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草牧业文化探究
2016-02-07贺婷婷贺一辰
贺婷婷,贺一辰,李 飞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畜牧局,朔州 037200)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草牧业文化探究
贺婷婷,贺一辰,李 飞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畜牧局,朔州 037200)
文章以农牧交错带的草牧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选择雁门关草牧业演变的独特视角,对雁门关过渡带农牧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雁门关草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文化传承,着重考证文化这一重要因素对草牧业发展、演变的影响,为农牧交替区草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草牧业 交替区 文化 雁门关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1]以我国晋西北长城上的雁门关为地理标志,具体包括山西省雁门关以外及其周边一些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县市区。雁门关区域地处我国的北方、山西省的西北部,山西与内蒙古、陕西、河北3省区交界地带,特殊的地理区位、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农牧交错带特殊的文化体系[2]。
1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的农牧文化传承史
1.1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3]是北方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在广袤的草原上,游牧民族每2周就要迁移1次。通常,他们选择水草更为肥美的地方,并沿着河流移动。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信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体系—游牧文化。游牧民族以家庭或种族为单位迁徙,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豪爽、直爽,待人坦诚热情的处世风格和哲学。游牧民族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大草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游牧民族十分重视草原的保护。
1.2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历史悠久,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的农耕文明是由中原地带传入。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文明,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从事种植生产时,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集合体。农耕文明是我国现存的最主流、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一类文明体系。农耕文化起源于农田耕作,是汉族的典型文化。农耕文明有别于游牧文明,相较于游牧文明更为先进和开化。儒家、道家提倡的哲学体系与当今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内涵高度契合。
1.3 西口文化
西口,即指的杀虎口,地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属于古代边关重镇。“走西口”与“闯关东”、“下南洋”一样,是近代发生的1次大的迫于生计的大规模移民,成千上万的来自山西、陕西的移民,确切地说,应该是逃荒的饥民涌入内蒙古不同地区谋生。
在“走西口”这一历史性的人口迁徙过程中,整个晋西北、陕北、杀虎口区域等,形成了特有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饱含着辛酸、悲壮的移民文化和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在“走西口”过程中,男人迫于生计,抛家舍业,加入移民的大潮中,前途未卜,后方背井离乡。因此,西口文化的底蕴是悲壮、苍凉的,是晋西北穷苦人民悲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苍凉悲壮的文化。
1.4 边塞文化
边塞文化是古代边疆重镇区域产生的戍边文化。雁门关地区作为古代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地带,历来是边疆重镇。目前,雁门关区域存在的众多古长城、古堡、烽火台,就得以证明这里曾经是边关重镇。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贴切的说明了雁门关作为边塞的重要地位。历史上,许多骚人墨客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有的赞美雁门关的雄关漫漫,有的描写塞外的苍凉风光,有的讲述戍边的艰苦和对家人、亲人的无限思念。边塞文化是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不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而且也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结语
雁门关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先有农牧交错带,后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近年来,借助国家的生态优先战略,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使当地生态逐步好转,草地覆盖率、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沙尘天气逐步减少,生态建设的成果逐步显现。
[1] 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12~218
[2] 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39~748
[3] 张德平.蒙古游牧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试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建设问题.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