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2016-02-06胡善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丧偶慢性病维度

胡善菊 董 毅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胡善菊 董 毅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 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多元逐步回归

生命质量(QOL)又被译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素质等,是在医学模式转变和新的健康观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健康测量技术〔1〕。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测量量表主要有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WHO QOL测定量表、欧洲QOL测定量表(EQ-5D)等,其中SF-36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老年人QOL调查量表〔2〕。本研究旨在为了解现阶段农村老年人群的QOL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定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东营、滨州、临沂、济宁、枣庄等10个地市作为调查地点,征募熟悉调查地点情况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员,在调查员居住地周围村庄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对象要求≥60岁,在调查员提问或指导下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99.07%)。

1.2 调查方法 使用的是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教授主持研发的SF-36中文版,由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36个条目组成〔3〕。前4个维度的加权平均分归类为心理健康(PCS),后4个维度的加权平均分归类为生理健康(MCS)。自主研发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人健康、经济、养老、医疗等情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并运用LSD法和DunnettT3进行两组之间的多重比较。

2 结 果

2.1 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总体评分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群的PF得分(66.09±24.17)分、RP(50.19±40.52)分、BP(64.52±18.50)分、GH(56.69±19.33)分、VT(64.37±17.26)分、SF(51.20±16.11)分、RE(57.37±38.73)分及MH(67.89±16.37)分。PCS的加权平均分为(59.37±20.17)分,MCS的加权平均分为(60.21±16.09)分。

2.2 不同因素对老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男性在生命质量8个纬度的得分高于女性。RP与SF两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PCS与MCS的总体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组PCS得分差别显著(F=14.484,P<0.05),PF、RP、BP、GH中除了GH之外,其余的差异均显著(P<0.05)。在MCS的4个维度上,60~69岁组老人的MCS状况好于其他两组。不同年龄组MCS及4个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老人在PCS方面的差异显著(F=4.900,P<0.05),文盲组明显低于初、高中组;在MCS方面的无明显差异。就8个维度来说,PF、RP、GH三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其他各维度的评分无明显差异。高中以上组PF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初中组RP、GH得分明显高于文盲组和小学组。不同婚姻状况的老人在PCS方面的差异显著(F=12.462,P<0.05),丧偶/离异老人的PCS得分明显低于有配偶及未婚的老人;在MCS方面的差异显著(F=4.309,P<0.05),差异主要来自于有配偶组与丧偶/离异组。8个维度中除了SF、MH两个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显著。其中,PF、RP、GH三个维度上,丧偶/离异的老人得分明显低于有配偶组和未婚组。丧偶/离异老人在BP与VT两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低于有配偶组。在RE维度的得分上,丧偶/离异的老人明显低于未婚老人。不同子女状况的老人在PCS方面的差异显著(F=7.470,P<0.05),≥3个子女的老人PCS得分明显低于有2个子女的老人;在MCS方面的无差异。8个维度中,PF、RP、BP、RE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其中,≥3个孩子的老人在PF、BP维度的得分都明显低于有1~2个孩子的,在RP、RE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有2个孩子的;有1个孩子的老人RP得分也明显低于有2个孩子的。不同经济状况的老人在PCS与MCS方面的差异均显著(P<0.05),主要表现在经济困难老人的得分明显低于经济富裕、一般的,这一特征同样体现在PF、BP、VT 3个维度方面的差异上。另外,GH这一维度,3组老人的得分差异均显著,即经济富裕的老人高于经济状况一般的,经济困难的老人GH得分最低。SF与MH的得分差异也显著,经济困难老人的MH得分显著低于经济富裕的老人,其SF得分显著低于经济一般的老人。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在PCS、MCS及8个维度方面的差异均显著(P<0.05)。自理能力越差的老人PF、RP、BP、GH 4个MCS方面的维度得分就越低。在MCS方面的差异相对较弱。部分自理的老人与完全自理的老人在VT、SF、RE、MH 4个PCS维度的差异显著,其他组别的无差异。患慢性病的种类影响着老人的PCS、MCS,其差异显著(P<0.05)。表现在8个维度上,除了SF外,其余7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显著。具体而言,患慢性病的老人及患病种类多于1种的老人在RP、BP、GH、VT方面的得分较未患病偏低。同时,患2种以上慢性病的老人在PF、RE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未患病或患1种慢性病的,在MH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未患病的;其他各组得分无差异。见表1。

影响因素nPFRPBPGHVTSFREMHPCSMCS性别男20368 33±23 1954 56±40 811)64 67±16 8557 97±20 0765 76±62 9253 20±15 281)59 93±38 0168 83±16 4961 38±19 621)61 88±16 131)女19563 77±24 9945 64±39 8264 35±20 1255 35±18 5062 92±17 9549 12±16 7254 70±39 3967 12±16 2657 28±20 5658 47±15 90年龄(岁)60~6923672 50±22 4955 72±38 5868 11±16 9658 06±17 8264 60±16 3751 70±15 4061 30±37 1566 90±16 8863 60±18 4561 12±15 6770~7912857 81±23 062)43 75±43 242)59 87±18 852)55 67±21 7665 20±18 6251 13±17 6052 34±41 3469 56±15 4754 28±21 282)59 56±17 1580以上3452 79±25 232)36 03±37 032)57 09±21 702)51 00±19 0559 71±17 7948 04±15 1649 02±36 9168 47±16 0549 23±19 832)56 31±14 52文化程度文盲16763 17±24 822)46 86±41 994)63 16±18 9353 44±19 194)63 29±18 4150 37±15 4255 29±39 0368 29±18 3056 66±21 2159 31±16 66小学13965 83±22 545)47 48±39 164)63 14±18 2555 96±17 944)64 68±16 7152 92±15 5858 51±37 4068 12±13 7058 10±18 0061 06±14 77初中6868 16±26 045)62 13±38 5168 21±17 9664 79±21 2365 00±16 3050 82±17 9461 77±39 5966 35±15 9965 82±20 993)60 98±17 05高中以上2482 08±16 4855 21±38 9971 50±16 4160 54±16 1868 33±14 7948 15±18 4452 78±42 7568 17±18 2267 33±17 093)59 36±17 21婚姻有配偶28368 25±24 436)53 89±40 316)66 14±18 546)58 70±19 156)65 69±17 076)52 10±16 3559 48±38 2868 33±16 5961 75±19 906)61 40±16 126)丧偶/离异10058 40±22 8737 25±39 3359 64±18 2349 61±17 6360 30±17 5949 00±15 8048 67±39 7667 04±14 8151 23±19 5756 25±15 64未婚1576 67±14 356)66 67±33 636)66 33±14 4165 80±22 116)66 67±15 0848 89±12 4675 56±29 466)65 33±22 1568 87±12 896)64 11±14 90子女数无1175 00±15 3363 64±35 9963 27±14 7865 82±24 1868 18±14 8845 46±14 4569 70±31 4668 36±21 3566 93±15 8162 92±16 761个5871 03±26 557)48 28±41 068)68 24±16 247)59 43±16 9663 28±18 1554 98±18 1950 58±41 0664 55±18 6861 75±18 9558 35±15 962个10474 52±19 407)61 30±37 667)69 07±16 357)58 16±18 2265 91±15 9252 24±15 4767 31±34 447)66 81±15 2865 76±17 417)63 07±15 13≥3个22560.49±24 4444 89±40 9461 51±19 6154 85±20 0063 76±17 7550 03±15 7953 93±39 5469 23±15 9255 43±20 9859 23±16 44经济富裕7868 53±25 319)56 41±42 5368 09±20 089)63 40±20 599)10)68 27±14 579)50 86±16 7565 81±36 4371 18±15 569)64 11±22 209)64 03±15 709)一般26167 55±22 649)50 19±39 8965 37±17 239)56 19±17 949)65,21±17 099)52 41±15 369)56 45±38 0967 92±16 1559 82±18 969)60 50±15 419)困难5956 44±27 1541 95±39 7856 00±19 6050 02±21 1155 51±18 5446 33±17 7750 28±43 0563 39±17 5951 10±20 4353 88±17 87自理能力完全自理19276 64±18 7411)67 97±37 7211)70 97±17 2711)65 06±17 7911)69 90±15 7111)53 36±16 4911)67 01±38 1311)71 23±17 2111)70 16±17 4511)65 37±16 5311)基本自理16060 41±21 9411)37 34±36 3411)61 07±16 7511)50 84±17 1211)60 31±16 9550 21±15 3651 04±36 9965 52±14 9752 42±15 9611)56 77±13 80部分自理4641 85±27 7620 65±30 8749 57±17 7242 07±16 7655 43±17 1545 65±15 7539 13±36 7262,17±14 7038 53±16 8550 60±14 21患慢性病无17470 23±22 9713)59 05±39 7069 97±16 4262 73±18 7768 22±17 5353 13±16 9363 79±37 5613)70 23±16 3365 50±18 4163 84±15 681种14765 34±24 6013)48 64±39 7812)62 80±19 6112)54 79±18 4812)63 27±16 3712)50 04±14 5058 73±37 6913)67 18±16 5557 89±19 7312)59 80±15 1712)≥2种7758 18±24 1633 12±38 3612)55 47±16 7212)46 65±17 3712)57 79±16 1712)49 06±16 8540 26±38 7463 95±15 4212)48 35±19 8012)52 77±16 2612)

与女性比较:1)P<0.05,与60~69岁比较:2)P<0.05,与文盲组比较:3)P<0.05,与初中组比较:4)P<0.05,与高中组比较:5)P<0.05,与丧偶/离异比较:6)P<0.05,与≥3个比较:7)P<0.05,与2个比较:8)P<0.05;与经济困难比较:9)P<0.05;与经济一般比较:10)P<0.05;与部分自理比较:11)P<0.05,与无慢性病比较:12)P<0.05,与患≥2种慢性病比较:13)P<0.05

2.3 影响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农村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各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在进行共线性诊断之后,分别以PCS与MCS的得分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的一般生活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变量的概率临界值P=0.05,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标准设定为0.10。赋值:性别:男性=1、女性=2;年龄:60~69岁=1、70~79岁=2、80岁以上=3;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以上=4;婚姻状况:有配偶=1、丧偶或离异=2、未婚=3;子女状况:无子女=1、1个=2、2个=3、≥3个=4;经济状况:富裕=1、一般=2、困难=3;自理能力:完全自理=1、基本自理=2、部分自理=3;患慢性病:无=1、1种=2、≥2种=3。按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对方程的贡献大小顺序排列:影响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影响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由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正负可以看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未患慢性病或患病种类少、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的老人,生理健康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未患慢性病或患病种类少、经济状况好的老人以及身为男性的老人心理健康得分越高。见表2。

表2 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398)

生命质量有关联的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t值P值影响顺位PCS常数项88 7223 625-24 4750 000自理能力-14 1491 307-0 478-1 0830 0001文化程度2 7930 9260 1253 0170 0033患慢性病-3 5301 152-0 132-3 0650 0022年龄-3 5331 320-0 114-2 6770 0084MCS常数项86 0613 751-22 9410 000自理能力-6 0101 188-0 255-5 0570 0001患慢性病-3 1601 057-0 149-2 9880 0032经济状况-3 0651 304-0 112-2 3510 0193性别-3 0241 498-0 094-2 0180 0444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帮助其解决好后顾之忧、提高其生活水平是必由之路;同时,生活自理能力的高低也显著影响着农村老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自理能力受限是造成其生命质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一些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4〕;而由于慢性病的病程长,较重的慢性病还会约束老人的活动能力,既加重了老人的心理负担,也损害了其生理健康〔5〕。因此可以说,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生命质量是保证农村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已有研究表明PCS对MCS有影响〔6〕,本研究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也发现PCS因素完全可以替代生活自理能力与患慢性病这两个因素,并且能大幅提高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这不但可以说明PCS与以上两个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还能够证明PCS对于MCS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有关研究也表明,构建完善的农村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网络,融洽亲子关系,提供完善的基层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等等,都会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7〕。

1 韩羽楠,伦施斯,陆超楠,等.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76-8.

2 黄俭强,陈琪尔.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6):666-8.

3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19-24.

4 李小杉,何美琪,朱晓阳,等.四川巴中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149-52.

5 张 琳,宁艳花,姚 丽,等.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162-4.

6 Poppe C,Crombez G,Hanoulle I,etal.Mental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fatigue is associated with an accommodative coping style and neuroticism:a path analysis〔J〕.Qual Life Res,2012;21(8):1337-45.

7 关维俊,庞淑兰,薛 玲,等.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467-71.

〔2015-12-19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GL011,ZR2015GL012);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5-ZZ-SH-07);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XT1403001)

胡善菊(1975-),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R161.7

A

1005-9202(2016)24-626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105

猜你喜欢

丧偶慢性病维度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