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之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2016-02-10易孟林
文/易孟林
用理想之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文/易孟林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深情回顾和深刻总结了我党成立后的三大历史时期,即革命时期(1921-1949年)、建设时期(1949-1978年)和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的95年苦难辉煌历程、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从指导思想、最高纲领、四个自信、国家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根本宗旨、和平发展、从严治党八个方面向全党明确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令。这个重要讲话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最新动员令,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宣言和纲领性文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具体进行落实。
一、坚定信仰
信仰,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形成了某种信仰。信仰的形成,有其历史的、民族的土壤环境。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正是共产主义信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才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东亚病夫状态。共产主义绝不是有些人说的乌托邦。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无数代人的不懈奋斗。物质消费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要完成好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世界的世界观,更是如何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其更主要的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形成了新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法治文化事业,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年一年、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只有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思想指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创作和传播实践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在奋斗探索中迷失方向,才能自觉地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融入法治文化研究会的全部工作中,从而使法治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中展现出自身坚不可摧的力量。
二、一心为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谁,是社会最大多数人,是百姓,是劳动群众;在我国现阶段,则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政党。它不像同时代其他政党那样有着自己党派的特殊利益,它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仍然如此,唯一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加入了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牢记一心为民的使命,为此必须时刻具备担当、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
我们的法治文化事业,完全是人民的事业。要把这项光荣的事业办好,我们的心中必须时刻装着百姓和群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会及时发现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只有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耐心倾听、深入了解他们对于法治文化有哪些具体需求,面临的最困难问题是什么,我们的研究和创作才会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才会事半功倍,才可能使法治文化在百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可能实现以法治文化的力量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
三、严明纪律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成功,其秘诀之一就在于它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中国共产党要改造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没有极强的战斗力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战斗力的形成,主要靠建立严密的组织,执行严明的纪律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完全不同于西方政党,他的入党之严,组织生活之严,世所罕见。遗憾的是,这些年有相当一段时间党的组织观念淡漠了。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了强有力的政治核心。全国的共产党员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中,组织纪律性不断增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突出显现,战斗力得以大大提升。为此,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发出强烈号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斗争的政党,从苦难到辉煌,靠的就是不懈的斗争。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去斗争得来的。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要应对处理好各种重大矛盾和风险,仍然需要靠勇于斗争的觉悟和勇气。任何犹豫、观望、软弱、不敢斗争,无济于事;而斗争的战斗力保障则来自于严明的组织纪律。
我们的法治文化事业,要发挥好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必须打造好强有力的队伍。如何加强社团中党组织的建设,法治文化研究会应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真研究解决。法治文化能否繁荣,能否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建功立业,关键在于能够克服社团极容易出现的组织纪律松散,乃至涣散的通病,而能够紧密团结和组织好一大批纪律严明、学术严谨、创作严肃的法治文化工作者共同奋斗。
四、增强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政党,它有着宽阔的世界眼光和深深的人类情怀。《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以消灭一切剥削、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发展。党的十八大向全世界宣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以此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政治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世界对话,果断作出“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布局,对中华文明必将为人类带来福音充满了自信。为此,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一宣示,无疑代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我们的法治文化事业,有着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古今中外的优秀法治文化遗产,坚定地继承中华历代优秀法治文化传统,积极地吸收西方优秀法治文化的精髓,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必将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光明大道。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仅将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也将有力地推动世界法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全人类的和谐与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执行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