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门随长征到达陕北的过山炮

2016-02-08梅兴无

老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王震贺龙陕北

文 梅兴无

一门随长征到达陕北的过山炮

文 梅兴无

80年前,在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一位叫张振汉的国民党军队的中将纵队司令,是唯一一位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国民党军队将领;还有一门“七生五”过山炮(即口径为7.5厘米的山炮),是唯一一门随红军到达陕北的山炮。张振汉和山炮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张振汉被山炮炸伤

1935年6月14日下午,位于鄂西咸丰县忠堡镇的构皮岭内,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振汉的3个支队,被从天而降的贺龙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切成了3块。经过3天鏖战,张振汉带的左支队被红军零敲碎打吃掉了大半,身边仅剩下司令部和特务营。

红六军团政委王震从指挥所冲出来,带领51团对张振汉司令部发起攻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几乎每一处田埂、石堆、工事,都要经过反复争夺。

擒贼先擒王。贺龙把“七生五”过山炮调来,炮兵连长刘彬连发4枚炮弹,3枚飞入张振汉的司令部,他的参谋长、卫兵被炸死。他自己虽然幸免一死,但左脸颊被炮弹溅起的碎石划了一道口子,满脸血污。

司令部被山炮打掉,张振汉手下的人马顿时乱作一团,四下逃窜。

王震率突击队趁势发起攻击,敌溃兵全部成了俘虏。王震威严地立在俘虏群前,犀利的目光在俘虏中来回扫射着,最终落在一个扎眼的士兵身上。那士兵高大的身躯被一套窄小的士兵服裹着,胸脯的肌肉从上衣缝里鼓了出来,王震厉声喝问:“你是张振汉?”

张振汉只得硬着头皮承认,并不情愿地走出了俘虏群。见王震一手提马刀,一手拎驳壳枪,腰上插着两颗手榴弹,料他是个连长,张振汉便说:“连长,我想见贵长官……”旁边的红军战士听着都乐了,告诉他这就是我们的军团政委。

王震押着张振汉去见贺龙总指挥。“哈哈,少见呀,张司令!”贺龙摇着大蒲扇,“你从1931年就吊在我贺某屁股后面转,赌咒发誓要‘活捉贺龙’。没想到吧,今天却被我贺龙活捉。张司令,作何感想呀?”

“惭愧,惭愧……”张振汉低下了头。

炮打龙山城

贺龙把张振汉交由红军保卫局看押。张振汉十分紧张,担心自己被杀掉,因为4年前国民党军队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俘虏后,不久就被公审处决了。

贺龙单独和他谈话,给他交底:只要他将功折罪,就死罪可免。

忠堡战斗后,红二、六军团包围了湘西龙山县城,以制造新的围点打援战机。可围城长达一个月,国民党的大部队始终未被调动。贺龙认为,要打就打狠一点,将敌人打痛,除加强部队突击外,山炮也被调了过来。可炮兵连连长刘彬伤势较重,不能参战,炮兵连其他战士只会放,却瞄不准目标。

贺龙想到了张振汉,他是保定军校炮科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属于炮兵专家,请他指导打炮肯定没问题。可张振汉却迟疑了。贺龙看透了他的心思,说:“朝‘自己人’下不了手,对不对?说实话,你那些‘自己人’救不了你,你只有自己救自己。”张振汉听懂了贺龙的弦外之音,立即应承下来。

贺龙指着城头上那两个吐出机枪火舌的碉堡说,炮弹只有两发,就看你的本事了。张振汉目测指量,调整炮位角度,红军战士立刻引发炮弹,随着两声巨响,两个碉堡被炸飞,机枪声戛然而止。贺龙向他伸出大拇指说:“你为红军立了一大功!”

分拆山炮过雪山

1935年11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二、六军团决定突围长征。贺龙、萧克找到张振汉,询问国民党军队北方兵力部署情况。红军指挥部参考了他提供的“军情”,迅即作出了南下湘中,突破沅(江)、澧(水)防线的战略决策。

张振汉被迫开始去体验一次只有伟大军队才能进行的伟大长征。当时红军只给军团级以上高级干部配备骡马,副团以上干部三四个人共用一匹骡马,用来驮运行李,却给张振汉专门配了一匹骡马。张振汉再次被震撼了,决心要为这支可敬的军队尽自己的一份力。

1936年1月29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清水江上架桥,因水流太急,三角架一时难以固定。张振汉赶到现场指导,用大石头绑扎三角架,再固定在水中,一座简易桥梁很快就被架起来了。红军到达金沙江时,因没有船只,两万人马被堵在江边。根据张振汉的建议,红军砍伐竹子扎排渡江,使两万人马成功渡到了对岸。

翻越大雪山前,张振汉看见一群战士围着那门“七生五”山炮议论着。原来为了轻装上阵,红军决定忍痛炸掉山炮。炮兵出身的张振汉对炮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提议说,重装备对部队十分重要,可以把山炮分拆背着走。贺龙采纳了他的建议。张振汉亲自操作,同红军战士一起把山炮拆卸开来,然后分散背扛。

张振汉骑着骡马,跟着部队沿着“之”字形路朝着玉龙雪山顶迈进。可越往上路越难走,突然骡失前蹄,张振汉因失去平衡滚下了山。战士们惊呼着,摸爬到谷底找到了已被摔得奄奄一息的张振汉,硬是用担架将双腿骨折的他抬过了雪山。

进入茫茫无际的草地后,这位一向养尊处优的国民党军队司令,又面临着饥饿的考验。看护张振汉的红军战士,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为数很少的一点干粮和费很大劲才弄到的野菜留给张振汉吃,帮助他顺利地走过了草地。

张振汉跟随红军不但完成了肢体上的长征,而且完成了心灵上的长征,他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情感及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七生五”山炮的部件被红军战士背过雪山草地后,在张振汉的指导下,又被重新组装起来。山炮在征战中继续大显神威,之后又跟随它的主人一起到达陕北。

张振汉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他,并安排他到红军大学当军事教员。那时延安实行供给制,张振汉却获得了特殊待遇,每个月还可领到几块银圆的薪饷。

新中国成立后,张振汉担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1959年,筹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时,贺龙下令寻找到了这门有着传奇经历的山炮,将它交给了军事博物馆收藏、陈列。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王震贺龙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要是”的作用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办”“为”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