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2016-02-06史辉,谢海洋,许云龙

云南档案 2016年9期
关键词:移动信息档案馆智能手机

传统互联网环境下,PC终端服务成为了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易用性和便利性等因素的不断推动,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渠道正逐渐从PC终端向手机终端转移。未来,手机终端服务将可能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档案机构而言,在此环境下开展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是顺应时代环境变化的有益探索。

一、手机档案APP与移动档案信息服务

1.何谓“手机档案APP”

APP,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手机档案APP,是APP应用程序中的一种应用类型,其在本文中主要是指档案机构自主开发或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开发用于提供移动档案信息服务的手机终端应用程序。

2.移动档案信息服务

移动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档案机构新的服务模式,从2006年被创建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从手机短信服务、手机WAP服务到手机微信服务再到手机档案APP服务的发展变化过程。2006年5月,贵州省档案馆开通了手机短信查询现行文件目录和档案的业务[1]。201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档案馆在该馆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查阅系统的WAP版,实现了用户通过手机WAP站点对东莞市政府公开信息的随时查阅[2]。2013年9月,湖北十堰档案馆开通了手机微信查档业务,用户可利用手机微信搜索“十堰档案馆”或“sydag”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查询开放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3]。同年,武汉档案馆在全国推出首个手机档案APP——“武汉档案”,用户可通过下载安装该手机档案APP客户端查询该馆馆藏档案[4]。

如今,随着手机APP的广泛应用,除了武汉档案馆最早开通“武汉档案”手机档案APP以外,福建省档案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浙江省档案局(馆)、温州市档案局等也都相继与第三方机构联合或自主开发了自己的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并可在iPhone手机APP store或Android手机Google Play中下载。档案机构借助手机档案APP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已具备了一定可行性基础和必要性条件。

二、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基础

1.智能手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2000年 12月,全球第一款搭载塞班(Symbian)系统内核的手机爱立信R380sc上市,标志着“智能手机”的诞生,智能手机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之后,随着塞班系统的不断应用升级,搭载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如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也吸引了不少用户的使用,2006年全球塞班手机销售总量就达到一亿部。如今,随着安卓、IOS操作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也呈现出了高态势的上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2007年到2015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从5040万增加到61981万,净增长56941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从24.0%上升至90.1%,上升率高达66.1%[5]。另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6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截至2016年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总数已达9.8亿[6]。可见,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由此,持续扩大的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爆炸式增长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也为我国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奠定一定的用户基础。

2.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空前发展

手机APP作为智能手机终端应用程序,其沿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服务应用到现在的多样化、专门化服务应用的变化过程。1994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款由IBM公司与Bellsouth公司合作制造的智能手机IBM Simon便搭载了日历、游戏、电子邮件等移动应用程序,这算是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的开端[7]。之后,随着塞班系统的开发升级,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有了新的发展,但其发展仍较为缓慢。而当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风靡全球时,智能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进入了井喷发展阶段。

根据艾媒咨询《2015年中国手机APP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单以iOS系统为主的App Store应用商店,其APP数量就达到了121万个,分为通信社交、新闻咨询、音乐视频、手机游戏、教育学习、地图导航、旅游出行、咨询阅读、商务办公、金融理财、健康医疗、网购购物12大应用类型,涵盖教育、医疗、通信、社交、旅游、购物等生活的方方方面[8]。因此,在这一阶段,不论是从手机APP移动服务的应用数量,还是从手机APP移动服务的应用范围,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手机APP移动服务应用的空前发展,从另一角度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对于手机APP的开发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对于手机APP移动服务的应用已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因此,对于档案机构而言,手机档案APP的开发及其在移动信息服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了成熟的开发技术条件和广泛的推广用户基础。

3.无线网络覆盖率不断上升

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是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主流应用分为通过公众移动通信网实现的无线网络(如4G,3G或GPRS)和无线局域网(Wi-Fi)两种方式。无线网络两种主流方式的应用不仅是档案用户借助手机档案APP“随时随地”获取档案机构动态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信息等相关档案信息服务的先决条件,也是档案机构开展移动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因此,对于档案用户和档案机构来说,无线网络两种主流方式应用的实现就变得尤为重要。

2014年,随着TD-LTE商用牌照以及混合组网实验牌照的发放,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重点向4G全面转移[9]。2015年2月,工信部宣布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FDD-LTE(4G)牌照,自此我国通信业全面进入4G时代[10]。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新增移动通信基站127.1万个,是2014年净增数的1.3倍,总数达466.8万个,其中4G基站比2014年新增92.2万个,总数达到177.1万个[11]。目前,我国已建成为全球最大的4G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覆盖率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而Wi-Fi作为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宽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其覆盖率也将会随着固定宽带接入端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得到全面提升。据中信部《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已达4.7亿个,比上年净增7320.1万个,同比增长18.3%[12]。

为此,我国移动通信网实现的无线网络(4G)和固定宽带延伸实现的无线局域网(Wi-Fi)覆盖率已得到了全面上升。另外,根据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到2020年我国有望实现城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1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我国城乡4G网络将实现全覆盖[14]。由此,这也将为我国档案机构借助手机档案APP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可能。

4.数字档案馆建设稳步推进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的快速应用,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档案信息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规划和试点。深圳市、青岛市是我国最先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和试点的两个城市,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之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江苏、重庆等省市也都相继开始了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和建设[15]。到目前为止,数字档案馆建设已形成“试点突破、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而就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在数字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国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已基本完成“三网一库”基础设施建设;在馆(室)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已有部分单位完成了对室藏档案的全部数字化,而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也都在开展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且数字化档案占馆藏档案总量的比例有大幅提高;在档案目录和专题档案数据库方面,全国各省市档案馆已建有文件级目录和照片档案数据库、音(视)频档案数据库、民生专题档案数据库等多个档案数据库[16]。

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从规划试点到现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建设、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长足发展也将会为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和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的必要性条件

1.新媒体O2O移动信息服务“范式”催生

“范式”的英文paradig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Paradeiknunai,其愿意为“共同显示”,15世纪转为拉丁文Paradeigma,由此引申出规范、模型、模式(pattern)、范例(exemplar)等含义[17]。“范式”一词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且被学术界广泛应用还主要得益于美国社会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对“范式”的概念解释。但库恩对于“范式”一词的概念解释也并未清晰、明确,这也就使得很多学者对于“范式”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基于我国学者对于“范式”是一种“模式”的理解,新媒体O2O(Online To Offline)移动信息服务“范式”是一种电商“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在新媒体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线上受理——线下办结——线上公示——服务反馈”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现阶段,手机APP已成为一种新的主流媒体平台,而新媒体O2O移动信息服务“范式”的催生将使其有必要在档案信息服务领域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届时,档案机构便可借助手机档案APP为档案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的移动信息服务。

2.现代档案机构服务变“被动式”为“主动式”

传统纸媒环境下,档案机构所提供的档案利用服务,如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证明服务等,虽然服务方式多样,但都拘泥于用户上门查询的“被动式”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环境下档案机构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服务成为了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档案机构会通过档案网站主动向用户提供“政府现行文件”的公开查阅服务和“开放档案”的下载服务等。如今,手机媒体“异军突起”,新媒体环境下移动服务成为了档案机构新的服务方式。

由此分析,档案机构从完全“被动式”的服务渐渐地转变为通过网站、手机辅助提供“主动式”的网络服务和移动服务,其不仅在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方面发生了改变,服务理念也有很大转变。基于此,档案机构很有必要在进一步深化“主动式”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扩大手机档案APP在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并充分发挥其较网络服务和手机短信、WAP、微信公众平台等移动服务在服务功能、服务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3.现代用户对手机APP的依赖度、黏合度增强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APP的广泛应用,现代用户在移动设备和应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不断增加,移动应用已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Flurry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2014年对移动设备用户行为的调查显示,一个普通的移动设备用户平均每天启动应用的次数为10次左右,而一个移动设备上瘾用户平均每天打开应用的次数就能高达60次[18]。而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启动应用的时长达116分钟[19]。按照《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对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除去工作和睡觉时间,平均休闲时间为2.55小时)的数据统计,中国人接近2/3的休闲时间在操作手机APP[20]。

由此可见,现代用户对手机APP的依赖度和黏合度已经变得很强,而档案机构在此时借助手机档案APP开展移动信息服务也将能有效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服务需求。

*本文系河北省档案局2016年档案科技项目“手机APP在我国公共档案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R-21)、河北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手机客户端在我国公共档案馆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2016031)“Post-graduate’s InnovationFundProjectofHebeiUniversity”的研究成果之一。

「1」贵州省档案馆开通手机短信查档业务[EB/OL].http://www.gzdaxx.gov. cn/gzdaxx/xwdt/jggzdt/2009-07-16/429.html.

[2]何奕忠.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J].中国档案,2014(8):34-35.

[3]市档案馆开通手机微信查档业务[EB/OL].http://www.10yan. com/2013/0910/56680.shtml.

[4]武汉建全国首个“指尖上的档案馆”[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info/2013-06/10/c_132446105.htm.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EB/OL].http://www.cnnic.net. cn/hlwfzyj/hlwxzbg/201601/P02016012246913005 9846.pdf.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2016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http: //www.miit.gov. 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4658448/content.html.

[7]何树煌.面向移动开发这的服务及平台发展的分析[C].//官建文主编.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10-211.

[8]艾媒咨询:2015年中国手机APP市场研究[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398389. html.

[9]潘峰,付有奇.中国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业务发展[C].//官建文主编.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2-128.

[10]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全面计入4G时代[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5-02-27/ 170831549614.shtml.

[11][12]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EB/OL].http://www.miit.gov. 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4620679/content.html.

[13]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 cn/n/2013/0817/c1001-22598324.html.

[14]2017年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5/21/c_12 7825130.htm.

[15]金波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1.

[16]杨冬权在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http://jda.cq.gov.cn/xwzx/ ldjh/39779.htm.

[17]丁冬华.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6-7.

[18]Flurry调查显示移动设备上瘾用户平均每天打开60次应用[EB/OL].http://www.199it. com/archives/212985.html.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1月)》[EB/OL].http://www.cnnic.net. 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 4676.pdf.

[20]中国人平均每天休闲2.55小时1/3时间在玩手机[EB/OL].http://news.qq.com/a/2015 0312/002162.htm.

手机档案APP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史 辉 谢海洋 许云龙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我国档案机构借助手机档案APP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基础和必要性条件。本文以档案机构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手机档案APP为研究源,分析其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基础和必要性条件。

档案APP 移动应用 信息服务手机终端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移动信息档案馆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智能手机脸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高职院校移动信息门户发展模式及应用技术研究
基于情境感知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