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胱抑素C、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6-02-06张晶晶刘会晶胡建峰孙宏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单支冠脉斑块

张晶晶 刘会晶 胡建峰 王 涛 孙宏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胱抑素C、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张晶晶 刘会晶 胡建峰 王 涛1孙宏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胱抑素C、几丁质酶-3(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4例(CHD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劳力型心绞痛20例(SAP组)和急性冠状综合征24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8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23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CHD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变化。结果 胱抑素C水平:ACS组最低,SAP组次之,对照组最高(F=19.9608,P<0.05);对照组最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多支病变组最低(F=19.2670,P<0.05)。OPG水平:ACS组最高,SAP组次之,对照组最低(F=14.1696,P<0.05);多支病变组最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最低(F=15.7612,P<0.05)。YKL-40水平:ACS组最高,SAP组次之,对照组最低(F=13.5517,P<0.05);多支病变组最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最低(F=13.2829,P<0.05)。结论 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CHD特别是ACS的参考指标,为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亦可间接反映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冠心病;骨保护素;胱抑素C;几丁质酶-3

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发现〔1〕,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冠脉重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血清骨保护素(OPG)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和血管壁的钙化等过程,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几丁质酶-3(YKL-40)是一种炎症蛋白,参与了炎症反应,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OPG、胱抑素C和YKL-40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以及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经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4例(CHD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劳力型心绞痛20例(SAP组)和急性冠状综合征24例(ACS组);ACS组纳入标准〔3〕:①患者2 d内有1次以上静息性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者T波的改变,CAG发现存在1支以上冠脉狭窄,心肌酶谱没有改变。②患者有30 min以上的持续性胸痛,且心电图存在典型的变化,心肌酶谱升高显著,CAG发现冠脉呈急性闭塞状态。SAP组纳入标准〔4〕:胸痛症状典型,发作时间较短,经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CAG发现冠脉存在1支以上狭窄超过50%。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8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23例CAG检查未发现冠脉狭窄者作为对照组。排除有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者,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史及心梗病史的患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刻抽取静脉血5 ml,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OPG、YKL-40水平。操作过程严格遵照说明书的内容进行。

1.3 CAG 采用西门子血管造影机(Zee FLOOR) 进行CAG检查,并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病变血管的数量和冠脉狭窄的程度进行准确记录,由2~3名经验丰富的血管造影医师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冠脉狭窄程度或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5〕评分系统进行定量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的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清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比较 见表2。

2.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分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比较 见表3。

一般资料n年龄(岁)男〔n(%)〕女〔n(%)〕吸烟〔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体质指数(kg/m2)对照组2370 02±6 8011(47 83)12(52 17)4(17 39)128 40±12 1579 60±9 2024 40±2 35ACS组2473 17±7 1012(50 00)12(50 00)12(50 00)136 05±16 2081 00±8 2123 80±2 25SAP组2072 84±8 029(45 00)11(55 00)9(45 00)134 69±17 0082 17±11 8924 31±2 67单支病变组1871 20±7 8011(61 11)7(38 89)8(44 44)135 20±15 2082 10±10 8524 10±1 79多支病变组2673 50±9 0014(53 85)12(46 15)13(50 00)137 29±17 6079 60±11 2523 99±1 80

组别n胱抑素C(ng/ml)OPG(ng/L)YKL⁃40(ng/ml)SAP组20923 20±180 31271 24±65 2745 10±17 98ACS组24779 80±170 801)333 87±96 201)62 33±22 561)对照组231152 42±243 792)202 82±74 102)30 02±18 102)F/P值19 9608/<0 0514 1696/<0 0513 5517/<0 05

与SAP组比较:1)P<0.05;与SAP组比较:2)P<0.01

组别n胱抑素C(ng/ml)OPG(ng/L)YKL⁃40(ng/ml)单支病变组18951 30±130 85263 00±65 9444 80±18 31多支病变组26715 90±168 501)362 20±85 701)63 29±21 871)对照组231152 42±243 792)202 82±74 102)30 02±18 102)F值19 267015 761213 2829P值<0 05<0 05<0 05

与单支病变组比较:1)P<0.01,2)P<0.05

3 讨 论

炎症反应与冠脉斑块的形成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决定着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6〕。国内学者研究表明〔7~9〕,OPG、YKL-40和胱抑素C等均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反应,与冠脉的重塑和斑块的形成有关。推测OPG、YKL-40和胱抑素C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血清学依据。

YKL-40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血清炎症因子,可参与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加速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本研究结果提示YKL-40可能成为评估冠心病患者ACS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参考指标。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0〕:OPG是心脑血管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能有效降低促炎因子的含量,抑制血管的钙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炎症反应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OPG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与ACS病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Okura等〔11〕研究亦表明:胱抑素C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及炎症反应发生的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胱抑素C水平的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较健康人具有更多与炎症相关的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改变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CHD患者特别是ACS患者的参考指标,为CHD患者临床分型提供依据。

1 刘承荣.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9):2931-3.

2 王 玮,王旭生,张 帆.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YKL-40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8):712-4.

3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5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二)——诊断篇〔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9-11.

4 苏晓琳,袁东超,张 哲,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081-3.

5 Gensini GG.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51(3):606-7.

6 陆智东,潘庆登,黄永康.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的初探〔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3):209-11.

7 宗同岩,蔡九英.YKL-40——一个新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918-20.

8 冯模强.骨保护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272-4.

9 刘宗波.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新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2);194-6.

10 王丽蕊,李 凌,陈雅丽.冠心病患者血清OPG、sRANKL变化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50(5):7-8.

11 Okura T,Jotoku M,Irita J,etal.Association between cystatin C and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lin Exp Nephrol,2010;14(6):584-8.

〔2016-03-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420)

孙宏勋(1964-),男,硕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研究。

张晶晶(1978-),女,硕士,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研究。

R54

A

1005-9202(2016)24-612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35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2科

猜你喜欢

单支冠脉斑块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通过气囊运动实现提升单支剔除检测精度研究
单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