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北京高校“慕课”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探究*

2016-02-05培,黄

教学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慕课思想大学生

冯 培,黄 勇

基于北京高校“慕课”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探究*

冯 培,黄 勇

“慕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向

本文通过对北京十所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的当下“慕课”学习现状的抽样数据分析与相关比对研究,提出了基于北京高校“慕课”发展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维度的指向问题,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即:洞悉个性定制分众化时代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深化教育的针对性;明晰信息爆棚多元化时代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内化教育的感受性;辨析智能场景分享化时代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优化教育的呈现性。

如果说当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催化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形变革的话,那么对当下的高等教育而言,“慕课”的扩展传播,则正在引起在校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在接收取向和表现形态上潜移默化的无形转换。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当新知识搭载新媒体,与始终站在新锐与时尚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发生互联互通的时候,其覆盖面与关注度、影响力和传播力,都远非传统课堂和以往课程所能企及。不是因为考勤,而是凭借兴趣;不是来自外在强迫,而是发乎内生动力;不是“让我学”,而是“我要学”的自组织、自助式、快餐式学习方式,碎片化、分众化、个性化的信息接收形态,正渐成风尚。换言之,随着网络在线开放教育的潮流化趋势,既有的教育教学形态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无声但却急剧的改变。

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截止到2015年11月底,作为中国大学“慕课”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由教育部牵头建构的“爱课程”网上的中国大学“慕课”,已汇集了全国50余所高校的近500门次课程,注册人数265万,总选课人次超过600万,发放证书7万余张,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慕课”平台。[1]按照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在2017年还将有1 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2020年数量更有望达到3 000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在国际“慕课”平台edx上,也收获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近3 000人的选修。

另一方面,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因不同受众需求的差异化日益明显,进而催生了一大批商业类综合门户网络运营商,包括百度教育、“淘宝同学”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在线开放教育平台。早在2010年11月就在国内开通“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的网易,已与Coursera课程合作,建立了中文学习互动社区。目前课程已达13 000多集,日均使用人数100万,内容集中指向于人文艺术、经济管理、计算机、心理学等课程。而“谷歌”联合edx,也在建立更多自创的教育内容,进而表现出千帆竞渡的时尚。可以预期,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升级,随着运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并发送信息的群体,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内涵,必将为“信息的消费与生产者”这一概念所取代。

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网络在线开放教育所带来的思想多元与信息多源,伴生“慕课”使教学课堂从固化走向流动、将教学内容从一元变为多元、把教学时空从整体切成碎片的现实情境,身处这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构成的教育对象从有限到无限的边界扩展、教育导向从单维到多维的立体参照、教育诉求从他律到自律的需求转换等现实挑战,高等教育特别是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开展课内外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正视探究的问题,已经不是该不该回应的问题,而是如何因势而动去洞悉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应势而谋来明晰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借势而为以辨析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从而厘清自身的教育教学指向,形成有效回应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如何确立其重要性、紧迫性的问题,而是该如何深化其针对性、内化其感受性、优化其呈现性的问题。

为此,笔者及其研究团队,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慕课”发展的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接受取向研究》的实证分析为基点,以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委托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感受性、呈线性对策研究》的逻辑主线为导引,历经一年时间,以北京地区十所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层次类别的1 000名高校学生群体为抽样研究样本,对在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的实际状态与接受取向、大学生在国内外已经开设的“慕课”课程内容上的主观思想意向与客观行为选择偏好、传统课堂与“慕课”课程的相互教学比较、“慕课”教学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和改变的关联度等问题,展开了基于865份有效样本的数据定量分析研究,试图以此更加全面地反映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现实风貌。

同时,我们还认为,当下校园内外的“90后”族群,作为与网络共生的一代,应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界定。无论他们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与“慕课”是否存在交集,但谁也无法回避今天人们基于数字化生存的现实。这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取向上,也同样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场域。对此,课题组在研究中,将具有7 000份数据样本的百度《90后调查报告》作为参照对比组,依照这一报告提供的关于爱情观、家庭观、友情观、消费观这四项取自社会维度的已有数据,与本研究问卷中来自校园的同一问题相关数据,进行了相互比较研究。另外,针对大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阶段与现实情景,还增设了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是非观的考察。

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建设,真正保持持续稳定的“用户黏性”,进而形成自身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关键点;更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特别是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借助学生在“慕课”等媒介教育新形态熏陶下,潜移默化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厘清我们具有时代感的教育教学指向,进而真实地提升自身感召力和有效性的聚焦点。

一、对当下北京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的基本分析

课题组以北京十所高校为抽样样本,这些高校既有已开设“慕课”的“985”、“211”学校,也有未开设的普通院校;既有理工类、文科类综合高校,也有艺术类、高职类特色院校;既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有北京市地方高校。我们通过发放1 000份抽样问卷,并对其中865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研究,且与百度的《90后调查报告》作相关问题的数据比对,对当下北京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做出了基本分析。

(一)在对“慕课”的学习与认知情况方面,大学生基本停留在“走马观花”或“浅尝辄止”的状态

首先,研究数据表明,抽样样本中只有37.5%的大学生通过移动端或PC端学习过“慕课”课程,而这之中完整参与并结业的学生比例仅占4.1%,即便是完成部分作业或中度参与课程讨论者的比例,也仅占8.2%,大部分学生处于“仅浏览过网页,未注册登录”的初步接触状态。而学生对“慕课”的关注与持续学习状态,深受所在学校“慕课”课程的现有建设状态、对学分的认证制度等因素影响。同时,它也和学生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自身学习的持续性不强有关。这表明,即使在现代网络在线教育比较普及和发达的北京地区,“慕课”在大学生中的实际普及和使用程度,也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研究发现,接触过“慕课”的学生普遍对“慕课”学习平台表示认可,有52.2%的学生选择的交集是网易公开课,其次有19.6%的学生选择的是新浪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以16.3%位居第三。而国外的“慕课”教学平台,如Coursera、edx、Udacity等,则名列国内这三个平台之后。需要指出的是,花费很大精力投入建设的国内主导性“慕课”教育平台,面对多元性的社会其他教育平台不可忽视的知识传递及价值引领作用,应当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受众影响面,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传播力,加大推送力度,增强“用户黏性”,以保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知晓度和活跃度。

同时,特别需要我们重视的是,作为抽样样本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互动性、学习效果方面,传统课堂要明显优于“慕课”课堂40-50多个百分点。即便是在学习了“幕课”的学生中,也有相当高的比例在这两个维度上认同传统课堂;而在兴趣吻合度、学习自主性上,“慕课”课堂则领先传统课堂16-35个百分点,并且这种判断在是否学习过“慕课”的两类学生群体之间,判断差异不大。但在内容鲜活性上,学生的认同数据表明:两个课堂的差异度并不明显。这既说明了“慕课”的现有教学形态并不会因为其时尚而具有自然优势,依然存在进一步改进的较大空间;同时更提示我们:我们现有的传统课堂尽管面临挑战,但仍在学生心目中有其他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慕课”对传统课堂而言,不是替代或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借鉴与相互补充的关系。

(二)在对“慕课”内容的选择偏好方面,大学生对内容的兴趣是第一驱动力

首先,学生对“慕课”教学平台所提供的内容选择,数据分析显示,在限选三项并排序的给定前提下,虽呈现出较高的离散度,但总量上,文学(12.4%)、语言学(12.1%)和心理学(9.8%)内容被选择度相对较高,位居第一梯队;而对法律政治类和宗教类选择度并不高,都低于3%。而就某一门“慕课”课程而言,通过自主学习获取重要知识点和考点、知晓重大前沿问题、了解本学科的新方法或新思想,则是学生判断这门“慕课”是否在内容上具有对其吸引力的三个主要交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学生在接受与选择知识信息上的思想倾向性:注重感受,讲究实用,关注自我,分众化特征明显。换言之,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学生做此选择的学习动机,数据调查显示:兴趣是学生选择“慕课”最直接的学习驱动力(29.5%);通过“慕课”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位居第二(20.6%);发现传统课堂听不到的内容,名列第三(17.4%)。这说明,在网络开放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就其主观倾向而言,不是依靠管束,而是来自兴趣。通过这种途径提升自己,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并掌握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是学生选择“慕课”的主要目的。自主学习兴趣的满足和通过对传统课堂欠缺的弥补而获得知识体系的完善,是学生运用“慕课”平台最主要的收获。

(三)在“慕课”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其对思想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正向相关,而对行为影响的相关性不显著

首先,对问卷中所列出的相对知名的15门网络在线课程,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过这些“慕课”课程的学生,呈现出比较均匀的比例分布状态。国内外的网络公开课,包括曾经比较轰动和流行的国外公开课,在此并无明显选择差异。

其次,在对该课程中的一个典型观点进行认同与否的思想认知判断时,学习过该课程的学生认同选项的比例明显增加,选择认同的平均值为59.6%,高于未学过的学生43.1%的选择度;不确定选项比例明显减少,选择不确定的平均值为15.9%,而未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选择不确定的平均值则为30.1%。这说明“慕课”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课程观点的阐述与观念渗透。课程不仅为学生“解惑”,降低了学生的认知模糊,更增加了对课程观点的认同。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这些观点,并对其形成了自身的思想判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课题研究没有充分的数据显示“慕课”对学过课程的学生,在其认同前提下的行为选择上,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在行为选择上坚持已选择的思想观点还是改变观点。比如,研究中当我们通过对某门课程中的一个思想观点——“在公开场合对自己的情侣做出过于亲密的行为,是对对方不爱的行为”的态度,作为认同度变量;以对“是否会在公开场合用亲吻等亲密方式表达对情侣的爱意”的选择,作为行为选择变量,来考察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关联度时,课题组假设如果学习“慕课”对于思想认同有影响,那么学习过本课程的学生认同度应该高于未学过本课程的学生;假设如果学习“慕课”对于行为选择有影响,那么学过本课程的学生选择“不会”的比例应该高于未学过本课程的学生。实际数据显示:学过该课程确实会提升学生的思想观点认同度,即从没有学过的认同(25.6%)与不认同的差值(37%)相比11.4%的反向差值,改变为认同(47.5%)高于不认同(31%)的正向差值。但是,学过该课程并不会明显改变行动选择,学过比没学过的学生在行为上选择“不会”的比例,仅高出5个百分点。类似的结果在其他问题上也同样存在。

由此可以看到,是否学过“慕课”,对学生以认同度为代表的思想认识会有正向影响,但与行动选择不一定呈现正相关性,甚至还会出现行动选择与认同情况表现相反的情况。简言之,是否学习过相关课程,对于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对日常具体行为的影响不直接相关。这也符合我们对“90后”青年学生日常知行规律的研判,即思想层面的认知判断虽然会影响实际行为,但鉴于客观环境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最终做出的行为判断,往往不与思想层面的价值判断相一致。简言之,当下学生知行割裂、知不达行、高知矮行的特点,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同时,根据学生自己的判断,总体上看,“慕课”对学生的爱情观、友情观、生命观、消费观、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个人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慕课”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学生爱情观影响“非常强”和“没有影响”的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四)在与社会同龄群体的比较方面,大学生呈现出既同质又分众的群体特征

首先,通过对比数据发现,大学生群体在爱情观上,体现出理性的思想特征与自我的行为取向。大多数学生既在双方关系的维系上努力做到“力所能及”,也在自身伴侣的选择上听凭内心的呼唤而不在意旁人的主张。与社会同龄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的恋爱次数选择,相对而言更真实和务实。

其次,大学生群体在家庭观上,体现出传统的思想特征与独立的行为取向。他们在孝敬父母的态度上与来自百度的社会数据指向相似;但在生育问题上,则显示出与社会同龄人群体明显的不同: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对不生或少生表现出更高的认同度。

以护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应用内置品管工具自动进行大数据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将烦琐、复杂的质量控制化繁为简,将海量信息转变为条理的数据,将复杂语言描述转化为品管图表,有利于实现护理质量管理自动化、科学性。

第三,大学生群体在友情观上,体现出集群的思想特征与率性的行为取向。当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时,比对百度报告中同类问题的数据统计,在主动化解和积极沟通方面,在校大学生因其更具自我意识和个性特点,主动性要略低于社会统计值;但在内心认错并且保持内外一致方面,其真诚度则要大大高于社会统计值。

第四,大学生群体在消费观上,体现出务实的思想特征与冲动的行为取向。在消费观念及衍生行为趋向上,无论是购买诱导因素,还是消费持续行为,大学生群体既有与社会统计趋向总体一致的以“质量、价格、实用”为内涵的务实特征,又显露出更受心情使然的青春期冲动行为潜能。

第五,大学生群体在生命观上,体现出正向的思想特征与积极的行为取向。在人生态度上充满阳光,在对自杀的认知上清晰正确。但是,在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上依然存在着需要引导的现实问题。

最后,大学生群体在是非观上,体现出模糊的思想特征与割裂的行为取向。突出表现在:是非认知是一个问题,对已认知是非的行为选择是另一个问题;甚至对事情的是非认知标准也可能是模糊的。认知上的模糊性与行为上的随意性,深层上反映出的是学生习惯以自我尺度,作为是非的衡量裁定标准。

二、基于“慕课”研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指向对策探究

从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分析以及形成的基本研究结果出发,笔者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慕课”似乎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但或许有一天,它也会被不断更新的另一种新的教育载体所取代,犹如“微信”对“博客”的超越一样。从数据上看,至少在北京高校,“慕课”的广泛普及和深度应用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尚需相关制度的完善保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支撑。从深层次上看,它引发的恰是今天不可遏制、成为趋势的教育理念的变革。其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深度探究的,依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在接收取向上的不断变化,以及由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深化其针对性、内化其感受性、优化其呈现性方面所不断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

我们认为,通过综合上述各项数据和相关分析,针对呈现于“慕课”研究中高校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接收取向方面的这些特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还应与时俱进地在三个维度上,进一步明晰自己的教育指向。

(一)洞悉个性定制分众化时代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深化教育的针对性

在2016年8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在我国网民数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体规模超过7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56亿,占比超过92%,网民上网设备继续向移动终端集中的趋势下,多样化、移动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个数据:一是有24.5%的网民,或者说有1/4的网民,仅通过手机上网;二是在新增的手机网民中,有2 355万人是从原有PC端的网民中转化过来的,这比2015年增加了1 202万人。我们的数据调查也表明,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移动端的学生用户占比是使用固定端的一倍以上。

数据的增长与群体迁移的背后,实则是今天人们需求的增长与改变。每一个手机的持有者,都是一个带有独特信息消费需求指向的互动性信息生产者,进而形成了当下这样一个个性定制分众化时代的现实图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成功样本,其实质都是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通过对用户需求的高度关注、及时捕捉与敏捷应对,进而以个性化、分众化的针对性满足,形成稳定持续的“用户黏性”的结果。换言之,人们以往定势型、程式型、从众型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已经被易感性、变动性、独特性的鲜活状态所覆盖。从本课题研究前述的数据分析结论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整体虽然都是处于时尚与新锐前沿的知识群体,但数据表明,他们在“慕课”的选择上是分众的,在选择“慕课”的课程类别上也是分众的,在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上还是分众的。而各类“慕课”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恰是以其自身的教育架构和教育内容,对不同个体不同需求进行了较为精准的针对性提供。

反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感知到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但往往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习惯于大一统的一致性。比如,在笔者进行的一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问卷中,学生认为对他们而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中,感觉针对性最强的是诚信、友善、文明和敬业;而感到宣传最多的却是和谐、法治和文明。也就是说,学生主观上认为针对性最强的,却不是客观上他们感受到宣传最多的。这种要求与需求满足之间吻合度反差的出现,必然会使教育的实效受到影响。

因此,在个性定制分众化的时代,我们要洞悉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首先,应当俯身去“洞察”。即要高度关注和探究大学生群体不断变化的身心特征、思想特质和行为特点,适合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引导新格局。切不可被以往的经验、固化的思维、角色的差异所遮蔽而裹足不前。

其次,还应凝神去“唤醒”。即在准确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不同群体的学校顶层教育方案设计,提供利益拉动、情感调动、角色互动的不同需求满足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2](P432)特别是注重唤醒那些对学生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但却因其熟知而未必真知的盲目逆反遭到屏蔽的内在需求渴望,为其提供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信仰追求。

第三,更应该聚力去“激发”。即洞察需求是教育的前提,唤醒需求是教育的手段,而激发需求才是教育的目的。前述数据分析中所显示的当下大学生在爱情观、生命观、是非观上存在的认知与选择的割裂,表明其知与行上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吻合性。既有知而不行,也有行而不知。因此,即使被“唤醒”的需求,若能形成持续的激发行为,也仍需要高校各子系统在统一完整的顶层设计下,互联互通,合力聚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不同时空下都能感受到教育理念“同心圆”磁场所传递的正能量。既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优良传统,又能以“数码钥匙开智能锁”的时代敏感把握需求,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针对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二)明晰信息爆棚多元化时代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内化教育的感受性

从本课题研究前述的数据分析结论中不难发现:兴趣是学生选择“慕课”最直接的学习驱动力,同时,自主学习兴趣的满足和通过对传统课堂欠缺的弥补而获得知识体系的完善,是学生运用“慕课”平台最主要的收获。无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在edx上线一年后和两年后,分别完成的基于对170万“慕课”学生的全数调查,还是国内“果壳网”于2015年4月发布的基于对中国14 000多名“慕课”学生的抽样结果,在对现有“慕课”进行评价的核心原则上,教育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中心,以切合学生需要的内容提供为核心,都是位于首位的。这些都启示我们:在信息爆棚的多元化时代,面对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冲击,当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在线开放教育,已经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对各门课程的感受性体验,并把这种感受性体验,作为检验教育成效和用户黏性重要标准的时候,我们要明晰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持续性,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感受性,就必须着力改进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科学性与生动性要相互渗透。 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内容的科学性,还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科学性而言,我们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意识优势、组织传播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但在当下信息爆棚的多元化时代,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云卷云飞,面对意见过剩而实证不足、表达自由而理性缺失、发布迅捷而信息淹没的网络信息传播特征,尤其是面对作为与网络共生的一代青年学生,在20余年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已经固化的“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信息接收取向,科学性的有效传播和落地生根,除了理论本身的时代坚守,更有赖于话语体系、传播体系的与时俱进。前述研究中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将“慕课”课程的首选指向于商业类综合门户网站,而不是由教育部门建构的专题教育网站。这一现实状况就告诫我们:教育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自我满足,更不可能画地为牢。平台的“高大上”并非与现实中的关注度与持续性一定正相关。

因此,在虚拟混同现实、趋势抹杀优势、现实中的强者和弱者在虚拟中经常发生倒错的网络形态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2](P428)高明的议题设置,往往都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运用。也就是说,若要使我们所有的固有优势,真正在课堂内外不被虚化、矮化和边缘化,就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探究高校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信息阅读取向和信息推送习惯,将科学的教育内容生动地融于学生激发性的情感萌动、体验性的情绪脉动和持续性的情境心动之中。“慕课”的成功要素之一,也恰是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用“小道理”解读大格局,以体验性增强感受性。比较本课题研究中提供的15门课程中学生对17个思想观点的选择度发现,学习过课程的学生超过2/3认同度的4个选项,在其语句阐述上,都是从学生最具直观体验性和感受性的角度出发而展开论述的。

二是权威性与互动性要有机统一。不可否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因为自足于权威性而忽视互动性,或是因为自得于互动性而丧失权威性的教育缺失现象,今天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空洞说教、照本宣科的问题有之,取悦迎合、盲目跟风的问题也有之。显然,二者的存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初心大相径庭。必须明确,触发学生的脉动是为了借力而有所作为,并不是舍本逐末,随波逐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在研究观念变化中分析思潮、在引领学生发展中有所作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升华教育的感受性只是手段,而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内化感受的教育性才是目的。

为此,一方面,在体现权威性的时候,我们应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进而在角色转换中以“换位思考”取代“自我中心”,在话语体系中用“小中寓大”映照“宏大叙事”,密切保持教育传输的思想内容与学生接受的实际内容之间的契合度。另一方面,在彰显互动性的时候,“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2](P431)既以“树坚不怕风吹动”的信仰坚守,不忘初心;又用“淋漓如此写芳菲”的风范追求,不断创新,以赢得学生对教育的真心喜爱与真情点赞,是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感受性、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性的关键。

(三) 辨析智能场景分享化时代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优化教育的呈现性

纵观互联网发展演进的历史不难看到,曾经以BBS、“博客”为代表的1.0时代,靠的是用户数、点击量,是精英聚众的门户流量时代;而以“微信”、“慕课”为标志的2.0时代,拼的是社交化、大数据,是草根分众的精准社交时代;但以VR技术为先驱的3.0时代,讲的是细分场景、个性消费,将是个性张扬的智能场景分享化时代。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表明,随着手机上网主导地位的进一步强化和在线教育领域的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将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的主流。简言之,未来的教育,在将更细分的信息、更精准的推送、更精彩的内容更直观地呈现的同时,对如何更具时代性的呈现,从内容到形式,从场景到情境,都提出了亟待回应的新命题。

在本课题研究的各类数据统计中,大学生群体在爱情观上反映的理性思想特征与自我行为取向;在家庭观上秉承的传统思想特征与独立行为取向;在友情观上显示的集群思想特征与率性行为取向;在消费观上展现的务实思想特征与冲动行为取向;在生命观上蕴含的正向思想特征与积极行为取向;在是非观上存在的模糊思想特征与割裂行为取向,都进一步彰显了当今大学生群体在这些思想与行为背后隐藏的基本价值指向:务实、友善、诚意、自我。尽管这些价值指向的选择对学生个体而言,并非在所有时空都是坚实稳固的,但就学生整体而论,现实中越是与这些价值指向相吻合的社会榜样,越是榜样身上所体现的这类人格形象,越容易更多更快地得到青年学生的内心喜爱和广泛认同。比如,本课题研究中,学生在17个论点中认同度最高的观点——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公开课《幸好大学时选择退学》中演讲的观点“有时,生命会像是在拿砖块砸你的头,但你不能失去信心”即是一个例证。这里既包含着对观点的推崇,也同样包含着对人格的尊崇。

尽管今天包括“慕课”在内的各类风生水起的网络在线教育,其知识传递的背后实际上是价值观的传播,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对传统课堂在学习互动性、学习效果维度上的较高认同,对内容鲜活性的理性期待,都给网络教育影响下我们的现实教育,留下了依然开阔的传导空间。在“内容为王”的网络思维下,好的价值引领需要好的故事呈现,好的故事呈现会扩展好的价值引领。那么,好故事如何来呈现?由谁来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2](P437)“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2](P433)因此,我们要辨析智能场景分享化时代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呈现性。而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从细微处提炼大情怀,让“微生活”充满正能量,使传导过程暖人心,入人心,化人心,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学生心声共鸣,与社会节奏和弦。

众所周知,“网红”现象以及与之伴生的“粉丝文化”,是当下网络流行文化中最具人气、最吸引眼球、也最具有呈现性的一种典型青年亚文化。它与以动漫、游戏为标识的二次元文化一起,成为对“90后”青年群体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门类。虽然其目前发展形态良莠不齐,但从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名不见经传的游泳新秀傅园慧,凭借“移动表情包”“一问成网红”;从国产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获得点击量上亿的如潮好评;从“复兴工作室”陆续推送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化风格和时尚化呈现的时政卡通视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是流行文化和流行元素本身,倘若我们按照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导向,又能吻合并激发青年自身价值指向的原则去优化其呈现形态,并非需要“洪荒之力”,它也依然可以借势而为,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自身的教育呈现性上,必须着手改变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的现存呈现形态。在教育呈现性的内容架构组织、语意叙事风格、现实情境演绎、传导途径选择上创新理念,精心设计,布局谋篇。我们应当用亲和性、中国化活化呈现形象,使价值榜样彰显人格魅力,以形成感动;用哲思性、大众化细化呈现内容,使价值内涵融入生活世界,以形成感染;用鲜活性、时代化美化呈现形式,使价值引领更富人文关怀,以形成感佩。既唱响主流意识形态“风吹稻花香两岸”的主旋律,又弘扬“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的民族风,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呈现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代性的关键。

综上所述,面对正在经历的智慧创造财富、创意引领价值、信念成为力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坚持改革不停步,创新不止步,才有可能在多元信息的交汇中,用自身不忘初心的坚守与变革,引领时代,赢得青年,胜于无形。

[1] 吴博.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中国大学MOOC”[J]. 中国高等教育,2015,(24).

[2]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李文苓]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MOOCs” in Universities of Beijing

Feng Pei1, Huang Yong2

(1.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2. Beijing Internatio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MOO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re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current sampling data of MOOCs in 10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direc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hree directions are: the demand-led direction which induces students’ personality in the customization era; the question-led direction which triggers the students in the era of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the Value-led direction which inspires students in the value sharing era of intelligent scene. These directions will help us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education.

* 本文系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委托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感受性、呈现性对策研究”(项目号:JGWXJCZX201463)的阶段性成果。

冯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北京 100070);黄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处讲师(北京 100024)。

猜你喜欢

慕课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