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SR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
——以鸡西市为例

2016-02-09张守忠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鸡西市脆弱性指标

■ 张守忠/胡 囡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2)

基于PSR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
——以鸡西市为例

■ 张守忠/胡 囡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2)

以鸡西市为例,从经济脆弱性内涵出发,基于PSR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了2000年以来鸡西市的经济脆弱性指数。结果表明:⑴脆弱性指数及发展压力、发展状态、应对能力3个要素的得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脆弱性有阶段性特征;⑵发展压力是引致脆弱性减小的最重要因素,而发展状态与应对能力的贡献较小且有明显的波动性;⑶节能减排和煤炭稳产是引致发展压力得分减小的主要原因,国企比重下降、产业结构转型、生产率提高是引致发展状态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应对能力得分下降主要归功于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增强及环境治理。建议通过调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深化国企改革、调整城市规划,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等措施,实现鸡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脆弱性;指标体系;PSR;熵权法;鸡西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向社会提供矿产品或其初级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为主要城市功能的城市[1],2013年国务院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2]。由于其依赖的资源多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资源枯竭型城市由此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迅速扩大,带动了资源型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资源渐趋枯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共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28.27%。由于驱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结构相对简单,支撑发展的关键资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3],所形成的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对区域资源条件及内外部变化特别敏感,且往往缺乏应对能力与选择,经济脆弱性特征明显[4],其转型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重大命题和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5],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可持续性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重要的分析工具[6-7],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孙平军、李博、李鹤等认为经济系统脆弱性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内外条件变化反应敏感且缺乏应对能力,使经济容易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一种状态[8-10],是系统内部与生俱来的属性和内部结构稳定性的外在表现形式[10-11],当抗干扰能力低于临界阈值时系统就会进入脆弱状态[12]。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多从敏感性与应对能力两方面选取指标或分别建立敏感性与应对能力的指标体系[11,13-15],孙平军等还增加了反映压力的指标[16],与之相似的还有李博等的研究成果[17]。一般认为脆弱性(V)与敏感性(S)呈正比,与应对能力呈反比,即V=S/R[4,11,13-15],也有学者将资源枯竭程度(K)纳入模型[18],据此构建了V=K×S/R的评价模型。大部分研究采用AHP、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价,苏飞等将SPA方法引入经济脆弱性研究[19],并对大庆进行了实证研究。经济脆弱性研究有以下不足[20]:①指标选取重视矿产资源,对土地、水、生态环境等考虑少;②多总量指标,少相对量指标,易受物价因素影响;③指标权重多采用主观赋权法,客观性不足。另外,由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同一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城市经济脆弱性的效用方向不同,如资源开发规模,既可能增强了敏感性,又可能提高了应对能力,易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鸡西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生产原煤7.39×108t。煤炭开发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GDP、工业增加值较1978年分别增长25.38倍、44.3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但依赖煤炭资源形成的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产业结构单一且层次低,接续产业发展缓慢,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较为单一,经济发展波动性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脆弱性,应用PSR模型构建经济脆弱性指标体系,并以鸡西市为例,通过综合测度评价其经济脆弱性的变化及原因,提出改善建议,以期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1 基于PSR的指标体系构建

1.1.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需要面对区域内外多重扰动因素的影响[10],这些扰动对经济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进而使经济系统表现出脆弱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脆弱性的诱发因素。这种压力对经济系统不利影响的程度与各自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条件有密切关系,其自身状态既是产生经济脆弱性的关键所在,又是采取应对措施减小不利影响并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扰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小扰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显然,脆弱性的大小既受发展压力大小影响,也取决于城市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自身状况与条件不同,内外部扰动对其影响的程度也就不同,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自然也不同。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是基于人类活动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压力,同时会改变资源环境的质量和数量及状态的因果关系建立的,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将如何做”来进行评价[21-22],恰好与脆弱性的诱发因素、根本原因、应对措施相吻合,故可以基于PSR模型构建鸡西市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脆弱性内涵及PSR模型出发,依据科学性、数据可获得性、系统性、可比性、替代性等原则,结合鸡西市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发展压力、发展状态、应对能力3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

1.1.2 个别指标计算方法

⑴煤炭产量波动性=|1-t年煤炭产量/平均产量|;

⑵居民收入弹性=鸡西市居民收入/黑龙江省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人口比重);

⑷三废综合治理率=(SO2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3。

1.2 计量方法——熵权法

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得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23]。主观赋权法主要有AHP、德尔菲法等,但主观性强,且多不能反映权重随时间的变化。熵权法是常用的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即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对评价的影响越大。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鸡西市经济脆弱性。

1.3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历年的《鸡西市国民经济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黑龙江年鉴》《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科技年报》。由于存在物价因素,凡涉及物价的指标,采用可比价格计算。根据指标与脆弱性的关系科学界定指标的效用,将鸡西市2000—2013年各指标数据代入熵权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表1)及经济脆弱性指数(表2)。

表1 鸡西市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2 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指数(2000-2013年)

2 鸡西市经济脆弱性分析

2.1 权重分析

从要素层看,三个要素的权重比较均衡。发展压力的权重最大,为0.3693;应对能力的权重居第二位,为0.3178;发展状态的权重最小,但与应对能力相差不大,为0.3129。从指标层看,各指标的权重也比较均衡,指标权重的变异系数仅0.14。煤炭产量波动性的权重最大,为0.0692,是唯一权重大于0.06的指标;最小的是产业结构转型系数,为0.0379,也是唯一权重小于0.04的指标。在7个权重大于0.05的指标中,除三废综合处理率外,其余6个指标全部属于发展压力,7个指标的合计权重为0.3818。在权重最小的7个指标中,有4个指标属于应对能力,表明鸡西市应对内外部不利影响的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2.2 脆弱性总体特征分析

2.2.1 脆弱性显著下降,但有阶段性

2000年,鸡西市的经济脆弱性指数为0.71(表2),是研究期内的最高值。到2013年,该指数下降至0.359,较2000年下降了49.48%,表明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显著下降。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2010年为快速下降期,除2002年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均稳步下降,脆弱性指数从0.71下降到0.34,年均减少0.037;2011—2013年为起伏波动期,脆弱性指数由0.34上升至0.359,其中前两年缓慢下降,2013年则明显上升。

从要素层看,发展压力、发展状态和应对能力的得分均下降,表明鸡西市经济面临的发展压力减小,自身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应对不利扰动的能力增强。发展压力虽然有3个年份有所上升,但其总体变化趋势与脆弱性指数最为相似,二者的相关系数达0.98。发展状态和应对能力虽然总体上下降,但有明显的波动。前者2000—2004年间基本保持不变,2005年明显下降后再次保持稳定至2007年,2008年后下降趋势明显。后者在2000—2008年表现为起伏波动,2009—2013年先下降再上升。研究期间,发展状态和应对能力下降速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3、3.84(表3),不仅明显高于脆弱性整体,也高于发展压力。

表3 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指数下降速度波动

2.2.2 要素层贡献率悬殊

受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等影响,鸡西市经济脆弱性3个要素的下降速度差异明显,进而带来对脆弱性指数下降贡献程度的差异。发展压力的下降速度最快,为-8.47%,得分减少0.207,降幅达68.34%,表明发展压力对鸡西市产生的不利影响显著减小,对脆弱性减小的贡献率1贡献率=100%×(末期要素得分-基期要素得分)/(末期总得分-基期总得分)高达58.98%,是引致脆弱性指数减小的主导因素。应对能力与发展状态的变化较为相似,分别下降36.82%、34.09%,贡献率分别为20.76%、20.26%,合计41.02%,尚不及发展压力的贡献率。2013年,应对能力和发展状态的得分仍然偏大,且明显大于发展压力,表明引致鸡西市经济脆弱性的根本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应对不利影响的能力不高,制约了鸡西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脆弱性要素分析

2.3.1 发展压力

2000年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污染物排放迅速增加,并带来巨大的资源供应和环境治理压力。我国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鸡西市通过项目审批、源头控制、推广节能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工艺等推进节能减排,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下降,减轻了节能减排任务对经济增长的制约。2013年,其万元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较2000年分别下降47.44%、53.08%、66.53%、74.07%。能源需求旺盛快速拉高煤价,带来鸡西市煤炭产量的高产稳产,减轻了煤炭产量波动对该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虽然居民收入弹性、经济增长率得分略有提高,但5个得分下降的指标合计减小0.247,对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指数下降的贡献率为70.27%,是引致脆弱性减小的主要原因。

图1 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指数趋势(2000-2013年)

2.3.2 发展状态

鸡西市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开发,对非煤经济的培育重视不够,“一煤独大”,经济结构僵硬,不能有效缓冲内外部扰动,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受煤价拉高和煤炭产能迅速提高影响,该市重工业产值比重、采掘业产值比重分别由67.69%、48.09%提高至79.05%、54.1%,得分分别提高0.026、0.03,提高了脆弱性指数。2008年,黑龙江省提出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鸡西市着重发展煤炭洗选、电力、煤化工等产业,同时加快发展食品加工、医药造、石墨开采与加工等产业。2013年,其煤炭采选、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加工、医药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电力等部门产值比重较2008年分别提高4.81、1.48、5.22、2.31、0.87、2.4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转型度、原煤入选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增加值得分相应减小0.003、0.023、0.044、0.017,合计减小0.087,对脆弱性指数减小的贡献为24.79%。国有工业经济比重由65.16%下降至40.9%,得分减小0.04,对脆弱性指数减小的贡献率为11.4%。可见,国企比重下降、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高是发展状态得分下降的根本原因。

2.3.3 应对能力

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粗放的经济发展、单一且低层次的产业结构、缓慢的结构调整,制约了鸡西市的应对能力。虽然鸡西市2013年的人均GDP、科技服务及地勘人员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三废综合处理率较2000年分别提高3.17、0.71、1.23、0.25倍,得分相应减少0.048、0.016、0.027、0.037,对脆弱性下降的贡献率合计达36.57%,但其第三产业比重、制造业投资/采掘业投资、科技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分别由41.41%、2.78、0.78%下降至32.29%、1.21、0.75%,得分合计提高0.056,基本上抵消了前述4个指标的贡献,并造成应对能力得分在脆弱性指数中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14年中,除2000、2001、2003、2004年的得分比重低于30%外,其余10年的比重均超过30%,2008、2012年的比重甚至超过40%,平均比重为33.7%。显然,低层次的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不足仍然是当前鸡西市应对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脆弱性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反映,本文基于PSR模型,从发展压力、发展状态、应对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枯竭型城市鸡西市为实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认识:

⑴2000年以来鸡西市经济脆弱性明显减小,发展压力是引致脆弱性减小的主要因素,发展状态与应对能力作用相对较小;

⑵要素层得分均下降,但发展状态与应对能力下降不明显,是制约鸡西市经济脆弱性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⑶节能减排和煤炭稳产是发展压力减小的主要原因,国企比重下降、产业结构转型、生产率提高是发展状态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应对能力下降主要归功于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增强及环境治理。

对鸡西市而言,必须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的应对能力,减小内外部条件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在继续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加大与之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拓展、拉长产业链。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服务贸易等,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新的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

⑵加大科技投入,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效益。

⑶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优惠政策和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措施,深化国企改革,调整城市规划,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24]。

⑷加大矿区生态治理与土地复垦,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1]王杨,雷国平,宋戈.煤炭枯竭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8):40-43.

[2]陈丹,王然.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黄石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9):57-61.

[3]梁增贤,解利剑.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5):40-46.

[4]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J].煤炭学报,2008,33(1):116-120.

[5]熊剑平,刘承良,张传琪,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评价与接续选择——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8):1282-1287.

[6]CUTTER S L.The vulnerabilit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vulnerabilit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3,93(1):1-12.

[7]KATES R W, Clark W C,Corell R,et al.Environment and developm 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J]. Science,2001,292(5517):641-642.

[8]孙平军,修春亮.东北地区中老年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935-942.

[9]李博,佟连军,韩增林.东北地区煤炭城市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10,29(2):361-372.

[10]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J].煤炭学报,2008,33(1):116-120.

[11]孙平军,修春亮.阜新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区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3):1-7.

[12]王岩,方创琳,张蔷.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755-768.

[13]苏飞,张平宇.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7):1267-1274.

[14]那伟,刘继生.辽源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5):666-672.

[15]王士君,王永超,冯章献.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发生过程、机理及程度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3):397-402.

[16]孙平军,修春亮.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1,30(2):301-310.

[17]李博,佟连军,韩增林.东北地区煤炭城市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10,29(2):361-372.

[18]孙平军,修春亮.辽宁矿业城市经济系统应对能力分析与脆弱性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4):22-27.

[19]苏飞,张平宇.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J].地理学报,2010,65(4):454-464.

[20]张守忠.我国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综述[J].资源与产业,2015,17(6):24-28.

[21]陈红艳,许长新.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金融效率分析[J].特区经济,2006(11):85-86.

[22]阚俊峰,汪云甲,秦臻,等.ArcGIS在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1(2):129-132.

[23]李因果,李新春.综合评价模型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97.

[24]赵文祥,李颖娟,敖国杰.资源枯竭型城市: 调整城市规划促进就业[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7):13-14.

Economic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PSR Methods—A Case Study of Jixi City

ZHANG Shouzhong, HU Nan
(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e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China)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i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Jixi City as an example, we buil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PSR model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nd calculate the index of economic vulnerability in Jixi City since 2000 with EVI entropy weigh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ly, the score of three element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hich are vulnerability index and development pressures, development status, ability to respond respectively, but the vulnerability shows a stage characteristic; Secondly, development press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causing vulnerability reduction, whil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sponse capacity have the smaller contribution, and there is signifcant volatility; Thirdl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stable coal output is the main reason causing the reduction of score of development pressure; The score of development state declines is caused by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cline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The declines of score of ability to respond is mainly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ment of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inally, we promot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economic vulnerability; index system; PSR; entropy method; Jixi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07-0047-06

2016-05-06;

2016-06-01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软课题支持项目(MTRKT2015014)

张守忠(1977-),男,山东省莒南县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土地评价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鸡西市脆弱性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鸡西市防御洪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黑龙江鸡西市第四届教师微课制作技能竞赛活动落幕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2套鉴别品种对哈尔滨市、鸡西市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