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 找准路径推进团的工作与“青年之声”全面融合
2016-02-10文张涛
文 张 涛
统一思想 找准路径推进团的工作与“青年之声”全面融合
文 张 涛
一年来,团山东省委坚持将团的组织优势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建成了省级有形化平台,搭建起贯通各战线、各层级的运行体系,集中推动团的工作与“青年之声”全面融合,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态势。年初,省委副书记龚正亲临平台指导,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工作信心和推进步伐。一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团的工作“上网”、打造“网上共青团”需要“青年之声”这一全新平台,同时,“青年之声”平台的发展更需要共青团工作的持续注入,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全面融合。“融合”不是简单的“贴牌”“冠名”,而是以“青年之声”为统揽,跳出部门战线的工作格局,集聚资源,优化流程,形成“集团军”,打出“组合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我们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成效。
把“青年之声”作为工作推动的必要渠道
“青年之声”平台聚集着大量青年,通过“青年之声”谋划、部署、实施团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影响。在工作谋划中,我们建立了团省委机关干部周末轮值、青联委员“青年之声”导师值日等制度,通过“青年之声”直接了解普通青年的利益诉求,使得工作谋划更加符合青年需求。在工作部署中,通过“青年之声”网站和微邦系统,开展了“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评选、青春扶贫行动方案征求意见、志愿服务活动报名及认证,逐步取代层级传导的开会、发文等传统方式,工作信号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既受到青年欢迎,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作实施中,近期开展的“助力中高考——青年之声阳光行动”,通过“青年之声”发布活动预告,组织专家与1.5万余名青少年进行了在线互动交流,解答困惑和问题1万余个,开展了3场主题沙龙和1场大型公益讲座,社会反响强烈。通过“青年之声”,促进了工作的便捷化,为实现共青团层级化组织的扁平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把“青年之声”作为服务资源的聚合平台
过去,为青少年服务的资源散落在各部门各战线,提供的服务往往比较单一,使共青团本就匮乏的资源发挥不了最大效益。现在,通过“青年之声”将服务资源集聚在一起,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推动优质资源在“青年之声”平台上线入驻,重点将攸关青少年成长发展、团组织运行成熟的服务项目,按照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形式在平台“安家落户”。开发了“众创空间网络地图”,青年点击即可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基本概况、近期活动、扶持政策等信息。同时对就业创业、希望工程、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进行流程化展示,方便青年获取信息、参与活动。另一方面,推动“青年之声”线下活动常态化开展,依据青年需求,省、市、县三级联动,众筹团内外资源,逐步打造覆盖不同青少年群体、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利益诉求的服务矩阵,定期开展常态化线下活动。在泰安,“正青春·在一起”单身青年大型相亲会,为1000余名单身青年提供寻觅佳偶的平台;在济宁,“公益微课堂”和“心理沙龙”吸引了600余名青少年和家长的参与;在烟台,六大服务联盟领衔六大活动,开展“青年之声·民生大集”活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通过这些线上线下的资源聚合,“青年之声”正逐步成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综合性平台。
把“青年之声”作为供需对接的桥梁纽带
根据线上青年需求,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和资源分配,是“青年之声”服务团的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体现。一是积极回应青年诉求。在思想引导工作中,先后开设“春节说吧”“两会问吧”等议题,传导青春正能量、发出青年好声音,开发网络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维权工作中,通过12355热线开展信息核实和用户满意度回访,有力助推了线上线下服务能力。二是及时调整资源分布。在就业创业工作中,针对部分青年在平台反映的创业难、融资难、贷款难等实际问题,及时调整资金分配使用比例,使有限资金发挥了更大效益。在扶贫工作中,针对帮扶对象及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精准帮扶,及时公示帮扶进度。三是促进服务有效落地。整合青少年宫、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社区青少社工服务示范站点、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站等团属实体阵地,集中打造“青年之家”,并将团的工作注入“青年之家”,真正使“青年之家”活起来,成为“青年之声”的服务终端,逐步构建了线上由“青年之声”汇集问题、线下由“青年之家”落实办理的工作格局。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服务能力不足、基层终端不够活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合发展的进程,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秦宜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补齐短板,增强优势,坚持虚功实做、难事长做,为推进“青年之声”+“智慧团建”的“网上共青团”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团山东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