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仲裁和“萨德”部署看美国对华战略图谋
2016-02-10乔良
乔 良
从南海仲裁和“萨德”部署看美国对华战略图谋
乔 良
专题—变局中的亚太安全形势
2016年7月8日,韩国国防部宣布,韩美同意在韩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朝鲜半岛地区风云再起。美韩此举将对周边国家的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并将对微妙的亚太国际安全平衡带来影响。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朝鲜半岛再次成为热点,中国南海问题再次升温,未来亚太安全形势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继“萨德”入韩、南海仲裁案之后,未来亚太安全形势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分析变局中的亚太安全形势,必须先看清楚美国在推动“萨德”部署和南海仲裁问题上的用意和心机,也就是其对华战略图谋。美国在这两个问题上,到底要干什么。
美国人正挥舞红布,即把地缘政治——主要是领土问题当做一块红布,在逗弄全世界。在美国人眼里各个国家就是公牛,他一次又一次抖动红布,各个国家便一次次地随红布翻飞起舞。每个国家都以为在捍卫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但结果却无一例外的在帮着美国实现它的利益。
比如说中日钓鱼岛争端,从1971年6月17日,美国人把钓鱼岛管辖权交给日本的40多年来,中日之间一直就此事处在一种“搁置争议”的默契中。但为什么到了2012年这一争端突然浮出水面?仅仅是因为中日之间的新仇旧怨吗?今天很多国人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认为我们与日本的矛盾远远大过美国,甚至认定中日之间必有一战。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因素大过战略考量的浅见。换句话说,今天中国和美国的矛盾比中日之间的矛盾更大。按说,不该如此。起码从中国人的愿望看,不希望如此。而从中美力量对比的角度看,中国人更不愿意面临这种局面。特别是中国和美国在过去30年里,经济上紧密捆绑,曾经形成了一种很难割断的利益联系。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人为了自救脱困,不得不把美国经济面对全球时“你好我更好”的“水涨船高”策略,改变为“我不好就要你更不好”的“水落石出”策略,通过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制造地缘困境,让他们彼此牵制,延缓发展,从而使美国重新挺立世界的潮头。其目的无非是要继续维系它的霸权,继续领跑世界100年。另外还有一条更隐形的线索是,美国正在进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第三轮美元指数周期的收官阶段,这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大背景。而了解这一背景,对我们理解美国的一系列大战略图谋至关重要。
试想一下,假如2011年下半年中日韩自贸区没有谈判成功,假如2012年年初中日之间互换货币,互相持有对方的国债,没有达成协议的话,钓鱼岛争端会那么急迫地浮出水面吗?为什么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和钓鱼岛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因为如果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形成,一个20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就将出现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个经济体会迅速南下,整合东南亚,形成东亚自贸区。一个30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出现了。因为欧盟才27万亿美元,北美则只有24~25万亿美元。可以继续想象,东亚自贸区出现之后,仍然不会停下经济整合的步伐,会向西,整合南亚次大陆;然后再向北,整合整个中亚地区;再继续向西,整合阿拉伯半岛的海湾七国,也就是西亚部分。如此一来,一个将近50万亿美元规模的亚细亚经济体就赫然形成。毫无疑问,它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接近欧盟和北美的总和。这么大一个经济体的出现,首先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选择哪种货币作为自己庞大内部贸易的结算货币?欧元还是美元?不,我们将谁都不选。
2012年9月11日,日本最终通过了从2012年度国家预算中支出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的决议
有欧盟前车之鉴,推进区域性货币也非明智之举。欧元从1999年正式启动,至今17年,还是软货币,为什么?因为欧盟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向欧洲委员会及其央行交出自己的财政主权,不交出财政主权,这种货币就不能影响财政政策,也必然是软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欧元与美元虽然都是重要的国际通币和储币,但欧元至今不能和美元平分天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不能推进亚元、东亚元。那我们要推进什么?在2011年之前,我们也许可以推进亚洲双货币——人民币和日元。现在中日关系降到了40年来的冰点,谁也不会买谁的账。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推进人民币的国际通币和储币地位。何况以中国现有的实力,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而中国又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结算货币,起码我们应该有这个目标。我们对这个前景看得很清楚,美国人能看不清楚吗?而这一前景对美国至关重要,因为一旦人民币成为亚洲的区域性货币,立刻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世界货币三分天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分天下,对于中国来讲是锦上添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拥有过国际货币的地位。而对美国来讲,三分之一的美元霸权还叫霸权吗?没有了美元的霸权还叫美国吗?所以美国断然不会容忍东北亚自贸区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在东北亚自贸区谈判现出曙光之际,会冒出钓鱼岛之争,中日关系迅速降温,成功摧毁了东北亚自贸区的前景,也就断了中国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民币区域化的念想。
美国人达成搅局东北亚自贸区的目的后,并不收手,继续挥动红布。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之争跟在钓鱼岛后浮出水面,黄岩岛之争的结果是什么?包括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南海仲裁,它成功地使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觉到了某种程度的恐惧,并产生离心倾向,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地离间了东盟“10+3”(东盟10国+中日韩3国),为美国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定)铺平了道路。
东亚经济圈潜力惊人
用地缘政治手段恶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人这一手玩得如鱼得水,屡试不爽。自东北亚自贸区的谈判搁浅之后,我们退而求其次,争取建立中韩自贸区。2015年9月3日,我们邀请韩国总统朴槿惠到中国参加胜利大阅兵。阅兵之后,中国国家主席和韩国总统签署了中韩双边自贸区协议。虽然说中韩双边自贸区远不及东北亚自贸区对我们更有利,但其重要性不在中韩双边的自由贸易,而在于如果中韩自贸区能够形成,就意味着我们成功地往美国主导的TPP里,打进了一只楔子。因为如果中韩自贸区能够成功的话,我们将与那些参与了TPP的所有亚太国家,以此为参照,搞双边自贸,那样就等于让TPP不攻自破。这一点美国人不可能看不穿,也不可能坐视不理。2016年初,美国人利用朝鲜试验氢弹和发射卫星,使韩国民众对于来自北方的威胁产生强烈的恐惧,迫使韩国人同意部署“萨德”系统。对此,我们当然会强烈反对,因为“萨德”系统对韩国防范北方威胁并无实际效用,“萨德”系统即使再先进,对于来自北方的攻击,也几乎没有预警时间。它的部署,显然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萨德”问题?毫无疑问,“萨德”系统是美国人的一种先进作战能力,但能力并不完全等于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和实力是两回事。能力可以说明你在某种技术上的突破和掌握,而实力则是你有多少资本和资源,能造出足够多的这种武器系统?对美国来说,你能掌握“萨德”反导技术,与你能制造出多少枚“标准”-3、多少套“萨德”系统,来拦截中国的数千枚各种型号的导弹,以及中国铺天盖地的无人飞行器,并不是一回事。连美国人都担心,即使在韩国和关岛部署了几套“萨德”系统,美国也没有足够多的“标准”-3导弹拦截中国的导弹和无人飞行器,也就是说美国人没有这个实力。美国人打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两次打得自己没有了巡航导弹。尤其是阿富汗战争,打到一半时,居然把巡航导弹打光了,最后五角大楼不得不下令打开核武器库,取出核巡航导弹,摘掉核弹头,换上普通弹头,才把这场战争打完。现在,美国即使有足够的反导能力,也不可能把它全用在与中国对决上。金融危机后,美国整体国力下降,拖累其不得不削减军费,使整体军力下降。何况即使美国军力不减,它真的会冒中美间一场大战两败俱伤的风险,到头来把霸权拱手交到欧洲、俄罗斯或印度人手里么?这笔账美国人算得过来。所以,既然如此,我们对于“萨德”系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不是显而易见么?如果在这个朴槿惠称之为关乎韩国生死存亡,没有讨论余地的问题上,逼使朴槿惠变得强硬,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意味着中韩自贸区就此作罢,让美国人的目的又一次得逞。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领土问题和经济利益割裂开来看待。但是对美国来说,它正是利用中国人的这一认识误区,在和我们下一盘大棋。美国比所有国家都看重经济利益,因为它知道经济利益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有了实力基础,才能确保军事实力的强大,也才能确保领土的完整和安全,包括在条件成熟时,让暂时失控的领土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因此,近20年来美国人打的每一场战争,都不是以争夺领土为目的,而是力争其国家利益最大化。中国要学习做大国,怎么学?学习谁?美国就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成员国不愿交出财政主权,欧元只能成为软货币
眼下,全球正在面临美元指数周期律的第三个16年周期。回过头去看,前两个16年周期,已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第一个16年周期,从拉美经济繁荣到拉美金融危机,美国人用先放水再关闸,也就是用先提供充足流动性,后让其资金链断裂的办法,成功地把拉美经济繁荣转化为金融危机,使拉美在繁荣中创造的财富变成资本流向美国,狠狠地剪了一次拉美的“羊毛”。此后,在1986~2002年这第二个16年周期里,美国人如法炮制了亚洲金融危机,同样狠剪了亚洲的“羊毛”。
现在,美元指数的第三个周期正进入收官阶段。每次收官,美国都要通过强势美元政策,吸引资本到美国。前两次屡试不爽,但是这第三次却并不顺利,因为这次面对的是中国。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用剪拉美或者东南亚“羊毛”的方式,对中国是行不通的。用“敲山震虎”这样的方式对待中国,比如说像打科索沃那样,打坏欧盟的投资环境,把欧元打散;或者像打伊拉克那样,通过在产油区打仗,打高油价,打出全球的美元需求;这些办法在其它地方美国人可以运用的得心应手,但对中国,美国人哪怕使尽浑身解数,效果并不理想。虽然美国人用地缘政治手段给中国制造麻烦,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但把资本撵出来,撵到美国去,支持美元加息,可以说迄今未能完全得手。
在前两次周期中,美元一旦反转走强之后,不消多久,美联储就会进入连续加息的上升通道,一般要加3~5次,可是这一次美联储只勉强加了一次息,却迟迟推不出第二次加息。原因何在?就是对手变了。为什么美国人如此急不可待?一下子把两只航母全都摆在中国的南海,表面上气势汹汹,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好像马上就要开打。但可能吗?如果中美之间真的开战,资本就会立刻离开这两个国家。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资本将既不会去美国,也不会留在中国。资本会去什么地方?会去在一旁观战的欧洲、俄罗斯、印尼、巴西、墨西哥,独独不会留在交战国。那美国非要同中国打这一仗干什么?要知道,美国今天在中国周边所做的一切,无非一是弱化中国挑战美国的势头,二是要把资本从中国挤出来,让它回流美国。同样,中国今天不屈服美国压力,一是不能让自己先于美国倒下,二是要让资本留在中国,继续支持自己。如果打一仗把两个国家的资本全部打跑了,最后让渔翁得利,这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和愿望吗?当然不。美国人不会跟我们打这个仗,因此,我们也不必对战争有如此强烈的担心。更不应该跌进美国人给我们布设的如此低级的陷阱。美国用领土问题、岛礁问题当红布,试图激怒我们,被它一逗,我们就跟着跳。这说明我们并不是缺少血性,而是缺少智慧。
在这方面,我们的确应该以美国人为师。想想1999年美国人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它可以开火,可以让你流血,可以把你的使馆炸塌。但事后它马上说“对不起,我们愿意向中国人民道歉,我们愿意赔偿”,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红枣,你有脾气吗?这就是聪明。跟美国人学什么,从学大战略到学这些小技巧。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好好总结、好好去思量的事情。
美国人今天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我看来,美国人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远期目标,就是防止美国的衰落,按奥巴马的话说,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另一个是近期目标,就是要把全球的投资环境搞得都比美国差,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全球经济(由于美国人几乎给所有与它竞争的国家和地区制造麻烦)今天已进入一个比烂的时期,看谁比谁更烂,谁先倒下去,后烂的就可能挺过去。美国就是要通过钓鱼岛、黄岩岛之争,让中国比它先烂,这是美国在维护其霸权的同时展开的经济自救,这是它的两大目标。
美国在拉美、亚洲金融危机之际狠狠地剪了两次“羊毛”
那它实现这两大目标的手段或者说工具是什么?很简单,就是用地缘政治的方式掩盖币缘政治的目的。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过于看重地缘政治,仍然以为整个世界还是在用地缘政治方式推动并使国家获利,殊不知美国人早已经先进了一大步,发明出了另外一种获利方式,这个方式叫币缘政治。应该说,当今各国,除了美国,没有人懂得币缘政治。大家全都在地缘政治上打得头破血流,只有美国人四两拨千斤,把其他国家诱进地缘政治的陷阱中争斗得你死我活,而它却用币缘政治的方式在全世界获利。还有什么比币缘政治成本更低、更便捷的获利方式呢?用印钞机印出一张张绿纸来,就能从全球经济中轻松获利,这意味着货币霸权是如此的重要,美国人绝对不会让他人轻易掌握这个霸权。
面对美国人用币缘政治手段达到币缘获利目的,在深思应该如何应对前,我想我们还是先检点一下自己的得失。
首先,在三海联动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过于“重领土而轻实利”?想想看,推动东北亚自贸区,进而整合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形成亚洲经济共同体,并使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这一宏大的前景及利益,与只想着钓鱼岛、黄岩岛,恨不能今天就与占据我们岛礁的周边国家打一仗,把一座6点几平方千米的岛屿或一座平时露出水面的部分不过4平方米的礁盘夺回来,两者哪个对中国的利益更大?这些当然的神圣领土,即使你今天不夺回来,它也不会马上飞走,而推进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则可稍纵即逝。因此,对时下的中国来说,孰轻孰重,这笔账并不难算。
而如果你今天轻启战端,对国际投资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这个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资本就会恐慌性撤逃,这正是美国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此外,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经济的排序表上,让我们“羡慕”的时不时就可以“强硬”一下的俄罗斯,是“上游国家”,美国则是“下游国家”。上游国家就是出卖资源的国家,下游国家就是提供市场的国家。中国属于中游国家,中游国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为一个严重依赖资源进口,又严重依赖市场出口的国家,两头都依赖,这也就是今天为什么不能像普京那么“强硬”的原因。两头被人掐脖子的国家,能强硬到哪去?何况普京强硬的背后,站着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做它的后盾。一个国家叫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还有一个国家是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有这两个国家撑着它,它当然可以硬气。但事实上它也没能硬到什么程度。从2014年被西方制裁之后,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4000多亿一口气跌到2200亿的时候,俄罗斯也快撑不住了,最后还是我们拿出900多亿人民币,作为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的第一笔预付款,才支撑着它继续在叙利亚打ISIS。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该懂得,一个国家强硬不强硬,不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血性,更不是取决于你嗓门大不大。你有没有这个条件,具不具备这个条件才是第一位的。
当然,条件所限,并不表明我们在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只能“韬光养晦”,不能有所作为。恰恰相反,在美国用地缘政治手段全面围堵中国,又用币缘政治手段从打压中国经济中获利的今天,我们更要从被动挨打的“内线作战”状态,转向“外线作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有所作为。怎么做?那就是不能总是让美国、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牵着鼻子走,让它们不断给我们出难题,制造麻烦。我们要学会主动给麻烦制造者制造麻烦,给问题制造者制造问题。他在你的前院点一把火,你就在他后院放一个鞭炮,你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被动应对,结果只能是手忙脚乱,按下葫芦起来瓢。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下先手棋,瞄准对手的软肋,给它制造麻烦。这样,很可能针对你的麻烦还没到来,就已先消灭于无形。
过去,我们总是把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区分得太开,以为政治就是政治,经济就是经济。特别是对隐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后的种种黑幕,我们几乎视而不见,深信不疑。对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和世界上的种种隐形战争也全无察觉,甚至认为这种事根本就不存在,不过是某种阴谋论而已,实在是天真的可以。这其实是我们在与美国和西方国家过招时,始终处于下风的深层原因。
十几年前,我和我的合作者王湘穗写了《超限战》一书,在这本书里我们就提出了战争正在超越所有的领域和界限,美国人也在十几年后提出了超限战的模仿理论,名曰“混合战”,其实只是把“超限战”换了个说法而已。
乔良、王湘穗的著作《超限战》
美国的压力促使中俄彼此借力
我们应该把多种手段组合到一起,去与我们的对手进行周旋,中国今天有一样武器,不仅仅是经济工具,还是战略武器,那就是外汇储备。我们应该善于把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作为重量级的地缘政治加币缘政治武器。到今天为止,我们好像只会今天抛一点,明天再吃进一点。美国跟我们关系好转,就多买点,美国跟我们关系不好,就抛掉它几百亿。其实用外汇储备可以做的事情,远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只要多动动脑子,就知道如何去运用它。
最后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们一直主张不结盟,事实上威斯特伐利亚之后出现的那种国家间结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结盟是18世纪到20世纪前半叶地缘政治的历史沉积,正在成为过去时。那种长久的结盟实际上早已经被人类的自私自利所打破。在国家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这是源自于人类自私的天性,所以结盟是不可完全信赖的。但是结盟不可信并不意味着国家间不可以彼此借力。今天有人质疑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其实是完全不懂什么叫大国政治。对于我们来讲,今天跟俄罗斯走近,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彼此需要。我们需要彼此借对方的一只肩膀,扛住来自美国的压力。实际上不是别的原因,正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造成的共同的压力,使我们两国走近。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当年我们凭什么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使自己最终站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其中一个法宝就是广泛的统一战线。对中国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手段,统一战线不是战略,是策略,是大策略。对这门艺术,我觉得我们大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必须重新捡起来。
以上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大势。做为军人,通过分析研判,做出中国今天周边形势严峻但不会发生战争的结论,只是要让国人安心,而决不表明军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恰恰相反,这种时刻,中国军人同样必须像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所言:“做好今夜就开战的准备。”我们只有把战争准备做得越充分,越细致,战争才可能离我们越远。因为,今天谁也不敢预言:21世纪无大战。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