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临床治疗分析

2016-02-06孟志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利巴韦代偿

孟志君

青岛即墨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即墨市 266200

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临床治疗分析

孟志君

青岛即墨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即墨市 266200

目的:探究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有效抗病毒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代偿与失代偿情况,分为两组,失代偿者使用100万U赛若金联合600mg/d利巴韦林实施治疗,相隔一天治疗一次,后逐渐增加药物使用量。代偿期者使用67.54g/周派罗欣联合600mg/ d利巴韦林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CV RNA、ALT、CHE、AST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之后,失代偿期者的CHE、HCV RNA、ALT、AST、TBIL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6个月后,CHE、HCV RNA、ALT、AST下降显著,P<0.05.但TBIL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三个月后,代偿期者HCV RNA、ALT、AST、TBIL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使用小剂量逐步加量法对其加以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抗病毒治疗

相关统计证实,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已经超过300万人次,最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

1.2 方法

对于31例失代偿期话只能和,使用剂量为100万U的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国药准字H43021406,生产单位:湖南紫光古汉南岳制药有限公司)600mg/d加以治疗。相隔1d肌肉注射1次。后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药物使用量。代偿期者使用派罗欣(国药准字J20120075,分装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67.5g/周联合利巴韦林加以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肝脏功能HCV RNA等详细指标。若化验结果显示患者病情稳定,将赛若金和派罗欣2-4周增加剂量1次。在此其中利巴韦林每半个月增加200mg/d,赛若金从90g/周增加到300万U ,派罗欣增加至135g/周。在治疗第3个月与6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HCV RNA、ALT、CHE 、AST等指标加以对比。

1.4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方式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失代偿期肝硬化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情况

治疗3个月之后,失代偿期者的CHE、HCV RNA 、ALT、 AST、TBIL 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6个月后,CHE 、HCV RNA 、ALT、 AST 下降显著,P<0.05.但TBIL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初期,失代偿者出现程度不一的发热,流感样症状,经调整药物使用时间,给予消炎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2.2 代偿期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情况

治疗三个月后,代偿期者HCV RNA、ALT、 AST 、TBIL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详情见表1。

表1:代偿期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情况

3 讨论

使用赛若金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治疗,不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肝细胞癌变率,也能够提升患者生存率。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中可见,将该药物联合派罗欣对患者实施治疗,其在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情况,肝脏功能指标与抑制病毒方面,可取得显著效果。与文献报道内容相似。对于代偿期者,因为在治疗之前,患者肝脏功能和外周血常规接近正常水平,因此本实验使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对患者实施逐渐加量治疗,取得了相对满意效果,研究证实,治疗三个月后,代偿期者HCV RNA 、ALT、 AST 、TBIL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绝大部分失代偿者对于赛若金并不耐受,因此这种药物并不适合与利巴韦林联合使用。对于该类型患者,很多医生可能会担心患者病情 严重,而放弃使用该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在治疗之前,很多失代偿肝硬化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已经低于正常标准,且有耐受干扰素与不良反应的基础,可以尝试着使用抗病毒法加以治疗。在本实验中,对于该类型疾病者,使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小剂量法实施治疗,这种方式能够逐渐降低外周血常规,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全面提升患者用药耐受性。值得说明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全面监测患者肝脏功能和血常规情况相当有必要。

综上所述,对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者,使用小剂量逐步加量法对其加以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王琳,王智敏.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0):165-167.

[2]罗秋敏,赵志新.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08):522-525.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利巴韦代偿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