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种植方式与管理技术

2016-02-07杨春玲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

杨春玲

(清河县发展改革局农业区划办公室,河北邢台054800)



棉花种植方式与管理技术

杨春玲

(清河县发展改革局农业区划办公室,河北邢台0548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棉花大田直播种植方式,重点从选择优质棉种、把握播种环节、科学施用基肥、除草与覆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从田间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加强苗期管理工作、做好蕾期管理工作、抓好花铃期管理、注意吐絮期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探讨了改进移栽地膜棉花的生产技术问题,旨在促进棉花稳产高产。

关键词:棉花种植 管理技术 方式改革

1 棉花大田直播种植方式

1.1 选择优质棉种

在选择棉种时,要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购买种子要选择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必须选择经过审定的品种,另外还要注意查看种子的包装标识,选用的棉花种子要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确保其质量达到优质标准。

1.2 把握播种环节

种植方式通常采取点播的方法,在每一个坑穴内点播3~4粒棉种,棉种的使用量大概是22~37 kg/hm2,要注意保证株苗的密度,一般为3.7万株/hm2。麦后的直播棉花通常密度更高,一般为4.5万株/hm2。棉花的行间距为1.2 m左右,种子的埋深大约为1.5 cm,不宜过深。

1.3 科学施用基肥

一般施用有机肥30 t/hm2左右,施用过磷酸钙600 kg/hm2左右,施用氯化钾160~220 kg/hm2左右,施用硼砂和硫酸锌各15 kg/hm2左右。一般在移栽前整地的时候施入肥料,也可以在播种时施入,或者将肥料和细土进行搅拌,混匀之后撒入坑穴内,然后再点播种子。

1.4 除草与覆膜

播完种之后,未出苗前应该在地表喷施除草剂,平均用药450 kg/hm2,均匀喷洒在地面表层上。喷完除草剂之后应该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且在膜的周围压上土。

2 棉花种植田间管理技术

2.1 加强苗期管理工作

发苗后,要检查苗是否齐全,如果有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要注意中耕培土和苗期除草工作。在苗期要进行1~2次中耕,目的是将土壤培到棉花苗的根部区域,另外还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如果田间的杂草较多,应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作业,或者采取化学除草的方式。另外要轻施苗肥,一般用尿素75 kg/hm2即可,方式为对水浅施,也可以浇施粪尿肥3 000 kg/hm2左右。另外要注意雨季排涝,苗期的雨水如果特别多的话,一定要把棉田排水工作做好。在苗期如果遇到干旱天气的话,则应该注意做好抗旱保苗工作。此外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苗期如果出现炭疽病或者立枯病时,要注意田间排渍工作,另外要多进行中耕作业,苗肥应该早施才有利于抗病,也可以用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2.2 做好蕾期管理工作

在蕾期应该稳定地施用肥料,通常情况下施用450 kg/hm2饼肥和90 kg/hm2左右的尿素。在盛蕾后期,施用氯化钾160~220 kg/hm2,可以采用开沟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穴施方式施肥。蕾期通常需要进行1~2次的中耕作业,结合中耕还需要培1次土。再一个就是做好去叶枝工作,棉株的第1薹果枝上的花蕾能够辨认的时候,在它下面节位中的叶枝应该全部打掉。多雨时要注意清沟排水,干旱时要注意灌水抗旱。一般情况下蕾期正处于雨季时节,要防止水涝对棉花的损害。此时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蕾期的主要害虫包括棉铃虫、蚜虫和红蜘蛛等,同时多出现枯萎病,应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要适时进行化控,在7~9叶的时候,可以施用10 g/hm2左右缩节胺,或者用25%的助壮素30~60 ml/hm2,对水225 kg/hm2,在棉株的顶部进行喷施。对田间的套种作物要及时进行清理,例如种植西瓜的,应该在西瓜采收后及时清理藤蔓,有地膜的应该在6月底前把地膜清理掉,否则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

2.3 抓好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管理至关重要,要重施花铃肥,长桃期要增施肥料。大概在7月上旬,应该施用230~380 kg/hm2尿素,到7月下旬每公顷再施用75~110 kg尿素。可以在田间开浅沟进行沟施,也可以采取穴施方式施肥,在干旱的天气应该掺水浇施肥料。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间,需要在叶面上喷施2%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平均用水大约为680 kg/hm2。每隔7~10 d喷1次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为佳。在灌溉和排水方面,由于花铃期的需水量比较大,此时又是高温季节,因此必须做好棉田抗旱工作。浇灌棉田最好采取沟灌渗透的方式,不要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另外切忌在中午高温时浇水。如果花铃期出现多雨天气,就需要采取田间排水措施,田间积水会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要做好整枝打顶工作,打一叶一心即可,在棉株的生长后期,应该打边心,把老叶和空枝打掉,赘芽和无效晚蕾应及时摘除。另外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花铃期通常会出现棉铃虫和红蜘蛛等虫害,应该以这两种虫害为主,同时兼治其他害虫。

2.4 注意吐絮期管理

在吐絮期也要做好防涝和抗旱工作,如果雨水非常多,就需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涝工作,否则会增加烂铃情况。干旱时必须及时对棉田灌水,否则会出现棉铃逼熟现象。要做好此时的虫害防治工作。吐絮期通常会出现红铃虫、棉铃虫和叶跳虫等虫害。另外要做好整枝以及推株并垄工作,在吐絮前后应该将主茎下部的老叶以及无效的果枝去除,还要继续抹赘芽,同时把无效的花蕾摘除。如果棉花的长势过于旺盛,就会影响棉田的透光性,当棉株顶部结棉铃时可以隔行进行推株并垄,这样能够有效增加棉株下部的阳光照射,从而达到降低湿度和防止烂铃的作用。初絮期后应该在根外喷施2%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不超过两次。可以适当采取化学催熟措施,利用40%的乙烯利3 000~3 70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地喷撒在棉铃上,这样能够有效催发棉铃成熟吐絮。要适时收花,当大多数棉株都出现1~2个吐絮的棉铃时,就可以开始采收棉花了,每隔5~7 d采收1次棉花。

3 棉花种植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棉花种植方式有利于节省用工,有利于冬春翻整棉行,减少越冬害虫,另外还有利于棉花栽后田间中耕培土、起垅抬行、防治病虫的操作管理,棉花的行间要尽量透光通风,这样能够增强光合作用,改善棉花品质。

参考文献

[1] 结合秋播生产改革棉花种植方式.农村新报,2012,(07)23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
盆栽葡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配电线路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南方葡萄结果园不同物候期的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