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16-02-05周晓佳刘秀娟
周晓佳 刘秀娟
探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周晓佳 刘秀娟
【摘要】目的 研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实行丙硫氧嘧啶(PTU)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甲巯唑咪(MMI)药物治疗。对比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生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产生中毒性肝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中使用两种药物治疗甲亢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用药,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亢
甲亢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以及环境因素等,女性高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炎症以及胫前粘液性水肿是4个主要的临床表现。针对甲亢有3种疗法:抗甲状腺药物、131I和手术治疗。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是目前治疗甲亢的最常用药物[1]。本研究旨在比较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唑咪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4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患者实行丙硫氧嘧啶(PTU)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甲巯唑咪(MMI)药物治疗。全部研究对象中有女性32例,男性8例。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均经过严格的临床诊断。符合甲亢的诊断标准,(包括3项基本条件:高代谢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以及血清学的改变(TT4、FT4升高,TSH降低)。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常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因、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剂量
甲巯咪唑:初治期:30~45 mg/d,分3次口服,持续6~8周。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10 mg/d,3~4个月减至维持量。维持期:5~10 mg/d,维持治疗1~1.5年。丙硫氧嘧啶:初治期:300~450 mg/d,分3次口服,持续6~8周。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 mg/d,3~4个月减至维持量。维持期:50~100 mg/d,维持治疗1~1.5年。
1.3 常规检查项目
包括血常规、肝功、皮疹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甲巯咪唑引起粒细胞减少3例(15%),肝损伤1例(5%),皮疹2例(10%);观察组丙硫氧嘧啶引起粒细胞减少2例(10%),肝损伤4例(20%),皮疹1例(5%)。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时,产生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于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患者。而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时,产生中毒性肝病的发生率要高于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增高,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而致循环血液中甲状腺内分泌过多,机体的各种氧化速度加快和新陈代谢率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随着人类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甲亢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是临床上内分泌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也用于手术治疗和131I治疗的准备阶段。与其他治疗甲亢的药物相比,甲巯咪唑的半衰期相对较长,血浆半衰期为4~6 h,因而每天单次使用也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甲亢的治疗效果。丙硫氧嘧啶的半衰期是60 min,但不能阻断储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发挥作用较迅速,在6~8 h给药1次的前提下,控制甲亢的症状较快,临床效果较好。由于丙硫氧嘧啶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的量均少于甲巯咪唑,并且与蛋白的结合很紧密,所以在妊娠早期合并甲亢时优先考虑使用本药[2-5]。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很多,主要有3种:粒细胞减少、皮疹和中毒性肝病[6]。本研究表明,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时,产生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于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患者。而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时,产生中毒性肝病的发生率要高于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患者。因而,妊娠伴发甲亢除妊娠早期使用丙硫氧嘧啶,应选择甲巯咪唑以减少造成肝脏损伤的概率。并且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应密切观察血常规、肝功以及皮肤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医生及时发现并进行及时的处理。由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使用的时间较长,临床医生需要掌握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应密切门诊随访,以掌握合理的用药剂量,以便比较理想的控制甲亢的症状。
综上所述,临床中使用药物治疗甲亢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同时密切观察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甲亢的药物治疗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婷婷,肖海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J].国际内分泌学杂志,2011,31(1):19-21.
[2] 张玉英.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临床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132-133.
[3] 张响华,王晓岳,孙清元,等.Graves病合并粒细胞缺乏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0):162-163.
[4] 王勇,隋娜.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177-178.
[5] 张洪梅,方文军,胡静芳,等.急性甲亢性延髓麻痹的临诊应对[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153-155.
[6] 傅立平,李林法,徐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亢性肝病的131碘治疗[J].浙江医学,2011,33(6):888-889.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ylthiouracil and Methimazole in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ZHOU Xiaojia LIU Xiuju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Central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ylthiouracil and methimazol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Methods 40 cases of hyperthyroidism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pylthiouracil(PTU)drug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mercapto imidazole (MMI)drug trea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the reduction of granulocyte and skin ras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toxic liver dis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use of two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pecific condition of drug use,close observa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Key words】Methimazole,Propylthiouracil,Hyperthyroidism
【中图分类号】R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07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06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 佳木斯154002