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

2016-02-10赵淑珍

中国军转民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军民国防从严治党

■ 赵淑珍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

■ 赵淑珍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唱响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最强音。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的三大改革,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都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紧密相关,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唱响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最强音。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的三大改革,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都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紧密相关,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同样是全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绝对不能违反的政治纪律。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权威、维护核心。作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国家战略之一,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同样突出党的建设的地位作用,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决策,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步伐。

要切实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兴国强军的一项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军队要服从整个的国家布局,国家布局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正视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必须坚持问题牵引,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着力在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上下功夫,推动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发展。为此,要围绕提高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涵盖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等领域。

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要坚持全要素融合,改变重有形轻无形、重硬件轻软件、重要素轻体系的观念做法,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形成整个国家和全部生产要素、全部资源在两大体系中的高度融合。二要坚持多领域融合,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多元经济成分延伸,由经济、科技、教育等行业向全社会覆盖,由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型安全领域拓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地大联合、全方位大融合。三要坚持高效益融合,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改变那种单纯靠行政手段推进工作的习惯做法,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多元力量、优质资源服务国防建设,做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体系。在组织管理体系上,针对国家和军队现设有相关专委、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要有机整合,理顺关系,建立国家和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统一负责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在工作运行体系上,强化国家主体责任,适应军民融合发展领导管理体制调整,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作用,归口需求、规范对接、统筹资源,实现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在政策制度体系上,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制定资金保障、利益补偿、优惠扶持等政策,规范军民融合的任务内容、适用范围、程序方法、奖励惩处等,拆除军地之间、部门之间利益固化的藩篱,增强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强烈的责任担当,加速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加速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勇于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心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更新思想观念,打破利益壁垒,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

要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实质是转变利益观。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军民界限,在整个国家利益平台上来整合利益关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坚决遏制“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愿意融别人、不愿意被别人融”、“共享别人的资源可以、分享自己的资源不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挤压排斥竞争对手等问题和倾向。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坚持在大局下筹划、在大局下部署、在大局下行动,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任务,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军队要主动“军转民”,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主动“民参军”,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要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动力活力在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这“三个体系”,系统构建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础制度建设蓝图。加快形成“三个体系”,打好体制、机制、政策的“组合拳”,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要围绕形成“三个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注重运用市场手段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按照市场供求规律调整融合项目,引导资源向有利于融合的方向配置,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国防需求的无缝对接。

要强化战略规划。规划需先行,谋定而后动。要着眼统筹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棋局”与未来军事领域的“战局”,制定和实施更加坚强有力的战略规划,以强大的战略执行力和政策推动力,全面加强军地发展规划的衔接,努力把国家安全和发展融入国家利益整体。要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充分衔接,科学制定谋全局、管长远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把军民融合更全面、更系统地纳入国家和军队发展大系统。要依据国家层面规划,制定各领域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细化任务分工,推动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善用法治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可靠保障。要把法治精神深深扎根和贯穿于军民融合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要加快军民融合立法进程,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法律以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见,形成与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相互衔接的军民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依法规范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工作运行、配套保障等,依法引导多种所有制企业有序参与军民融合进程。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住军民融合关键领域,用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1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军地各级围绕建立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军工企业民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军队人才培养初步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持续推进,国防动员体系更加完善。新形势下推动军民融合战略全面深入发展,必须牵住改革“牛鼻子”,既要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要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一是新型安全领域的军民融合。我国正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军地应在海洋、空天、网络空间等领域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加大基础设施军民共建共用力度,使之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抢占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二是国防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处在新的科技革命前沿,一些领域已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先兆,不仅将改变战争形态、军队能力形态,而且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应当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打破军工体系垄断格局,实行开放竞争,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激发国防科技创新活力,培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丰厚土壤。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平台,加强军地科研机构协作、试验设施设备共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战斗力。三是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军民融合。针对当前我国不少领域存在军民二元分离,信息“孤岛”、技术“藩篱”、人才“画地为牢”等问题,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搭建军地信息交互平台,拓宽军民技术转化应用、人才交叉培养渠道,引导多元力量、多方技术、多种资源服务国防建设,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要继续选择战略地位重要、军事需求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持续投入扶持,开展军地联合创建示范区活动,带动军民融合产业、技术、产品集聚式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勇于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的显著特征之一。公报为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制度性措施,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性作用,也为当前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工作方法攻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瓶颈、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指明了工作方向。

国防动员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要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深化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优化后备力量规模、结构和布局,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等法规制度,增强打赢未来战争的国防潜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门成立军委国防动员部,履行组织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职能,领导管理省军区,就是从顶层上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的实际举措。

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海防,统筹边海防建设和边境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军警民联防的特色和优势,坚决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坚持狠抓边海防工作落实,国家边海防委员会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要做到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齐心协力把党中央的治边方略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作为新时代戍边军人,要矢志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提高管边控边能力,有效履行卫国戍边职责。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章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新时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时代篇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这支军队的根本宗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是我军的制胜之本、力量之源。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政治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地方政府积极拥军支前。新形势下,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军队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紧跟“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参与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提高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安保警戒等行动能力,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积极参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要抓好部队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军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满腔热情为军队建设、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利用驻地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智力拥军”“技术拥军”。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共同落实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各项任务,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主动帮助解决好退役军人、职工安置工作,积极配合完成跨军地的改革任务,教育各级干部群众协助军队保护好军产和军用设施。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落实军队转业干部、离退休干部、伤病残军人移交安置等政策规定,为部队多办好事、实事,切实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后盾。

赵淑珍,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教授,硕导)

猜你喜欢

军民国防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民融合 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