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健脾逐瘀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2016-02-06黄树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大肠癌胃肠功能健脾

黄树民 许 晶

(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1)

中药健脾逐瘀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黄树民 许 晶1

(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1)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逐瘀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方法 4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逐瘀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二胺氧化酶(DAO)、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GAS水平较低,EGF水平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DAO、TNF-α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大便异常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总症状评分较低(P<0.05);实验组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中药健脾逐瘀法能够显著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胃肠黏膜完整性,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毒副作用。

健脾逐瘀法;大肠癌;化疗;胃肠功能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大肠癌最主要的手段,而Ⅱ期及Ⅲ期大肠癌复发及转移率较高,术后应接受辅助化疗提高治疗效果。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1〕,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化疗药物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2〕。本研究拟探讨中药健脾逐瘀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5~73〔平均(55.37±5.74)〕岁;其中结肠癌10例,直肠癌13例。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7~75〔平均(56.24±6.04)〕岁,其中结肠癌9例,直肠癌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比例、临床诊断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依据2010年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订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3〕关于大肠癌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肿瘤TNM分期为Ⅱ~Ⅲ期;患者均接受大肠癌根治切除术,且时间<1个月;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3个月;②卡氏生存质量评分(KPS)<60分;③近1个月内进行抗肿瘤治疗;④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⑥存在手术、化疗禁忌证或对涉及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FOLFOX化疗方案,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62)130 mg/m2,静脉滴注,d1;注射用亚叶酸钙(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766)200 mg/m2,静脉滴注,d1~d5;注射用氟尿嘧啶(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26)300 mg/m2,静脉滴注,d1~d5;每2 w重复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逐瘀汤(黄芪15 g,白术10 g,茯苓15 g,丹参10 g,红藤15 g,败酱草15 g,半枝莲15 g,莪术10 g,甘草10 g,加水煎汤)200 ml,2次/d分服。1个月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

1.2.2 血液指标采集 治疗前、后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通过离心机分离血清,采用Freedom Evolyzer-2200全自动酶联免疫仪(瑞士Tecan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操作,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DR3900台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

1.2.3 免疫功能评价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置于抗凝管中,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

1.2.4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前、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大便异常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以评价药物疗效。

1.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GAS、EGF、DAO、TNF-α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GAS、DAO、TNF-α水平明显升高,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清GAS、DAO、TNF-α水平较低,EGF水平较高(P<0.05)。见表1。

组别GAS(pg/ml)EGF(ng/L)DAO(U/ml)TNF⁃α(pg/L)实验组 治疗前28 75±4 051 62±0 233 21±0 44125 57±14 25 治疗后35 72±5 071)2)1 31±0 171)2)4 07±0 581)2)163 76±20 581)2)对照组 治疗前28 63±4 031 64±0 213 19±0 37124 97±13 96 治疗后40 38±5 341)0 95±0 121)5 63±0 751)195 45±22 561)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CD3+(%)CD4+(%)CD4+/CD8+实验组 治疗前62 74±7 2645 49±6 431 85±0 26 治疗后60 85±6 352)43 57±6 222)1 79±0 212)对照组 治疗前62 86±7 0545 07±6 111 83±0 24 治疗后48 55±6 321)31 25±4 171)1 17±0 16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大便异常评分以及总症状评分较低(P<0.05)。见表3。

组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大便异常总症状评分实验组 治疗前1 07±0 150 12±0 010 89±0 130 65±0 092 75±0 37 治疗后2 47±0 351)2)2 25±0 321)2)1 71±0 241)2)1 82±0 261)2)8 26±1 121)2)对照组 治疗前1 08±0 140 14±0 020 87±0 110 62±0 082 69±0 38 治疗后5 93±0 831)5 81±0 771)5 38±0 761)4 73±0 671)21 87±3 111)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4例(60.87%)、11例(47.83%)、12例(52.17%)、16例(69.5%)〕比较,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6例(26.08%)〕、肝功能异常〔4例(17.39%)〕、肾功能异常〔4例(17.39%)〕、骨髓抑制〔8例(34.78%)〕的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 论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腺瘤、慢性炎症、吸烟、遗传等危险因素有关〔5〕,治疗上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等为大肠癌术后常用的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容易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营养吸收、术后恢复等。中医认为,化疗后的胃肠功能紊乱属于“呕吐”“便秘”“痞满”等范畴〔6〕,患者本已体虚,药物攻伐更耗伤正气,损伤脾胃,致脾气亏虚,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气机失调发为本病,治宜健脾逐瘀为主。健脾逐瘀汤由黄芪、白术、茯苓、丹参、红藤、败酱草、半枝莲、莪术、甘草组成,黄芪益气补虚,白术可健脾益气,茯苓渗湿健脾,三药共用具有补益脾气之功;丹参可活血祛瘀,红藤可通经散瘀止痛,莪术可破血散结,败酱草、半枝莲能清热解毒,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瘀解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茯苓有效成分均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7〕,半枝莲、莪术等也可杀伤癌细胞。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健脾逐瘀法能够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黏膜的完整性。GAS是一种胃肠激素,由G细胞分泌,大部分存在于胃肠道中,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导致GAS入血,血清GAS水平升高;EGF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加速黏膜创伤愈合,对于受损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有研究认为,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与血清 GAS水平升高、EGF水平降低关系密切〔8〕。

化疗后产生的腹泻等大便异常症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DAO是小肠黏膜上层绒毛中的细胞内酶,在黏膜细胞的增殖中起到重要作用;TNF-α为免疫调节及促炎症因子,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在肠黏膜损伤等应急状态下其水平升高。有研究显示,血清DAO、TNF-α水平能够反映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黏膜的通透性〔9〕,提示其血清水平越高,肠黏膜损伤越严重。本研究结果表明健脾逐瘀法能够抑制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DAO、TNF-α水平升高,维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

免疫功能与患者治疗后的恢复及预后关系密切,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与机体抗肿瘤作用有关〔10〕,CD3+、CD4+T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反映T淋巴细胞的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健脾逐瘀法能够防治化疗对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本实验证实了中药健脾逐瘀法能够显著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胃肠黏膜完整性,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毒副作用。

1 曾毅龙.半夏泻心汤治疗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2):131-2.

2 王师英,陈 腾.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5;30(2):171-3.

3 卫生部医政司制定,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2):97-104.

4 郑筱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7.

5 张丽萍,李多珍.大肠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5;28(1):128.

6 陈 怡,张宁苏,邢玉庆,等.经方在化疗相关性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探讨〔J〕.光明中医,2014;30(7):1366-7.

7 胡瑞君,李 伟,王 良,等.茯苓、黄芪复方免疫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5;(8):98.

8 林锦春,张卫华,彭树灵,等.健脾益气方对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16-8.

9 葛建胜.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9):1052-4.

10 苏 颖,郭军鹏,郭 焱,等.中药调节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抗肿瘤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39-40.

〔2016-05-18修回〕

(编辑 袁左鸣)

黑龙江省卫生厅项目(No.20160203)

黄树民(1978-),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24-618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68

1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大肠癌胃肠功能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