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俱乐部运动技能教学衔接研究
——以郑州十一中体育俱乐部教学为例
2016-02-05杨书勉张旭
杨书勉 张旭
高中体育俱乐部运动技能教学衔接研究
——以郑州十一中体育俱乐部教学为例
杨书勉 张旭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培养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竞争和合作精神是我们丞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郑州十一中高中课外羽毛球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摸索经验,以期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特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为我校推广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供实践经验,促进体育俱乐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发展。
高中;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1. 研究目的
高中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指对体育选项课型和俱乐部型的优化,两者相结合的一种半开放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它采用俱乐部组织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教学模式。2009年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我校体育教学从师资、场馆和学生情况都已具备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条件,从2009年9月开展羽毛球课外体育俱乐部实验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郑州十一中2015届、2016届体育俱乐部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共744人。其中男生344人,女生40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对参加我校体育俱乐部744名学生和没有参加实验的744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其中俱乐部学生为实验学生,没有参加俱乐部的学生为对照学生。实验班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对照班采用体育选项教学模式。实验周期为四年。以羽毛球项目为例。
2.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因特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以及新浪、搜狐、中国体育资讯网等各大网站)等检索,搜集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概况以及相关课题成果,并阅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
2.2.3 调查法
设计《俱乐部活动效果调查表》,经信、效度检验后,发放给参加实验的学生。发放1488份,回收份,其中有效问卷145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8%,有效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
2.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工具进行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及其他有关的统计分析。
3.我校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
3.1 具有俱乐部教学的良好平台
郑州十一中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我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选项课教学,经过实践探索不断补充和完善,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体育选项课教学需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因此,我们积极探索体育俱乐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3.2 具有俱乐部教学良好的基础
3.2.1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在郑州市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先后承接了多次国家和省、市重大的活动和比赛,经得住考验。拥有400米、250米塑胶田径场地各一块,塑胶篮球场地10块,塑胶排球场地10块,综合性体育艺术馆一座(内设1500场地一块,游泳池一个,形体室3个,综合训练房2个,塑胶羽毛球场地6块,乒乓球室一个,国际标准球台30余张),塑胶田径场一块,人工草皮足球场一块。室外塑胶篮球场10块,塑胶排球场8块。
3.2.2 具有雄厚的体育科研队伍。体育组共有体育教师20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其他均是本科学历。专业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民族传统,毕业于各大专业体院或综合性大学,都是一专多能型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都很适合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
4. 结果与分析
4.1 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影响
“兴趣是我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何寻找到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快乐所在。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是老师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加强学生自觉进行羽毛球锻炼,提高战术水平最关键的一步。实验前后对四个选项班学生进行羽毛球热爱程度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格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不喜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下降6%,一般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下降39%,喜欢的人数上升45%,表明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培养学生羽毛球兴趣效果显著。对照班学生不喜欢和一般喜欢羽毛球的人数下降2%、上升1%,喜欢的人数上升2%,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变化没有实验班显著。
4.2 对学生技术、运动技能的影响
实验前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在每周两节体育选项课上,课余时间很少练习,学习后不能加以巩固,很容易生疏。以下是对学生实验前羽毛球技术学习的测验:
表2 实验前学生技术技能指标技评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技术技能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班的选择是随机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开始时羽毛球技能没有明显差异。
表3 实验后学生技术技能指标技评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在技术技能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
4.3 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高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的适应性。由此可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缺一不可的。以前的教育观念只重视身体健康的锻炼,忽略心理健康的培养,现今培养高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用调查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如表4:
表4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学生在焦虑、孤独、自尊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与对照班学生相比有显著改变,说明经过实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使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精神,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明显。
5. 结论与建议
5.1 高中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明显提高学生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活动中来,兴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普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了我校“以普及为中心,以普及促提高”的体育教学思想。
5.2 高中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精神有显著的效果。
5.3 通过体育俱乐部教学,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很大效果,它以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能消除高中学生的紧张情绪,锻炼高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励高中学生奋发图强和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
[1] 贺新成,周冰.普通高校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制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 姚煜斌.浅谈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 周云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 .
[4] 尚志强.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3,4.
杨书勉(1980.6-),男,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中教一级,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