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在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中的价值

2016-02-06王道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双源容积心房

周 舟 王道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双源CT在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中的价值

周 舟 王道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PAF患者心电门控扫描资料(扫描时PAF发作29例,未发作31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用同样方法扫描的30例无心肺疾病的对象为对照组。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分析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容积和功能。结果 PAF非发作组和PAF发作组、对照组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分别为(102.32±30.36)ml、(120.71±41.58)ml和(93.36±18.82)ml;最小容积(LAVmin)分别为(44.63±15.29)ml、(64.72±30.81)ml和(94.88±41.23)ml;PAF发作组LAVmax、LAVmin高于PAF非发作组和对照组,储器功能(LARV)、管道功能(LACV)及射血功能(LAEF)低于对照组(P<0.05)。PAF非发作组、PAF发作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别为(139.21±26.65)ml、(130.94±36.83)ml和(159.82±33.67)ml,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50.87±15.16)ml、(66.14±31.72)ml和(54.91±18.85)ml;PAF发作组LVEDV、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组左心室每搏射血量(LVSV)低于非发作组和对照组,且非发作组低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评价左心功能是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PAF患者左心房重构,功能受损,累及左心室,射血功能减弱,充盈增强,不发作时有不同程度恢复。

DSCT;PAF;回顾性心电门控;左心功能

心房颤动(PAF)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房颤(AF)可见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严重,以脑卒中最为典型〔1〕。左心室功能是一项反映心脏功能的客观指标〔2〕。双源CT(DSCT)作为心功能的检查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将CT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了83 ms,可以不受心率的控制,不需要药物控制心率,一次采集可获得冠状动脉形态上和生理功能上的多重数据,而且对心脏后处理的技术更加完善〔3〕,解决了受心率限制的问题,提高了图像质量,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冠状动脉CT检查的应用范围〔4〕,是目前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DSCT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冠状动脉成像,还能同时评估心室功能,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学和心脏射血生理功能学两样指标〔5〕。本研究通过使用双源CT检测PAF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旨在为临床评价左心功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PAF患者,均经两名以上电生理专家会诊并确诊PAF,术前行CT检查了解左心房和肺静脉解剖、功能及有无左心房血栓。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DSCT资料。入选标准:确诊为PAF且月发生次数高于2次,同时至少2次心电图结果证实;发作时出现如出汗、心悸、头晕等症状。排除标准:心功能不全、瓣膜性心脏病;甲亢或妊娠合并房颤;严重的传导阻滞及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按照DSCT扫描时的心律将60例患者分为PAF发作组(n=29)和非发作组(n=31)。PAF发作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21~75岁,平均(45.21±6.38)岁;非发作组患者男14例,女17例;年龄20~77岁,平均(44.42±7.51)岁;另随机选取同一时期行相同检查的临床疑诊冠心病但最终确诊无心血管疾病对象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76岁,平均(43.56±6.72)岁;各组性别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DSCT检查知情同意书。

1.2 DSCT扫描方案 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扫描仪,扫描前严格呼吸训练,以免呼吸伪影影响图像质量。扫描范围定为气管分叉至心脏膈面下1.5 cm,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5 ml/s的流率经肘静脉注入70~9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随后注射相同流速的45 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准直32×0.6 mm,每层0.6 mm,矩阵512×512,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90 mAs。机器自动生成并记录采集图像工程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率、心率变动范围、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最小心率之差定义为心率变异。

1.3 左心容积及功能数据采集 采用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为83 ms。由一名有3年以上心血管CT图像后处理经验的医师勾勒左心房、左心室心内膜,计算左心房、左心室的容积。左心房和左心室功能的计算公式如下(LAVmax和LAVmin分别代表左心房最大和最小容积,LVEDV和LVESV分别代表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左心房管道功能(LACV)=LVSV-LASV;左心房储器功能(LARV)=LAVmax-LAVmin;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LAVmax-LAVmin)/ LAVmax;左心室每搏射血量(LVSV)=LVEDV-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SV/LVEDV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3组受试者心率比较 扫描时平均心率:PAF发作组(80.00±17.82)次/min(中位数75次/min,范围50~120次/min),非发作组(69.01±18.82)次/min(64次/min,41~127次/min),对照组(65.32±11.92)次/min(68次/min,32~79次/min);心率变异分别为(65.75±2.6)次/min(67次/min,11~112次/min)、(4.24±2.35)次/min(4次/min,2~8次/min)、(5.16±2.65)次/min(5次/min,1~9次/min)。心率和心率变异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作组与非发作组及发作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发作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3组受试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测量结果 PAF发作组LAVmax、LAVmin高于PAF非发作组和对照组,LARV、LACV及LAEF低于对照组(P<0.05)。PAF非发作组各个参数值介于发作组与对照组之间,其中PAF非发作组与对照组LACV、LAVmax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非发作组与发作组,以及非发作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LAVmax(ml)LAVmin(ml)LACV(ml)LARV(ml)LAEF(%)PAF发作组29121 71±42 321)95 04±41 221)39 81±40 041)40 06±13 741)24 04±13 151)PAF非发作组31100 54±31 832)65 71±31 421)2)52 03±19 112)35 71±12 431)2)37 16±13 951)2)对照组3093 34±19 7246 02±16 5455 91±22 4147 98±9 6552 32±9 62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PAF发作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3 三组受试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测量结果 PAF发作组LVEDV、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组LVSV低于非发作组和对照组,且非发作组LVSV低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间LVESV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组别nLVEDV(ml)LVESV(ml)LVSV(ml)LVEF(%)PAF发作组29130 63±37 221)65 15±31 3367 11±16 921)52 93±12 351)PAF非发作组31139 04±26 9250 93±15 1786 96±20 181)2)63 06±7 59对照组30160 91±33 9155 97±20 18105 12±22 7366 93±6 81

3 讨 论

PAF在初诊AF患者中可达35%~45%,随访5年内复发率较高,其中永久性AF占24.7%〔1〕。PAF和持续性AF一样具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而且还可能影响患者心功能〔6〕,AF患者脑栓塞的发病率是窦性心律的4~7倍,心房容积已经成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总体后果的预后标志。左心房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及射血功能能够总体反映左心房的功能,而左心房功能的损害又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7〕,左心房大小在预测AF、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价值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明确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对判断AF非常重要〔8〕。心脏跳动的频率为心率,AF时心率快和节律不齐可使患者感到心悸,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心率变异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本研究说明AF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及心率变异过高的现象,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功能。此外,左心房主要有以下三个功能:管道功能、辅泵功能、存储功能〔9〕。快速充盈期及缓慢充盈期,左心房是作为血液从肺静脉经过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的一个管道,本研究提示PAF发作时左心房收缩功能消失、LACV受损。心房收缩期左心房的辅泵功能表现为作为主动射血泵增加左心室充盈,反映左心房壁的主动收缩能力,心房射血力被推荐为反映心房机械功能和左心室舒张特性的指标,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8〕,本研究提示PAF患者左心房辅泵功能降低。相关研究表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和预测心血管事件可以通过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来评定〔10〕,研究结果显示,PAF发作组LVEDV、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反映左心房存储功能的降低。综上,DSCT作为一种新的心功能检查方法,能够准确定量评价左心功能,其结果准确、可靠,且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性强,对评价PAF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容积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别立展,赵丹丹,黄春恺,等.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3):2562-8.

2 龙 斌,张东友,徐 凯,等.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7):472-5.

3 黄 煜,吴黎明,沈东挥,等.双源CT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6):630-3.

4 牟彩云,李 伟,冯 越,等.双源CT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6):438-40.

5 彭冬红,沈比先,李元歌,等.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心功能的比较研究〔J〕.医学影像杂志,2012;22(1):35-8.

6 吴修海.临床比较2种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J〕.中外医疗,2011;30(28):49-50.

7 史 静,潘翠珍.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左心房大小和功能的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2):182-7.

8 周 畅.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73-7.

9 李 荣,王志斌,孙 慧,等.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3):484-7.

10 祝艳秋,郭丽萍.左房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容积指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9-32.

〔2015-10-15修回〕

(编辑 李相军)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5ZY01003)

王道清(1967-),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腹部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

周 舟(1981-),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胸腹部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

R445

A

1005-9202(2016)24-610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29

猜你喜欢

双源容积心房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左心房
巧求容积
花开在心房
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