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壮:让心理学成为一种必需品
2016-02-10
■文/本刊记者 徐 颢
叶壮:让心理学成为一种必需品
■文/本刊记者徐颢
编者按:
曾经,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科普作家。因为他信仰:普及知识是第一位的。高考报志愿时,在有限的可选择专业里,他选择了心理学,并将自己的使命定为:普及心理学知识。自始至今,他的信仰从未偏离。
28岁的叶壮,一副黑框眼镜、白白胖胖的憨掬形象有点像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在一档音频节目《心理大白话》里,他就自称心理大白,圈粉无数。台上的他滔滔不绝,案例与段子信手拈来,表情与语调相映成趣,充满学术魅力的同时,还让学习心理学知识变成一件非常接地气的事情。
叶壮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拥有爱丁堡大学儿童与青少年临床心理学认证。但他却认为自己是个“异类”:当年大学里同专业的113名同学之中,只有他坚守在心理学科普工作的一线。当很多同业人选择进入机构实现价值的时候,他却立志做一名独立学者,单打独斗,自由地脱口秀,自由地写作,自由地谈论任何他想谈论的心理话题。
眼下是一个独立学者最适合的时代:广播、出版、微博、公众号、在线课堂、线下讲座,传播手段应有尽有。如鱼得水的叶壮活跃其中,专注于亲密关系、亲子养育等社会热门话题,秉持“以传播和科普为己任”的信念。2011年,叶壮首次登陆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用6000字的专业论述回答了一个11个字的问题——“孩子到幼儿园学什么去了”,4500个赞让他“一炮而红”,之后陆续回答了93个心理学方面的问题,集结出版知乎自选集《心理学,必需的》,并成为一名心理学培训师;2015年初,在网络电台“优听radio”开讲《心理大白话》音频节目,120期节目收听达1800万人次;在瀚思心理学院和万门大学开设线上课程,累计学员达5万人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脱口秀节目《你才有病呢》,展开一系列极富生活气息的话题,比如“为什么你是个吃货”“人云亦云到底是为什么”;主创新媒体平台《每日谈心》,十八般武艺集中展现——脱口秀、对谈、专栏、漫画,上线第一周,订阅用户量达5500人次。
不过这一切,与叶壮心中的目标数据“93%”尚有距离——“人们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很默契地集中在心理治疗与临床应用方面,却总淡忘它其实一直融合在每个人具体琐碎生活之中的事实。研究数据告诉我,真正寻求心理治疗的仅在人群中占比7%,而我尝试的,是采用另外一个视角帮助其余93%的人接触心理学。”
隔代养育,你的角色错位了吗
2016年8月16日上午9点半,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陆续坐满了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叶壮将在这里开展连续4天的隔代养育系列课程,这天是第一讲:中国式隔代养育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主办方代表、亚运村街道文化中心主任吴红梅告诉记者:“在中国很多家庭,3岁以下的孩子由祖辈带,如何让隔代养育变为教育,这对于家庭和谐非常重要。”
隔代养育是叶壮近两年重点研究的方向。2015年,叶壮专门开发了“隔代教育系列课程”,主体内容还包括“养育效能探究”“孩子心理发展的轨迹”“鼓励的力量”以及“我该带着孩子怎么玩”等,线下课程以社区讲座为主,北京、深圳、沈阳都有他的课堂,线上则辐射到了上海,“今日头条App”上关于隔代养育一个小时的线上讲座,访问量就高达6.5万人次。
“隔代养育模式虽然解决了家庭里火烧眉毛的问题,但另有隐患,其中最典型的是‘娃比天大’的错误思想,容易导致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情感体验匮乏,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社交技能发展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还有‘代替决策’,实际上是剥夺孩子自主的权利,给孩子贴上了没有价值感和能力缺乏的标签。”叶壮举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孩子被砖头绊了一跤,爷爷迅速抱起孩子揽入怀中安抚:宝贝不哭,宝贝不疼,并将“始作俑者”用力扔出,继续安慰:都怪这块砖。整个过程两秒半!孩子整个人都懵了:来不及反应疼痛,来不及哭诉表达难过,来不及主动寻求帮助,在爷爷的强势介入下一切显得非常地被动。
提到溺爱,叶壮提出一个“养育效能”概念——设置一套科学测试体系,参与者能清楚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养育者,以此扬长避短、发挥核心优势,与其他家庭成员做好补位。在做过测试的老人们中,绝大多数都是付出型,但是缺乏对孩子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自我管控。解决隔代养育的核心点就在于拒绝多重身份、拒绝比较养育、拒绝娃比天大等错误观念。
眼下,针对即将到来的“二胎时代”,叶壮正着手开发“多子女家庭系列课程”,切合实际,与时俱进,他需要保证自己所传播的心理学一直这么接地气。
你的鼓励真的有效吗
在隔代教育中,有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家长们不会区分奖励、鼓励和表扬,以至于很多强调“鼓励”的养育手法沦为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没用的花拳绣腿。而对于鼓励的研究,叶壮早在7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09年,叶壮自愿顶岗支教,来到贵州省遵义县龙坑镇八里村中学实习一年。这是方圆20里山区唯一的一所中学,在他来之前,50年的校史上还没有一个正经学过英语的英语老师。于是,叶壮光荣上任,主要教英语。那段在深山里天天捧着糯米饭撒辣椒面的日子里,叶壮坦言自己有两大收获:一是学会了洗衣服做饭,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二是开展了一次心理学实地研究,效果显著。
叶壮发现,相比城市里的孩子受过各式课外辅导班浸染,这里的学生基础“一穷二白” ,都是平等的“差”,是实施教育心理学实证研究很好的样本。当时,叶壮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题:鼓励。“我们总是强调要多鼓励,多赏识,但究竟怎样的鼓励才是最合理有效的,这是需要研究清楚的问题。研究的途径,则是针对孩子的周记,从修改评语入手,看鼓励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
叶壮联合同来支教的另外两名志愿者,展开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他们先是选取两所学校中的两个班级,对同一周写的作文进行交叉匿名评分,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学生水平相仿。然后,叶壮将这两个班的周记定期收集,着手两种模式的周记评语。“同样都是以鼓励为目的,一种是针对人的鼓励,比如这篇作文写的是我的妈妈,那么评语就是:这篇文章写得好,因为你对妈妈感情真挚;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因为你最近阅读理解做得非常认真;这篇文章词汇丰富,因为最近你看书看得多,词汇积累做得很到位。而另一种模式呢,仅是针对文章本身,不涉及人,评价文章立意新颖、结构清晰、辞藻丰富之类。”
一个学期过去了,叶壮再次将两个班的学生作文实行双向匿名评分,发现成绩都有提高,这就证明了:但凡是鼓励,就比不鼓励要好。但其中还是存在差异:直接针对人的鼓励比对事不对人的鼓励,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前者所显示的心理规律是:既然我这样做得到了表扬,而我本人又是核心因素,我就会继续。
当下,积极养育、赏识教育与正面管教大行其道,但是从家长到从业者,很多都并不清楚鼓励的真正心理机制,“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鼓励实际上是奖励,你做到了什么我就买什么,将鼓励变成了一种交易。但是,鼓励不是交易,也非奖励,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感受,这种感受会比奖品更好地回馈行为”。经常会有家长咨询类似的问题:“我为了鼓励孩子洗碗,每次奖励他5块钱,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不喜欢洗碗?”叶壮回答:“因为你将他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变成了可以交换的东西,就算不洗碗,他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得到那5块钱。”
创伤事件中,谁更需要关注
对孩子的持续关注,对于叶壮来说是有基础的。对他来说,第一次真正用到心理学,就是在孩子身上。
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不久,当时还在读大二的叶壮和其他来自多个学校、单位的心理工作者被重庆市政府征调到救灾一线。5月19日,叶壮来到四川什邡,情况要比想象得严重,叶壮所在的小分队一天需要造访3所山区学校,遇有重大心理危机并急需专业干预的学校时,还需要连续几日提供对于学生、老师和丧亲家长的心理咨询。
7月26日,地震已经过去两个半月。一名小女孩被带到叶壮面前,小女孩和弟弟在同一个学校,不同的教学楼,地震当天,小女孩跑去隔壁教学楼找弟弟时,亲眼目睹了坍塌的教学楼将弟弟掩埋。之后,父母为了弟弟的离去四处奔走,幸存的小女孩则从此陷入了沉默——不哭不笑不说话。当叶壮见到她的时候,她甚至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了。
叶壮对小女孩进行了绘画治疗:在一张干净的A3纸上,小女孩面无表情地涂鸦。最后,纸上呈现出一片废墟,没有太阳、没有房子,甚至没有一棵草,不存在任何活物。缺乏活力是抑郁最明显的表现,结合绘画的内容和临床诊断,叶壮所在的团队一致认为,小女孩已经表现出初步的抑郁状态。
孩子的父母只关注失去的儿子,却忘了去看看同样经历了灾难的女儿是否也受伤了——这是叶壮常常遇到的情况。“在灾难面前,人们往往关注创伤事件造成的即时伤害,而很少去关注创伤的后续发展。这种后续发展很容易演变为一种叫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问题。”
2015年8月27日,浙江温州火锅城里一场恶性伤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因为服务态度纠纷,一名女顾客被服务员以滚汤浇头,事态恐怖,而女儿目睹了母亲遭遇伤害的全过程。当大家都在关注女顾客和服务员孰是孰非的时候,叶壮担心的是孩子:“孩子的安全感、焦虑水平以及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都会因为这件突发的恶性事件遭遇影响,她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是心理干预,但当时公开舆论中一个这方面的声音都没有。”
我们总难以避免地掉进同一个误区——2015年的“8・12”天津港爆炸案,当官媒和自媒都在不遗余力竞相传播的时候,叶壮在灾难发生24小时之内通过一个音频、一个视频、两篇文章反复传导一个观点:“别将创伤的心理干预对象局限于当事人与亲历者。受害者家属、事故责任人、事故的目击者都有遭遇二次伤害或者是间接伤害的风险。所以,不要因为传播创伤而创造更多的创伤。”
从2006年9月正式接触心理学,至今整整10年, 叶壮一直在做的只是一件事——积累。“让心理学成为必需品的路太遥远,我的能力有限,我只能为了先让心理学成为调味品尽一点绵薄之力。在这个阶段,它可有可无,但是有比无好。”
至于下一个10年的愿景,叶壮自己也并不肯定。国内同业圈里可资参考的经验少之又少,他前进的方式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也会迷惘,前途有雾,但还有光,这股力量来源于他的偶像——积极心理学家本・沙哈尔 ,他曾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但之后放弃了教职,回到以色列从事心理学研究和科普应用工作。 “当2010年之前人们围绕心理学大谈心理疾病、障碍、痛苦、救赎的时候,沙哈尔开创了一门‘幸福课’,他讲课的科学范与众不同,数据、实验、论证都化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心理学本是一门自然科学,却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充满了美感。”
采访结束的时候,叶壮礼貌地递给记者名片,有意思的是,他随身携带有两张名片,一张:正面印“心理工作者叶壮”,反面是一句英文“Psychology as necessity ” (心理学是必需品);另一张名片则印着“瀚思心理合伙人 《每日谈心》主创 叶壮”。我选择接受第一张,简单、自由、必需,正如叶壮和他所选择传播的心理学。■
Dialogue对话
记者:现在人们很关注一类群体——自闭症孩子,听说你也做了一个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项目?
叶壮: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很庞大。不容忽视。在北京,每59个孩子当中就有1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我不赞成媒体对他们做某种浪漫化解读,说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必须正视,这是种心理残障。2014年底,我以研发负责人的身份从荷兰和瑞士引进对于自闭症的水中康复项目。在国外的研究和实践中,合理安排拍水花、玩水球等水中活动,对于自闭症儿童有很好的情绪改善作用,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社交的宽度和广度。
记者:什么样的心理学才能成为必需品?“心灵鸡汤”算吗?
叶壮:心理学首先要抛弃药品的身份,它不仅仅致力于解决疾病;其次还得抛弃奢侈品的身份,它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后它还得抛弃调味品的身份,它不是可有可无与锦上添花的玩物。心理学的知识与科研结果可以让更多人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心灵鸡汤”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必需品,但是它跟心理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本质在于前者只是似是而非的道理,而后者是强调科学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