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温经汤治疗寒凝型月经不调的效果分析
2016-02-07崔明华李晓曦
崔明华,李 韬,李晓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00)
月经不调是一组因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器质性病变、嗜酒、寒冷刺激等因素引起月经周期或经期异常、闭经、出血量紊乱等症状的妇科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月经不调是导致不孕的一个常见病因,长期月经不调患者还经常会出现头晕、面色晦暗、烦躁、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尚无能根治该病的特效疗法,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妇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院温经汤、针刺联合治疗寒凝型月经不调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110例寒凝型月经不调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年龄为20~41岁,平均(29.5±3.2)岁;病程2~15月,平均(8.1±1.2)月。联合组年龄为21~40岁,平均(29.8±3.1)岁;病程2~14月,平均(8.0±1.1)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用温经汤治疗,组成:党参、当归、川芎各20g,麦冬、牡丹皮、芍药各15g,吴茱萸、半夏、桂枝、阿胶、生姜各10g,甘草10g。月经量少、色淡患者用熟地、艾叶替换牡丹皮;气虚患者添加黄芪、白术;腰部酸痛明显患者添加杜仲、川断;少腹冷痛患者加玄胡、益母草、小茴香。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50ml。每月连续服用14d,治疗为3个月。
联合组采用温经汤+针刺治疗,温经汤治疗方法同上,针刺主穴包括关元、太冲、气海、肾俞、三阴交、中极等。血寒病证,则对命门、归来等穴位进行针刺;肾虚添加水泉、肾俞;血虚添加血海;肝气郁结添加内关、期门;脾虚添加足三里、三阴交等;取2.0寸毫针行平补平泻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在患者有酸麻胀痛感后留针30min。每月连续针刺14d,治疗为3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周期、经期、出血量恢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6月;好转:周期21~35d,经期在3~7d,出血量偶有异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好转率+治愈率。利用彩超监测排卵情况,记录排卵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0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排卵成功率(94.55%、%)明显比对照组(81.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排卵成功率对比 [n(%)]
3 讨 论
长期月经不调会引起不孕,对女性患者及其家庭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月经不调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因冲任虚寒、肾气不足、情志内伤、外邪入侵等导致脏腑受损、胞宫失调、气血瘀滞,从而出现经期赶前错后,经血量或多或少,伴有瘀块、腹痛、腰酸等症状。寒凝为月经不调的致病因素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错后、月经量少、经血黯淡瘀块等症状。本研究选用温经汤为《金匮要略》之温经汤,能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扶正祛邪,为妇科调经之“祖方”,其中当归活血养血调经,为血中圣药,与川芎联用增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麦冬补益脾肺、清热除烦;芍药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牡丹皮清热凉血,半夏消痞散结,使经络通畅,气血充沛。党参补中益气,阿胶补血滋阴,桂枝、吴茱萸温经通阳,生姜温经散寒,提升机体阳气,甘草调和药性,诸药联用共奏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的功效。针刺三阴交、气海等穴位具有调理冲任、调理肝脾、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迅速改善月经失调症状,并祛除外邪,使气血充沛,经血正常运行[3]。中药汤剂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配合针刺可以双管齐下。联合组总有效率(94.55%)明显优于对照组(81.82%),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排卵。
综上所述,针刺、温经汤联合治疗具有行血、补血、调理肝脾、补益元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寒凝型月经不调患者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 杜永红.中医治疗月经不调90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36-37.
[2] 王书平.观察温经汤联合西药治疗90例月经不调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88-89.
[3] 徐锦翠.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9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