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特藏文献资源的建设
2016-02-08徐小滨史惠媛刘贯宇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50040深圳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806
徐小滨史惠媛刘贯宇杨 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50040;.深圳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80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特藏文献资源的建设
徐小滨1史惠媛1刘贯宇2杨 雪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深圳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6)
抢救、整理与保护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特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保护的代表性项目。本文以特藏文献资源文献建设为标准,通过本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方药使用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形成特藏文献,建立数据库,使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特藏文献能够完整保存,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和完善特色的服务体系。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特藏文献资源;特色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
Abstract∶ To save and protection the collection resource from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edical experience finis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of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also is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Based on literature collec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s the standard, through the school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cademic thought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using the formulas, and so on, this paper targets to collect, sorts out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literature, and set up the database, therefore the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experience can complete preservation of Tibetan literature, for the society, schools, scientific research, clinical teach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enric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system.
Keywords∶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experience, characteristic literature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construc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抢救、收集、整理工作是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名老中医在一生从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主要包括理论与临床结合的成功与未成功的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则治法。研究整理而形成的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特藏文献资源,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通过学科服务调查,目前研究名老中医从医经验多以临床医生为主,他们注重研究名老中医临床疗效和有效验方的使用,但不太注重从医经验和原始方药的保护、保存、收集、整理。因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从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角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中医学术研究等方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系统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及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等途经,对该校名老中医从医经验进行一定规模的收集与整理,现已初现该校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概貌,这对学校科研、临床教学、学科发展以及学术思想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特藏文献资源的征集途径
2012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成立特藏室。在特藏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对本校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方法和资料的收藏,形成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
1.1征集方式
特藏室创建初始,首先在CNKI以主题词“特藏室建设”检索近十年的论文共196篇,其中关于实践探讨有52篇,关于特藏建设有34篇,关于建设管理48篇,其他62篇。根据实践探讨和建设的论文论述和实践方法,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征集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特藏文献资源的方法。
(1)通过校园网公告栏发布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征集通知,标明征集范围、征集目的、征集要求。
(2)通过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教研室、临床科室与名老中医建立特藏档案,填写相关表格及收集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资料。
(3)复印名老中医门诊病历以及早期名老中医出诊存档的门诊病历。
(4)通过校档案馆复印名老中医手稿、讲义、医案医话等相关资料。
(5)电话联系、登门拜访已经去世的名老中医家属,争取收集到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相关资料和手迹。
1.2征集的其他途径
(1)利用数据库收集
通过万方数据、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主题词、作者、单位等为检索点,逐一输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姓名检索相关文献。
例如:以该校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检索点,关键词输入获得1378条记录,主题词输入获得1720条记录。然后将这些记录按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分类下载整理。
(2)收集出版物
出版物收集途径主要有捐赠、馆藏、订购等方面。通过图书馆金盘系统,以作者、关键词等为检索点,输入该校名老中医各项信息,检索与名老中医相关的著作、论文、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并进行登记。对于有馆藏的名老中医出版物改变馆藏地址,进入特藏文献库;对于无馆藏的出版物则纳入订购计划进行购买。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学校和名老中医及其家属的积极支持与帮助下,目前已征集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等各项资料80余份,分别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获得捐赠的著作及论文200余册(篇),订购与学校名老中医相关的著作500余册。
这次征集活动起到了宣传和重视名老中医的作用,增强临床医生、在校师生对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继承的关注度,推动了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图书馆增加了馆藏,增加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新思想、新成绩,其工程效应显著。
2 名老中医特藏文献持有者的遴选
2.1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开始创建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中医专家有30名。均为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
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两位健在的“国医大师”。他们从医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从医经验。他们虽然高龄但还在讲课、出门诊、做科研、带研究生,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1)第一批“国医大师”、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张琪教授
任该校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张琪教授是我国第一批“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70余载,精通于仲景学说,擅用经方,对金元四大家、明清各家学派等均有高深造诣,对中西汇通学派亦有涉猎。张老的学术特色是“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调补脾胃”、“大方复治法”、“重视气血理论”、“调脾补肾治疗慢性肾病”、“保元降浊八法治疗慢性肾衰”[1]。
(2)第二届“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
第二届“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中医方剂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的工作室设立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段富津教授行医65年,从教56年,仁医仁心。1972年以来,段富津教授就把自己的从医经验、临床实践、理论见解、学术思想等毫无保留地整理出来。段老参加了第三、第四和第五版全国统编教材《方剂学》的编写,主编第六版《方剂学》、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教与学参考丛书”、自学辅导书,主持编制了国家试题库、国家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本科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指定教材《方剂学》与教学大纲。段老在对大量经方的研究基础上,主编出版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剖析经方鼻祖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全部方剂的理论专著《金匮要略方义》。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方剂学》(七年制)的主审工作[2]。
2.2龙江医派
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是龙江中医药代表性产物,是黑龙江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起始于1945年成立的哈尔滨市国医学会,名老中医高仲山任会长。在其积极努力下逐渐形成由黑龙江省四大名医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及于盈科、于瀛涛、毛翼楷、白郡符、华廷芳、刘快虹、吕效临、张金衡、吴惟康、孟广奇、金文华、陈景河、邹德琛、郑侨、赵正元、柯利民、刘青、胡青山、钟育衡、段富津、赵麟阁、高式国、常广丰、黄国昌、樊春洲等众多黑龙江名老中医组成的群体。他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针灸科等各成体系,各有其不同的学术经验特点,并有论著传世,蕴成了北方边陲独特的龙江医派[3]。
2012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倡导和主持下,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和龙江医派研究会先后创立和建设。龙江医派的传承是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基地,以高仲山会长以及“国医大师”张琪、段富津教授为代表,形成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继承梯队,传承经典,发扬中医。他们大部分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是重点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对象,他们从医经验的学术成果是学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数字化建设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字化建设是利用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依托学校名老中医的信息资源,针对教学科研的需求,对名老中医的医案、医方、学术思想等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数据进行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学术评价、应用处理、文献存储等,并按照特藏文献资源标准和规范将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立满足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4]。建立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据库可以对分散零乱的名老中医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化、有序化整理和深层次挖掘,将传统文献资源转变为数字化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使用。
(1)名老中医学者数据库
利用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名老中医学者库。以名老中医名字为第一关键词,也可以以其学术特色为检索路径,通过宽泛、模糊的查询锁定目标[5]。学者库全面收录名老中医相关资料,包括生平、成功或未成功的临床经验、论文、专著、医案医话、图片、影像、录音、研究课题和后人对老师的学术思想的发展、学术流派形成等印刷型及非印刷型文献研究信息,以便为教学、科研、临床实习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信息资源。
(2)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研究数据库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研究数据库链接着名老中医学者库,是创新性及系统研究性数据库,也是二次、三次文献开发研究数据库。
通过超星、CNKI、万方等数据库软件,对收集整理的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名老中医论著分析、从医经验的回顾性医案分析、临床病症分型分析,并且形成专题数据库进行导向性链接,在建设过程中试应用于临床教学,临床医生和学生反馈效果良好[6]。这项工作是创新性工作,是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挑战。由于涉及多领域和学科的交叉,每位名老中医从医经验分析的结果都要与本人或继承人探讨,形成数字化的特色报告、综述性论文、经验文集。
如针对“国医大师” 张琪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医案分析,首先是确定医案的时间跨度、病历数量、治疗经过,再对治疗方案、疗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医案时代特点和治疗特色。最终分析结果是:张老对慢性肾衰的具体治疗分为三期,慢性肾衰的早期治疗、中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按照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分期进行辨证施治,并且每期治疗各有侧重。注重四诊合参,始终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贯彻其中。于是,将分析过程中所有的资料和总结论述以文集的形式打印装订成册,作为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文集,按特藏文献资源收藏在名老中医文库中。文集的数字化信息录入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据库。
4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保护性研究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7]。因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建设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据库的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知识产权的保护
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是一生从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是珍贵的原创知识产权资源,其理论与临床结合的成功与未成功的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则治法是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8]。他们具有专利权、发现权、著作权、出版权、网络传播权、成果直获权、成果专有权、商标权等不容侵犯的知识产权。但是,在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时,不正当中医竞争导致出现了商业性地出卖名老中医秘方、企业非法注册名老中医方药等现象。目前,我们只看到商业利用者、改编者权益的损失,却忽略了名老中医原创传统知识者的利益。
在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据库建设中应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名老中医个人意愿,每项分析和整理都要与本人和家属及传承者核对,分级保管和分层录入数据库。数据库使用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建立授权机制,对数据库采取加密措施,进行审查追踪和攻击检测[9]。
(2)防止名老中医从医经验传统知识的流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多科研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传统知识仅仅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和少数行政法规的保护,难以达到有效的保护效果。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快,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10]。当前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名老中医从医经验中的处方、医案、诊疗技术不断流失且遭遇剽窃等现象,名老中医的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而这种现象还在继续,形势严峻。
传统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最深的是日本与朝鲜。日本称中医药为汉方医学、东洋医学,韩国称为韩医、四象医学。深究它们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源发现均为中医学,这是不可辨驳的历史事实。韩国人抢注了针灸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认可为国际标准;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日本在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救心丸,年销售额达几亿美元;韩国的牛黄清心丸,源自于我国的牛黄清心液,等等。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迫在眉睫,急需从源头遏止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流失。
5 结语与建议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尽管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名老中医的传承十分重视并加大投入,但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一些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待加强,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11]。
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研究认为,特藏文献资源的抢救刻不容缓。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收集整理是一项历史工程,每个中医院校都有责任将本校名老中医从医经验作为保护的基础,将建立保护体系作为中医院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名老中医特藏文献资源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将保护工作逐渐扩展至黑龙江全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并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对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医经验进行立题研究,逐渐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同时也希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纳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进程[12]。
[1] 杨雪, 徐小滨.高校图书馆针对专科教授特藏文献整理的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 2016(2)∶ 9-11.
[2] 赵书锋, 粟栗, 苏鑫, 等. 段富津教授方剂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4)∶ 46-47.
[3] 姜德友, 王磊, 常存库 .龙江医派史略[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5)∶ 20-213.
[4]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国家服务平台建立[J]. 河北中医,2015(9)∶ 1287.
[5] 李振吉, 贺兴东, 王思成, 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战略思考[J].世界中医药, 2012(1)∶32.
[6] 徐小滨, 史惠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文库的实用性功能再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36(11)∶ 48-49.
[7] 胡镜清, 路洁, 刘喜明, 等.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9 (10)∶ 24.
[8] 白晶, 王煦, 吴晓丹, 等.论名老中医工作室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5)∶ 432-435.
[9] 徐春波, 白桦, 顾晓静, 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应用方法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3, 8(9)∶ 1036-1038.
[10] 徐小滨, 孙海舒, 裴丽.高校图书馆特藏室建设实践与探讨∶ 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3, 37(5)∶ 7-8.
[11] 裴丽, 李铁男, 徐小滨, 等.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14, 12 (1)∶ 37-39.
[12] 杨卓寅.历代名医临终遗言[J].中医文献杂志, 1995 (4)∶ 20-21.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to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U Xiaobin¹, SHI Huiyuan¹, LIU Guanyu², YANG Xue¹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2.Shenzhen Light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6)
R2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6.03.016
徐小滨(1961—),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医学特藏文献;史惠媛(1983—),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特藏文献;刘贯宇*(1986—),男,深圳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助理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医学及名老中医传承;杨雪(1985—),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医学特藏文献。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老中医从医经验数据收集整理的研究”(2016A026)。
201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