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智慧急救的发展探讨
2016-02-08刘红梅
王 鑫,刘红梅
“互联网+”与智慧急救的发展探讨
王 鑫,刘红梅
【摘要】随着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智慧急救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急救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笔者在介绍“互联网+”与智慧急救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与智慧急救的现状和优势,并阐述了智慧急救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急救
【中国图书分类号】 R1
E-mail: liechichi@163.com
作者单位: 100031,北京急救中心院办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策略上升为国家策略。“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形成更广泛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其中“+”是指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社会发展的新生态。
院前急救是伤病员发病到就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智慧医疗是指运用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从而了解医疗卫生生态圈内的需求,由区域卫生系统、智慧医院系统及家庭健康系统组成[2]。在院前急救中,急救车承担着智慧医院系统中的“移动医师工作站”的任务,包括采集伤病员信息、接诊、检查、治疗、途中转送、与急诊交接、病历书写等;指挥调度平台承担着区域卫生系统中收集、处理、传输、分析急救呼叫和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数据的任务。院前急救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性医疗服务,这与以尊重人性为本质的互联网文化有着共通之处[3],其作为社会基础保障的一部分,应借力政府的功能转型,借助 “互联网+”跨界创新的思维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智慧性特点融入于急救工作中,感知每名伤病员即时位置和需求,并快速响应其需求和行为,创造智慧急救的未来。
1 发展现状
对比国外而言,我国智慧医疗起步较晚,智慧程度普遍不高[4],目前,国内多数二、三级医疗机构处在局域网络化全院级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少数医疗机构着力为伤病员、临床工作者及医疗机构管理者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改善用户体验的指挥医疗应用[5]。据文献[6]报道,武汉市在智慧城市项目的推动下,取得了智慧医疗的初步进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医疗示范试点,2010年在市中心医院完成临床信息系统基础建设,进入智慧医疗完善应用阶段,至今形成了涵盖智慧门诊、病房、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
智慧急救作为智慧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发展迅速,推进“互联网+”应用相关政策纷纷出台。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健康服务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力量。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构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各省市也纷纷跟进,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和“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医疗等服务的发展。北京市政府与多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项目,全国已经有超过1200家医院实施以微信为平台的“智慧医疗”方案。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该意见解读中显示,自2010年以来,政府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并安排12所原卫生部属(管)医院与12个西部省份建立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共纳入12所原部属(管)医院、98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和726所县级医院。2013年,全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已达2057所。据《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预测,“互联网+”医疗未来10年将有10倍增长空间,将带给医疗行业颠覆性的重塑。
2 优 势
从宏观上看,“互联网+”的连接属性,可以通过高效连接,降低急救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它的智能属性,可以通过各类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为决策、治疗提供可靠的支撑;它的人性化属性,可以改善伤病员的急救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供规划依据 科学的急救网络站点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大数据源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手机、电话、电脑、智能终端及个人信息、呼叫记录、诊疗信息、地理位置都是急救相关大数据的承载方式或来源。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云计算的定义,指理论上能搭建急救医疗服务职能集成构架[7]。利用云计算手段,将人群动态分布、年龄、职业、健康信息、呼叫救护车次数和习惯等有序或无序数据通过专业化处理,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可对急救网络站点布局、救护车配置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以优化管理方案,提高决策水平。
2.2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以我国北京市为例,2013年全市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7分钟,而美国急救呼叫反应时间为4分钟,日本东京为6分钟,法国、德国、意大利均为10分钟,与国际同类城市相比,北京的急救能力明显不足[8]。随着 “互联网+”的创造和发展,云计算将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智能终端和可移动业务将得到普及,这一情况将有望得到缓解。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可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的医疗信息平台即时获取伤病员地理位置信息、生命体征状况和既往健康小数据等信息高效与伤病员对接,科学指定配置相当(地理位置、车载设备、人员年资、人员构成等)的急救车执行任务。急救车则可以利用云计算应用平台,根据伤病员定位、交通路况、救治医院特色等信息,智能计算最佳路线方案,并指派接诊医院在伤病员到达医院前组织相关救治力量做好准备,实现伤病员从发病到收治入院的无缝衔接,缩短了各环节的信息交接和办理手续时间,最大限度地挽救其生命。
2.3提升现场医疗救治处置效果 研究表明,2G/3G移动通讯医疗系统不仅能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和缺血性中风等危重伤病员的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12导联心电图等重要生理参数由现场或移动的救护车内实时传输到目的医院,还能够提高院前危重伤病员诊断正确率、合理分流伤病员、缩短干预时间、改善预后[9]。据报道,新加坡某医师开发的手表已实现伤病员24小时血压、脉搏、心率等数据收集功能,一旦有6小时血压异常,手表会自动提示医师和伤病员。类似的可穿戴设备使移动智能终端随时连接急救中心、持续记载和传输生命体征信息,节约现场检查和记录时间[10]。在我国,上海市嘉定区急救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等机构在远程移动医疗传输和可视化医疗方面进行了尝试,急救车到达现场后,急救医师可以在现场或急救车上采集临床信息传输至医院终端,通过移动传输给合作医院,为远程医疗指导、院外临床路径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11]。
2.4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借助于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及无线网络技术,为日常设备、药品、固定资产和北京市应急物资储备库物资安装电子标签,建立急救站点设置智能车场和车辆管理应用,实现资产可视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定位、手机定位、RFID短距离定位与无线通讯手段相结合,可弥补GPS只能适用于室外大范围的不足,实现室内精确定位和车辆、人与物位置的全程跟踪与监视。
2.5缓解资源紧缺 由于急救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和待遇不公等原因,急救从业人员数量已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例,近5年的呼救受理量和急救出车量年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6.13%和104.21%,相对于逐年增长的工作量,近5年来北京急救中心人员总数量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长不明显,尤其是近3年甚至出现了人员总数下降的趋势[12]。《2014北京卫生年鉴》显示,北京市2014年共执行急救任务608 269次,处置伤病员共568 193人次,而危重伤病员只有97 948人次,占总处置人数17.24%,非急救用车占用急救资源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对此,从现行政策层面来看,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但“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手段,可以尝试利用技术层面进行突破。以“互联网+”在其他领域的表现来看,其最善于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医改重点不谋而合。可以按紧急程度将工作任务分级为急救任务、康复治疗转院和出院等不同层级,借助智慧急救App应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伤病员提供急救知识和业务咨询服务,合理引导伤病员急救与非急救需求,减少不需救治和空驶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救资源的紧缺;针对出院和康复治疗转诊等非急救任务,可以采取在应用平台进行预约服务模式,通过数据计算科学安排转送路线,有助于实现急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2.6改善服务体验 “互联网+”是服务观念的变革,重视服务体验,是急救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在传统急救运行模式中,伤病员与急救机构的信息不对等,难以实现对急救运行状况的了解与监督。当伤病员呼叫急救车后,只能被动地等待,无法获取关于即将救治自己的任何救护信息,而智慧急救可以打破系统的固有边界,把主动性还给伤病员。通过 “互联网+”平台,伤病员可实时查看被指派急救车基本情况、行驶路线和路况、预计到达时间、急救收费测算等信息,监控急救行为,减弱了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现象,提高伤病员对急救和医疗机构的信任。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和急救App应用可以改变信息传播形式和宣传模式,有利于打造开放、专业、透明的亲民急救形象。在收费系统中,可采取与银行信用体系协作的模式,扩展医保卡金融功能,通过预授功能实现“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移动支付等支付手段,简化收费和交费流程,实现医疗保险直接兑付医疗费用,简化付费和报销流程,能大大改善伤病员对急救服务的体验,显著减少医患纠纷。
2.7扩展服务内容 急救是整个“互联网+”医疗产业中的维度之一,智慧急救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不仅体现在与医疗信息平台的连接,最终应和伤病员健康档案、看病就医、康复监测等各环节对接,起到链接起诊前、诊中和诊后各涉及行业的作用。在传统急救中,伤病员的急救全部依赖于急救车组单元作战,在人员、车辆、设备、药品器材等配置上存在局限。而智慧急救的发展可以突破现有瓶颈,接入更多公益、救助和志愿者服务。通过即时了解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配置信息;指导第一响应者对伤患进行抢救;协调周边医疗资源和志愿者参与救治服务等方式,推动各行各业的全面智慧化。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低,推进实施困难 虽然我国将“互联网+”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但“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发展初期,在传统领域缺乏指导性、标杆性的成功经验。“互联网+”潜在应用价值尚未转化为实质价值,对决策、管理和服务的支持作用显现不明显,因而在继续推进指导和实施层面进展缓慢。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智慧急救对民生领域的作用和意义,将该工作纳入地方和行业总体规划目标,自上而下制订相关工作时间表,同时加强监管,稳步、有序、优质推进“智慧急救”项目的推广和落实。
3.2“互联网+”技术有待发展,数据平台尚未建成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决定了智慧急救的发展空间,是否具备有效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能力,是区别传统急救模式和“互联网+”急救模式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尚未对公民健康、医疗、就诊等信息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收集,智慧医疗链条各环节中所需的数据收集和存储技术有待发展。此外,数据智能分析、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也尚不成熟,智能化服务和应用技术有待开发。从北京急救中心来看,信息系统软硬件基础尚显薄弱,电子病历系统处于试行阶段,移动可视化实时监测硬软件环境尚未达到配置标准,现有的GPS不够精确,数据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数据的获取还处在手工录入阶段,容易产生差错,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应建立由国家、行业、急救中心的医疗数据平台,实现三个层面的数据互通,使医疗数据具备连续性、跨区域性、非结构性的特征,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技术与医疗数据平台的融合,提高数据平台的分析能力。
3.3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信息数据“孤岛”现象显著 目前,我国各行业信息系统由各部门分别建设,建设功能、标准和设计各不相同,介入网络终端种类多,为信息数据的深度对接增加了难度。各领域受机制体制制约,主观的信息封锁现象较为普遍,行业信息无法成为公共信息,数据缺乏关联性,数据价值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智慧急救乃至智慧医疗是城市智慧化工程的一部分,应制订统一的数据开发利用标准,强化与各传统行业之间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加快信息开放程度和速度。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做好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
3.4法律定位、政策支持与现实发展存在差距 “互联网+”惊人的跨界融合速度显著催生了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然而,原单一领域的政策规范和管理方式受各体制内边界的限制,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容易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发生职责权利的交叉碰撞或监管空白,阻碍各行业的智慧化发展。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放权,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工程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根据国家、城市和医疗行业整体战略步骤,在基础建设、教育培训、吸收社会力量、财政补贴等多方面给予扶持,积极拓展该链条中物联网基于急救医疗领域的应用,激发相关产业的活力,促进多种模式的创新,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
智慧急救,就是以“以人为本”为理念,连接一切可利用资源和数据应用,重新配置急救医疗资源,实现对每个人社会活动的精准洞察和分析,响应个体化差异需求,改善救治和就医过程的产物。它将伤病员与急救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数字手段连接起来,拓展出急救知识咨询、急救任务分流、现场急救指导等功能,能有效地提升整个急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注释[EB/OL].[2015-03-11].http://www.gov.cn/ xinwen/2015-03/11/content_2832 629.htm.
[2]宫芳芳,孙喜琢,林 君,等.我国指挥医疗建设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 2013, 11(2): 28-29.
[3]马化腾.“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5: 54.
[4]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4, 35(12): 13-18.
[5]郑西川,孙 宇,胡燕峰,等.基于医疗物联网的移动健康信息系统研究[C].郑州:2013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论文集, 2013.
[6]杨国良,左秀然.医院移动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 2012, 6(12): 63-65.
[7]陈 屹,裘云庆,周 敏,等.基于移动云的急救医疗信息协同平台设计[J].中国医院管理, 2014, 34(7): 52-54.
[8]岳滨.北京市海淀区院前急救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9]Emberson J, lees K R, Lynden P, 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delay, age, and stroke severity on the ect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 [J].Lancet, 2014, 384(9958): 1929-1935.
[10]林全洪, 戴 臻, 徐耀伟, 等.2G/3G远程医疗移动通讯系统在院前危重患者急救信息传输中的效果评价[C].北京: 2015朝阳紧急医学救援发展研究论文汇编, 2015.
[11]王琳琳, 马 迪, 呼冬鸣,等.北京市朝阳区院前急救可视化医疗协同模式探讨[C].北京: 2015朝阳紧急医学救援发展研究论文汇编, 2015.
[12]崔晓丽,王 鑫,杨 宁,等.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 10(11): 100-103.
(2015-09-01 收稿 2016-02-23修回)
(责任编辑 潘奕婷)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lus” and wisdom first aid
WANG Xin and LIU Hongmei.Hospital Adminstration Office, Beij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Beijing 10003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ongmei, E-mail: 33691379@qq.com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wisdom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remedy defects of traditional emergency first-ai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service level.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plus” and wisdom first ai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and advantages of “internet plus” and wisdom first aid, expounded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first aid.
【Key words】“internet plus”;wisdom medical;wisdom first aid
通讯作者:刘红梅,E-mail: 33691379@qq.com
作者简介:王 鑫,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