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规范化管理在胆道T管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6-02-06申春玲

肝脏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肝胆引流术胆总管

申春玲



·经验交流·

全程规范化管理在胆道T管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申春玲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泥沙样结石、胆道术后可能会形成胆管狭窄时,在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后,常需要置入T管进行引流,使残余结石和感染的胆汁能顺利引流出体外,缓解胆汁梗阻和淤积,利于控制胆管炎症和减轻肝脏损害,支撑胆总管,防止术后胆管狭窄,进行必要的胆道冲洗和造影检查,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长期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会引起患者体液和胆盐的丢失,易致食欲不振和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术后恢复[1]。而且易发生T管滑脱、移位、堵塞,胆瘘、胆道出血、胆汁引流量变化等并发症,导致非计划拔管率的增加,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给临床护理带来更高的专业要求,加强T管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我们对胆道T管引流术患者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总结并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肝胆手术予以胆总管T管引流术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34例;年龄28~83岁,平均52.4±8.6岁;其中胆管结石41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0例,急性胰腺炎肝4例,肝胆囊肿3例,肝血管瘤2例,其他4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6例;排除终末期肝病、严重传染性肝炎、肝胆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严重精神性疾病等。按照手术日期单双数的数字表示法,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一)对照组患者予妥善固定T管、防止T管滑脱,做好皮肤护理、减少胆道感染,加强病情监测、保持引流通畅,掌握拔管指证、促进患者恢复等胆道手术行T管引流术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先进行护理体检和评估,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制订规范化护理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建立组织、人员培训,健康宣教、心理支持,专科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给予个体化的全程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

(二)注重建立组织和人员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普外科护理组成立“胆道T管引流规范化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为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操作技能的中级以上护理人员;根据院护理部的要求结合普外科病区的实际情况,制订胆道T管引流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并落实护理干预措施。规范化护理小组成员利用晨会、周会等业务学习的机会,采用宣读、视频、微信、QQ等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胆道T管引流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提出规范化管理要求,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检查和考评,将检查结果定期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护理人员要加强人性化服务理念,将舒适护理贯穿到患者的整个住院就诊的全过程中。热情接待患者,尽量为患者安排朝阳的病室,生活设施齐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良好的就医环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手术和T管引流的病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以及就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度[3]。介绍本院医技水平和既往开展类似手术的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加强护患沟通,多倾听患者的倾诉,尽量满足其合理诉求,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纾解其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

三、落实专科护理和质量控制,提高T管治疗的临床效果

①行为舒适护理:术后早期取半卧位,降低腹壁张力,减轻患者的切口疼痛,利于呼吸顺畅,控制腹内炎症和T管的引流;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按需做好腹部的热敷和理疗,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根据疾病恢复情况和病情的需要,适当增加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增强体质,促进术后恢复[4]。②保持T管引流通畅:术后保持T管通畅引流是胆道疾病手术成功的关键,将T管进行有效妥善固定,保证术后引流充分[5]。③加强日常监测:每日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T管引流情况,特别注意引流的量、色和性状改变,并做好记录。可以使用折返式引流袋,只需每周更换一次,能保持留置管道的密闭性,更能有效预防管道的相关感染的发生[6]。术后T管胆汁引流的量一般是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④做好出院后延伸性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T管相关的出院示范和指导,掌握观察和日常操作方法,避免提举中午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或拉扯创口[7]。⑤把握拔管指征:按照T管放置的时间、目的和患者恢复的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拔除T管的适应征。普通的胆管炎症和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吻合和胆肠吻合等手术,一般于术后2周左右可拔管;如果是胆总管损伤、狭窄或肝胆肿瘤等需要T管支撑时,至少保留6个月或更长时间。

四、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胆瘘、胆道感染和胆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T管引流不畅、折弯、滑脱、移位以及胆汁引流量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因T管引流异常导致的再次手术率;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度评分、舒适指数评分(SSD)和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的测评。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将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非计划拔管率、再次手术率以及疾病认知度评分、舒适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方面进行比较,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比较

讨 论

肝胆支架或引流管植入术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包括胆道出血、胆漏、胰腺炎、腹膜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和特殊治疗干预,影响患者的引流管使用效率和术后康复[8]。全程管理是一个协调合作的过程,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等方面,是患者能选择和接受更多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疾病康复和健康的需求。全程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是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性的医疗护理全过程中,致力于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我们建立健全胆道手术T管规范化管理组织,制订合理可行的方案;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T管规范化管理的水平和岗位责任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患沟通、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以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方的信任,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做好个性化健康宣教,特别是做好患者居家观察和护理管的能力,提高患者对手术和T管引流的认识度,也提高了患者带管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我们通过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患者实施行为舒适护理措施,做好引流口皮肤护理,加强日常监测,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居家指导和电话式回访,保持T管引流通畅,降低了T管引流的并发症率;严格把握拔管的指证,有效避免了非计划拔管率和因此带来的再次手术率,显著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带管生活质量[10]。同时也构建了医护患和谐,使普外科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提升。

[1] 纪柏,王广义,刘亚辉,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的比较.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298-299,305.

[2] 刘丽.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吉林医学,2012,33:6687.

[3] 黄菜青.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分析.全科护理,2012,10:221-222.

[4] 张苗.持续质量改进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当代临床医刊,2015,28:1545.

[5] 刘晓岚.同期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的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肝脏,2014,19:809-810.

[6] 袁志敏,苏小聪,张文娣,等.抗反流尿袋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于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22.

[7] 鲁建平.肝胆外科手术146例引流管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2,23:108-109.

[8] 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等.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单、双侧引流的荟萃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5,23:118-123.

[9] 唐晓雯.全程规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1:18-19.

[10] 穆素芳.整体护理模式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效果.当代医学,2012,18:122-123.

(本文编辑:茹素娟)

225500 江苏 姜堰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04-20)

猜你喜欢

肝胆引流术胆总管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