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工作的探讨

2016-02-08赵桂芳赵慧捷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境

胡 展 赵桂芳 赵慧捷

(1十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22十堰市环境监测站湖北十堰442000)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工作的探讨

胡 展1赵桂芳2*赵慧捷1

(1十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22十堰市环境监测站湖北十堰44200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是环评编制人员获取有关建设项目现场基本情况的过程,现状调查的细致程度影响环评报告编制的质量,本文从调查前期准备、调查主要内容及后期资料整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

1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作用及意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又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踏勘,是指在对建设项目正式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所必须开展的一项现状调查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人员获取有关建设项目现场基本情况的过程,多采用实地调查法与实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它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客观、公正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建立在可靠、准确的现状调查基础之上,广泛、全面的开展建设项目前期现状调查工作,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键和重点的把握,对后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 现状调查工作开展

2.1 现状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现状调查前,首先要尽力了解到建设项目的大概建设地点、总投资、建设性质、主要建设内容、产品方案、原辅料及资源消耗、工艺设备装备等基本情况。根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调查项目所涉及领域的产业布局、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资料,初步判定建设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判定建设项目的规划符合性;收集建设项目相关领域的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文件等,为项目建设的环保规划、措施提供指导。

2.2 实地调查工作

实地调查主要是通过现场走访和踏勘,充分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确定建设项目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制约因素。一般情况下,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状况与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或环境要素做全面、详细的调查。

2.2.1 一般环境现状调查

一般环境现状调查主要是指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状况、气象气候特征、水系分布、土壤及植被覆盖、矿产及动植物资源分布及项目的占地类型等内容;社会环境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及布局和发展定位、道路交通分布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等内容。调查要具有针对性,重点关注建设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内容,必要时可附照片或影像资料进行专门说明。对于改扩建项目,还要调查现有工程和拟建工程的占地、总平面布局、产品、生产线、原辅材料堆存与运输、能耗和水耗、污染防止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情况、生产运行、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环境管理以及企业环保手续的履行情况等。其中应重点关注现有工程的运行情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整改方案及拟建项目需要依托现有工程相关设施的可依托性和可行性。

2.2.2 环境敏感性调查

主要调查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存在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否属于国家或省市重点污染控制区,如“丹江口库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等;是否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否分布有密集的人群聚居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目标。调查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首先要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确认建设项目选址的合法性;同时要调查保护区的功能属性及保护的对象等内容,便于指导后续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行期对保护区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1]。调查范围涉及重点污染控制区的,重点调查区域环境容量,对照相关污染防治法规和条例,判定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调查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对河流或湖库水源,重点调查取水口位置、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对地下水源,重点调查保护区的范围及地下水补给来源、类型及埋深等内容。

2.2.3 各环境要素现状调查

(1)水环境。现状调查重点调查区域水文水系、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水质功能区划分情况;拟建项目纳污水体概况(名称、规模、环境容量),现状纳污情况(位置、数量、规范化);依托基础设施集中处理的,须调查集中处理设施与项目的距离、位置关系、依托途径、与拟建项目之间的建设时序、集中处理设施的设计工艺及处理规模等等。

(2)大气环境。重点调查拟建项目选址周边是否存在厂矿企业,拟建项目是否布设在这些厂矿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调查区内重点大气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特性、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调查拟建项目主导风向下风向和近距离范围内有无集中居民点分布。

(3)声环境。调查拟建项目场界外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分布情况,地形地貌情况;重点调查敏感点建筑物排列及垂直高度、与拟建项目选址的方位与位置关系、规模等情况,需特别关注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如拟建项目涉及有大宗物料、资源运输的,还需考虑交通运输沿线敏感群体分布的调查。

(4)生态环境。了解区域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区内受保护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省级保护物种或珍稀濒危物种,还需在后续工作中做生态专题调查。现存主要生态问题重点关注区内水土流失状况、易发自然灾害情况、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

2.2.4 利益相关者态度调查

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间,会对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项目建设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关注公共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建设态度调查,直接决定着项目是否能够上马。首选我们应明确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该区域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哪些有利影响,他们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如何,在此基础上,初步调查在可接受影响程度和范围内的人口、相关机构的分布情况,通过走访形式重点选择项目的不利影响、有利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或机构进行调查,探查他们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和相关利益诉求,项目的建设是否涉及移民或拆迁安置,是否会侵害利益相关者的生存、生活条件或改变现有利益格局的分配等[2]、[3]。

2.2.5 环境风险状况调查

对于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须设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在现场踏勘时,应重点调查环境风险源周边3km~5km范围内的居民点分布情况,事故状态下人员安全转移和撤离路线,事故性排水去向、事故性废气影响范围及相邻区域内风险事故应急设施、能力情况及其可依托的防范措施等内容[4]。

3 调查成果

通过对拟建项目选址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可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所在地相关规划;项目选址是否可行,是否存在环境敏感性制约因素,明确项目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选址所在地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选址所在地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和意见;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接受性和风险化解能力等。

4 结语

科学的现场调查和踏勘工作,必须建立在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的现状调查方案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完善的现状调查和踏勘方案,要充分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地方环保部门和相关行业专家进行沟通、咨询。现状调查和踏勘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对调查和踏勘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汇总各项调查的初步结论,以指导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的制定,评价执行标准的确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的资料清单的整理等。总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前期现状调查和踏勘工作,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键,只有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现状调查方案、认真细致地开展现状调查工作,才能有效的避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中的重大疏忽和遗漏,编制出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高质量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李会琴,侯林春.库区旅游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为例[J].2012(7):191-196.

[2]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何艳春.群体性事件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2.

[4]王淑华,张永金.一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2):18-19.

赵桂芳,女,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质量分析工作。

胡展(1981—),男,工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境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环境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