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6-02-07黄鑫宗骆娴黄文科李绍森
黄鑫 宗骆娴 黄文科 李绍森
(珠海力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黄鑫宗骆娴黄文科李绍森
(珠海力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
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从水生态修复概念入手,介绍了水生物基础修复技术,然后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研究
水体恶臭以及由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生态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建设成本低,不需要能耗,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河道治理的一种新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1水生态修复概念
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需要具备水生植物群落以及水生动物,同时,还要有数目巨大的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等。而水生态修复技术这是运用栽培植物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来进行转化水中的污染物,或者进行转移降解等方法,来改善水生物的生存环境,以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技术在目前也是国际上常用的用于治理水体污染的其中一个方法,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具有治污效果好造价低,而且运行成本也低的优点。根据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对河道水体的治理,就一定要从污染源开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之相结合,从而达到根本上进行治理,恢复水体生态。
2水生生物基础性修复技术
2.1微生物强化净化
通常用在水治理微生物修复上,可以采用直接在河道中加入微生物促生剂,当然这种促生剂必须是通过一定的培养和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种,这样能达到促进河道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的生长。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促生技术就是为了给原河道中的能降解污染物的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能更大程度的完成自然降解的功能,以达到强化污染环境自净的能力、加速分解的目的。
2.2水生植物净化
利用水生植物的自净原理来进行的方法我们称为水生植物净化法,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达到净化污水和降低污染负荷的目的。其本质是利用能够消化吸收污染物质并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环境的水生植物来改善污水。但是,任何水生植物都有自身能够承受的极限,如果水质恶化严重超过水生植物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导致水生植物无法存活,因此,在污染严重,发黑发臭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首先就需要选择好植物的种类,因其水质条件十分的恶劣,就必须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育、实验。目前用得比较多,以水生植物为主的修复技术主要是生态浮床、生态浮岛、人工湿地以及氧化塘,这些都是以水生植物为操纵对象对污染河道进行修复改善。
3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3.1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将植物的种类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选择适合该河道的植物种类对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这就要求在选择植物护岸时,就必须按照河道不同的水位来进行,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3.2建设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横、纵向连通来实现建设河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可以有效减少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进行河流横向的连通,是为了恢复和维持河流蜿蜒、曲折、多变的形态;进行纵向的连续性,即将河流建设成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复合断面状态。如果是在用护岸的地段,就需要采用透水岸坡防护结构,与此同时,科学的运用植物护坡和天然材料,像木桩、水葱、芦荟、柳树和乱石等,以此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3.3营造生物群落多样性
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来营造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达到生态净水的目的。运用与植物净化相同的原理来进行拓展,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在水中建立起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必要环境,让其栖息于河道中,与此同时,放入鱼、虾、河蚌等此类水生动物,从而利用食物链将水生植物、微生物、藻类、水生动物构建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4布置人工湿地
根据不同地区的河道现状,顺着河道来布置人工湿地,有利于河道水、动植物系统的恢复,对水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在河道适当水位线上方建设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并在小岛上培植一些观赏效果佳、净化效果强的植物,与此同时,在岛内布置一些天然的石头,将小岛与陆地用木桥相连,形成水陆环绕,从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3.5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各地政府要加大对河道生态修复的力度,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对其进行项目扶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建设,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大基础投入的扶持外,还要着重扶持科研单位的研究项目,与此同时,制定出相关的优惠政策,为河道水生态修复建设解决科研立项以及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创造良好修复环境。
4结语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提升水资源质量以及修复水体的重要工具。运用该技术对河道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理,不仅能更好地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它们生长繁殖的生存空间。同时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建立和保护,使水体的本身净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提高,从而促进了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周志华,温明霞,李广志.物理生物生态技术相结合治理污染河道水体研究[J].北京水务,2007,3:28-31.
[2]董哲仁,刘倩,曾向辉.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2,33(2):1-5.
[3]俞永梅.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56-57.
黄鑫宗(1970—),男,广东新会,本科,环保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三废治理、河道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