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倍“对华包围圈”思路为何走不通

2016-02-09

新传奇 2016年48期
关键词:包围圈日方对华

安倍“对华包围圈”思路为何走不通

安倍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会见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安倍把此次会见视作继续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的第一步。图为安倍与特朗普合影

近期以来,日本外交动作频繁。9月以来,先后有印度、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访问日本。据日媒分析,安倍晋三欲通过加强高层往来的方式进一步打造其“对华包围圈”,中国应如何应对?

“环中国外交”意在借外力掣肘中国

日本问题专家张伯玉研究员认为,自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日本外交的对华博弈色彩逐渐加强,且明显出现更多借助外力围堵、遏制中国的迹象。

也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安倍上台后展开了“环中国外交”,几乎在两年时间内跑遍了中国的周边邻国。每到一地,他都要或明或暗地谈起中国,希望对方能在对华问题上“有所作为”。而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出于各种利益考虑,也会跟随安倍起舞,或最起码给予一定的附和。例如,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在任期间,无疑对日本介入南海的政策予以了相当程度的配合。在日方看来,这显然有助于日方的对华博弈。如果从经济层面看,日方加强了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投资,兴建了一些企业,并且对缅甸等国着力颇深。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对华包围圈”的重点还包括印度。由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存在领土问题。日本一直希望把印度推向对抗中国的前台。因此日本不仅要向印度开放军售,还要对印度提供核技术支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也并不会为日本“火中取栗”。

实际上,安倍外交政策“腹背受敌”

首先,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日本的“对华包围圈”其实并非日本单独建立的,而是日本依托美日同盟建立的,这一点日本心里也很清楚。正因为如此,特朗普的上台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总体上来看,他似乎对“重返亚太”之类的战略缺乏希拉里那样的兴趣。即使美国军方、国务院等部门继续推动过去的亚太政策,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这是日方极为担忧的。

另一方面,特朗普提出上任第一天就要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让日本失去了打造“包围圈”的若干政策手段。没有TPP的吸引力,一些中小经济体又为何要与日本“绑定”在一起呢?

安倍在TPP问题上同特朗普的会谈出师不利,与俄罗斯关于“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领土的谈判目前也阴云密布。消息说,今年9月安倍在俄罗斯称“普京总统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刚夸耀完两国“蜜月”一般的关系,但11月19日的首脑会谈上情况发生了变化。普京在记者会上就俄日领土谈判斩钉截铁地表示,“绝非简单的问题”。安倍在会谈后表情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称“向前推进一大步并非易事”。

不仅如此,在安倍首相邀请普京总统下月访日,寻求解决领土争议问题的当口,俄太平洋舰队机关报11月22日“爆料”称,俄在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了两种岸基反舰导弹。此举意味着北海道已全部纳入俄导弹射程范围。

安倍密集出访东南亚,分析人士认为,日本首先是欲利用海洋问题牵制中国,而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无疑是其眼中的重要棋子。

此外,有日媒指,安倍的“经济外交”也不大顺利。“日本经济新闻”说,越南日前宣布终止日本等获得订单的核电站建设,日本核电出口遭遇挫折。这虽然是日本民主党政权时期的计划,但安倍内阁也一直作为少数有前景的出口项目予以推进。如果支撑日本增长战略的TPP和基础设施出口都不顺利,安倍的经济运营也将笼罩阴影。

“包围圈”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那么在这种变化背景下,日本的“对华包围圈”会受到何种影响?

张伯玉表示,即使从过去几年来看,日本的“对华包围圈”也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过“圈”,只是在某几个点上曾经收到过暂时的所谓“进展”,而这些“进展”也很快随着时间变化而消失。

究其原因,日本的这种思路是完全走不通的。

首先,不断发展的中国保持了与周边国家的总体良好关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成就,也是日本无法直面的事实。近几十年来,周边国家普遍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良多,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社会交往也日趋密切。即使从日本最念念不忘的“领土问题”来看,中国与绝大多数陆上邻国都已经最终确定边界。个别没有确定边界的国家也与中国保持着沟通和基本信任,并没有日本从中“挑唆”的空间。日本营造“包围圈”几年来,并没有哪个国家真正走上对华对抗的道路,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其次,如前所述,在特朗普上台后,日本首先要花费相当气力来协调美日同盟,并重新明确美日同盟的方向和地区任务。在此期间,日本很难在借助美日同盟的效果去拉拢中小国家。

最后,中日综合国力对比正在逐渐变化,即使单从“能力”层面上说,日本也不可能建成对华包围网。中日经济实力的对比正在逆转,中国外交影响力和对地区事务的话语权也在逐步上升。日本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砝码越来越少。在这种大前提下,日本不可能把任何一个国家真正推向中国的对立面。

总体而言,可以预期的是,安倍政府在外交上打造“对华包围圈”的动作还将持续。但是,从长期来看,从大局来看,日本的“对华包围圈”战略难有成效,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国际先驱导报》2016.11.22、中新社2016.11.24等)

猜你喜欢

包围圈日方对华
热气球的逃生路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走出负能量的“包围圈”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汉方、韩方、日方,自然酝酿完美养肤力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