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的差别

2016-02-06季媛媛张琴陶然

肝脏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胆汁肝病乙型肝炎

季媛媛 张琴 陶然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的差别

季媛媛 张琴 陶然

目的 比较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12和354例),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淤胆组22例、非淤胆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轻度39例、中度271例、重度44例3组;分别比较急慢性乙型肝炎各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方面,急性乙型肝炎组13.75±4.35%、12.95(7.60~32.34)%比慢性乙型肝炎组10.34±3.39%、9.72(3.40~37.80)%明显升高,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17.02±5.17%、16.48(9.30~30.50)%比非淤胆组12.95±3.74%、12.50(7.60~32.34)%明显升高,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10.47±2.52%、10.15(5.80~16.71)%和中度组10.50±3.62%、9.80(3.40~37.80)%也均高于轻度组9.11±2.17%、8.60(5.54~14.51)%,均P<0.05;而中度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组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单个核细胞比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1]。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2]。但目前为止,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研究表明,急性乙型肝炎淤胆和非淤胆患者之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3],提示单个核细胞作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可能在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为此本研究收集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共466例,对比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非淤胆组和慢性乙型轻、中、重度各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以此进一步了解在乙型肝炎患者整体人群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值是否存在差异。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自2008年11月至2015年9月的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共466例,排除甲、丙、戊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源性肝损伤、梗阻性黄疸。其中急性乙型肝炎112例,慢性乙型肝炎354例。急性乙型肝炎按照是否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22例和非淤胆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照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39例、271例、44例。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4],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符合中国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修订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标准[5]。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轻中重度分组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6]。

二、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血常规采用综合检测法(日本希森美康XE-2100、XE5000及其配套试剂)。

三、统计学方法

连续变量以均值±标准差及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用Mann-WhitneyU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 19.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75±4.35%、12.95(7.60~32.34)%和10.34±3.39%、9.72(3.40~37.80)%,P值为0.000。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和非淤胆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7.02±5.17%、16.48(9.30~30.50)%和12.95±3.74%、12.50(7.60~32.34)%,P值为0.0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图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3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分别为9.11±2.17%、8.60(5.54~14.51)%,10.50±3.62%、9.80(3.40~37.80)%,10.47±2.52%、10.15(5.80~16.71)%,其中重度组和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值分别为0.008和0.005,而中度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和图1。

表1 急慢性乙型肝炎及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和非淤胆组单个核细胞比例的差别

表2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3组单个核细胞比例比较

讨 论

人体内单个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在肝脏内称为库普弗(Kupffer)细胞。而Kupffer细胞在酒精和非酒精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7-8]。在肝损伤小鼠模型中,也有研究证实了Kupffer细胞的重要性是通过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如TNF、IL-6、IL-1b、MCP等激发和促进炎性反应,并可激活非实质肝细胞,如上皮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活性[9]。体外试验表明,在内毒素刺激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1在急慢性肝炎时减少[10];分泌的IL-6在慢性乙型肝炎时减少,而在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增加[11]。另有研究显示,单个核细胞表达的HLA-DR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动力学检测可以评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状态[12]。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单个核细胞作为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中发挥了多种作用。

本研究显示,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与非淤胆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组与轻度组之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常认为,乙型肝炎所致的肝功能损伤本质上为免疫反应,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观点。急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反应较慢性乙型肝炎明显,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和重度的免疫反应也较轻度明显,均在本研究得到了验证,其中重度组虽然较中度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可能与重度组患者病例数较少有关。而之前有研究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也较非淤胆组明显升高[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免疫反应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胆汁淤积的过程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述现象的相关机制尚未明确,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基础研究进一步尝试论证。

[1] Ganem D,Prince AM.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N Engl J Med,2004,350:1118-1129.

[2] Lu FM,Zhuang H.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Chin Med J (Engl), 2009, 122:3-4.

[3] 周海东,张思敏,袁小凌,等. 急性乙型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肝脏,2015,20:295-297.

[4]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3,5:53-64.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3-24.

[7] Gao B,Bataller R.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Gastroenterology,2011,141:1572-1585.

[8] Mandrekar P,Szabo G. Signalling pathways in alcohol induced liver inflammation. J Hepatol,2009,50:1258-1266.

[9] Zimmermann HW,Trautwein C,Tacke F. Functional role of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for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cute liver injury. Front Physiol,2012,3:56.

[10] Müller C,Knoflach P,Zielinski CC. Reduced production of immunoreactive interleukin-1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Dig Dis Sci, 1993,38:477-481.

[11] Müller C,Zielinski CC. Interleukin-6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acute viral hepatitis. J Hepatol,1992,15:372-377.

[12] Xing T,Li L,Cao H,et al. Altered immune function of monocyt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Clin Exp Immunol,2007,147:184-188.

(本文编辑:易玲)

更 正 启 事

《肝脏》2016年第21卷第7期第607~609页发表了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严伟等撰写的论文《肝癌患者应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观察》。因医院名称改动,作者单位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变更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特此更正。

《肝脏》编辑部2016年12月5日

201508 上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一科(季媛媛);上海市同仁医院感染科(张琴,陶然)

陶然,Email:ovo508@163.com

2016-04-04)

猜你喜欢

胆汁肝病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