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保经办渐入标准化轨道

2016-02-09尚芳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办社会保险标准化

■文/本刊记者 尚芳



社保经办渐入标准化轨道

■文/本刊记者 尚芳

总结“十三五”经验,提出“十三五”理念,描摹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渐入标准化轨道的路线图,2015年11月27日,社会保险标准制定和国家级社会保险综合标准化试点推动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召开。

2009年7月,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十二五”期间,人社部先后出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规划(2011—2015)》等一系列文件,规划了社保领域34项标准。目前,34项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启动,且有14项标准已发布。同时,“十二五”期间还启动了26个国家级社保综合标准化试点。

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社会保险管理局成为全国社保领域第一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对于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后的变化,昌吉州社保局局长吴建琴深有体会:“通过政策法规执行标准化,解决了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的问题;通过经办规程和管理规程标准化,解决了如何为的问题,实现了事事有标准,岗岗有规范,确保社保经办管理依法合规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政策和均等化的服务。基金的安全运行也得到了保障。”吴建琴认为,标准化影响了行为理念和工作习惯,是对“微权力”的控制,使得科学的管理理念成为社保工作的自觉行为。江苏省无锡市社保中心副主任沈挺也认为,因为经办能力建设向标准化方向推进,以往薄弱的经办力量和日益增加的经办业务种类及工作量之间的不平衡得到了有效缓解。

“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是过去5年社会保险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体现之一,同时也为今后社会保险更加公平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晓义认为,标准化是整合管理服务资源,从整体上提高社会保险运行效率的必然路径。

试点过程中也存在已有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化工作不匹配,信息化建设和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步伐不一致、不能及时跟进等问题。对此,吴建琴和沈挺提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贯彻,与信息部门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合作等建议。

“面对复杂纷繁的局势,信息数据标准化是正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支撑。因此,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方面要加快步伐,同时还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守法依规,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胡晓义指出标准化建设要做到:信息的标准化支持正确决策,管理的标准化支持提升效率,服务的标准化赢得口碑。

结合人社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保险标准贯彻实施的意见》,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书记周红介绍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保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丰富完善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指导地方建立社保标准体系,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社会保险标准体系建设,地市以上城市全部建立和运行地方社保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意见》贯彻实施,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加大社保标准化工作宣贯力度,力争到2020年,在县以上社保经办机构全面落实“统一业务术语、统一服务形象、统一服务流程”的基础上,社保标准贯彻实施实现“规范基础管理,规范风险防控,规范评价体系”。

“社保标准化建设没有终结点。”胡晓义强调,“十三五”期间,不仅要思考标准化工作如何更好地与政策制定和信息化结合,同时还要面对三个问题和四项任务。三个问题首先是成熟性与前瞻性如何把握的问题,其次是标准化的操作性问题,最后是标准的制定问题,不仅有制定标准,还要有修订标准和废弃标准。四项任务则指补齐任务,即在34项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标准,形成体系;完善标准的修订;对已有的标准抓贯彻落实;巩固创新工作机制和骨干队伍。胡晓义同时提出要坚持“四个理念”,即坚持系统化建设、科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提升。

猜你喜欢

经办社会保险标准化
社会保险
标准化简述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社会保险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