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思考

2016-02-08陆建松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展品博物馆科技

陆建松



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思考

陆建松①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实践的观察,就科技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借鉴发达国家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就如何加强科技博物馆建设管理、提高其建设质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科技博物馆;建设问题;发展对策

我国科技博物馆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以数量和规模增长为主要特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的迅速发展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的重视,我国的科技博物馆也将面临一个发展的转折点,即在数量继续迅速增长的同时,将进入以提高建设质量、水平和能力为主要特征、以内涵式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分析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思考发展对策,将为我国科技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 不按博物馆建设科学程序和管理要求运作

博物馆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程序多、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强。从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讲,依次是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学术资料和展品形象资料整理研究、展览内容策划与设计、展示形式初步规划、建筑设计与建造、展览深化和施工设计、展项二次设计与研发、布展工程实施。

但在科技博物馆建设实践中,由于建设方普遍缺乏博物馆建设经验,不懂博物馆建设的科学程序和管理要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按博物馆建设的科学程序做,造成程序混乱,严重影响博物馆建设工程的质量,特别表现在:没有做科学的总体规划,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不断调整,造成大量时间和经济上无谓的浪费;先造建筑,后搞展览,展览被迫去适应空间;主次颠倒,重建筑形态,轻建筑功能,重建筑,轻展览;没有做科学的建筑设计工艺任务书,造成博物馆建筑功能适应性差,功能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博物馆日后的使用;对每个建设环节——建筑设计、内容设计、工程委托、形式设计、展项研发、工程监理、工程决算等的管理要求不清楚,造成对博物馆建设质量和经费预算的控制不力;不重视展览内容策划,在不具备规范的展览内容脚本和展品清单的前提下,就让展览公司去搞展览[1]。如此等等,严重影响了科技博物馆建设工程的质量。

因此,要保障我国科技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强化公共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对科技博物馆建设的研究、培训与管理。

二、 不重视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

在所有公共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大剧院、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中,博物馆建造工程是最为复杂的工程。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形态和功能上,更表现在其展览工程上。要确保博物馆建筑功能的适用性、艺术形象的标志性和文化性,展示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以及制作布展工艺的严肃性、技术的可靠性、造价的合理性,必须在建馆前对博物馆建造工程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即要对博物馆的建造工程作总体规划。

在美国,这一工作被称为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一般来讲,总体规划要研究和明确如下内容:

1. 博物馆建设动因分析;

2. 博物馆机构整体规划;

3. 博物馆建设资源分析;

4. 观众参观体验规划;

5. 博物馆建设实施规划。

所有的规划和执行都需要遵循博物馆的使命、目标和愿景。总体规划书是指导博物馆建设的总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路线图,科学严谨的总体规划是博物馆建造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但从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实践看,建设方很少认真做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书,很少对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做深入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所谓的项建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往往名不副实,对博物馆建设不能真正起到行动纲领的作用。例如对博物馆建设的目的、目标和使命往往似是而非,多半由“长官意志”决定;对博物馆建设的展品和学术支撑往往准备不足,严重影响此后展览的质量;对博物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以及投资估算往往是拍脑袋决定,不断变更投资预算;对观众需求以及展览的主题和教育活动不做认真的分析和规划,造成建成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不受观众欢迎;对博物馆建设的任务、科学流程及管理要求和时间进度等也心中无数,反复折腾,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巨大浪费;对未来的营运,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运营费用缺乏科学规划,建成后往往陷入运营困境。总之,由于不重视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项建书名不副实,必然使整个博物馆建设工程置于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之中,建到哪里,算到哪里,从而严重影响博物馆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避免博物馆建设工程的随意性及其带来的被动和问题,强化博物馆建设工程的可控性,有序推进博物馆的建设工程,保障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必须对博物馆建设工程进行科学严谨的总体规划,这是建造成功博物馆的重要前提。

三、 不重视博物馆建筑功能规划

建筑是博物馆活动的舞台,一个合适的舞台是博物馆工作和活动(尤其是展览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形随功能而生”[2],即“功能第一”。因为博物馆不是纪念碑,而是“容器”。从博物馆的功能需求看,一般有展示功能、收藏功能、行政管理功能和公共活动功能,对应的博物馆建筑就有上述建筑功能分区。进一步,各功能区的面积如何分配?宜安排在哪个相对空间区位?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有什么要求?每个功能区的空间要求?这些除了博物馆的共性外,都因博物馆的类型、规模和具体需求不同而不同。再进一步,每个功能区的空间要求也不同。以展示功能区为例,一般有常设展厅、专题展厅、临时展厅,分别需要几个?各自需要多大面积?空间位置宜在哪里?空间布局关系是并联、串联还是放射状分布?它们各自的层高、柱距、宽度、采光、荷载、走向有什么具体要求?是否有特殊空间(如下沉或抬高)的要求?这些也因展览的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表现方式不同而各有不同要求。收藏功能区、行政管理功能区和公共活动功能区也都因博物馆的类型、规模和具体需求不同而不同。

然而,在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实践中,称得上合适的博物馆建筑并不多。普遍存在重博物馆建筑形态、轻博物馆建筑功能的现象。博物馆建筑大多存在建筑功能适应性的问题:或博物馆建筑各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或博物馆功能要素不配套或不齐全;或展示空间的展示面积、层高、走向、宽度和布局不适应布展的需要;或博物馆的观众进出、工作人员进出、物资设备进出功能动线规划不当等。如此不仅严重影响到建成后博物馆工作和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造成空间浪费或运行成本加重。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建设方普遍不重视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编写,仅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要求说明,有的甚至连建筑设计任务书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建筑师不了解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边界和需求,即便是天才建筑师也难以规划设计出合适的博物馆建筑来。

建筑设计任务书是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只有认真做好一个规范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对博物馆建筑提出明确的建筑设计边界和具体需求,并且与建筑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如此才能期待建筑师设计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适用美观的优秀博物馆建筑来。

四、 展示主题和内容雷同

展览不仅是博物馆建设的核心,而且也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是博物馆进行科普教育、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最重要途径,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发挥教育作用的特殊手段。对博物馆来说,做好展览不仅是博物馆经营的主要内容,而且关乎博物馆教育使命和责任。

作为科技博物馆,虽然其展览的共同使命是:通过自然标本以及辅助展品的组合展示,反映自然界变化及其演变规律,旨在向观众普及自然知识,进行生态教育;或是反映人类探索科技进步的过程、应用及影响,旨在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等。但对于每个具体的科技博物馆,因其教育使命和资源情况不同,其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应该各有特色,突出自己的个性。例如,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主题和内容是基于其教育使命——帮助观众了解自然界及我们的生存环境,探讨自然界的变迁,并呈现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巴黎发现宫展览主题和内容是基于其教育使命——唤起社会大众对科技发展的关心,发扬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精密、真实、批评和自由思考的科学态度,引导青少年发展科学能力和兴趣,协助民众以健全的态度去适应现代科技新世界。

但我国科技博物馆在展览主题和内容定位上,突出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建馆时没有充分论证并明确自己的教育使命,没有按照教育使命来确定自己的展览主题和内容;二是没有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层级地位、地域特点和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展览主题和内容定位;三是盲目模仿和照搬其他兄弟馆,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大馆的展览,搞大综合和小综合。结果必然造成展览主题和内容雷同,似曾相识,多馆一面,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为了避免科技博物馆展览主题和内容雷同,形成百花齐放的展览新面貌,每个博物馆的建设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定位自己的教育使命,并根据确立的教育使命,结合自己的层级地位、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形成独特的展示个性。只有独特的、有个性的展览,方能吸引观众。

五、 展览学术研究和展品基础薄弱

博物馆不是迪士尼和欢乐谷,也不同于商业会展,而是知识文化形态的教育设施。也就是说,博物馆不是有钱就可以建的,博物馆建设的基础是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

博物馆展览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实物媒介来进行的,靠实物“说话”的,通过实物来传播知识和信息,实物是展览的“主角”,是展览的“说故事者”,例如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植物标本。因此,实物展品是博物馆展览的物质基础。学术研究成果对博物馆展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博物馆展览所提出的概念、观点、思想,或所反映的内容都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成果做支撑,那么展览中的概念、观点、思想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创作科学的或艺术的辅助展品的依据,例如科技博物馆的各种科技装置和多媒体项目以及景箱、场景等。可见学术支撑和展品基础对科技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但在各地科技博物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方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术支撑对展览建设的重要性,要么对与展览相关学术成果的积累和梳理不够;要么对实物展品的储备和研究严重不足,甚至一些博物馆建设的展品是零起点,例如中国湿地博物馆和中国航海博物馆。这种状况,必然严重影响展览的质量。因此,在筹建科技博物馆展览时,一方面必须强化展览的学术支撑,并建立相关的科学家顾问团队;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与展览有关的实物展品的储备和研究,夯实展览的展品基础。

六、 不重视展览的内容策划

博物馆是通过举办展览向观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因此,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只有推出既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展览,博物馆才能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科技博物馆展示手段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舞美、声光电和新媒体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普遍应用,展览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都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科技博物馆展览依然面临不能吸引观众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展示内容策划总体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展览选题缺乏新意,与普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点和兴趣不相契合,不能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难以激发观众参观的欲望;展览主题提炼不足,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科学性不强;展览的传播目的不清晰,或没有按照传播目的来系统组织、规划和设计展览,往往是无明确传播目的导向的各种展品展项的拼凑和做秀[3];只强调展品展项中心,忽视展示内容的逻辑体系,展示内容的点、线、面规划不合理,展示内容逻辑体系混乱;忽视展示内容的故事性演绎,缺乏故事性、情节性,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只注重科学原理和知识的介绍,忽视“四科”的完整性教育体系构建,忽视创造的过程教育;展览内容解读和阐述过于理性,通俗性不足,学究气太浓,枯燥乏味;不重视展示信息的科学组团,包括信息主次、层次、显性和隐性信息的巧妙安排,造成展示信息混乱,观众看不懂或看得很累。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4例有症状低血糖、3例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有症状低血糖、4例胃肠道反应,上述患者均在进食或者治疗短期内缓解,且无需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4.89%、12.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115,P=0.734)。

在科技博物馆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展示形式、轻展示内容的现象,不重视展览内容策划。多数博物馆的展览文本仅仅是一个简单粗糙的展览大纲或展品清单,或是一个学术著作或教科书式的学术资料汇编。更有一些博物馆连一个简单的展览文字大纲也没有,将原本应由博物馆策展人员或委托博物馆策展专家创作的展览文本推给了从事展览形式设计和制作的专业布展公司,任由不擅长展览文本策划的专业布展公司自由发挥。

内容是展览的核心,形式只是对内容的表达。“内容为王”应该是展览奉行的最高法则。博物馆展览的设计制作类似于影视剧的创作。在影视剧的创作中,首先是剧本的策划和编写,然后导演和演员依据剧本进行二度创作和表现。显然,剧本是第一位的因素,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导演和演员怎能创造出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来!同样,博物馆展览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展览文本的水准。只有首先具备一个好的展览文本,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具有思想知识内涵、文化学术概念并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展览来。因此,要提升我国科技博物馆展览的水平,必须高度重视展览内容的策划。

七、 展示手段落后、创新不足

博物馆是非正规教育机构,展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将非正规学习定义为“自愿且主动引导的终身学习,主要因本身兴趣、好奇心、探索、操作、幻想、任务达成、与社群互动等受到激发。非正规学习通常会牵涉到社群互动,尤其是与家庭成员和同伴团体的互动,其中更包含了玩耍这个因子。在博物馆中,非正规学习的发生主要透过计划性展示教育活动等方式”[4]。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博物馆展示教育,必须有别于应试的、程序化的学校教学,形成自己非正规教育的特色[5]:

1. 展览要有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2. 展览要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3. 展览要有互动性和娱乐性。

4. 观众喜欢“动手做”中学习。

5. 观众喜欢示范表演式展示。

6. 观众喜欢临场逼真的体验。

7. 观众喜欢有科技辅助手段阐释的展览。

显然,我国科技博物馆展览,无论从理念还是方法和手段看,都距上述非正规教育的要求还很远。大部分展览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缺乏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缺乏趣味性和观赏性,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缺乏故事性和情节性,达不到有趣好玩的生动境界。多数是静态的只能“看”的展示,或是以教条式的标签面对观众的展览。展示手段雷同,国内抄国外,你抄我,我抄你,创新不足。虽然也采用了大量声、光、电和新媒体,但多数是缺乏内涵和创意的技术秀,表现形式死板,缺乏创意,美术设计和表现形式不够感性,达不到引人入胜的境界,难以吸引和保持观众参观的欲望。因此,要做好科技博物馆的展览,必须按照非正规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强化展示手段的创新。

八、 重“展”轻“教”

在现代博物馆经营中,“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其首要目的和功能。国际先进的博物馆教育理念认为,展览固然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手段;事实上,常设展览即便再优秀,观众也会有看厌的一天。因此,博物馆不仅要做好展览,更要围绕和配合展览,开展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以丰富观众的学习体验,实现博物馆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台湾学者黄淑芳在其《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务》一书中对博物馆延伸教育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一) 开展示范表演活动。博物馆老师用实物道具进行示范表演,帮助观众了解文化、历史、艺术、工艺的发展,或自然现象,或科学原理。

(二) 开展各种探索活动。策划各种主题探索活动,鼓励观众动手触模、观察、操作,体验探索的乐趣。

(三) 举办系列专题讲座。配合展览、收藏和研究等主题,举办系列专题讲座,系统介绍展览及其展品的背景知识,提供专家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机会,如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科学新知”系列讲座,内容涵盖天文、物理、生物、环境、健康、通讯等。

(四) 开展动手做活动。利用博物馆的实物与设施装备,让观众观察和操作,体验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自然现象、科学原理,进而激发其想象与创作的潜力,如美国历史博物馆的动手做印第安人的缝纫、烹饪和图腾。

(五) 配合展览,举办视听欣赏。播放各种知识性、教育性、欣赏性、趣味性的视听资料,如《蝴蝶世界》、《认识昆虫》等。

(六) 开展各种主题研习活动。

(七) 开展知性之旅,把博物馆从室内推展到户外。

(八) 举办有奖竞赛。

(九) 开展辅助学校活动。

(十) 举办巡回展览,配合社区各种节庆活动等。[6]

我国科技博物馆,除了少部分馆,普遍存在重“展”轻“教”的现象。以为展览就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全部,不重视博物馆拓展性教育活动的规划。主动为青少年教育服务的意识淡薄,往往被动等待观众上门。很少积极探索与学校和社区的有效衔接,很少走进学校、社区。很少结合中小学教学计划为学校设计和提供教具、教学参考材料、教学节目等。偶尔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往往内容空洞,形式雷同,缺乏创意,未能贴近观众,效果差强人意。此外,博物馆教育服务设施配套简陋或不完善,没有专门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和互动空间。高水平的教学辅导人才也很短缺。总之,重“展”轻“教”正是我国大部分科技博物馆不能吸引观众的原因所在。

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的作用,必须改变“重展”不“重教”的落后局面,除了展览外,必须高度重视拓展性教育活动的规划,形成“展览”和“拓展性教育活动”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模式。特别要在博物馆建设之时,就要结合博物馆的使命、建筑功能规划、展示规划和人才规划等做好展教一体化规划。

此外,盲目追求建馆速度、重“建设”轻“经营”等也是我国科技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地科技博物馆建设中之所以存在上述令人忧虑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博物馆建设动机不够端正,受“政绩观念”的影响,急功近利,与其说建馆是为了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倒不如说是为了一届政府的“政绩”;二是博物馆建造往往受到“长官意志”或“行政命令”的左右,政府领导说了算,谁大听谁的;三是博物馆筹建方不懂得博物馆建设的科学程序和管理要求,未能按博物馆建造的客观规律办事。

科技博物馆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我国科学普及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科技博物馆建设的研究和筹划管理,把我国的科技博物馆建造好。

[1]陆建松. 侃谈当前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九大弊端与误区[N]. 中国文物报“学术版”,2006-3-31.

[2]Burcaw G E著,张誉腾译.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博物馆这一行[M]. 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1997:261.

[3]严建强. “传播目的”:博物馆展览的一个核心概念[N]. 中国文物报,2011-6-29,(6).

[4]Genoways, H. & M. Lynne,林洁盈译. 博物馆行政[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7:337-338.

[5]陆建松. 博物馆展览需要突破和更新的几个理念[J]. 东南文化,2014, (5).

[6]黄淑芳. 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务[M]. 台北:台湾“省立”博物馆,1997.

Mai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Lu Jiansong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construction practice along these years,the essa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Furthermore,the essay

related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finding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Finally,the essay offer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upgrad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level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construction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①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建设管理、展览策划、博物馆经营管理;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邮编:200433;Email:jslu@fudan.edu.cn。

猜你喜欢

展品博物馆科技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科技在线
露天博物馆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