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养老服务业“蓝海”

2016-02-08老树

老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蓝海服务业养老

文 老树

开启养老服务业“蓝海”

文 老树

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夕阳红”事业,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这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简政放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多重意义。

供需错位 矛盾突出

3月16日新华网的文章《养老产业需求日益凸显医疗护理服务将成重点》指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需求日益凸显,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据联合国预测,我国202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按照老龄人口月均支出2000元计算,到2020年,养老市场空间可达6万亿元。

我国现在大多数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础生活照顾服务,难以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而医疗护理服务恰恰是整个养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因此,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深化,专业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供给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数据显示,至2020年,我国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老龄人人数将达4033万人,需求正逐步增大。

9月8日环球网的文章《公建民营缓解养老一床难求》提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养老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养老机构4.4万多家,其中超过7成属于公办养老机构。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我国的养老机构却捉襟见肘。

一方面,现有的公办养老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增长的养老需要,养老经常陷入“一床难求”的窘境。北京退休老人朱先生说,他看中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公立养老院,已经在那里排上队,但他觉得自己没有机会享受到那里的服务了。“我前面排着几十号人。工作人员说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里面的人出去了或者去世了,后面的人才有机会进去。我都73岁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朱先生说。另一方面,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却因难以得到与公办养老机构同样的待遇,缺乏政府在用地、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而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养老机构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不接受较严重失能和失智的老人。北京昌平区的李女士想给半身不遂的母亲寻找一个合适的养老院。她打了很多电话,对方的回复都是只接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

政策引导 提升水平

3月11日中国新闻网的文章《发改委:继续做好养老服务业政策研究和储备工作》提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了30多个配套文件。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本地区实施意见,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制定了养老服务专项地方性法规。各地还陆续出台了居家社区养老补贴、信息化平台、购买服务等措施。

10月21日新华网的文章《多部委联合发文支持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讲到,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经济韧性,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拟通过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有效增加供给总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10月12日人民网的文章《深改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称,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提出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民资入驻 模式创新

5月30日新华网的文章《民政部: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认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下,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增加,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程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3,677家,占比29.3%。在有些地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公办养老机构,民间资本日益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此前公布的首批1043个PPP(政府与私人组织为提供公共服务而通过正式的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项目中,涉及养老、健康养生类的项目共有46个,总投资近300亿元,项目的运作将起到示范效应,民营资本的进入模式更加清晰和可靠。

9月30日新浪网的文章《候鸟式养老渐成新宠各路资本涌入掘金》提到,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生态养老这一全新模式引发广泛关注,各地区纷纷开拓资源来发展养老产业,旅游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的省份更是开发候鸟式养老产业,积极盘活旅游资源。曾有一组调查数据表明,近几年,海南、云南、广西等地为吸引到南方过冬的北方老年人,特别推出养老中心、家庭旅馆等配套方案,每人每月费用在1500~3000元不等,这与老人们在哈尔滨每年需要缴纳的取暖费及食疗等费用基本持平。

从资本参与的角度来看,候鸟式养老的确引起了资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来看,现有项目中的社会资本注入比例很高。据了解,保险企业、房地产企业、旅游企业、医疗健康企业等现阶段集中投资养老的业外企业,大部分都欲着重介入候鸟式养老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养老市场的投资。

9月28日光明网的文章《新型老年公寓探索养老新模式》称,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政策研究室曾对北京1600余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数达1000余人。近些年,老年公寓越来越普遍,很多老年公寓已经不再是独立的慈善或者福利机构,反而变成了一种需求,甚至有人在未退休之前就开始预订老年公寓。在一则关于“发展养老最紧迫的任务”的投票中,参与投票的100位网民中有21%选择了“加大公益性养老院建设”。不少网民发言:“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做儿女的肯定舍不得让他们去受苦,只有将养老院设施建设提升上去,才会更放心。”

前景看好 挑战犹存

10月18日网易的文章《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市场如何从政府手中“接棒”?》讲到,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9073”的养老方针(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后,大举进军养老产业的企业大多通过启动养老地产,在城市远郊建设一站式养老社区等养老综合体,但数据显示,这些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高达48%。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认为,这些民营养老机构的尝试基本可以宣告失败,并指出部分企业在远郊受挫后,于2015年重回社区,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了跑马圈地似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且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核心,但几乎均是亏损的。

养老产业具有的微利性、缓慢性和公益性等特点,使得该产业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目前在中国,政府与企业胶着在一起,市场并不完全具备从政府手中承接养老服务的条件,其中一个表现为,中国的老年照护需要1000万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事该工作的仅有60多万人,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拿到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资格证。

10月12日人民网刊登的文章《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如何做好这块“蛋糕”?》提到,养老产业成了很多人眼里尚未开掘的“金矿”、美味的“蛋糕”。如何把这块蛋糕真正做大做好,让老年人可心又可口,还需不断地摸索和实践。

这次国家出台的《意见》里面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多层次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第二,进一步克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在城乡分布非常不均匀的情形;第三,有效解决机构补充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第四,做好养老市场分类工作;第五,做好医养一体化跟养老体系相结合的配套工作,把养老体系与医保、社保体系相结合;第六,有效管理乱收费的问题。

10月19日光明网的文章《市场放开监管要“补位”》认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后,政府监管责任不容忽视。近年来,诸如虐老、火灾等发生在个别养老机构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敲响了养老机构管理的警钟。少数民办养老机构为节约成本,在消防措施未达标、护工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就投入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企业打着“养老”旗号骗取财税、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造成资源浪费。可以预见,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各类社会化养老机构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关部门应健全监管体制机制,确保行业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链接:国外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德国近年来,德国兴起了一种名为“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独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们自发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互相帮助,一起参加社会活动。为解决老年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德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叫“储存时间”的特殊政策。即年满18周岁的公民利用休息日在老年公寓做义工累计服务时间,换取日后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服务。

瑞士瑞士的养老院特别强调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要被广泛关注,养老院要有公共会客厅,甚至包括图书馆、宗教活动场所,以方便老、中、青三代聚在一起搞各种活动。在巴塞尔有一个养老社区,里面可以踢足球、买东西,让老年人能够体验社区般的生活。有时,养老院还会从外部引入第三方照料人士,和老人一起来做饭。

美国美国设置了非营利机构——老年化全国理事会,帮助老年人查看是否获得了应得的所有福利。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遍布全美,他们会提供信息,有互助小组,还有24小时热线。纽约还有个“老年人服务项目”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药物管理。

新加坡新加坡是实施住房养老模式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退休者将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金融机构,按月从该金融机构获得现金收入,退休者仍住在自己的住房内。但这一模式总体占比很低,只是一种可选择的养老方式。

日本为了应对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日本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发展养老业,以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需求。日本政府将养老方式分为多种类型,有“半托制”老年公寓、社区互助的居家养老,还有看护养老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爱好来自由选择。

责编/清风

猜你喜欢

蓝海服务业养老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养生不是养老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养老更无忧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