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救援人员任务后生理心理干预模式理论建构
2016-02-08冯正直
冯正直,夏 蕾
灾害救援人员任务后生理心理干预模式理论建构
冯正直,夏蕾
【摘要】灾难事件后,救援人员除在救援现场产生“灾后应激症状”,还会在任务结束后将心理问题带入日常生活中。因此,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应重视他们在现场出现的异常心理问题,更要在其任务结束后进行长期、系统的心理干预。笔者简要回顾国内外灾后救援人员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现状,在结合文献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救援人员任务后的生理心理干预模式——“一个目标、二个前提、三个原则、四个阶段”,旨在对今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心理干预;救援人员;灾难
【中国图书分类号】B849;R129
作者单位: 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
21世纪的今天,人类仍然无法预测灾难的到来。各类灾害、灾难肆无忌惮地侵袭着整个地球,如地震、火灾、台风、洪涝灾害、雪灾、空难、矿难、沉船事故、传染病疫情、暴恐袭击等各类自然及人为灾难,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灾难发生后,各国军队、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心理救援人员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迅速参与抢险救人、救死扶伤、新闻报道、心理疏导等救援工作。期间,惨烈的遇难现场对救援人员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1],加之目睹受灾群众惶恐不安与绝望悲痛情绪,救援人员的身心常会受到负性影响,即出现替代性创伤[2]。另外,由于每天工作强度大,造成其体力严重透支,很多救援人员在救助过程中已产生某些“灾后应激症状”[3]。加之干预工作不够完善,许多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并被带入任务结束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Witteveen等[4]研究发现,许多当时在现场未出现异常反应的救援人员会在任务结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具有泛化性,严重影响救援人员的人生态度、工作绩效、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因此,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应重视其在现场出现的异常心理问题,更要对离开受灾现场回到后方的救援人员进行长期、系统的心理干预。
笔者简要回顾国内外灾后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现状,结合文献和自身实践经验,提出救援人员任务后的生理心理干预模式——“一个目标、二个前提、三个原则、四个阶段”,旨在对今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灾后救援人员常见心理问题
在灾难救援过程中,受灾群众的“即刻震惊反应”经常会引发救援人员产生“灾后应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过度兴奋、活动增多,甚至出现“坚持从事某项活动”等行为[3]。据报道,汶川地震发生后,参与救援的武警官兵在发生险情时坚决不肯撤离现场,落泪跪求“让我再救一个出来”;有些救援者每天只睡3~4小时,每天在废墟上奋战二十多个小时,还有的不吃饭,不说话,满脑子都是“救人,救人”;还有的战士一停下来就感到内疚、自责,不由自主地流泪。这些事实均说明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一样出现了急性应激反应,在任务结束后易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16天,对参与抗震救灾的740名官兵进行调查,发现36.1%的官兵自觉身心都受到影响,7.6%受到中、重度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为及生理反应方面:(1)认知方面,救援官兵注意力、记忆力受损,26.1%注意力集中困难,22.6%记忆力有所下降,22.7%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闪回现象;17.2%感觉与他人产生疏远感与分离感;38.4%出现“无时间感”。(2)情绪方面,救援官兵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抑郁。另外,38.2%变得急躁易怒;27.7%变得容易紧张警惕。(3)行为方面,救援官兵的回避行为比较明显,20.93%出现不同程度的回避行为,表现为回避交谈应激性事件、回避与应激性事件有关的活动、回避让其回想起事件的地方等;另外,29.7%出现反应迟缓。(4)生理方面,救援中39.4%的官兵出现睡眠问题,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反复做与应激性事件有关的噩梦等;36.7%出现运动性不安,表现为走来走去、坐立不安等。部分还出现头痛、胃痉挛等身体反应。
从一线回来后,许多救援中未出现心理问题者仍可能出现“替代性创伤”,表现为恐惧、焦虑、无助、内疚、挫败感等[5]。Witteveen等[4]报道在空难后的8.5年,参与当时救援的消防人员、警察不仅出现较多的疲劳和躯体症状,还存在焦虑、抑郁、睡眠紊乱、躯体症状、PTSD症状等其他心理应激反应。
救援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受伤人员太多,救援官兵和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身体极度疲劳,心理压力大。尤其当他们想竭尽全力挽回受灾群众生命但无济于事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内疚自责感;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到灾情最重、伤亡最惨重的灾区了解情况,并要强忍心中的悲痛,向广大群众报道灾情;心理救援者及其他志愿者需要倾听受灾群众的悲惨经历,目睹灾区的凄惨景象,并试图与受灾群众共情。环境恶劣、过度疲劳、长期缺乏睡眠、长时间救援等应激源交互作用,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构成巨大威胁[6]。因而,各类救援人员便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 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现状
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并试图不断完善灾后心理干预系统。有研究者根据灾难发生的阶段性特点,结合汶川地震流行病学资料,将心理救援模型从灾难前、中、后三个环节入手,有重点地发挥干预作用[7];有研究者按照危机发展阶段,将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阶段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干预[8]。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9]提出,与传统的“介入式危机干预模式”相比,“预防性危机干预模式”,即前期干预更为有效。在危机发生前强调大众的危机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危机应对的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是最根本的干预方式。但就目前的心理干预情况看,前期预防工作并不到位,基本多在问题出现后才干预,灾害救援结束后的心理干预鲜见报道,这是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系统的缺陷,也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中,团体辅导较个体咨询具有受益人群范围广、干预效果明显的特点。因此对刚从一线回来的救援人员初级干预以团体辅导为首选。有研究者提出了严重事件集体减压过程——集体晤谈,并将其分为六个阶段,包括介绍期、事实期、感受期、症状期、辅导期及恢复期[10,11]。另有研究者认为对从一线回来出现异常心理反应的人员可进行个体心理干预,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问题评估、拟定干预计划、干预实施和信息反馈阶段[8]。
目前,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宣泄法、放松法、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改善认知方式等[12-14]。另外,还包括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reprocessing, EMDR)法[15]。EMDR是指个体想象创伤性记忆或任何与创伤性记忆有关的消极情绪,然后大声清晰地说出与创伤性记忆或消极情绪相反的信念。个体回忆创伤性事件时,其眼睛要随着治疗师的手指快速移动,且在治疗过程中,个体还要评估创伤记忆和重建积极信念的强度。其原理在于:通过大声说出与创伤性记忆相反的信念,以遏制创伤性记忆的出现;通过反复眼动恢复因创伤性事件而遭到破坏的大脑心理加工系统的生理、生化平衡状态;通过对创伤记忆和重建积极信念的强度进行评估,有利于将个体的创伤经历明确化、建立积极信念的信心明朗化,从而使其重建积极的信念。理论上,EMDR治疗法是一种较有效的干预方法。
另外,有研究者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出心理干预的系统干预模式,包括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16,17]。平衡模式认为,对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可从恢复其心理和情绪平衡状态的角度出发,改善其心理环境;认知模式强调从改变个体对创伤、挫折经历的错误观念和非理性的自我否定角度,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则强调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寻找危机干预策略。
3 灾害救援人员任务后“1234”生理心理干预模式
在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灾害救援人员任务后的心理干预应该是先生理,再心理,身心融合,具体来说是“1234”生理心理干预模式,即“一个目标、二个前提、三个原则、四个阶段”模式。
3.1一个目标灾害救援任务完成后,从角色到任务,救援人员又回归以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回到原来的社会环境。对于其心理干预的一个目标是:改变身心,适应生活;发展能力,应激成长。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从一线归来的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以切实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使其恢复正常生活。这主要通过“三化”来实现,即稳定化、正性化、成长化。
稳定化指尽快使救援人员的生理状况、情绪状况及社会关系等稳定下来。因长期处于恶劣的救援环境中,救援人员时常要在吃不饱睡不足的情况下坚持高强度工作,加之救援中处于急性应激期的亢奋状态,压力自觉地被隐藏。因此,从一线归来时其身体状况很差;且随着高强度工作的结束亢奋状态逐渐消逝,压力“后效”凸显,出现惊慌、悲痛、焦虑、不安、自责等不良情绪;此外,救援人员的社会关系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回来以后,他们可能会忘了自己是谁,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周围的人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等。因此首要任务是让他们的生理状况、情绪状况及社会关系等稳定下来,能面对“新”的生活。
正性化指在救援人员的身心稳定后,尽量引导他们从积极的、向上的、有利的角度看待灾害。如救援中,救援人员可能会因自己没能再多救一个人而产生自责和不满情绪。当他们出现自责和不满等情绪时,应引导他们将信息正性化,慢慢摆脱自责与不满情绪,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希望;也有的救援人员因看到灾害中的负性事件(如有人趁火打劫)开始怀疑人性的美丑,这就需要让他们认识到灾难面前往往彰显一个人的本性和价值观。在基本欲望的满足与道德良知的管束之间,人们往往二者择一而为,那些趁火打劫的人只是选择了前者。纵然有错,但也只是个别和偶然现象,不足以将之概括化、泛化到其他人身上。
成长化即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指个体或者群体在经历具有创伤性事件或情境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包括增加个人应对策略,增加新的经验,对事物有了新的认知等[18]。这要求我们应该引导救援人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件或情境、自己和他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突出强调事件的危机性、挑战性和威胁性,强调积极幻想和心理充满活力,强调成长与心理痛苦共存的事实。
3.2二个前提对于个体而言,一般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类资源来支撑其存在与发展,其中生理资源是基础,心理资源是动力,社会资源是条件。因此,对从一线归来的救援人员不应急于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而是尽可能向其提供生理和社会资源,恢复其生理状态,因此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充足的温度(热),二是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温度(热)指热的环境,主要包括热水澡、热饭、热被窝和热情的欢迎仪式等。灾害救援人员在救援期间生活异常艰苦,环境非常恶劣,对抗环境刺激容易使其生理和社会资源消耗,出现疲劳、虚脱、精神疲乏、情绪低落等。这就要求在任务结束后首先对救援人员进行生理机能的恢复,充足的温度是核心和重点。
睡眠剥夺是灾害救援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救援人员回到后方后,睡眠的补充是必须要保证的。睡眠占据人类生活1/3的时间,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身体不适时,通过睡眠会使人精神倍增,减轻身体不适,甚至恢复如常。有研究证明,在良好、充足的睡眠状态下,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并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因此,充足的睡眠是进行心理干预的第二个前提。
3.3三个原则灾害救援行动的突然性、危险性、艰苦性和场面的残酷性,常常引起救援人员紧张、恐惧、疲惫和悲痛的心理,任务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研究表明,预防性心理干预能够避免个体心理症状的恶化或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加速个体的恢复进程并复原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19]。但是心理干预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
首先是情绪合理宣泄。每次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承担着救人者和助人者的角色与责任,于是呈现在众人面前是钢铁般的战士、机器般的医护人员、垃圾桶般的心理救援者及铁石心肠的新闻工作者。所有救援者表面很坚强,但实际其内心痛苦不堪,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自责,心中充满内疚。因此,对他们心理干预的首要原则就是让他们蜕去坚强的外表,将内心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将助人者转变为受助者,通过大哭、诉说等表达自己的情绪,寻求外界的社会支持,通过宣泄使内心变得平静,从而更好地恢复之前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是人员分类对待,即经验丰富者与经验欠缺者区别对待,如将新、老战士区别对待。以汶川地震为例,许多救援士兵都是“八零后”青年,由于抗震救灾情况紧急,且军人的职业形象要求其冷静、勇敢、冲在最前面,但却忽略了他们心理成熟度不高的问题。相对新战士,老战士因经历过先前的救援工作(如火灾、抗洪抢险等),心理有所准备,因而受创程度较轻。而对于其他救援人员(如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或许无必要对其内部区分,但需要将之一一归类。因去一线的医护人员基本上是经过精挑细选,对于生老病死的认知较为合理,可将其归为“有经验者”类;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尽管职业经验丰富,但对于生老病死经验欠缺,因此地震灾害对其内心伤害可能较大,可归为“经验欠缺者”类。针对不同人群区别对待,可确保干预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加明显。
第三是将团体干预与个体干预结合。团体干预就是以团体的形式对救援人员进行干预,具有信息波及面广、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等特点,适合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团体交流减压和了解整体心理状况等;个体干预是针对个别问题个别处理的方法,具有问题针对性、细节深入性、治疗方法可操作性等特点,比较适合经初步筛选后认为有问题的个体。心理干预过程中,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可以解决多方面复杂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四个阶段在保证救援人员的充足的温度和充足的睡眠两个前提后,便可以对其进行正式的心理干预。这项工作应该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各阶段有不同的干预目标和方法。笔者认为,心理干预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生理恢复期的心理支持阶段、情绪调控期的情绪释放阶段、体力休整后的心理评估阶段、工作岗位上的心理咨询阶段。
3.4.1生理恢复期的心理支持阶段刚从一线归来,救援人员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程度的异常身体反应。即在经历高强度工作后,个体变得易疲倦、失眠、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肌肉疼痛、恶心、反胃、腹泻等,需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以恢复正常生理。在生理恢复期,首先应让救援人员认识到且肯定目前出现的身体反应都是正常的,以解除他们对不良身心反应的迷惑和恐慌;其次,建议其家人和朋友尽量为他们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爱护和陪伴会让救援人员感到安全和内心有所依靠。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可促使救援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尽快恢复正常。
3.4.2情绪调控期的情绪释放阶段因夜以继日地救灾工作,救援人员除体力严重透支外,加上目睹大量人员伤亡惨状,其内心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如惊愕、悲伤、愤怒、自责、不满、恐慌等。因而,救援结束后的情绪调控期可通过团体讨论的形式让其将情绪适当宣泄,以缓解其内心压力,使其内心得到放松。放松的方法除团体讨论外还有很多,如日常放松法、调息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情绪整理法等。日常放松法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放松方法,比如跑步、打篮球、唱歌、大哭、大吼等;调息放松法是通过调节呼吸达到放松目的;想象放松法是指通过言语暗示使人想象令人心情愉悦的场景,从而达到心理的放松;情绪整理法是通过将自己的情绪或烦恼先在大脑中整理清楚,然后写在一张白纸上,最后将纸撕碎的方式,来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
3.4.3体力休整后的心理评估阶段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超负荷工作后的极度疲劳和目睹大量悲惨场面后的“替代性创伤”[20]。前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基本已得到解决,接下来就是对“替代性创伤”的干预。首先要对救援人员的“替代性创伤”程度进行评估,以便下一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心理评估主要有问卷测查和个别访谈两种途径。问卷测查是一种涉及面广、效率较高的评估方式。虽然效率高,但由于救援人员可能存在主动掩饰因素,故问卷内容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弥补问卷测查的不足,可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个别访谈。在个别访谈过程中,可以先让救援人员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引导其对具体事件给予具体评价。通过个别访谈,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救援人员的真实情况,以便对其问题严重程度做进一步的确切评估。
3.4.4工作岗位上的心理咨询阶段经过初步评估和筛选,出现问题的个体便进入下一阶段的心理干预即心理咨询。此阶段的任务是针对救援人员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在咨询过程中,干预人员应以倾听为主,做到“四感”,即:同理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希望感。首先,要对救援人员出现的身心反应同理感,即心理学中的“共情”,通过设身处地地理解其身体反应和心理,引导他们承认和肯定现在的身体反应,分析和解释其现有的想法,使其意识到这些身心反应都是正常的。其次,要让救援人员获得安全感。尤其是刚从一线归来,尽管他们知道外部环境已经安全,但其心理上并未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一个不经意的振动,他们会误认为是地震;一个稍大的声响,他们便认为是警报。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内心建立一种安全感。同时,还要让他们重建归属感,即要让他们明白:从灾区回来以后,还有自己的家庭、工作;除了救人以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处于这个社会中,社会是需要他们的;他们是有用的等。最后,引导他们获得一种希望感。救援工作已经结束,这次经历是他们人生的财富,是其心理成长的历练;同时救援人员还有自己的生活,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等。
对于本阶段应该使用的方法,第二阶段的放松法在这一阶段同样适用;另外,还可用到认知疗法。在经历过重大灾难以后,救援人员的一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可能会发生改变,他们开始思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表现为对一些无根据的事件任意推断、将个别事件概括为一般规律、夸大或缩小事物的重要性、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产生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等。运用认知疗法进行干预,即通过具体化、解释、逻辑推理、对峙等方式,使其认识到自己思维中的不合理性,进而用合理的思维加以替代。
总之,对刚从一线归来的救援人员进行生理心理干预,应保证在“充足的温度和充足的睡眠”的前提下,坚持“情绪合理宣泄、人员分类对待、团体个体结合”原则,充分做好“生理恢复期的心理支持、情绪调控期的情绪释放、体力休整后的心理评估、工作岗位上的心理咨询”四个阶段的工作,从而达到“切实改善救援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不断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马 骏, 孟宪勇, 李权超.“ 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官兵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分析[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 3(7): 369-371.
[ 2 ]李丽娜, 赵 阳, 崔向军, 等. 男性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13): 1554-1557.
[ 3 ]吉文昌, 曾宁波.“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9.
[ 4 ]Witteveen A B, Bramsen I, Twisk J W,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rescue workers eight and one-half years after professional involvement in the Amsterdam air disaster [J]. J Nerv Ment Dis, 2007, 195( 1): 31-40.
[ 5 ]王玉玲, 姜丽萍. 灾害事件对人群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7, 21(34): 3113-3115.
[ 6 ]袁 芳. 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的评估与干预[J]. 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2): 133-134.
[ 7 ]刘秀华, 王晓礽, 崔 红, 等. 汶川地震救援人员心理救援管理模型探索[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 3 (3): 128-132.
[ 8 ]姜 峰. 对医护人员应急状态下的心理保护[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8): 476-478.
[ 9 ]樊富珉. 心理咨询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189.
[10]孙 斌.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实务[M].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 248.
[11]吕秋云, 丛 中. SARS心理干预的基本方式[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8): 534-535.
[12]王静会, 李静华. 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6, 6(4): 57-64.
[13]栗继祖. 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干预[J]. 现代职业安全, 2015,( 8):120-121.
[14]宋文科, 赵美娜, 吴 晶. 灾难事故对救援人员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心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 389.
[15]汪 茜, 彭碧波, 史 宇, 等. 地震现场心理干预方法探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2(2): 101-103.
[16]Belkin G S.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M]. Dubuque, LA: William C. Brown, 1984: 20-80.
[17]金国华. 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177.
[18]涂阳军, 郭永玉.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1) : 114-122.
[19]冯正直, 杨国愉, 李 敏, 等. 汶川地震早期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相关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0 , 28(1): 23-26.
[20]李丽娜, 崔向军, 高志华, 等. 赴川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21): 2428-2430.
(2016-01-22收稿2016-02-10修回)
(责任编辑付辉)
• 论著| ORIGINAL ARTICLES •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bio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del for disaster rescuers after the mission
FENG Zhengzhi and XIA Lei. College of Psycholog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After disaster, in addition to post disaster stress symptoms that occurs on the scene, rescuers may bring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to daily life after rescue mis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bnorm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n the scene, but also to carry out long-term and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rescue mission. The author briefly reviewed the situation of rescuer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disaster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bio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del for disaster rescuers after the mission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namely “one goal, two premises, three principles and four stag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cure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ork in the future.
【Key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 rescuers ; disaster
作者简介:冯正直,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fzz@tmm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GJ-003123);军队心理卫生科研重点课题(12XLZ103)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