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临床观察

2016-02-09王秋彬谢晶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照海足踝肌群

王 飞 王 丹 孙 琦 王秋彬 谢晶军

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临床观察

王 飞 王 丹 孙 琦 王秋彬 谢晶军

脑卒中;足下垂;针灸治疗;运动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中老年多发病,病死、残率高,致残率可达70%左右[1],行走能力缺失、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足下垂作为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之一,往往是影响患者步态恢复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足下垂发病机理多为踝部屈伸等小腿前侧主要肌群如胫前肌等肌肉肌力下降,以及小腿后侧肌群如小腿三头肌及踝关节痉挛导致,其临床表现为足部不能背屈或者背屈能力减弱,行走时足尖先触地的一种表现[2]。本研究将针灸与运动康复训练相结合,研究其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5年8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40 40年龄(岁)62.20±10.22 63.20±13.42病程(天)56.28±41.22 60.68±45.27性别(例) 患足(只)男 女左 右22 21 18 19 14 17 26 23

1.2 纳入标准 (1)脑卒中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2)经影像学MRI或者CT证实;(3)有偏瘫症状,且存在偏瘫侧足下垂,踝关节不能背屈或者背屈能力下降;(4)神志清楚,能积极配合治疗,基本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体征基本未再发展;(5)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下肢关节疾病、存在骨关节炎或踝关节损伤者;(2)既往有腰椎或者骶椎椎管狭窄者;(3)既往有患侧下肢周围神经损伤者;(4)既往有中风病史者;(5)合并心、肾功能衰竭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营养脑神经、改善脑血液循环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在我科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对照组:运动疗法:(1)仰卧时做好良肢位摆放,对患者患侧小腿三头肌痉挛进行被动牵张,抑制小腿肌肉的痉挛[3];(2)用冰块快速刺激足背皮肤3~5s;(3)对患侧小腿前侧肌群和小腿外侧肌群进行运动诱发和加强训练,增强患足背伸和外翻力;(4)站斜坡板及电动起立床;(5)通过静态及动态平衡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6)通过肢体负重和步行时迈步相足背屈能力训练,提高患者步行能力。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30天为1个疗程[4-5]。治疗组:在上述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取穴:取患侧阳陵泉、丘墟、绝骨、解溪、照海、大都。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0.5~1寸,针刺上述穴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得气后停止并留针,1天1次,每次留针40 min,30天为1个疗程。

2.2 评价方法[5]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足下垂侧踝关节跖屈时小腿后主要肌群(主要为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改良Lovett肌力测定法评定足下垂侧小腿前主要肌群(主要为胫前肌)肌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Carr-shepherd步行评定量表评定步行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能力。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结 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4 讨 论

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是常见脑卒中后遗症,属于脑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偏瘫,直接发病机制为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偏高以及胫前肌肌力减退。主要表现为足踝背屈无力,或者足踝部内翻及跖屈痉挛,行走时足尖落地[6]。

足踝部痉挛是脑卒中后遗症足下垂原因之一,足踝部痉挛原因为足踝部主要肌群肌张力增高,肌张力的增高严重妨碍患者疾病的康复,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放松肌肉,从而有效降低足踝部主要肌群如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胫前肌肌力下降也是足下垂原因之一,怎样提高胫前肌肌力对于脑卒中后遗症足下垂的恢复至关重要,而运动疗法中的肌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胫前肌肌力,反复长期重复的训练可恢复胫前肌肌群肌力,使足踝周围肌群肌力达到生物力学上的平衡,从而恢复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足下垂的出现[7]。

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中医来病机为气血亏虚、阴阳平衡失调。本临床研究主要选取穴位为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丘墟、绝骨、解溪、照海,大部分选穴为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上主要穴位,而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循经之处分布在小腿三头肌、胫前肌及足踝上,遵循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8],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照海为足少阴、阴跷脉交会穴,针刺太溪、照海滋补肾阴,使得筋脉濡养;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为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功能,三阴交为三阴交会穴,十总穴之一,照海穴为八脉交会穴,针刺血海、足三里穴、三阴交、照海可以舒经活络,调和气血,消除局部肌张力过高,肌肉僵硬,缓解足踝痉挛,促使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恢复[9-10]。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踝关节跖屈小腿三头肌张力、胫前肌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均显著改善(P<0.05)。认为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足下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4:49-54.

[2]励建安,王彤.康复医学[M].科技出版社,2002:187-217.

[3]许光旭,顾绍钦,孟殿怀,等.下肢痉挛偏瘫患者的步行效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1):2166-2169.

[4]Foley N,Murie-Fernandez M,Speechley M,et al.Does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equinovarus deformity following stroke with botulinum toxin increase gait velocity A systematic 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10,5(13):1-8.

[5]Sabut SK,Sikdar C,Mondal R,et al.Restoration of gait and motor recovery by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in persons with stroke[J].Disabil Rehabil,2010,32(19):1594-1603.

[6]朱镛连,张皓,何静杰.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24-225.

[7]金凤然,李敏,周秀红.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12):1897-1898,1903.

[8]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6.

[9]张千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5):461-462.

[10]王秀汝.早期介入传统中医康复的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 (18):87-90.

(收稿:2015-11-04 修回:2016-01-30)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王飞、王丹、孙琦、王秋彬)、针灸科(谢晶军)(湖州 313000)

王飞,Tel:13757207266;E-mail:wangfei123456@hotmail.com

猜你喜欢

照海足踝肌群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照海穴的临床应用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针灸大成》中照海穴探析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足踝外科学组25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