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2016-02-06岳新茹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粒重穗数分蘖

岳新茹

(河北省平乡县农业局,邢台  054500)



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岳新茹

(河北省平乡县农业局,邢台054500)

平乡县小麦常年播种面积1.73万hm2左右,正常年份在2月底、3月初返青,3月中旬起身,3月底、4月初小麦开始拔节。科学进行春季麦田管理是小麦取得高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小麦 春季麦田 管理

1 小麦栽培技术原理

1.1 小麦产量形成的3个阶段

从栽培角度看,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过程及生长发育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营养生长、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和生殖生长3个阶段。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之前,是以生根、长叶、分蘖为中心的营养生长阶段;从幼穗分化到抽穗,一方面继续生长根、叶、蘖和茎秆伸长、充实,另一方面进行穗分化和发育,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抽穗以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是开花结实和成熟的时期,称为生殖生长阶段。这3个阶段决定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粒数、粒重)的形成,标志着小麦的一生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制定小麦生产管理措施,就是要掌握各个过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综合考虑,力争穗足、粒多、粒重,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1.2 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充足的穗数是高产的基础。穗数是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组成。所以,要达到穗数足够必须有适宜的总茎数。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数。小麦的分蘖包括冬前分蘖和春季分蘖,冬前分蘖从播种后半个月开始(10月下旬),冬前停止生长结束(12月上、中旬)。春季分蘖从返青开始(2月底、3月初),拔节前结束(4月初)。一般说来冬前分蘖比春季分蘖成穗率高。适期播种的麦田冬前分蘖足够(每667 m2总茎数60万以上),春季返青后要适当抑制春季分蘖,避免春季分蘖增生过多,造成拔节期因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后期招致小麦倒伏。这类麦田春季要晚施肥水,一般视地利水平和群体大小,在起身期(3月中旬)或拔节期(4月初)进行。对播种期偏晚,冬前分蘖少、群体不足的麦田,早春要适当早施肥水,促进春季分蘖成穗,一般在返青后(3月初)进行;冬前蘖充足的地块4月初开始管理。

1.3 每穗粒数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小麦一般返青后(2月底、3月初)开始穗分化。一般说来,冬小麦决定每穗粒数的时期是从小麦穗分化的单棱期(2月底、3月初)开始,至开花期(5月上旬)这段时间。增加每穗粒数的途径是:保证每个麦穗有较多的小花数的基础上,提高小花结实率。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制适宜的播种量、播种时期及肥水措施调控植株群体结构适宜,群体内光照充足,营养状况良好。田间管理措施是要有促有控,氮素营养和碳素营养协调。土壤肥力高、群体适宜麦田要防止肥水运用过早过多,宜在拔节期(4月初、4月中旬)追肥浇水,以防氮代谢过旺,碳代谢过弱;中低产田和群体不足的麦田,宜在返青中期(3月上旬)和起身期(3月中旬)追肥浇水,防止肥水不足碳代谢过强而氮代谢过弱,造成早衰。所以,因地因苗施用春季肥水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来,春季“倒春寒”冻死部分幼穗的现象,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生产中应注意防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4 粒重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小麦开花(5月上旬)至成熟(6月上、中旬)阶段是决定粒重的时期。

小麦的粒重有1/3是开花前贮存在茎秆和叶鞘中光合产物,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2/3是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所以,保证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有较长时间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延缓小麦早衰是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措施主要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小麦生育后期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等。

2 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2.1 及时浇好返青、拔节、孕穗水

凡是未冬灌的二、三类麦田和冻害严重的麦田,应早浇返青水。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特别是晚播弱苗,一定要小水浅浇,防止淤苗。

2.2 及时划锄松土

划锄是促进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一般从返青起至拔节共划锄2~3次,松土先浅后深。对弱苗要浅中耕,促进生长;对旺长和群体较大麦田要深中耕,耕断根系,限制养分供应和春蘖滋生,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

2.3 返青期要因苗追施

对冻害麦田和弱苗应及时追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使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对壮苗和强筋优质小麦则不需施返青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

2.4 适时防治病虫害

春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主要虫害有麦蜘蛛、麦蚜和蝼蛄等。小麦来年返青后的主要害虫依次是麦叶蜂、红蜘蛛、吸浆虫和蚜虫。麦叶蜂、红蜘蛛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喷雾防治。吸浆虫中蛹期防治:一般在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至抽穗前(中蛹盛期时)用48%毒死蜱乳油200~250 ml,5%甲基异柳磷粉剂(或颗粒剂)2 kg或5%毒死蜱粉剂(或颗粒剂)1 kg,拌细(砂)20~25 kg配成毒(砂)土撒施;吸浆虫成虫期防治:一般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当小麦抽穗率达70%~80%(成虫盛发期时)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 ml/667 m2,25%乐果·氰戊菊酯乳油50 ml,或40%毒死蜱乳油50 ml+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 ml喷雾。小麦生长中后期,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穗蚜等混发时,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 ml+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12%腈菌唑乳油20~30 ml+99%磷酸二氢钾100 g;②667 m2用40%氧乐果90 ml+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 g+99%磷酸二氢钾100 g喷雾防治,可起到杀虫、治病、抗干热风,即“一喷三防”的作用。

2.5 防除杂草

化学除草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平均气温10℃以上时,即小麦拔节以前。一般喷药时间在返青后至拔节前,选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气温较高的9:00至16:00喷药较好,每667 m2用10%苯磺隆喷施,15 g对2桶水喷雾,如果配合20 g 2·4D丁酯,效果更好。要1次喷匀,不可重复喷施。二是划锄除草,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清除杂草的方法。

2.6 科学防灾减灾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要及时采取准确的技术措施,快速应对,最大限度的减轻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粒重穗数分蘖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