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临床指标观察
2016-02-05董孝云师淑锋
董孝云 师淑锋 张 璋
作者单位:453003 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临床指标观察
董孝云 师淑锋 张 璋
作者单位:453003 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124例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改善患儿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
【关键词】白蛋白;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
黄疸由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的黄染现象[1-2]。选取我院124例新生儿黄疸,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临床指标。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4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39 d,平均年龄为(17.4±10.2)d,平均体重为(3.54±1.03)kg;从患儿的黄疸类型分析,有13例为感染性黄疸、21例溶血性黄疸、24例阻塞性黄疸、4例为其他类型;观察组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2~40 d,平均年龄为(17.1±10.5)d,平均体重为(3.61±1.16)kg;从患儿的黄疸类型分析,有11例为感染性黄疸、23例溶血性黄疸、25例阻塞性黄疸、3例为其他类型;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黄疸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2]。首先对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保暖措施,并保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其次,对照组的患儿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选择蓝光双面光箱,蓝光照射的波长宜选择范围在425~475 nm,灯管长为20 ~25 cm,距床面38~42 cm,在严格遵守规范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同时给予患儿茵栀黄颗粒(口服3 d,每次1/4袋,3次/d)。观察组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在给予患儿白蛋白时,标准为患儿体重每千克白蛋白使用剂量为1 g/kg,需采用静脉滴注(溶于15~20 ml,10%葡萄糖溶液)。
1.2.2 疗效评价方法 评价两组患儿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具体为:痊愈:新生儿黄疸体征完全消失,血清总胆红素≤85 μmol/L;有效:新生儿黄疸症状有所减轻,85 μmol/L≤血清总胆红素≤220 μmol/L;无效:新生儿黄疸症状无改善或复发,血清总胆红素未下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μmol/L(IBIL)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痊愈5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痊愈4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5%;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μmol/L(IBIL)分别为(212.5±11.2)μmol/L、(21.2±3.1)μmol/L、(187.9±9.3)μmol/L;观察组为(208.6±10.3)μmol/L、(21.6±2.4)μmol/L、(186.1±8.8)μmol/L;治疗后,对照组的数据为(152.3±9.3)μmol/L、(8.6±1.3)μmol/L、(144.1±5.7)μmol/L;观察组为(117.3±8.2)μmol/L、(7.4±0.8)μmol/L、(109.3±5.8)μmol/L;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进行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由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的黄染现象,从分型来看,有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两大类型,前1种类型会随生长与发育的变化而逐渐缓解,直到消退[3-4];后1种类型比较严重,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会导致新生患儿病情加重,比如神经系统受损与大脑发育不全,严重者可直接夺去患儿的生命[5-6]。
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是它可使胆红素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并通过体液排出体外,以达到降低总胆红素的功效[7-8]。白蛋白作为胆红素载体,其治疗原理是通过与胆红素结合以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含量。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含量,已达到快速、安全、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改善患儿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瑛.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 852-853.
[2] 黄冬梅.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 1298-1301.
[3] 舒洪娟. 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 134-135.
[4] 葛才英. 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2): 69-70.
[5] 胡海. 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 80-81,84.
[6] 黄颖. 分析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海峡药学,2015(8): 136-137.
[7] 谭倩文. 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 124-125.
[8] 杨爱梅. 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评价[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 145,169.
Clinical Efficacy of Albumi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DONG Xiaoyun SHI Shufeng ZHANG Zhang Neonatal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Zhengzhou 453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results of albumi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Selected our department 124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as research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reatmen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4%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5%,compare two sets of dat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serum total bilirubin,conjugated bilirubin,unconjugated bile red pigment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ata were comp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lbumin blue light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in children,reduce bilirubin levels.
【Key words】Albumin,Blue light,Neonatal jaundice,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3-0093-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