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油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点分析
——以江苏某输油管道为例

2016-02-07吴贤斌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输油管道施工期站场

吴贤斌

(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江苏南京210045)

输油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点分析
——以江苏某输油管道为例

吴贤斌

(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江苏南京210045)

输油管道兼具生态类和污染类环境影响。结合江苏某输油管道案例,从工程调查、环保目标调查、环保措施调查、环境影响调查和环境风险防范调查等方面分析了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要点,供同类项目参考。

输油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的规定,建设项目竣工后必须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管道输送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3],兼具生态类和污染类环境影响特征。本文以江苏某输油管道为例,分析了输油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点,供同类项目参考。

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是验收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工程资料审阅和现场踏勘,掌握工程管道工程、站场工程和阀室工程的建设情况,并与环评批复内容对比,明确工程变更情况,判断是否属于重大变更,还应明确工程运行负荷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该输油管道线路全长36.79km,设计压力4.0Mpa,管径为Φ711,设计输油量为1500×104t/a。全线设首站和末站2座输油站场,设阀室一座。从首站-青山镇-东沟镇-新禹河穿越-瓜埠镇-滁河穿越-末站。输送油品为尼罗、杰诺、卡宾达和阿曼等原油。经与环评及批复对比,发现工程存在以下3方面变更:(1)管道走向局部发生调整,导致管道实际总长36.79km,比环评阶段增加1.79km。(2)首站总平面布置发生局部调整。环评中的换热器区实际未建设,依托原有已建换热设备。(3)工程新建阀室1座。环评中工程未设置阀室。为加强跨河工程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实际建设手动线路截断阀室一座。占地面积152.09m2。

经对照环办[2015]52号文要求,工程建设内容调整不属于重大变更[4]。另根据工程2015年1~8月试运行期输油量数据折算,工程运行负荷达设计负荷的83.7%,主体工程运行平稳、正常。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作,满足验收工况要求。

2 环保目标调查

通过现场踏勘,掌握管道两侧、输油站场及阀室周边的居民点和学校等敏感目标。管道跨越的地表水体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红线区域。需关注管道路线调整引起的环保目标的变化、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拆迁情况等。

该管道工程环评阶段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41处,验收调查发现保护目标43处,与环评相比保护目标数量增加2处。其中:(1)由于线路微调,5处村庄与管线之间的距离超过200m,不列入验收环保目标。(2)1处村庄已被工程拆迁,该处环保目标取消。(3)3处村庄环评未识别,列入验收环保目标。(4)4处村庄因线路微调进入管线200m范围内,列入本次验收环保目标。环评阶段该工程穿越了1处森林公园,因路线调整,管道实际未进入森林公园范围。管道跨约的地表水体未发生变化。

3 环保措施调查

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是验收调查的重点之一,应对照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要求,以列表形式按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分别逐一详细描述。对未落实或部分未落实的原因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重点说明。

该管道工程开展了施工期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介入时,工程施工已全部结束,管道管沟已全线覆土复绿。施工期环保措施主要依据环境监理报告和施工期影响资料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对施工营地以及弃渣场等临时用地恢复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重点关注跨河施工和生态红线区域周边施工等重点工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运营期环保措施应主要围绕站场三废治理设施开展。该管道工程首站和末站两座输油站场均依托现有站场改扩建,因此调查过程中重点针对输油站场内污水预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污水接管情况、管道密闭输送、油气回收装置和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调查发现,末站污水管网未与区域污水管网接通,未安装在线监控装置。经整改后,运营期环保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4 环境影响调查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应通过资料审查和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调查管线穿越大中型河流是否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管线是否对森林公园造成影响;管线穿越农田林地等造成的陆域生态损失以及对土壤、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等。

该管道验收调查以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和环境监测数据等作为施工期环境影响的主要判定依据。同时对管道沿线和站场周边的居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森林公园管理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询问。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调查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需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污染类环境影响主要采取环境监测方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临时性占地恢复情况;弃土弃渣场水土保持设施及效果;穿越农田、果林的作物及林地恢复情况;站场的绿化实施情况等。环境监测对输油站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污水接管口废水污染物浓度、厂界噪声以及跨越大中河流的地表水水质情况。

经现场调查,管沟开挖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内,经过1年的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恢复,管道上方恢复的植被多为农田植被;管线上方土地及时进行了植被恢复,使野生动物的生境有所恢复;公路和铁路穿越处总体生态恢复情况良好。穿越点两侧施工地貌,均已恢复,植被基本已按施工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恢复完毕。管沟穿越河流开挖回填后基本做到了挖填平衡,并且在河边两岸根据地形进行了护坡、护岸等措施。经实地勘察,本项目施工沿线生态恢复情况比较理想。

根据验收监测结果,首站和末站各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浓度值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首站和末站污水接管口pH值、化学需氧量、动植物油和氨氮出水水质均满足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厂界噪声各监测点位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限值要求。跨越的3条大中型河流pH、CODcr、NH3-N、TP、石油类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2-2002)IV类标准限值要求。

5 环境风险防范调查

输油管道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也是调查的一个重点,主要调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储备情况、日常应急演练执行情况等。

据调查,该管道工程按要求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取得了环保主管部门备案意见。针对管道、敏感点和站场的风险防范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在首末场站及阀室均配备了常用的应急物资和器材,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6 结论和建议

输油管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要点包括工程批建相符性、环保目标变化情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境影响调查及环境风险防范落实情况。调查工作中建议:①由于输油管道工程一般穿越区域大,涉及的保护目标较多。验收调查工作应在熟悉工程材料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现场踏勘,摸清工程内容及沿线敏感目标状况,并按规范要求开展环境监测。②输油管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管沟开挖与回填、河流穿跨越等工程施工。建议施工期开展全过程环境监理,并将环境监理结报告作为施工期验收的主要依据[5]。

[1]中华人民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2]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2001,12,27.

[3]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生态类)[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1,3:4-6.

[4]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2015,6,4.

[5]王慧婷,常欢,童英伟,李志宏.生态型—原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重点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2):171-175.作者简介

吴贤斌(1983—),男,江西宜春人,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及管理政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输油管道施工期站场
输油管道泄漏失效分析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微型注浆钢管桩在高铁站场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油气站场甲烷排放检测技术及量化方法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山区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抖振时域分析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输油管道完整化管理浅析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