此类研究者在观点方面常常过高评价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主观上提高研究对象在相关领域的作用与影响,希冀以此强调自己所做研究的意义。在这种主观倾向下,研究者习惯于标榜自己的研究处在学术前沿,或是填补学界研究空白。但在学术研究中,学术研究的起步者所填补的学术空白常是因该项研究没有足够的价值,意义不大,多数研究者在客观理性下忽略之,但该研究者却认为是发现了新大陆,这种视小为大的研究容易见笑于方家,是一种非理性的表达方式。研究者在对自己研究对象主观性提高的动机下,写作综述时容易轻视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客观公正地对他人的研究贡献做出评价。“史德”观在文献综述写作出现偏差的另外一种情况是研究者在学术之外因其他因素,如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因素,有意歪曲前人学术成就,这种研究行为在立场上出现偏差,为学界所不齿。综上,“史德”观要求我们在文献综述写作时持严谨客观的学术立场,审慎评价前人成就,理性定位自己的研究对象。
文献综述的写作,既是对前人学术研究的总结,也是自身研究的起步。在占有广博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批判与分析,以严谨客观的态度、通畅鲜明的表达来写作,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溥.唐会要·卷六三:修史官[M].北京:中华书局,1955:1100-1101.
[2]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M].上海:上海书店,1988:78.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朱泱,孙敬敞,李宏,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1: 18.
[4]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070.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宣公二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0:663.
[责任编辑:王丽平]
On Writing of Literature Review Starting from “Four Merits of Historians”
YUE Lin-hai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Taiyuan College,Taiyuan 030032,China)
Abstract:“Four merits of historians”, that is; historic learning, historic knowledge, historic talent, and historic moral, i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for historian writing. It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writing of present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ers should master extensive material and write literature review with smooth and clear logic, and objective and rigorous attitude, through critique and analysis.
Key words:historic learning;historic Knowledge; historic talent;historic moral;literature review
收稿日期:2016-05-07
作者简介:岳林海(1979-),男,山西太谷人,太原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文章编号:2096-1901(2016)03-0086-03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